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信息传递越来越依靠网络.局域网IP地址的盗用行为侵害了网络中正常用户的权益,并且给网络安全和网络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IP盗用问题及提出相应对策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
全IP有线无线一体化接入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全IP化的、有线无线一体化的接入网络.采用IPv6协议,为移动终端提供全球唯一的IP地址、更好的安全性和移动性支持;RNC提供IP接口;用通用接入路由器替代GSN设备;提供有线无线统一的接入认证和计费;用移动IPv6支持IP漫游和移动.这种网络可同时为有线用户和无线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避免了为一种通信技术建设一个网.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无线IP语音传输,在分析无线IP电话组成结构的基础上,介绍射频收发芯片nRF2401的特点和主要应用场合.结合基于局域网的基带IP电话终端系统,设计了一种以nRF2401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无线IP电话终端实验系统,解决了IP电话相关的关键技术,设计研制在局域网内部进行语音传输的无线IP电话终端实验设备,为无线IP电话终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身份和位置分离技术是下一代网络(NGN)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IP技术固有的缺陷,使得IP地址既表示终端身份又表示终端网络地址的双重属性给网络管理、用户安全性、网络可扩展性带来诸多不便。在分析HIP、Shim6、LISP等现有身份和位置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对基于LISP协议的网络构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IP网络QoS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IP网络服务质量(IP QoS)保证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并得到广泛的重视。针对IP QoS的必然性,从网络供应商的角度描述了QoS的特点。详细探讨和分析了两种主要的IP QoS体系结构——RSVP/IntServ和DiffServ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给出了两者的一种有效结合方式,在接入网完成接入控制。阐述了流量工程和MPLS等技术,给出了它们与DiffServ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质量效率乘积,讨论了提供高等级服务质量、高的网络利用率及实现复杂度等因素对网络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现阶段传统移动通信技术和新型移动通信技术基于全IP网络的融合和互通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IMS的全IP综合移动通信系统.将数字集群分系统、宽带无线接入分系统和传统电话终端集成于一体,通过统一的移动交换平台,实现多种模式接入体制的融合.该系统不仅能够在IP之上提供话音和其他业务,还支持基于IP的新开发的业务,并能够同时满足正常和应急抢险通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MIL-STD-1553B总线在航天和军工领域日益广泛应用,对其灵活性、可扩展性,低成本和小型化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传统的专用协议芯片实现方案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从新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以低成本FPGA为平台的1553B总线RT终端IP核方案,以片内逻辑实现1553B的全部RT终端协议.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的1553B总线RT终端IP核硬件总体设计方案,IP核设计方法以及基于FPGA的1553B总线RT终端IP核的特性分析等.应用表明该终端节约了1553B总线的成本、降低功耗,提高了1553B的总线协议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局域网中 ,由于对网络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和资源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其负荷越来越重 .在介绍局域网点到点通信的基本原理基础之上 ,提出了利用TCP/IP和NETBIOS协议实现计算机间的点到点的通信 ,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宽带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宽带卫星通信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和高速率传输技术等为人们提供实时的通讯服务.它作为目前社会发展最为迅速的业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文中就宽带卫星IP通信网络中的可靠传输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traceroute程序是常用的网络诊断T具之一,操作系统自带的traceroute程序均基于终端命令行界面,使用不方便,且无法显示每一跳路由IP所对应的地理和运营商信息。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图形界面的traceroute程序,并利用淘宝网提供的IP地址库和WebServiceAPI接口,对每一跳路由IP地址进行查询,显示该IP地址所对应的运营商及所在地区。实践证明,该traceroute程序比操作系统自带版本使用更加方便和直观。  相似文献   

11.
Internet具有不安全性,校园网络同样存在着种种安全问题,如IP盗用、各种网络攻击入侵、信息访问 控制等,本文对此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深圳全光IP城域网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IP技术及全光网络技术分析了深圳市信息化建设状况,建议深圳市信息基础设施平台为Tb/s级的全光IP城域网,提出了该城域网及其核心网和接入网的拓扑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路由器的校园网双出口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普及、应用范围的拓宽,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路由器作为网络互联的重要设备,其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原来由软件来实现的技术如NAT(网络地址转换),现在可用硬件来实现,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本文对使用路由器实现校园网双出口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该方案涉及了NAT、策略路由、访问控制列表等与路由器有关的网络技术,解决了目前许多高校校园网因采用双出口方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公网、IP地址短缺、校内服务器采用NAT技术后无法被外部访问、CERNET定义的国际流量使用费无法控制等,并已在高校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校园网中策略路由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策略路由技术是对传统路由技术的扩展和改进,基于策略的路由比传统路由使用更灵活,不仅能够根据目的地址,而且能够根据报文大小、应用或IP源地址来选择转发路径.分析校园网的现状和需求,根据数据包的发起方向(源地址)决定该数据包的路由方向.当内部用户主动发起连接访问外网时,数据到达边界路由器,路由器根据数据包的源地址(也可以同时考虑目的地址),决定将该数据包发向CERNET还是ChinaNET,实现了校园网、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之间正确、高效的访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校园网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技术进行研究,实现对工作站的有效访问控制.方法根据交换机和路由器分别工作在OSI标准规定的底两层协议和底三层协议的原理,在交换机和路由器上实现对网络适配器MAC地址和IP地址的适当分类、控制等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获得了MAC地址与IP地址的访问控制关键技术.结论这些关键技术的掌握为校园网实行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管理中出现了工作业务范围广、工作量大、办公效率低等问题。根据校园网络管理的综合业务需求,需要将零散的业务进行分类整合,因此引人模块化管理思想和MVC模式,设计并完成了一套多权限模块化管理的校园网络管理协作办公系统。该系统具有多用户、多应用、多权限的管理功能。易扩展,并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7.
对于有多个接入点设备的校园大中型校园无线局域网而言,如何更好地管理用户信息和利用、管理连同监控校园无线局域网的状况也成为校园无线局域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无线局域网管理系统已成为校园无线局域网系统运行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主要是完成对接入点设备的配置、监控连同用户信息的管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软件地不断升级,校园无线局域网管理软件已从简单的设备配置功能到全面的临控功能。校园无线局域网管理软件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代理服务器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代理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讨论了代理服务器在解决网络安全、网络计费、IP地址短缺、减少网络通信流量及提高网络访问速度的作用 ,介绍了代理服务器在校园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传统监控系统以及基于IP单播传输方式的网络监控系统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IP组播技术的智能校园监控系统,介绍了其业务流程实现机制,并详细分析了在该系统中所使用的承载分离、IPSAN网络存储、IP组播等先进技术给系统带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校园网络存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Internet技术的发展,导致网络数据量日益膨胀,海量数据存储已成为了网络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校园网络中心的数据存储需求出发,介绍了当今国内外网络存储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了网络存储技术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NAS(Networks Attached Storage),SAN(Storage Area Networks)和最新的IP存储网络技术.表明新时代以网络数据为中心的存储结构正在快速形成,网络存储不仅可以提供网络系统的信息存取和共享服务,而且具有超大存储容量、超高速的数据传输率和系统高可靠性的典型特征.与此同时,结合网络中心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高效的符合网络中心数据存储需求的网络存储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