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二维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缺点逐渐突出,制约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而BIM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对工程项目过程的可视化管理,使各专业之间达到整体协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基于此,从逆向设计的技术路线、平台配备软件及模式等3个方面,介绍基于BIM技术的水利水电各专业的逆向设计...  相似文献   

2.
《信息与电脑》2021,(1):78-83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具有设计专业繁多、构件数量庞大、种类繁杂的特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构件库已难以满足铁路各专业的BIM设计需求。为此,笔者所在单位基于Revit平台研究了铁路各专业构件树组成及数据库软件的逻辑架构,根据各专业对软件功能模块的具体需求,完成车辆基地数据库软件的开发,实现了构件信息查询、参数化建模、数据库管理及BIM构件导入的功能,并成功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BIM工程设计中。工程实例表明,采用本软件工具能极大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目前我国铁路信号系统的分析,介绍了一套全新的基于组态王和SHCAN2000现场总线的铁路信号集中控制系统。根据铁路信号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上位机采用北京亚控公司的组态王组态软件,下位机采用SHCAN2000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铁路信号系统。  相似文献   

4.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多专业协同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具有各类型高校办学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发展道路和各类型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建议按照环境设计实际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顺序,以BIM平台作为枢纽,结合各类型高校的办学特色进行多专业协同授课,旨在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当代环境设计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工程算量的提取是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项目重要的环节,现有的算量软件(比如广联达、鲁班)可对目前常用的建模软件Revit模型导入其平台下算量,但部分模型数据可能会丢失而且对转换模型和构件的名称等有严格要求,适用性较差。Revit作为目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BIM软件之一,工程量的提取具有非常高的精度,但是其体积扣减规则和明细表功能并不能满足我国《GB50500-2013_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为实现基于Revit平台工程量提取的本地化,本文通过Revit平台和Revit API,建立了BIM预算模型,利用二次开发技术对模型构件体积扣减规则重置,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构件编码,实现了项目工程量清单快速准确的提取,验证了基于Revit平台工程量提取本地化的可行性,提高了工程量计算的工作效率和精度,减少材料浪费,降低了管理成本和预算风险。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设计中,以往的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主要是利用Auto CAD等设计软件进行设计,但是这类软件只能进行二维的平、立和剖面图设计,难以满足三维设计的全部需求。而基于BIM技术开发的三维设计软件则很好的解决了以往以二维进行室内设计的问题,文章将对BIM技术应用于室内设计中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基建”战略的大力推进,工程建设正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铁路行业也迎来了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BIM等新技术与铁路融合后,形成智能铁路的基础技术体系和理论框架,为实现智能铁路战略提供重要技术保证。本文基于BIM技术在数字化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架构,建设完善的标准体系、搭建数字化协同平台以及数字化设计软件研发形成数字化协同设计体系,为智能铁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石林 《新电脑》2021,(5):51-54
近年来,多个城市的地铁车站路都尝试采用了装配式技术,BIM与装配式技术在设计施工的精细化、标准化和全面协同等方面相辅相成.本文以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汽车公园站为例,以Revit软件为BIM设计平台,详细说明了装配式车站观光电梯的BIM设计过程.BIM与装配式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利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某变电站数字化建设为载体,以实现变电站建设数字化管控为核心,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BIM施工协同管控平台及其功能模块,并通过平台实践应用分析,基于视频、二维码、门禁与电子识别等自动化手段,可以自动采集施工人员、设备、物资、工艺等相关信息;基于BIM施工管控平台,所有参建方可实时交互,共享信息,以此显著提升了人员协调效率;此平台不仅有效节约了施工成本,把控了施工进度,保障了人员协调,还从根本上确保了施工安全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现有三维设计软件的强大参数化设计建模功能,集成C#、CATIA、CAA等工具和技术手段,开发基于BIM技术对平面钢闸门三维设计计算和出图一体化软件。该方法避免了从最底层开始开发,降低了软件开发难度,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实现了平面钢闸门计算、三维建模和工程出图一体化。算稿、BIM模型和工程图纸的自动输出,大大提高了平面钢闸门设计效率和标准化程度。该软件按照平面钢闸门BIM设计方法进行系统顶层设计,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可根据需要增加闸门模板。该开发思路也可应用于弧形闸门、拦污栅和启闭设备等金属结构的三维设计计算和出图一体化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朱慧娴  徐照 《图学学报》2021,42(2):289-298
为顺应国家建筑产业化、智能化发展的政策引导,针对当前装配式建筑专业信息缺乏关联、模 型利用不充分、数据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自上而下设计方法。以装配式 建筑的设计阶段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基于 BIM 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自上而下设计流程。结合装配式建筑的标 准化构件设计和组装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自上而下设计的装配模型,并从层级和专业 2 个角度描述了模型的架 构。针对各专业模型传递时的数据信息标准化、一致性问题,通过工业基础类(IFC)标准对装配模型进行实体和 属性集的扩展,提出基于 IFC 标准的各专业、各阶段的自上而下设计信息协同。经实例验证了 IFC 扩展装配模 型的自上而下设计可行性,为装配式建筑的协同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华旺  刘磊  许静  金骁 《测控技术》2020,39(10):145-149
随着人工智能成为当今最热门的学科之一,诸多高校根据自身专业背景开设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作为工科专业,专业的开设不只是理论课的建设,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平台更是重中之重。根据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模拟疲劳驾驶的面向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平台,其中涉及到图像处理、智能监测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智能专业专业课所学知识,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硬件检测传感平台,包括图像、心率、体温、加速度等传感器,并为学生提供基于基础图像处理和生理信息检测分析的算法簇和软件界面。本门实验课程培养了学生底层智能监测设计和上层软件算法设计等能力,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并增强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系统管网设计中水力学平衡计算耗时长、计算量大等问题,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开发了基于BIM模型的水力平衡计算软件。该软件具备管网自动解析、管路范围选取、交互式流向设置、迭代计算以及计算书导出等功能,能可视化展现计算过程和结果。设计的软件运行在Bentley平台OpenPlant Modeler CONNECT Edition软件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阻尼系数和流量等,实时获取调整后的计算结果以适应不同的工况,从而获得最高性价比的设计方案,提高了暖通工程师进行方案设计、变更、比选等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实验表明,软件和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结果可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现在铁路信号控制电路设计软件效率低、功能单一的弊端,以美国的Autodesk公司1992年推出的AutoCADR12作为主要操作平台,建立了VisualC++、Excel、VisualBasic、Foxpro、AutoLisp协同工作的铁路信号控制电路绘图及仿真软件包。此软件包性能优越、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5.
建筑协同设计是促进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而CAD 专业 标准的建立是实施建筑协同设计的前提和基础。由此,论文针对建筑CAD 专业标准进行了 系统性的研究,阐述了国内建筑CAD 专业标准的发展与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结合上海华东发展城建集团在推广建筑协同设计平台过程中成功应用CAD 专业标准的案 例,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最后对CAD 专业标准在建筑协同设计中的应用做出了总结, 并对未来基于BIM 的建筑协同设计平台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铁路信号监控系统集成有效性、扩展性不高的问题,本文采用了自律分散体系架构的思想,提出基于ADS的铁路信号监控系统设计和实现,完成了铁路信号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通信方式及系统的容错机制的设计,最终构建了基于Labview的系统仿真模型,通过验证说明系统模型具备良好的在线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建筑项目信息化建设中大量数据交互的准确性与稳定性,解决设计与施工等各专业系统之间的协同作业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基于BIM与3DGIS技术,利用REVIT API结合C#.Net语言,实现BIM到3DGIS的转化,自主研发城建信息化平台。该平台有三维审图、文档与系统权限管理、属性查询、日照分析等功能,具有便捷、高效率等优势。该平台实现了城市大场景的快速显示和建筑精细化共存,以及建筑项目科学化、信息化、高效化、智能化管理,促进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构建具备“三维可视化”、“信息化”、“数字化”特征的校园平台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点,现有校园平台大多使用传统建模工具融合C/S架构的GIS平台搭建,缺乏模型信息统一整合、趋于平面化且可视化水平较低、不具备跨平台等问题;BIM技术因其数据整合模式有效提高了建筑业信息化水平,文章结合BIM技术二三维信息整合及WebGIS-Cesium框架免插件、可跨平台的优点,以本校作为建模原型借助Revit软件建模及二次开发、文件流等技术,基于B/S架构开发兼备可视化、信息化及跨平台能力的校园平台,实现了地图显示模块、建筑物信息查询模块、空间GIS模块、地物对应查询模块及其子功能;通过测试,设计的系统工作可靠可行,满足校园平台需求。  相似文献   

19.
BIM 正向设计能够减少部分建模环节、降低劳动和信息交换成本,其优点得到业 界的广泛认同。随着国内BIM 技术的不断推广,现有的BIM 咨询模式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 应用需求,正向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通过工程经验和文献调研总结了正 向设计存在的问题,如:①缺乏与之适应的标准;②国内环境的制约;③技术链和产业链不够 成熟等,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以出图为导向的正向设计是BIM 技 术应用的过渡性策略,需补充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加大国内BIM 软件和云平台体系的开发力度、 促进设计与施工管理一体化。正向设计的推广不仅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持,更需要管理模式的不 断创新,为BIM 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由于传统教学平台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平台运行数据量、在线用户量影响,导致平台吞吐量较低,为此文章提出基于BIM与VR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照明教学平台设计.概述了BIM与VR技术应用领域以及在装配式建筑照明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在此基础上对平台框架、服务端、功能进行了设计.经实验证明,设计平台不会受到运行数据量、在线用户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