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用花岗岩尾渣制备基础玻璃,在不同的温度下核化处理,用DSC、XRD和FESEM等手段研究核化温度对析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表面析出的主晶相为斜长石,次晶相为镁橄榄石,内部析出的主晶相为透辉石。DSC曲线中的析晶峰对应于玻璃表面晶体的析出,与内部析晶无关,且析晶峰温度的降低值与析晶难易程度没有对应关系。最佳核化温度为730℃,经730℃核化和923℃晶化后,得到的微晶玻璃透辉石衍射峰的相对强度最强,抗折强度最高,为81.5MPa。  相似文献   

2.
以一种花岗岩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研制大掺量花岗岩尾矿微晶玻璃。通过基础玻璃的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曲线,确定样品的玻璃转变温度Tg、初始晶化温度Tx和晶化峰值温度Tp。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晶化试样的物相进行测定和微观结构分析。探讨了花岗岩尾矿掺入量及组成变化对样品烧结、晶化及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岗岩尾矿掺入量为质量分数40%,可制得主晶相为β-硅灰石的花岗岩尾矿微晶玻璃,其晶体形貌为柱状且分布均匀,析晶温度范围为1 080~1 160℃;而随着花岗岩尾矿掺入量质量分数的增加(40%~70%),析晶下限温度提高,析晶温度范围变窄,析出的主晶相仍为β-硅灰石,但晶相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钾长石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晶化法制备了白榴石熔块。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热膨胀系数、抗折强度对样品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的温度制度对白榴石析晶、热膨胀系数的影响,以及白榴石掺杂对牙科玻璃陶瓷材料的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融温度为1 500℃、析晶温度为1 200℃、保温时间为4h时,样品的析晶能力最好,热膨胀系数为21.04×10-6/℃(20~500℃)。当白榴石的掺杂量不大于50%时,掺杂白榴石可以有效地提高牙科玻璃陶瓷材料的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烧结与水淬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并系统探讨了MgO- SiO2-Al2O3-B2O3-KF玻璃陶瓷的显微析晶.研究表明:MgO-SiO2-Al2O3-B2O3-KF玻璃陶瓷的烧结收缩率与玻璃化及组分的析晶程度相关;析晶程度愈高,烧结坯愈致密;试样中成分配比愈接近云母晶体成分的原子比,玻璃陶瓷的显微析晶程度愈高;在烧结温度为1 000℃时,即开始出现析晶,到1 050℃时,析晶程度达到最高,继续提高烧结温度,显微析晶又发生重熔.  相似文献   

5.
通过烧结与水淬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并系统探讨了MgO-SiO2-Al2O3-B2O3-KF玻璃陶瓷的显微析晶.研究表明:MgO-SiO2-Al2O3-B2O3-KF玻璃陶瓷的烧结收缩率与玻璃化及组分的析晶程度相关;析晶程度愈高,烧结坯愈致密;试样中成分配比愈接近云母晶体成分的原子比,玻璃陶瓷的显微析晶程度愈高;在烧结温度为1 000℃时,即开始出现析晶,到1 050℃时,析晶程度达到最高,继续提高烧结温度,显微析晶又发生重熔.  相似文献   

6.
宋代汝瓷以其绝色天青釉色而著称于世,本文研究了不同SiO2含量对仿汝瓷釉中主晶相钙长石的析晶行为的影响。结构研究表明:在本实验釉式的组成范围内SiO2含量越少,越容易促进钙长石的析晶和生长;在1260℃-950℃。降温过程中,钙长石析晶均有发生,1050℃左右为析晶较快的温度范围;不同淬火温度样品颜色由翠绿向豆绿转变,分析认为随着淬火温度降低,由于低温氧化作用Fe^3+增多,降低着绿色Fe^2+含量;另一方面分析认为是钙长石析晶量增多,反射量和光散射增大,乳浊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以花岗岩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用DSC、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Fe2O3和ZrO2对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Fe2O3可以降低玻璃转变温度和析晶峰温度,促进玻璃析晶,而ZrO2的作用正好相反,抑制玻璃析晶。不添加任何晶核剂以及分别添加4%ZrO2和4%Fe2O3的样品均以表面析晶为主,析出的主晶相为斜长石。同时添加4%ZrO2和4%Fe2O3的样品在770℃核化,920℃晶化后出现整体析晶,析出的主晶相为透辉石,次晶相为尖晶石和镁黄长石。  相似文献   

8.
钙磷酸盐玻璃析晶与分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O-P2O5物质的量比为1的钙磷酸盐玻璃,经740℃和800℃热处理后发生分相和析晶。液滴状分相存在于整个样品范围内,而析晶则是从表面开始,析晶层厚度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增大,析晶不是分相作用的结果。由于析出的晶体δ-Ca(PO3)2的密度大于基础玻璃,从而导致析出的晶体与周围基质玻璃间出现空隙。  相似文献   

9.
温度测量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现有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样品仓进行改进,在采集样品的吸光度同时,测量样品仓的温度,作为样品温度.并以40个小麦粉末样品为实验材料,在样品温度为4.7℃~22.2℃范围,使用不同温度下样品的200组光谱数据,建立了测定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温度修正模型和温度不敏感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修正模型的交叉校验预测标准差(SEP)为0.335,而温度不敏感模型的SEP=0.377.因此测量样品光谱的同时测量样品温度,结合温度修正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10.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掺杂Sm2O3的CaO-B2O3-SiO2(CBS)发光玻璃材料,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确定了合适的核化/晶化温度制度.在不同核化/晶化温度制度下制备得到了微晶发光玻璃,并对其结构及光谱学特性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经微晶化的发光玻璃出现了晶体的尖锐衍射峰,随着温度的升高,晶体类型和晶粒尺寸均发生变化.光谱学测试表明:Sm掺杂微晶发光玻璃在404nm激发下出现Sm3+的特征发射峰,峰值波长分别位于566nm、603nm和650nm;发光玻璃的荧光发射峰强度和荧光寿命均表现出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在核化/晶化温度为750℃/800℃条件下制备的微晶玻璃的荧光发射强度和荧光寿命均达到最大值,随着核化/晶化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样品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右江裂谷带的西缘,广西那坡地区早三叠世有一套基性熔岩。本文从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构造、岩石化学特征等方面,论证了这套基性熔岩,主要是玄武岩,部分为细碧质玄武岩,并有淬碎玄武岩和淬碎橙玄玻璃。从化学成分与微量元素含量判断,这些玄武岩部分为钙碱质,部分为弱碱质;属“板内玄武岩”,为右江裂谷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地层温度变化特点的分析,并参考国内外研究者提供的实测资料,提出了一个估算地温的简便方法。只要取得当地的几个地表温度参数(地面年平均温度和温度波幅),即可按建议的方法估算出地层下不同深度处的地温及温度波传播的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在φ330盘磨中采用塑性材质对麦草浆进行打粘状浆的特性研究,并与用玄武岩材质磨盘打浆进行了比较。本试验采用了红外光谱、电子显微镜等先进的测试方法,通过大量的图表及数据综合分析了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塑性材质磨盘打浆能使纤维本身固有强度和长度得到较好的保护,同时又能使纤维产生良好的内、外部细纤维化。在整个打浆度范围内,用塑性材质磨盘打浆的浆料比用玄武岩材质磨盘打浆的浆料有更快和更高的强度发展。在同一强度水平时,前者的WRV和°SR值要比后者低得多,而且使用塑性材质磨盘打浆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提高打浆效率。塑性材质磨盘噪声很小,即使二个磨盘相互接触而被损坏时也听不到太大的噪声。和玄武岩材质磨盘相比,工程塑料材质磨盘是一种更适合于打长纤维粘状浆的设备。  相似文献   

14.
高温对腐食酪螨的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85%r.h.和不同高温条件下,杀死腐食酪螨成螨的情况;在55.0℃时,需8分钟;在52.5℃、50.0℃、47.5℃时,分别需要10、15、25分钟;在45.o℃、42.5℃、40.0℃时,则分别需要2.5、11、28小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常规法制备钠钙硅玻璃,液相温度和不混溶上限温度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溶胶凝胶法(SGD)制备的玻璃液相温度比同组成的常规法(CD)制备的玻璃液相温度要高。对于组成落在介稳分相区的玻璃,溶胶凝胶法玻璃的不混溶上限温度要比相应的常规法玻璃高,而对于落在不稳分相区的玻璃则两种方法制备的玻璃具有相同的不混溶上限温度。该现象归迹于这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玻璃结构上稍有差别,即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玻璃结构中含有较多的OH~-而导致的;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引起了玻璃在析晶或分相期间的动力学和热力学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粮库温度是非线性的时间序列,模型涉及参数众多,参数之间互有联系,波动较大,参数的取值直接影响到粮堆温度模型的准确性.提出应用混合粒子群算法在参数变化范围内确定最优参数值的方法,将参数取值范围看成粒子群空间范围,应用粒子群算法迭代选取最优值.经试验仿真证明此方法可以求解出合适的参数,与实际情况契合度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辐射法对冲天炉铁水进行连续测温,其关键是解决铁水表面发射率的不确定性,因此采用新的测温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其中一种途径即利用一个空芯导管插入铁水中,形成一个近似灰体腔,使腔内铁水表面发射率基本不变,然后利用光纤比色测温仪示出温度。理论计算与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测温精度,减小了误差。  相似文献   

18.
几种模具钢的热疲劳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Cr2W8V、4Cr5MoV1Si以及5CrNiMo、5Cr2NiMoVSi两组模具钢的热疲劳性能对比试验,证实5Cr2NiMoVSi的热疲劳性能优于5CrNiMo;循环上限温度低于670℃,4Cr5MoV1Si钢的热疲劳性能优于3Cr2W8V钢,循环上限温度为710℃时,反而3Cr2W8V钢的热疲劳抗力较好。文章分析了影响热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最佳硬度值范围,为指导热处理工艺提出了可靠依据,并为新材料的合理使用指出了工作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9.
根据计算机测温系统测出的新型平房仓一年当中气温、仓温和粮温的变化数据 ,计算分析了气温、仓温、全仓平均粮温以及各层平均粮温、各区域平均粮温和各方向平均粮温的变化规律 .结果发现 :一年当中最高气温和仓温出现在 7~ 8月份 ,平均最高粮温出现在 9月份 ;最低气温和仓温出现在 1月份 ,平均最低粮温出现在 2月低 ;即平均粮温比气温变化大约滞后 1个月 .上层粮温受气温影响最大 ,一年中平均温度范围为 5~ 2 4 .2℃ ,波动幅度 1 9 2℃ ;中上层平均温度范围为 9 6~ 1 7℃ ,波动幅度 7 4℃ ;中下层平均温度范围为 9 4~ 1 5℃ ,波动幅度5 6℃ ;下层平均温度范围为 1 0 3~ 1 6.4℃ ,波动幅度 6 1℃ .四周粮温受气温影响大小依次为南边 >西边 =北边 >东边 .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城市污水污泥好氧堆肥的机理和技术措施 ,并利用桂林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中温好氧堆肥 ,堆肥温度 35~ 4 0℃ ,堆肥时间 1 4d,结果表明 ,污泥已基本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 ,达到了无害化的要求 ,中温好氧堆肥在实际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