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CMB改性大洋富钴结壳尾矿对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CMB改性前后大洋富钴结壳尾矿在相同条件下对模拟废水中Cu2+,Pb2+,Zn2+,Cd2+等重金属离子的单一和混合吸附特性.结果表明,CMB改性前后大洋富钻结壳尾矿从模拟废水中吸附单一重金属离子的顺序为Pb2+>Cd2+>Cu2+>Zn2+,当Pb2+,Cd2+,Cu2+和Zn2+离子同时存在时,吸附顺序仍是Pb2+>Cd2+>Cu2+>Zn2+,改性尾矿吸附效果好,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改性前后大洋富钴结壳选矿尾矿,在相同条件下对模拟废水中Cu2+、Pb2+、Zn2+、Cd2+等重金属离子的单独和混合吸附特性。结果表明:①单独吸附效果的顺序为Pb2+>Cd2+>Cu2+>Zn2+;②当Pb2+、Cd2+、Cu2+和Zn2+同时存在时,吸附效果的顺序是Pb2+>Cu2+>Cd2+>Zn2+或Pb2+>Cd2+>Cu2+>Zn2+,并且离子初始浓度越大,Pb2+与其它共存的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效果越好;③改性大洋富钴结壳选矿尾矿对重金属离子选择性吸附效果好,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3.
改性海泡石的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盐酸对海泡石进行改性,改性海泡石的比表面和孔体积都有提高,中大孔孔体积增加更多。利用改性海泡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性海泡石对重金属离子均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吸附效果依次为Cu2+>Zn2+>Ni2+,且以脱镁率10%的改性海泡石吸附能力最强。在试验基础上,确定了改性海泡石吸附重金属离子较理想的条件为:室温下,固液比为1∶500(g/mL),pH值=5.0,吸附时间为6h,此时对Cu2+、Zn2+、Ni2+离子的吸附比率分别为43.9%、40.7%、28.7%。改性海泡石对Cu2+、Zn2+、Ni2+离子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4.
王磊  夏璐  鲁栋梁  金帅  李佳允 《金属矿山》2010,39(4):167-171
以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通过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制备了不溶性淀粉黄原酸盐(ISX)。将ISX用于吸附模拟废水中的Cu2+或Zn2+离子,通过试验得出了吸附的适宜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Cu2+和Zn2+在ISX上的等温吸附过程较适合用Langmuir等温式描述,动力学行为较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属自发的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5.
分别利用蛭石原矿和改性蛭石为吸附剂,对水溶液中的Cu2+、Zn2+、Cd2+进行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重金属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等环境因素对单一离子在蛭石表面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蛭石吸附三种金属离子动力学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蛭石原矿经900℃的高温膨胀及2%的CTMAB改性后,其吸附容量较蛭石原矿有明显增加。当吸附剂用量为0.3 g、pH值为5~6、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为150 mg/L、吸附时间60 min、吸附温度为室温时,改性蛭石对Cu2+、Zn2+、Cd2+三种金属离子的最大吸附率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含铀废水中镉的处理方法.采用了矿渣水泥作为吸附剂,对废水中镉进行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矿渣水泥作为吸附剂,在溶液pH为3~12,镉的浓度为10 mg/L,吸附剂用量为处理水量的0.1%时,10 min即可达到吸附最大值,除去98.5%以上的镉.溶液中含有Fe3+,UO22+,Cu2,Zn2等离子时,吸附顺序为Cu2+ >UO22+ >Fe3+ >Zn2+ >Cd2+,共存的离子对镉的吸附率影响很大,可采用分段吸附,提高对镉的吸附率.  相似文献   

7.
张明亮 《煤炭学报》2011,36(4):654-658
采用批处理吸附实验和柱状淋溶模拟实验,分析粉煤灰吸附重金属、处理煤矸石酸性重金属淋滤液的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① 粉煤灰对Pb2+、Cu2+、Cd2+ 和Zn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式,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且均在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随着pH增加,4种重金属离子吸附率逐渐增加并趋于平衡(Pb、Cu、Cd、Zn分别在pH=3.5、6.0、7.5、8.0时达到平衡),在酸性环境下粉煤灰对4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② 在重金属竞争性吸附中,共存离子的存在抑制了目标离子的吸附,其中Pb受共存离子的影响最小,粉煤灰吸附强弱顺序为Pb>Cu>Cd>Zn;③ 煤矸石柱状淋溶试验中,煤矸石淋滤液呈现较强酸性、较高重金属浓度的酸性矿山废水特征,而在粉煤灰处理中,淋滤液的pH值呈中性,重金属离子浓度显著下降,其主要机制为粉煤灰吸附、碱性中和、重金属与Fe共沉淀等。研究表明,实验用粉煤灰具有修复煤矸石酸性重金属淋滤液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电气石在环境工程中应用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电气石在环境工程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并以内蒙赤峰黑电气石为吸附剂,系统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用量、pH值、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等条件对电气石吸附Cu2+、Pb2+、Zn2+效果的影响;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描述了吸附剂的吸附特性;探讨了电气石在实际废水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规律;最后研究了电气石的红外发射特性。  相似文献   

9.
以热改性粉煤灰作为吸附剂,采用固定床吸附装置,探究了床层高度、流量、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u2+动态吸附曲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动态吸附模型的研究,分别研究了Thomas、Yoon-Nelson和Adams-Bohart三种吸附模型。同时也探讨了双组分污染物体系中MFA对Cu2+的动态吸附效果。结果表明,Cu2+的穿透时间随初始离子浓度和流量的增加而缩短,随床层高度的增加而延长。MFA吸附Cu2+的动态行为符合Thomas和Yoon-Nelson模型。降低床层高度、增加初始浓度和流量可以提高Cu2+的吸附速率。根据MFA吸附Cu2+前后的表征,吸附主要机理包括含氧官能团与Cu2+的络合和Na+等阳离子与Cu2+的离子交换。在双组分污染物体系中,溶液中的Zn2+、Pb2+对MFA的Cu2+吸附均产生抑制作用,其影响大小为Pb2+>Zn2+。   相似文献   

10.
坡缕石黏土吸附水中Zn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白银坡缕石黏土对水中Zn2+的吸附效果及吸附平衡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Zn2+质量浓度为50 mg/L和100 mg/L时坡缕石用量为8.0 g/L,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0 min,吸附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随离子强度的减小而增大;吸附平衡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由Langmuir...  相似文献   

11.
多孔质天然沸石颗粒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及再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杨莹琴  马稳  马万山 《非金属矿》2004,27(2):44-45,48
将天然沸石粉与易燃微粉按一定比例混合,挤压造粒.灼烧成多孔质高强度沸石颗粒吸附剂。然后将其用于对铜离子的吸附.试验了酸度、浓度、接触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绘制的吸附等温线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2.
刘佐良 《矿冶》2020,29(4):84-87
以锌粉与久置的铜镉渣为原料,利用铜渣除氯原理去除电锌工艺系统中的氯,研究工艺参数对氯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铜溶液和锌粉置换生成的新制活性铜粉进行电锌工艺中铜渣除氯,氯的脱除率达77%~81%,温度影响不大。采用久置铜镉渣洗液提供铜离子,用锌粉置换铜离子生成的活性铜粉进行铜渣除氯时,氯的脱除率随n(Cu)T/n(Cl~-)比值的增大而升高。当n(Cu)T/n(Cl~-)比值从4增加到12时,氯的脱除率从72.66%提高至87.98%。对于久置的铜镉渣制备的铜渣,其中的铜已失去和铜离子、Cl~-反应生成氯化亚铜的活性,因此通过调节温度、pH值、n(Cu)T/n(Cl~-)比值均不能有效地脱除溶液中的Cl~-。  相似文献   

13.
沸石颗粒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秀英 《金属矿山》2009,39(11):154-156
以天然丝光沸石为原料,按一定比例将煤粉及膨润土混入其中,挤压造粒、干燥、高温煅烧,制得沸石颗粒吸附剂,并用于吸附阳离子艳红溶液。测试了样品的性能,讨论了煅烧温度、吸附时间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沸石、煤粉、膨润土的比例为20∶3∶3,煅烧温度为650 ℃时,颗粒吸附剂具有较低的散失率和良好的吸附性能。样品的重复使用性能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复掺沸石粉和玻璃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干燥收缩、抗碳化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压汞仪分析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复掺沸石粉和玻璃粉会降低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后期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碳化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其增强效果随沸石粉掺量提高而提高。复掺沸石粉和玻璃粉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降低孔隙率,改善骨料与水泥基体的界面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综合回收锌浸渣中的有价金属,进行了弱酸渣酸浸减量化研究,减量后的渣进回转窑处理,酸浸混合液采用锌精矿还原处理-铁粉置换沉铜-锌焙砂预中和-氧化锌粉中和沉铟工艺来分离回收有价金属。采用酸浸工艺和回转窑工艺联合处理锌浸渣,可减少入窑渣量,降低能耗。结果表明,锌浸渣经酸浸可减量50%以上,锌粉中和沉铟工艺可实现锌回收率大于90%,铜回收率大于99%,沉铟后液铟小于5 mg/L。减量后的渣可富集铅、银等金属,该渣送回转窑挥发处理,产出的氧化锌烟尘可用于中和沉铟,中和过程既可使氧化锌中的锌预先浸出,又可进一步富集铟。该工艺可实现锌浸渣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综合利用传统湿法炼锌工艺中铁资源, 研究了硫酸盐体系中水热法分离锌铁工艺。结果表明, 在210 ℃、2 h、H2O2用量为理论量1.8倍、搅拌速度800 r/min及不添加晶种的优化条件下, 可实现铁-锌的有效分离, 渣计及液计沉Fe率分别为85.05%和90.73%, 与铁离子结合的硫酸根可再生为硫酸返回使用。所得赤铁矿粉经洗涤和煅烧预处理脱杂后符合YHT3级别的软磁铁氧体用铁红标准, 适合制备低功耗锰锌软磁铁氧体材料。  相似文献   

17.
《Minerals Engineering》2006,19(14):1452-1455
The removal of Pb ion from diluted solutions by sorption onto magnetically modified zeolite (MMZ)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was studied at laboratory scale. Synthetic zeolite fines were used as heavy metal ion sorbent, while iron oxide fines were used as magnetic carrier materials. The as-prepared MMZ, characterized by magnetization measurements, were found to retai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parent zeolite as well as its structural integrity. 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MMZ can be used for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 ions from waste.  相似文献   

18.
浅析锌粉加入方式对湿法炼锌净化除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锌粉间断加入和连续加入方式对净化作业的影响,并通过生产实验加以论证。间断加入方式容易导致溶液pH值上升,产生Zn(OH)2的沉淀,阻碍置换反应。连续加入方式锌粉单耗低于间断加入方式,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加入相同量的锌粉时,连续加入方式对除杂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探讨锌粉置换法从Cu~(2+)-en-S_2O_3~(2-)浸金液中回收金,通过绘制物种平衡分布图和计算相关电对的电极电势,考察置换回收金的可行性和可能存在的副反应。结果表明,在Cu~(2+)-en-S_2O_3~(2-)浸金体系中锌可与Au(S_2O_3)_2~(3-)反应置换出金单质,浸金液中的铜亦可被锌粉还原从而造成锌粉的消耗,锌的主要产物为Zn(OH)_2和Zn(en)_3~(2+)。对置换后的锌粉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发现其表面有氧化物和硫化物生成。置换实验结果表明,置换时间在10~15 min内为宜,溶液pH值为10时效果最好,锌粉用量不宜太多,增加硫代硫酸盐浓度对整体反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在含模拟核素Cs的水体系中合成了含Cs A沸石。探讨了初始Cs浓度、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合成含Cs A沸石的影响,并考察了合成过程中A沸石对C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合成含Cs A沸石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初始Cs浓度为10 mol/L、晶化温度为80℃,晶化时间为10 h;优化条件下A沸石对Cs+的去除率可达97.95%,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