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X”BIM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以建筑设计专业为例,探讨“1+X”BIM证书在学校层面的推广试点中如何实现课程和证书共生共长、共同服务。通过建立“1+X”BIM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建筑设计专业七维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确定课证融通方案,推动教学模式改革,达到分层、分段、分类培养目标,最终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动态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职业院校推行,必将推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本文以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通过分析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课程与"1+X"证书制度相融合的改革思路,主要从课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师、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索"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土建行业对土木工程材料人才的需求和“1+X”证书制度,提出了在“1+X”证书制度下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实施措施,并以武夷学院为例,证明了“1+X”证书制度下与课程有机结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BIM技术类课程在课程标准设置、课程开设时间、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训与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厘清学历教育与技能培养的关系、做好课程衔接为改革思路,从优化课程标准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课程实训和师资培养、完善考评体系等方面,对1+X证书制度下BIM技术类课程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勇燕 《福建建材》2022,(12):109-111
“课证融通”是实施“1+X”证书制度过程中对接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的关键。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结构平法识图”课程改革为例,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试点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情况,提出了课程体系与证书体系、课程模块与技能任务、课程学习评价标准与技能标准多元融合的“1+X”课证融通实施路径,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融入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李涤怡 《砖瓦》2022,(2):160-161
依托“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剖析了“1+X”装配式建筑证书的培养要求和考核内容,从构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实现“1+X”装配式建筑证书课证融通的方案,以实现考核内容与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际课程相互融会贯通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郑凤 《福建建材》2024,(3):121-123
“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大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手段。通过聚焦“1+X”课证融通体系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推进“1+X”课证融制度核心内涵的基础上,以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三教”改革、评价机制和实训基地建设五方面为抓手,探索具有交通土建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陶博识 《河南建材》2021,(2):158-159
教育部在2019年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职业教育未来要继续改革,使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共同发展,因此,我国开始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首批启动试点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等5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截至2020年5月,现共有三批试点共92个证书已经启动运行.2019年9月,我国高职...  相似文献   

9.
梅钢 《山西建筑》2021,(17):180-182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教育部提出的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之一,必将推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以《给排水工程识图》课程为例,通过分析目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BIM技术应用于课程中,提出课程与1+X证书制度相融合的改革思路,主要从授课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索1+X证书制度下建筑设备类课程改革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
孟晓涛 《砖瓦》2020,(12):249-250
BIM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整个建筑行业带来了优质的全过程信息;当前,国家出台了1+X证书(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制度保障BIM技术人才储备,因此,在高职院校如何及时调整方向来应对国家及行业的要求,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于文静 《安徽建筑》2023,(1):116-117
文章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素出发,探索I+X证书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科学定位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证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  相似文献   

12.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作用日益凸显,高职院校教学应积极与行业发展接轨。面对BIM专业需求日益提升,高职院校在推进“1+X”BIM课程中遇到诸多难题。基于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优化、毕业设计考核优化、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三元协同评价体系5个方面,分析实现课证融通路径优化的措施。通过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建立多元教学模式、创新教材内容与形式助力BIM课证融通,为探索“1+X”BIM课证融通改革提供保障,以期实现教学与认证资源共享,提升BIM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1+X证书”制度的发展历程,说明了“1+X证书”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策,包括维护建筑市场秩序,杜绝挂证行为;改革教学模式,促进因材施教;加强校企合作紧密性。  相似文献   

14.
“1+X”证书制度是落实产教融合的制度设计,经过试点工作的推进和经验积累,未来将成为职业教育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作为“X”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既服务于学校和学生,又服务于行业企业和在岗职工,证书标准更适于职业院校教学与培训的实施,是“1+X”证书制度对“双证书”制度继承与发展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提出落实“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李蕾 《砖瓦》2022,(6):168-171
基于1+X证书制度,解决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难以对接,学校教学与实际工作需要不同步的等问题,进行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分析高职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教学现状,对标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从建立课程体系、修订课程标准、打造教师团队、编写实用教材、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考评方式等方面入手,探究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胡志明 《砖瓦》2022,(1):172-174
以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研究在"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装配式建筑类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训课程,完善课程标准,形成模块化实训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充分挖掘实训课程中的职业技能点,将实训课程划分为分项实训、专项实训以及综合实训三个层次,在各类实训课程中加强"课证"及"课岗"的融合对接。在第四学期安排综合实训环节,在校内完成课程体系、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采用前12周理论知识串烧和专项实训与后6周案例综合实训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建筑钢结构工程案例图纸为核心,以综合技能实训手册为纲领,以"一条导线,五个模块,八项技能"为思路,根据具体岗位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  相似文献   

17.
张璐 《福建建材》2022,(9):111-115
结合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专业人才的需求调研和职业技能,提出了以BIM职业技能证书为主导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1+X多证书改革试点的创新路径;并以标准融通、内容融通、教学融通、评价融通、成果融通5个方面来实现1+X书证融通的的专业改革。在运用“BIM+AR/VR”信息化教学技术,打造数字化教学资源基础上,通过“BIM+职业技能”实践模块,实现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达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建筑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颁布实施,“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正式开始。这一制度实施的目的是促进现阶段高职教育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缓解目前比较严重的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就这一制度实施来看,对于建筑业的发展也是具有一定影响的,对此,本文主要对于“1+X”证书制度进行介绍,分析这一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对于建筑行业带来的影响,分析建筑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探究“1+X”证书制度实施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晓艳 《安徽建筑》2023,(3):106-108
暖通工程是建筑安装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文章将1+X“建筑工程识图中级证书(建筑水暖类专业)”和“建筑设备类BIM职业技能中级证书”中要求的技能目标与暖通空调工程施工管理岗位需要的“暖通施工图识读”课程能力相融合,将课程重构为三个模块、四个项目,并根据技能目标与识图流程划分了学习任务,对技能训练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实施结果表明1+X证书制度下“暖通施工图识读”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管道空间识图等教学难点得到了解决,实现了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与企业技能需求的直接对应。  相似文献   

20.
黎姝洵 《山西建筑》2021,(10):180-182
在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目前的课程体系和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课程体系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重点在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方面,初步探索出适应专业标准和职业等级证书标准的新课程体系,提出了执行新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及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