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煜坚 《中国电梯》2004,15(18):50-52
曳引式电梯是由电动机带动曳引轮转动,钢丝绳通过曳引轮绳槽一端固定在轿厢上,另一端固定在对重上,钢丝绳与曳引轮产生摩擦力带动轿厢运动。轿厢上升时,对重下降;轿厢下降时,对重上升。电梯对重装置是曳引驱动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还平衡轿厢的重量和部分载荷重量,减少了电动机功率损耗。对重重量应取多大,才能使电梯运行在最佳工况,经过电梯设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工程实践中,使用最普遍的为曳引式电梯。如图1所示,任何一部曳引式电梯都会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组成部分:曳引轮、轿厢、曳引钢丝绳、对重、随行电缆。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轿厢侧和对重侧钢丝绳的长度不断变换,从而引起曳引轮两侧(轿厢侧和对重侧)钢丝绳重量的变化。当轿厢位于最低层时,钢丝绳的重量大部分作用于轿厢侧;当轿厢位于最高层站,钢丝绳的重量大部分作用于对重侧。  相似文献   

3.
黎振东  曾启新 《中国电梯》2021,(3):41-43,47
曳引钢丝绳是电梯重要的悬挂装置,钢丝绳的正确排布是确保电梯安全使用和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对某曳引式电梯(层站为31层31站,曳引比为1︰1,钢丝绳为φ12mm×7根)定期检验过程中,发现其对重侧钢丝绳间的距离从上到下不一致(如图1所示),且存在着聚拢、交叉并持续地相互磨擦的危险状况,电梯带病运行,继续使用可能造成钢...  相似文献   

4.
电梯的驱动方式有曳引式驱动、强制式驱动、液压驱动等多种型式,曳引式驱动由于其自身突出的优点,是现代电梯中应用最广泛的驱动方式。曳引式驱动电梯的轿厢与对重通过钢丝绳分别悬挂于曳引轮的两侧,靠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驱动。在这个由轿厢、对重、钢丝绳和曳引轮组成的平衡系统中,对重主要用于实现曳引传动,在电梯运行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为使电梯的运行接近于理想的平衡状态,就必须合理设置对重的质量,也就是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平衡系数。  相似文献   

5.
绕在电梯曳引轮上的钢丝绳在经过曳引轮时,由于曳引轮两侧存在着张力差所以会引起弹性伸缩,由此钢丝绳将在曳引轮上产生微小滑移。这通常被称为钢丝绳的爬行(creep)或弹性滑移。另外,当驱动系统的曳引能力小于曳引轮两侧张力比(曳引比)时,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也会发生滑移。为了把这种情况下的滑移和钢丝绳的爬行相区别,我们把后者叫作真滑移(trueslip)。图1表示在曳引轮两侧配置了轿厢和对重的曳引式电梯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曳引式电梯轿厢有可能发生上行超速导致电梯冲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符合要求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该装置在使轿厢制停时,其减速度不得大于19。该装置应作用于:a)轿厢;或b)对重;或c)钢丝绳系统;或d)曳引轮或最靠近曳引轮的曳引轮轴上。  相似文献   

7.
目前钢丝绳曳引电梯仍然是现阶段乃至相当时期的电梯驱动技术的普遍选择。重点研究了曳引式电梯钢绳张力自调均衡装置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加深对曳引式电梯钢绳张力自调均衡装置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指出地铁车站电梯曳引钢丝绳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列举了电梯曳引钢丝绳的异常情况,分析了电梯曳引钢丝绳的性能要求,及其对电梯性能的影响。提出了8种电梯曳引钢丝绳的定期检查与维护方法。最后强调,应正确地检查与维护电梯曳引钢丝绳,避免电梯给乘客带来生命威胁,给企业带来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9.
钟翔山 《中国电梯》2007,18(23):58-59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厢侧和对重侧的钢丝绳以及轿厢下的随行电缆的长度在不断变化,随着轿厢及对重位置的变化.两端钢丝绳的重量也将动态地分摊到曳引轮两侧.从而导致曳引轮两侧钢丝绳的张力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张力的差值随着电梯提升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为减小电梯传动中曳引轮所承受的载荷差.提高电梯的曳引性能.  相似文献   

10.
1示例参数 在曳引式电梯中,钢丝绳承受着电梯的悬挂重量,并在运转时绕着曳引轮、导向轮或反绳轮单向或交变弯曲,同时在曳引轮槽内承受着较高的挤压应力。因此,在进行电梯的钢丝绳曳引设计时应该有较高的安全余量。下面是一种常见驱动装置形式的钢丝绳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11.
刘平辉 《中国电梯》2010,(15):39-42
通过对相同额定载重量的汽车电梯与载货电梯的曳引钢丝绳安全系数的计算,分析了汽车电梯曳引钢丝绳难以满足安全要求的原因;列举了提高汽车电梯曳引钢丝绳安全系数的措施——改变曳引轮的相关参数,这说明汽车电梯曳引钢丝绳安全系数会影响曳引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史孝文 《中国电梯》2012,(3):33-33,48
电梯曳引轮是曳引机上的绳轮,是电梯传递曳引动力的装置。电梯通过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缘上绳槽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也就是说,驱动电梯运行的曳引力是依靠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的摩擦产生的。为减少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绳槽内的磨损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曳引摩擦力,除了选择合适的绳槽槽形外,对绳槽的工作表面的粗糙度、硬度也应有合理的要求。在本文中笔者根据曳引轮有关特性及要求,仅从曳引轮绳槽槽形方面来探讨曳引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徐州 《中国电梯》2005,16(19):38-38
曳引钢丝绳对电梯运行的影响:(1)各钢丝绳之间的张力不均匀,将引起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的摩擦力不一样,曳引轮轮槽的磨损不一样。(2)曳引钢丝绳的张力不均匀,不仅造成曳引轮绳槽和钢丝绳的磨损加剧,磨损的绳槽节圆和钢丝绳对运行中的电梯将产生振动和噪声,使电梯运行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何仲康  梅尚先 《中国电梯》2007,18(13):60-61
曳引传动形式可以说是曳引驱动电梯的机械特征。而曳引轮和钢丝绳则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曳引传动系统。它们无论在电梯处于何种载荷下,都得承受着轿厢和平衡重加起来全部的悬挂重量。并且在电梯正常运行的时候,它们还得面对着各种拉伸、挤压和弯曲等复杂工况。如果各根钢丝绳所受的载荷不均衡,那么曳引轮和钢丝绳的寿命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到曳引传动系统的曳引能力和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5.
罗佳 《中国电梯》2022,(15):39-40
针对传统的电梯曳引钢丝绳张力检测方法精度差,调整钢丝绳张力过程复杂等问题,研发了一种曳引钢丝绳张力智能测试装置。该装置由执行装置、手持终端器两部分组成,具有安装简单、操作方便、计算智能化等特点,并能够同时检测多根钢丝绳,实现实时钢丝绳张力的调整,提高了曳引钢丝绳张力检测和调整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杨辉 《中国电梯》2010,(16):24-25
电梯钢丝绳是电梯重要的悬挂装置,承受着轿厢和对重的全部悬挂重量,并靠与曳引轮槽的摩擦力驱动轿厢升降。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钢丝绳绕着曳引轮、导向轮或反绳轮单向或交变弯曲。所以,要求电梯钢丝绳有较高的强度、挠性和耐磨性,其抗拉强度、延伸率、圆度、柔性等特性应符合GB8903-2005《电梯用钢丝绳》的规定。正是由于电梯钢丝绳的损伤程度及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使用过程中如何对其进行正确的检验及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周仲达  金波 《中国电梯》2005,16(16):25-27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全安装规范》第9.10条及附录F7规定: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该装置应作用于:a)轿厢;或b)对重;或c)钢丝绳系统;或d)曳引轮。上述中该装置应作用于轿厢,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向安全钳中的上行安全钳(含上行限速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全安装规范》第9.10条及附录F7规定: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该装置应作用于:a)轿厢;或b)对重;或c)钢丝绳系统;或d)曳引轮。上述中该装置应作用于轿厢,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向安全钳中的上行安全钳(含上行限速器)。  相似文献   

18.
刘照东 《中国电梯》2004,15(11):29-30
众所周知,电梯在运行时,轿厢侧和对重侧的钢丝绳及轿厢随行电缆的长度在不断变化,此变化将动态地分摊在曳引轮两侧,使曳引轮两侧钢丝绳的张力不断发生变化。为提高曳引质量,当电梯的提升高度大于等于30m时,应加装补偿装置,即补偿链、补偿绳或补偿缆。下面和同行共同探讨一下补偿绳(链、缆)单位长度重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勉智  李德泉 《中国电梯》2005,16(18):45-47
1 前言 电梯曳引钢丝绳是电梯的重要部件之一,电梯轿厢的升降是通过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的摩擦力将驱动电机的输出力矩转变成钢丝绳的直线运动,从而牵动电梯轿厢和对重来实现。由此可见钢丝绳运行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电梯和乘客的安全。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于曳引钢丝绳的最少使用根数和公称直径以及抗拉强度和安全系数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以此来加强和保证钢丝绳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0.
黄文 《中国电梯》2011,(1):44-46
电梯曳引钢丝绳是专用的曳弓1钢丝绳,它承受着电梯的全部悬挂重量,并绕着曳引轮、导向轮和反绳轮等作反复的弯曲,在绳槽中也受着较高的挤压应力,并频繁承受电梯启动、制动的交变冲击。基于这一种工作条件,电梯中对曳引钢丝绳的强度、挠度和耐磨性等均有着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