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低屈强比建筑用耐火钢进行了实验研究,介绍了实验钢的化学成分、实验工艺、力学性能等;重点论述了合金元素、组织等对钢的屈强比、高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组织为铁素体基体 贝氏体,因此获得低的屈强比。合金元素Cr、Mo、Nb等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钢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一种低屈强比建筑用耐火钢进行实验研究,介绍了实验钢的化学成分、实验工艺、力学性能等,重点论述了合金元素、组织等对钢的屈强比、高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组织为铁素体基体加贝氏体第二相.因此获得低的屈强比。合金元素Cr、Mo、Nb等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钢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Nb、Ti等元素微合金化,配合控轧控冷工艺,开发了低屈强比、高强度Q420GJC钢。对其工业性试制钢板进行了拉伸、冲击、组织结构检验及焊接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研制的钢种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且铁素体比例占50%以上,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屈强比≤0.81,Rm≥560 MPa,满足高层建筑用钢技术要求,已成功实现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
成分对经济型热轧双相钢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芳  郑磊 《宝钢技术》2007,(2):30-34
在试验室研究了不添加贵重合金元素的经济型热轧铁素体-马氏体双相(DP)钢的成分对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的Nb和Ti元素可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同时也可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和屈强比;锰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组织中马氏体的形成;适当增加硅可以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并降低延伸率.通过成分控制和配合适当的控轧、控冷工艺可满足DP600和DP800热轧双相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武凤娟  杨浩  曲锦波 《中国冶金》2020,30(12):52-58
通过化学成分设计以及TMCP过程控制研究了不同的强化机制对高强度桥梁钢Q500QE屈强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固溶元素Mn、Cr的含量和降低析出强化元素Nb的含量,可有效降低屈强比。晶粒细化有利于强度和韧性的提高,但对屈强比不利。相比之下,相变强化是实现高强度和低屈强比的最佳途径。热轧后采用分段冷却工艺可获得铁素体+贝氏体的双相组织。通过调整铁素体和贝氏体相的比例和硬度,可有效控制屈强比。  相似文献   

6.
赵喜伟  安俊涛 《宽厚板》2021,27(3):41-43
为了研究淬火温度对超高强海工钢EH690屈强比的影响,开展了淬火+回火工艺试验,并对试验钢的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进行检验和观察分析.结果 表明:试验钢在淬火温度不同而回火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淬火温度的降低,屈强比逐渐降低,尤其在经过840℃淬火后,屈强比较低并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微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针状铁素体双相...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市场汽车业及家电业对超低碳钢深冲性能的需求,拓展包钢产品的品种,提升包钢产品的质量,为后续投产的冷轧生产线开发试制超深冲用钢做技术储备,包钢稀土钢板材厂对深冲用钢DC04热轧原料进行开发与试制,该钢种通过加入合金元素Ti控制间隙原子含量,使钢质纯净,采用高温终轧与卷取的工艺,控制碳化物的析出与固溶,得到低屈服强度、低屈强比的深冲原料,满足下游工序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优化成分设计以及轧制、热处理工艺,成功开发出8 ~ 80 mm厚度的免涂装低屈强比耐候桥梁钢.针对免涂装低屈强比耐候桥梁钢的工艺、金相组织和焊接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耐候桥梁钢Q345qENH~ Q690qENH的屈强比可以通过适量铁素体+不同形态贝氏体组织配比进行调控,使低温冲击韧性、低屈强比和耐候性同时得到...  相似文献   

9.
对高强度低屈强比建筑用钢进行了实验室生产研究。通过适当的成分设计,利用两阶段的控制轧制及超快冷技术对试验钢的组织进行控制以达到提高强度、降低屈强比的目的。结果表明:终轧后立即冷却到690℃左右后空冷至室温,可以得到具有贝氏体铁素体软相基体、体积分数为9.2%的M/A组元作硬质第二相的复相组织,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均满足780 MPa级相关要求,同时屈强比在0.7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从低屈强比的物理内涵、影响因素以及低屈强比结构钢在国内外工程上的应用等方面,总结了低屈强比高强度钢的发展现状,同时指出目前生产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温利军  李浩 《包钢科技》2011,37(5):15-17
在传统的C-Mn钢基础上,通过添加Nb、Ti微合金,采用TMCP工艺,成功开发了低碳当量的Q345级的建筑结构用高强度钢板。该钢种组织以铁素体为主,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焊接性能和低屈强比。  相似文献   

12.
Mo对耐火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种含Mo耐火钢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发现合金元素Mo在耐火钢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提高贝氏体淬透性来满足钢的高温性能.从组织学角度看,降低合金中的Mo含量而增加其它提高贝氏体淬透性的元素也能够满足耐火钢成分设计要求.探讨了设计低Mo或无Mo耐火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控轧控冷工艺对HP345屈强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控轧控冷工艺试验对HP345的屈强比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HP345钢的屈强比都有较大的影响,降低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均使HP345的屈强比升高;卷取温度为650℃时,屈强比明显降低;而卷取温度降至580℃时,屈强比明显升高;卷取温度在610℃~630℃区间变化时,屈强比较低而且变化不大,同时钢具有较高强度。  相似文献   

14.
陈润泽 《宽厚板》2021,27(3):8-11
通过大量的试验检验数据,研究了回火热处理工艺对550 MPa级低碳贝氏体高强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经650℃高温回火热处理后,试验钢主要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和准多边形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准多边形铁素体组织占比有所增加;回火热处理后钢板屈服强度、延伸率得到明显提高,但抗拉强度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屈强比呈上升趋...  相似文献   

15.
以低C- Mn为基体,辅以钼、铜、铬、镍等元素合金化,采用实验室冶炼及轧制,配合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研发了Q460级别耐火耐候抗震结构用钢。对试制的钢板进行了力学性能、高温耐火性能及耐大气腐蚀性能检验,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Q460钢韧性和塑性优异,屈强比低,具有较好的抗震性,600 ℃保温3 h耐火及耐大气腐蚀性能良好,完全满足高性能建筑结构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钢铁钒钛》2021,42(4):138-143
设计了两种不同Cr含量460 MPa级抗震耐火建筑用钢,并进行了室温和高温机械性能检测,0.4%Cr和0.8%Cr试验钢的性能均满足抗震钢屈强比≤0.83,并且耐火钢600℃保温3 h后屈服强度≥307 MPa的标准。JMatPro热力学软件对460 MPa级抗震耐火建筑用钢的析出相进行计算,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方法对钢中的析出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随Cr含量的升高,室温抗拉强度升高,屈强比降低,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Cr的增加,减少了高温稳定性较差的析出相的析出,降低了析出相中Mo的含量,促使Mo更多地溶入基体中,从而提高了抗震钢的高温固溶强化作用和耐火性能。  相似文献   

17.
测试了Nb-Ti微合金化Mn系低碳贝氏体钢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拉伸性能,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实验钢屈强比(Yield ratio)的影响,通过引入Swift公式分析了实验钢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应变硬化指数n和材料常数b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显微组织与屈强比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实验钢在280~600℃温度范围内回火2 h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屈强比和材料常数b逐渐增加,应变硬化指数n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屈强比和ln(b/n~2)呈线性递增关系。显微分析表明,回火后屈强比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回火过程中贝氏体板条的粗化造成的;同时结合透射电镜(TEM)观察讨论了回火过程中微合金化元素Nb, Ti的碳氮化物析出对贝氏体钢屈强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按照降锰增硅方案,采用价格较低的硅锰合金、硅铁代替价格较高低碳锰铁,对370 MPa级低碳方案冷轧碳素结构钢的合金成分进行了优化。热轧冷却模式由前段集中改为后段分散。结果表明:采用降锰增方案后,热轧中间产品屈服强度增加明显,屈强比增加3%;试验产品经过冷轧退火后,产品屈服强度增加明显,屈强比增加4%,组织中出现了更多的硅锰复合粒子。最终产品整体力学性能优良,试验结果满足该产品相关标准要求。优化试验让该系列产品的合金成本吨钢降低75.3元,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9.
王洪利 《钢铁钒钛》2019,40(3):118-123
热力学软件及试验研究合金元素对KT5331钢析出相的影响。结果表明:M_(23)C_6析出温度、析出量由C元素决定,钢中Cr、Mo元素含量对M_(23)C_6析出温度影响较大。Laves相析出量由W含量决定。根据合金元素对析出相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合金元素对KT5331钢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C含量,Cr、W元素含量在下限,Mo元素含量在中上限,对KT5331钢高温持久性能有利。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石油管道建设对低屈强比管线钢的需求,按照性能要求对改钢种进行开发研究。采用"低碳微合金"的成分设计思路,通过实验室模拟现场的生产方法,研究调质工艺参数对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工业化生产试验,并投入量化生产,对后续的使用性能进行跟踪评价。经过实验室检测及实际使用数据反馈表明,按照890℃淬火,630℃回火处理,X60Q的工艺性能能够满足各项力学性能及屈强比低于0.85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