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险评估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的一种重要技术,信息系统风险受到众多影响,具有动态性和时变性,为了提高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精度,提出一种层次分析法和支持向量机的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AHP-SVM).首先对当前信息系统风险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专家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估指标权重进行估计,并根据支持向量机建立信息系统风险的评估模型,最后利用信息系统风险数据对对评估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以合理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可以描述信息系统风险因子与期望值间的变化关系,获得了理想的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风险评估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是我国信息安全评估中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国安全评估的方法比较匮乏,安全保护具有落地难的问题.本文对风险评估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之间的关系、风险评估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测评的结合以及风险管理在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阐述风险评估在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中的应用.本文为安全评估工作提供了一种结合风险评估的重要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信息系统风险灰色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数据不够充分,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难以采纳。为评估信息系统风险,通过分析风险与安全事件的关系,以安全事件的组成元素构建信息系统风险的评估指标,并依据标准进行风险的分级量化。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评估方法,建立信息系统风险多层灰色评估模型,描述了信息系统的风险灰色综合评估过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该方法是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在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参与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工作实践,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工具的设计思路,以解决安全评估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具体实施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的准确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方法。该方法结合一种模糊一致矩阵来求得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级模糊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通过风险评估模型的指标数据,得到风险评估安全级别,为今后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针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的准确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方法。该方法结合一种模糊一致矩阵来求得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级模糊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通过风险评估模型的指标数据,得到风险评估安全级别,为今后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分等级保护必须以风险评估为基础,介绍了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间的关系,提出了安全设计首先应该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依据。并认为信息系统的等级划分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残余风险的接受和认可,进而提出了信息系统保护应该是个性化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降低信息系统潜在的风险,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而风险评估正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评估指标难以量化、风险值难以界定等困难,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将评估的信息系统与最优信息系统进行关联度分析,最后得出信息系统风险的准确度量。该方法可以使信息系统的评估过程简单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信息安全领域,风险评估是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基础和前提,而风险评估方法对评估的有效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风险评估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设计的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威胁树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两种评估方法的优势,弥补了单一风险评估方法的不足,旨在探讨一种更有效、更合理、更准确的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结合当前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FAHP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改进,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校园网中.首先,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引入了残缺矩阵,解决了专家对有些因素之间没有充分把握而导致判断矩阵失真的问题.其次.将变权法引入到权重向量的计算过程,加大风险大的部分权重,促使综合指标增大,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通过校园网的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到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中去,实验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工具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信息安全管理标准BS7799是在信息系统网络评估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标准,该文在深入分析该标准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该标准的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工具的分析和设计,为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电力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并根据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介绍了内蒙古电力公司电力信息系统在风险评估方面做出的探索和给我们的启示,为电力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选择有效的防范措施,主动防御信息威胁是解决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将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应用于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首先针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将神经网络理论应用到风险评估。其次,针对神经网络适合定量数据,对于定性指标的分析缺乏相应的处理能力,而风险因素的指标值具有很大的不易确定性等问题,采用模糊评价法对信息安全的风险因素的指标进行量化,对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模糊预处理,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经过训练,可以实时地估算风险因素的级别。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免疫网络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欢  庄毅  许斌 《计算机工程》2008,34(23):164-166
风险评估是评价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该文基于免疫网络可动态实时诊断的特性,提出一种新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给出模型中各项指标的定量计算方法,以评估整个信息系统的风险值。该模型能够综合考虑评估要素的相互关联,针对风险动态更新,进行实时监控。实验验证了其评估信息系统安全状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商业银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怎样控制和评估由此带来的系统风险,是商业银行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特征和风险,研究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理论、技术,提出风险评估的方法和过程,建立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与评估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专家权重难以合理设置,评估结果受专家主观性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专家权重的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SAEW-ISRA,给出一种细粒度专家权重自适应调整方法。首先,在评估过程中引入三角模糊数对风险指标属性评分;其次,根据专家评分模糊度描述专家知识量,结合与专家群体评分的距离构建后验权重,可使专家权重自适应调整,同时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风险指标权重;然后,提出信息系统风险指标危险度量化方法,可计算风险值;最后,通过某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实例验证所提方法能达到更高的评估准确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评估过程中权重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移动商务信誉系统风险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移动商务信誉系统风险评估这一复杂系统问题,在分析以往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指标和移动商务信誉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3类核心评估指标,构建一种移动商务信誉系统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简单、灵活,具有较强实用性。以某移动商务信誉系统为例,说明该评估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免疫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险评估是评价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基于免疫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较好的动态实时性,依据现有标准风险评估方程,设计了基于免疫机理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的网络风险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实现层次化分析与动态评估,在保障动态实时性的同时,又能整体不孤立的对整个网络状况做出判断,增强了模型的健壮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威胁分析的多属性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中资产、威胁和脆弱性等基本要素,提出基于威胁分析的多属性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建立以威胁为核心的风险计算模型,通过威胁识别,威胁后果属性计算及威胁指数计算等多个步骤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基于威胁的多属性风险计算模型利用多属性决策理论和方法,计算安全威胁的概率以及各种威胁后果属性值及其权重,对安全风险进行排序,提高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客观性和可度量性,为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息系统安全的风险评估是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在对国内外现有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技术进行归纳和较系统的介绍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未来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