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浆状冷却介质的特性和用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克俭 《金属热处理》2002,27(10):44-49
研究了以水和微细粘土粉末等混合而成的浆状介质的稳定性、冷却特性其影响因素。比较发现,浆状介质具有高于风冷而低于普通机油的冷却速度,可用于一些高合金钢的淬火冷却、铝合金固溶处理,也可用于结构钢工件做等温正火冷却。提出了两种新的淬火冷却方法:(1)先水或水溶液而后浆状介质的双介质淬火方法;(2)工件在浆状介质中先做摆动以加快冷却,而后再停止摆动以防止淬火方法。浆状介质完全不污染环境,使用浆状介质成本极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前言不言而喻,钢淬火时的冷却方法是一重要因素。淬火介质中使用较多的是油和水,但近来也开始采用水溶性淬火介质和热浴等。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可用其冷却速度进行比较,通常以淬火烈度H来定量地表述。然而,尽管是比较出了淬火介质本身的冷却能力,  相似文献   

3.
配制出一种新配方水基淬火介质,该淬火介质由聚烷撑乙二醇(PAG)、冷速调整添加剂、防锈剂、消泡剂、防腐剂和水组成;研究了新配方水基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并与水、淬火油和UCON E淬火介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配方水基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介于水和油之间,3%PAG淬火介质的最大冷却速度为322.5 ℃·s-1,300 ℃下的冷却速度为112.4 ℃·s-1,与5%UCON E淬火介质相当。  相似文献   

4.
<正>常用的淬火冷却方式主要有:①单介质淬火:工件只浸入一种冷却剂中,冷却到底。②延时淬火:工件在浸入冷却剂之前先在空气中降温以减少热应力。③双介质淬火:工件一般先浸入水中冷却,待冷到马氏体开始转变点附近,立即取出浸入油中缓冷,在水中的冷却时间一般按工件的有效厚度以3~5 mm/s的冷却速度进行计算。④分级淬火:工件先浸入低温熔盐中冷却,其停留时间一般等于总加热时间的1/3~1/2,最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⑤热浴淬火:工件只浸入150~180℃的硝盐或碱中冷却,停留时间等于总加热时间的,最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等温淬火:工件浸入等温熔盐中进行冷却,熔盐温度和在熔盐中的停留时间由各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精度微计算机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测定仪对三种常用感应加热淬火介质(水、合成淬火剂和乳化液)的冷却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介质冷却曲线随冷却条件(喷淋或浸没冷却)的不同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并显示出较有规律性的结果。据此,作者提出评介这类淬火介质冷却特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水溶性淬火介质的搅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MH淬火介质是一种无毒、无臭、不燃烧、无污染的新型水溶性淬火介质[1],具有冷却速度可调,使用温度范围较宽和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本文旨在研究搅拌因素对该介质冷却特性的影响,从而为其在热处理生产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1搅拌的作用对水溶性淬火介质来说,搅拌的作用很重要。高聚合物水溶性淬火介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与灼热工件的反复作用,会使其中的高聚合物发生分解,从而使淬火介质变质。搅拌可增加淬火工件周围介质的循环,降低温度,从而减缓分解变质,维持介质稳定的冷却特性,所以搅拌可起抗老化的作用。2搅拌速度…  相似文献   

7.
淬火介质换热系数绵计算机测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用计算机进行测量和计算淬火过程中淬火介质换热系数的反传热模型。该模型利用采样系统测得的上结位置的冷却曲线来计算淬火介质的换热系数,获得其随表面温度变化的曲线,对水和油的测算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曾广益 《铸锻热》1997,(3):23-26
淬火介质的生产厂家使用冷却曲线的方法测定淬火介质的冷却性能数据作为其出厂的标准,而绝大多数淬火介质使用厂家都难以用同样的方法验收和对淬火介质进行监测和维护。目前,要求所有使用厂家都安装冷却性能测试仪还有诸多不便之处。本文拟提出一种简易的现场测试方法。这种方法是以热处理炉的控温仪表作为测试冷却曲线数据的温度显示仪表。本文将以ZBE-45003“热处理油的冷却性能测定法”为例,讨论这种简易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淬火介质的生产厂家使用冷却曲线的方法测定淬火介质的冷却性能数据作为其出厂的标准,而绝大多数淬火介质使用厂家都难以用同样的方法验收和对淬火介质进行监测和维护。目前,要求所有使用厂家都安装冷却性能测试仪还有诸多不便之处。本文拟提出一种简易的现场测试方法。这种方法是以热处理炉的控温仪表作为测试冷却曲线数据的温度显示仪表。本文将以ZBE-45003“热处理油的冷却性能测定法”为例,讨论这种简易方法的可行性,这样生产厂和使用厂将有“共同的语言”来对话。  相似文献   

10.
对自来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两大缺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自来水淬火时工件容易淬裂、硬度不均且畸变大等现象,列出了自来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两大缺点:一是低温冷却速度太快,二是冷却特性对水温变化太敏感。分析了自来水第二大缺点引起淬火硬度不均和畸变的原因。通过与气态介质的对比,指出了液态淬火介质共同的两类缺点:一是任何确定的液态介质,其冷却速度的可调节范围都很有限,以致同一个车间必须配备普通淬火油、中速淬火油和高速淬火油,才能满足不同工件的需要;二是工件从蒸汽膜阶段到沸腾阶段期间,冷却速度突然增大,可能引起较大的淬火畸变。提供了克服液态淬火介质第二类缺点的七类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e presence of “shock- film” boiling is seldom detected in most cooling curve quenchant characterization experiments and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un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first critical heat flux density of shock- film boiling is described. The use of the first critical heat flux density to characterize the cooling behavior of various types of quenchant media and CVD surface coated metals is also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2.
对淬火剂SST101在其不同浓度下冷却曲线及40CrMn钢在该介质中淬火后的淬透性,变形开裂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并探讨了其冷却机制,所得结果对淬火剂SST101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网带炉淬火油槽冷却系统的技术改进及PAG淬火剂的应用,以及对PAG淬火剂的浓度、温度、喷射、搅拌力度及角度等方面的调节与控制,并按工艺需要,对工件高中温段实施强烈淬火冷却控制,使产品达到"高温区快冷,低温区慢冷"的理想淬火冷却效果.由于采用强烈淬火控制技术,最大限度地强化了热交换,工件得到可控制的均匀快冷,使工件淬火冷却效果更强烈,硬度更高、更均匀.由于淬火后工件表面产生了压应力,有效地抑制了工件的畸变和开裂,使产品质量及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真空热处理中,液体淬火正在被气淬所取代。提高淬火剂的热传递系数能提高厚壁件的冷却速率,用混合气体代替单一气体淬火可达到这一目的。举例介绍了国外应用混合气体提高气淬能力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油污对水基型淬火液冷却性能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油浓度下淬火液的冷却速率曲线、硬化能力等,通过分析淬火的具体过程和特性值函数,探讨了油污的掺杂影响淬火液冷却性能的机制。结果表明:当淬火液中油污含量大于0.3%时,淬火液的冷却性能明显变差,具体表现为沸腾阶段延后且高温阶段冷却速率明显下降,淬火液的硬化能力也随之降低;但油污的含量对工件的畸变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的选用与热处理工艺的制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传旭 《热处理》2007,22(3):62-63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的选择和热处理工艺的制订主要是根据工件的种类,大小、形状以及硬化层深度等热处理技术要求来选定电流频率、比功率、加热方法、加热功率、加热时间或连续淬火移动速度、冷却介质及冷却参数和回火参数等。  相似文献   

17.
吴元徽 《热处理》2009,24(4):76-78
钢铁零件的淬火裂纹和畸变是常见的热处理缺陷,严重时将导致零件报废。以35钢盘状零件和20CrMnTi钢汽车后桥锥齿轮为例,从原材料质量、热处理工艺、淬火介质、工装夹具等方面分析了零件产生淬火裂纹和畸变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测定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传热学角度对淬火冷却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淬火介质冷却能力和硬化能力的区别,简要总结和评价了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几种主要测定方法,对目前广泛的冷却曲线测定方法,给出了应用实例并就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 this research, the formation and movement of bubbles in boiling film during quenching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with high speed video camera an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technology as the visualisation method. Cooling curves of surface temperature during quenching of a silver cylinder were measured and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between quenchant and quenching parts were identified. The cooling ability of the coolant used for the quenching technology was evaluated relative to the quality the machine part. As for this paper, the cooling capacity of the PAG quenchants (polyalkylene glycol solutions) was evaluated. In addition, the heat transfer behaviour in the quenching process is clarified with regard to the generatio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thermal flow and collapse of the steam film by using the PIV method of visualisation. The effect of mechanical stirring of the quenchant on the steam film and heat transfer i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20.
罗新民  李建康 《热处理》2009,24(5):44-49
采用带中心电偶的钢探头在淬冷过程中产生的电势信号和信号处理技术获得了冷却过程的瞬时动态曲线。研究了不同尺寸探头和在不同淬火介质中的动态曲线,并与TTT和CCT曲线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钢在具有物态变化的介质中淬火时,冷却速度剧烈波动主要出现在钢被浸入淬火剂的初始阶段,探头尺寸越小,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力越强,冷却过程越不稳定;此外,冷却三阶段在动态曲线上没有明确的分界。在实际淬火操作中,宜选用特性点较高的淬火剂,以利于工件在动态特性变化大的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而在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快冷阶段,宜保持匀速冷却,以减少动态波动的干扰。动态波动程度低而又无物态变化的单一阶段冷却最有利于过程控制和减小工件畸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