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温控阀对供暖系统初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雄 《暖通空调》2000,30(6):77-78
对使用温控阀的双管系统和使用截止阀的单管跨越式系统进行了初投资比较,认为前者增加的主要是阀门费用;计算了以煤、燃气、油为燃料时的投资回收年取,指出当锅炉的燃料为燃气和油时,使用温控阀的双管系统才具有经济上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垂直单管系统改造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计算分析了不同管件组合下散热器进流系数和管网阻抗对系统改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控阀流量系数对散热器进流系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取值需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确定;改造后跨越式系统的阻抗并不总是小于顺流式系统的,他与管部件的设计是个耦合过程.对6层的垂直单管顺流式系统改造,当温控阀流量系数在3.25 m3/h左右时,改造后的系统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3.
在单管系统改造中使用温控阀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漆明清 《暖通空调》1999,29(1):62-65,61
分析了在单管顺序式系统改造中使用散热器温控阀的理论依据,指出计算散热器分流系数的重要性;给出在不同条件下的分流系数值并分析了影响分流系数的因素,推荐了温控阀适用场所。  相似文献   

4.
供暖系统调节设备的合理选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每一个有效节能的供热系统都配有相应的调节控制设备,如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压差控制阀等,随着供热计量收费体制的改革,室内供暖系统装配温控阀后热网如何正确配备控制设备是非常重要的,论述了装配温控阀前后系统的特性变化,指出了选择与温控阀正确配备的控制设备的方法,对供热系统设计和改造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个有效节能的供热系统都配有相应的调节控制设备,如自力式流量、压差控制阀等。随着供热计量收费体制的改革,室内供暖系统装配温控阀后热网如何正确配备控制设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论述了装配温控阀前后系统的特性变化,指出了与温控阀正确配备的控制设备,对设计和改造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娟 《煤气与热力》2009,29(8):12-14
介绍了蒸汽管网关键产品(疏水阀、减压阀、温控阀、凝结水回收泵等)质量检测中心的设计。探讨了这4种产品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安装温控阀的计量供热用户(采用地板辐射供暖系统),采用实测和模拟方法,分析间歇用热模式(8:00—17:00关闭温控阀,其他时段开启)对用户室内温度的影响。实测结果显示:在供暖末期,间歇用热方式基本未对室内温度造成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当温控阀开启时室内温度设定为20℃时,在供暖初末期,温控阀关闭时段所有位置用户的室内温度下降幅度较小,且室内温度均高于18℃。在供暖严寒期,温控阀关闭时段所有位置用户的室内温度下降幅度较大,除中间层中部用户、底层中部用户在关闭温控阀后室内温度降幅在2℃左右外,其他位置用户室内温度降幅均较大,室内温度已低于18℃。为保证温控阀开启时室内温度不低于18℃,对于中部位置的用户,可将室内温度设定得低一些;对于端部用户,应将室内温度设定得高些,设定值在合理范围内(20~22℃)即可。  相似文献   

8.
曹世璞 《砖瓦》2012,(7):24-24
我所拥有专设计隧道窑、新式轮窑,大、小断面干燥室土建、焙烧、调试,改造干燥室技术人员多名,新建环保型正压排潮干燥室负压操作,解决环境污染。热量充分利用,节省燃料,一部火年节约电费10万元。改造隧道窑大火处理、余热回收、焙烧电控系统。对人工干燥裂坯、埸坯处理,有独特工艺。改造干燥室不影响生产。超内燃焙烧、新式余热回收技术指导,节约燃料15%~20%。我所与专业干燥车厂总结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共同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居住建筑可以通过销售来回收投资,但养老服务设施因采用持有运营的形式,投资盈利周期很长。本文从盈利模式、投融资模式以及存量物业的养老改造等方面,分析实际操作时的优缺点和经典案例,探讨我国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设施投资的高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温控阀自问世以来之所以一直受到欧美各国用户的青睐,归功于它方便快捷的使用和切实有效的节能效果。温控阀的应用使房间的舒适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想状态。冬天,很多家庭无法自己控制室温的情况下,在外界温度偏高时,室内温度燥热,用户只有开窗放热,而卫生间在沐浴时又达不到所需温度人们又会感到寒冷。生活环境都不能舒适,又如何谈及生活质量。安装了温控阀您可以不因为房间的温度而麻烦的添减衣物,只需轻轻的转动一下散热器上的温控阀就可以了。现在很多住宅小区供暖设备使用壁挂炉,如果在使用壁挂炉的同时使用温控阀,可以将卧室温度调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的历史、原理及分类。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在新形势下供暖系统中不同散热器布置方式中如何正确使用散热器恒温控制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两栋相同建筑物进行同期动态检测,分析了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散热器恒温控制阀可以有效调控室内温度和节约供暖能耗;恒温控制阀初投资低和投资回收期短,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5,40(3):343-351
This paper reviews current heating system control practice in the UK through surveys,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It is evident from the survey results that both boiler and heat emitter controls in the UK are generally poor. Computer simulation of a heating system demonstrated that the use of poorly commissioned boiler controls and the use of thermostatic valves with limited flow control leads to buildings not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internal temperatures. This results in occupant discomfort when under-heating occurs and excess fuel consumption when over-heating occurs. Finally, an experimental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a newly developed boiler control algorithm can offer significant energy savings by controlling the boiler more appropriately and reducing the effect of poor thermostatic radiator valve use.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户计量采暖系统的对流型散热器的风阀调节方式。研究了配置有风阀的可调型对流散热器的热工性能及此室温调节方式在实际采暖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与恒温阀室温调节方式相比,对流型散热器风阀室温调节具有提高系统水力稳定性、简化系统形式、降低系统运行管理难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能够实现分室控温,分户计量的户内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散热器数量的设计计算及分析,认为采用自力式两 恒温阀加跨越管的做法不妥,而应采用每组散热器前设置手动三通调节阀或自力式三通恒温阀的单管跨越式系统.  相似文献   

16.
住宅分户计量式供暖系统的设计要点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肖兰生 《暖通空调》2000,30(4):43-45
介绍了住宅分户计量式供暖系统的几种散热器布置形式和主立管主管设置形式,分析也每种形式的优缺点,指出了热表和温度控阀的选用和设置要点。  相似文献   

17.
单红星 《城市建筑》2014,(29):142-142
本文介绍了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的控制原理,叙述了设计过程中系统型式选择、水力平衡、散热器温控阀、通断控制器阀门、过滤器、室温控制器设置等问题,探讨了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只有该装置应进一步完善,才能发挥预想的计量节能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住宅的集中供热供暖系统和节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锡虎 《暖通空调》1998,28(3):28-30
指出住宅供暖方式的主体仍将是集中热源供暖系统,实行分户计量和收费的难度在于热量定价影响因素的复杂性、适合国情的热表的开发和应用、尤其是与此相应的新的供暖制式的探索,在传统供暖制式下应以大力提高供暖均匀性为重要的节能手段。分析了室温可调性问题和散热器恒温阀的应用条件和范围。  相似文献   

19.
罗礼森  王成勇  袁慧 《山西建筑》2008,34(1):187-189
介绍了三通恒温混水阀的基本原理与性能特点,探讨了其在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带三通恒温混水阀型地暖系统的技术优势,以推广三通恒温混水阀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