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娜 《粘接》2022,(4):16-19+32
目的:探讨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在牙周病前牙松动中的使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牙周病前牙松动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组、双重固化树脂类粘结剂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牙槽骨密度、咬合力、牙周情况、松动度、临床疗效、牙周板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固定后,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组患者的上颌、下颌牙槽骨密度、咬合力均高于双重固化树脂类粘结剂组(P<0.05)。固定后,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组患者的PBS、BMD均高于双重固化树脂类粘结剂组(P<0.05),PLW、PLI、PD、AL、BI均低于双重固化树脂类粘结剂组(P<0.05)。固定后,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组患者的松动度Ⅰ度比例高于双重固化树脂类粘结剂组(P<0.05),Ⅱ度、Ⅲ度比例均低于双重固化树脂类粘结剂组(P<0.05)。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双重固化树脂类粘结剂组76.00%(38/50)(x2=6.353,P<0.05)。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组患者的固位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郭敏 《粘接》2022,(3):51-54
探讨了不同口腔粘接材料对后牙修复治疗效果的影响。选取2017-05-2019-05后牙修复治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发放随机信封根据单双号分为观察组(RelyXTM U200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对照组(KetacTM Cem Easymix玻璃离子) 2个组,各30例。比较两组牙龈指数,评估美观评分、舒适度及满意度评分,随访并发症发生率。修复治疗后2年,2个组患者治疗后牙龈指数分级差异不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美观评分、舒适度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30.0%,但差异不显著(P> 0.05)。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应用于后牙修复治疗,较之传统粘结剂能提升患者美观度、舒适度及满意度,减少并发症,能较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3.
《粘接》2021,47(7)
文章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基于复合树脂在年轻恒牙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的临床效果,并且对其进行推广应用。文章选择符合要求的130位年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使用基于复合树脂的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手术作为观察组,另一组使用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治疗手术作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的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和修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中观察组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前6个月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个月之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效果上对照组的密合性能高于观察组,其余四个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在密合性能、外形和颜色上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咀嚼功能和冷热敏感上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韩幸佳  芦一帆 《粘接》2022,(12):26-30
选取需拔除的完整无龋人离体第3磨牙,随机分A、B、C组,分别采用全酸蚀粘结剂、二步法自酸蚀粘结剂和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考察各组牙本质粘接强度、牙齿镶嵌的密合性,分析各试件断裂类型,比较3种粘结剂对牙本质粘接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即刻、存储24 h、存储12个月时,A、B组牙本质粘接强度高于C组,牙本质微渗漏情况低于C组(P<0.05),A、B组组间差异不显著;各组存储24 h、存储12个月后牙本质粘接强度和牙本质微渗漏情况较即刻降低(P<0.05);各组存储12个月牙本质粘接强度较存储24 h时降低(P<0.05),A、B组存储12个月牙本质微渗漏较存储24 h时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即刻、存储24 h、存储12个月时,各组牙本质断裂主要为混合断裂,但不同存储时间牙本质断裂类型差异不显著(P>0.05)。全酸蚀粘结剂和二步法自酸蚀粘结剂对牙本质有较好粘接强度及耐久性优于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且随时间延长,其粘接强度逐渐降低;而全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及耐久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粘接》2021,48(10)
在儿童中牙冠冠折发生率非常高,断冠粘接治疗方式属于一种过渡性修复方式,为了观察该方式的临床疗效,文章使用实验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选择医院内符合条件的96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使用断冠粘接方式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使用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方式治疗;然后在不同术后时间对两组进行复诊,考察两组的断冠保存率、美学修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断冠保存率、美学修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的断冠保存率和患者满意度处于不断降低趋势。于是可以得出结论:相比于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治疗方式,文章使用的恒前牙冠折自体断冠粘接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探讨口腔种植中生物膜材料的应用。试验分为生物膜组、钛膜组,各25例(50颗牙),研究2个组患者的骨生长效果、修复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表明:两组患者修复后1周、3个月和6个月的植骨厚度、植骨密度、成骨厚度均逐渐升高(P<0.05);生物膜组患者的植骨厚度、植骨密度、成骨厚度均高于钛膜组(P<0.05),修复成功率100.00%高于钛膜组80.00%,修复失败率0低于钛膜组20.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钛膜组30.00%(P<0.05),满意度96.00%高于钛膜组68.00%(P<0.05)。说明口腔种植中生物膜材料的效果较钛膜材料好,能有效提升患者植骨厚度、植骨密度、成骨厚度,提升患者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欣怡 《粘接》2022,(11):33-36
探讨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运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40/74)选用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进行修复,对照组(40/86)选用常规材料(烤瓷、合金材料)方式进行修复。修复完成1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2组的修复效果。实验组的疗效评价优良率为81.08%,对照组为73.2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在口腔美容修复中效果满意,较传统修复方式优势明显,配合优质的口腔护理其预后更好,获得较好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探讨弹性纤维联合流动树脂在前牙缺失粘合修复中的应用,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弹性纤维联合流动树脂进行修复治疗的为观察组,用传统的流动树脂进行修复治疗的为对照组,将2组的修复满意度,前牙的修复状况进行比较。经过观察分析发现,在进行修复治疗后6、12个月后,从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以及附着丧失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待修复1年后,前牙修复体的舒适度、美观性、发音情况、咀嚼功能以及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在前牙缺失修复治疗中,弹性纤维联合流动树脂的修复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流动树脂修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何影  白金丽  于琰  毛瑞 《粘接》2022,(7):28-31
研究口腔粘接技术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经随机化法将9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组例数各45例,观察组应用Panavia F树脂水门汀粘接全冠,对照组用富士多功能玻璃离子粘接全冠,评估临床疗效、牙龈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疗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疗效率为77.78%;观察组总有疗效率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牙龈变色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05);两组间牙龈炎、牙龈出血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牙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和出血指数(BI)均有降低趋势;其中观察组PLI值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PD值、BI值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满意度为82.22%;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 <0.05)。这说明在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Panavia F树脂水门汀,可以有效减少牙龈变色、牙龈炎,改善牙龈健康,获取良好口腔美观度,提升患者对口腔干预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王健 《粘接》2022,(8):63-66
比较牙种植再生中口腔修复膜材料与钛膜引导骨的修复成功率及安全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55例患者采纳钛膜材料;观察组55例患者采纳海奥口腔修复膜材料,2组修复效果均在修复1周后评价其修复成功率、植骨密度、骨厚度、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98.18%、植骨密度2.56 mm和骨厚度2.69 mm均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骨量不足率0%、排斥反应率1.82%、种植体松动率0%均低于参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2%低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 <0.05);患者满意度96.36%高于参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说明口腔修复膜材料可提高牙齿缺失患者牙种植再生成功率,促进植骨、骨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分析复合树脂经不同方法处理后修复牙体的效果及其抗疲劳破坏性能。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修复牙体的90例患者和在我院拔除的牙冠完整的20颗离体牙,20颗离体牙制备II类洞型,随机将90例患者与20颗离体牙分组,对照组采用复合树脂直接填充进行牙体修复;而观察组采用ParaCroe-Dual嵌体粘结进行牙体修复,比较两组牙体修复效果以及复合树脂抗疲劳破坏性能。结果:观察组牙体修复效果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染色剂渗透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树脂间接法嵌体粘结修复效果更加令患者满意,其抗疲劳破坏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12.
周游  赵玲 《粘接》2020,43(8)
目的对比新型自粘性流动树脂Constic与目前常用的自酸蚀粘结剂搭配普通复合树脂对牙本质的粘接强度,评估自粘性流动树脂Constic的粘接性能能否满足临床需要。方法收集新鲜拔出的人类磨牙60颗,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A组为自粘性流动树脂Constic、B组为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幻彩-bond搭配普通流动树脂Filtek Supreme XT Flowable、C组为两步法自酸蚀粘结剂Clearfil SE-Bond搭配Filtek Supreme XT Flowable。测试粘接试样剪切粘接强度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LSD)分析。然后在体式显微镜下放大至50倍进行断裂面观察并进行断裂类型统计。结果3组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9.15±2.33MPa(A组),10.79±2.37MPa(B组),13.89±2.56MPa(C组)。A组剪切粘接强度与B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主要发生的是粘附破坏,C组以混合断裂为主。结论自粘性流动树脂Constic与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相似,可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3.
研究腰后路椎间植骨中应用不同植骨材料的临床效果。依据植骨材料分为自体髂骨块组、同种异体骨组,分析2组患者的植骨融合情况、螺钉位置不良、内固定失败情况、融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丢失高度、椎间高度、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表明: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内固定失败率低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融合时间短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丢失高度少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植骨后,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椎间高度、JOA评分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ODI评分低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疼痛与不适、对药物与医疗手段的依赖性评分均低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积极感受、总体健康、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平均总分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满意度88.00%高于同种异体骨组64.00%(P<0.05)。  相似文献   

14.
梁芮  刘海旺 《粘接》2022,(10):9-12
研究高分子纳米生物骨胶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应用效果。联合固定组患者的解剖复位优良率94.00%,高于单独固定组的66%(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均低于单独固定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单独固定组的24.00%(P<0.05);联合固定组患者的Rasmuaaen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单独固定组(P<0.05);满意度为90.00%,高于单独固定组的62.00%(P<0.05)。结果表明:可吸收材料联合高分子纳米生物骨胶固定的应用效果,较单独可吸收材料固定好,能有效促进患者解剖复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陈欢 《粘接》2022,(5):177-180+184
研究壳聚糖止血材料在妇产科护理中的生物相溶性和安全性。试验分为壳聚糖止血材料组、常规性手术纱布组,每组各50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情况、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舒适度、生存质量。结果表明:壳聚糖止血材料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98.00%高于常规性手术纱布组80.00%(P<0.05),总有效率94.00%高于常规性手术纱布组72.00%(P<0.05),手术时间短于常规性手术纱布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性手术纱布组(P<0.05),止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性手术纱布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常规性手术纱布组24.00%(P<0.05),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常规性手术纱布组72.00%(P<0.05),舒适度96.00%高于常规性手术纱布组70.00%(P<0.05);躯体功能、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性手术纱布组(P<0.05)。  相似文献   

16.
张立青 《粘接》2022,(6):68-71
探讨产后止血护理中明胶海绵止血材料的应用。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产后大出血患者100例,依据止血材料分为明胶海绵组、聚乙烯醇(PVA)颗粒组2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次栓塞成功情况、血压、血红蛋白水平、平均出血量、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表明:明胶海绵组患者的一次栓塞成功率100.00%,高于PVA颗粒组88.00%(P<0.05)。护理后,明胶海绵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PVA颗粒组(P<0.05)。明胶海绵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少于PVA颗粒组(P<0.05),平均止血时间短于PVA颗粒组(P<0.05),再出血率2.00%低于PVA颗粒组16.00%(P<0.05)。明胶海绵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8.00%低于PVA颗粒组42.00%(P<0.05)。明胶海绵组患者的满意度96.00%高于PVA颗粒组74.00%(P<0.05)。  相似文献   

17.
徐丹 《粘接》2022,(8):36-38+42
研究间接粘接技术在正畸托槽粘连结中的强度。选取正畸患者共50例,需要1 000个托槽,随机分成A、B组,各组25名患者(500个托槽); A组选择间接粘接技术,B组选择直接粘接技术,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粘接托槽,进行分析比较2个组在粘接后托槽的脱落率、粘结剂残留、抗剪切强度。结果表明:A组的脱落率小于B组,说明A组间接粘接法比B组直接粘接法牢固(P <0.05); B组的粘结剂残留比A组多(P <0.05); A组间接粘接法的抗剪切强度和强度范围比B组间接粘接法的强度小(P <0.05)。说明间接粘接法比直接粘接法在托槽的脱落、粘结剂的残留要少,间接粘接法提高了托槽的准确性,而且能使托槽粘接的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384例426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后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后碘甘油辅助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81.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米诺环素软膏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有效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9.
《粘接》2021,47(7)
生物活性材料的类型较多,文章主要针对3种不同的生物活性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iRoot BP Plus(BP)和iRoot FS(FS),这几种材料有助于促进修复性牙本质生成和牙髓细胞分化,能够在牙科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和树脂材料有一定的粘接力度。于是文章以实验研究的方式分析不同凝固时间对生物活性材料表面粘接力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凝固时间为24h时,两种不同酸蚀情况下MTA的表面粘接力度明显高于另外两种生物活性材料,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种材料在两种酸蚀情况下,凝固时间为7d和初始凝固时间之间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初始凝固组相比,同种材料完全凝固之后其粘接强度具有明显性的提高;生物活性材料和树脂材料界面全部表现的是内聚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磨牙残根残冠保存修复情况。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磨牙残根残冠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桩核修复系统不同分为治疗I组(金属分体铸造桩核)30例和治疗II组(玻璃增强型复合树脂桩)30例。结果 治疗II组保存修复效果明显高于治疗I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玻璃增强型复合树脂桩保存修复磨牙残根残冠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