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吴群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6,16(4):60-63
论述了以透距离距离为参数的X射线曝光曲线的制作原理,并对该曝光曲线的使用与修正做了详细的介绍,利用该曝光曲线可避免现场X射线照相因透照距离的变化带来的麻烦,且快速方便。 相似文献
3.
吴群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8,18(4):29-33
提出了在线射线探伤中一种黑度-透照厚度曲线,论述了该曲线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列举了该曲线在射线探伤中应用实例。应用该曲线能够方便地选择透照条件和事先确定底片能达到的黑度范围,同时通过测量底片黑度,可以简便地计算缺陷深度,避免了现场探伤中焦距变化带来的麻烦和黑度范围不易保证的缺点,尤其是对“针孔”及某些未焊透缺陷的质量分级提供了一可靠依据,避免了主观盲目性。 相似文献
4.
吴群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1996,(4)
论述了以透照距离为参数的X射线曝光曲线的制作原理,并对该曝光曲线的使用与修正做了详细的介绍,利用该曝光曲线可避免现场X射线照相因透照距离的变化带来的麻烦,且快速方便。 相似文献
5.
吴群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1998,(4)
提出了在射线探伤中一种黑度-透照厚度曲线,论述了该曲线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列举了该曲线在射线探伤中应用实例。应用该曲线能够方便地选择透照条件和事先确定底片能达到的黑度范围,同时通过测量底片黑度,可以简便地计算缺陷深度,避免了现场探伤中焦距变化带来的麻烦和黑度范围不易保证的缺点。尤其对“针孔”及某些未焊透缺陷的质量分级提供了可靠依据,避免了主观盲目性。 相似文献
6.
7.
8.
魏兆中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2):49-51
针对空分设备中铝合金焊接管道要求100%射线探伤的情况,在保证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前提下,探索出既能保证底片质量、又能使探伤效率提高5~10倍的多管道同步探伤工艺。 相似文献
9.
10.
焊缝X射线探伤典型缺陷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焊缝X射线检测的图像处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图像处理的方法在焊缝射线检测中的应用.结果证明了处理方法及其技术实现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刘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2000,15(2)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inciple of microwave humidity testing.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dure of ceramic products, a microwave humidity testing system is designed and analyzed for its advantages. Furthermore, the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production line that produces ceramic products and the testing results are also satisfying.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按R/H/R6—第三次修订版方法对16MnR材料的失效评定曲线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焊接热影响区对母材失效评定曲线的影响,提出了工程通用失效评定曲线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一种羊肉品质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反映羊肉品质的气味、pH值、表面纹理色泽等信息进行了检测,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多数据融合检测模型,检测结果与肉类新鲜度国家标准TVB-N值相对应,实现对羊肉新鲜度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一种新的房间空调器检测方法—电热(火含)差法检测装置。它与常规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系统简单,造价低,操作方便;可以同时用两种方法测试空调器冷量,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测试冷量时,可以同时测试空调器风量;这种装置还可以测试热泵空调器的制热量和小型去湿机的去湿量。该装置已建成两套,经一年多的使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继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996,(2)
本文就凸轮机构中应用最广泛的简谐与梯形组合通用曲线,借助于计算机编制出计算分析及运动规律的通用程序,从而可以全面地确定各种从动件运动时的最大跃度、最大加速度、最大速度等,为进一步确定机构的动力特性及提高凸轮的加工精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将传统的只注意第一阶固有频率的幅频特性曲线监测法,改进为注意多阶频率的幅频特性曲线监测法,以使振动时效效果的监测变得更易、更好。 相似文献
17.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质量无损检测工作具有体积大、结构复杂、强度成长期长的特点,为适应工程质量检测的需要,展开了从检测硬件到软件,从工作方法到处理方法,从模型试验到现场试验,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多方面、全方位的系统反复研究,并十分注重新技术研究成果在工程实践中见到成效,使新技术开发研究与工程检测需求紧密结合,取得了一批既有方法技术理论创新,又能满足工程实用要求的丰硕成果,使原本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用于常见的小尺度、简单结构混凝土的无损检测技术,通过改进、升级、完善、创新和发展,全方位地(而不是某一局部、某一方面)、系统地(而不是零星的)推向了特大型水工混凝土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高压管线涡流检测技术,通过理论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涡流检测技术用于高压管线的探伤是完全可行的,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不同烘茧工艺条件下蚕茧性能的检测及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三种不同烘茧工艺条件,相同煮茧条件下,对三种蚕茧的动态粘弹性和解舒张力进行了检测和探讨.这对于完善烘茧理论,评定烘茧工艺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果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4,12(3):55-58
全息术是用相干光干涉得到物体全部信息的二步成像技术.它以光的干涉条纹形式存储被摄物的光强和位相,再用光的衍射原理重现物体原来的三维形状.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如何用全息双曝光法测物体静态表面位移,此方法直接将变形前物光波与变形后物光波相比较,具有方法简便、对光学元件要求不高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测量物体微小位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