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煤矿原煤运输系统进行深入、系统地实验研究。结合翟镇煤矿现场实际,研究实验一整套科学、合理、安全、可靠,适用的煤矿技术和装备,保证矿井生产经济、安全、可靠,最大限度的实现煤矿机电运输节能、减排,提高井工煤矿原煤运输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斜沟煤矿原煤生产主运输系统的现状分析,对井下运输皮带控制系统的升级,PLC控制网络的建设以及隔爆摄像仪和巡检机器人的应用,构建了斜沟煤矿原煤主运输皮带机集中控制系统,实现了全矿井皮带运输的一键启停、联动联控,应用移动APP和WEB发布功能实现了运输系统数据互联共享。  相似文献   

3.
宋磊 《矿业装备》2023,(10):16-18
在煤矿开采作业过程中,机电运输系统是影响机器设备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机电运输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对于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可以使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事故发生率降低、减少信息堵塞等问题。帮此,重点介绍了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运输系统中的价值,并对其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相应的机电运输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选煤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提高原煤运输系统保护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屯兰选煤厂原煤拉运控制系统采用传感器对系统进行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重点介绍煤仓料位检测原理,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安装要求。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传感器的保护控制系统应用不仅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保护的精准控制,而且也实现了准确地对原煤运输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测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线连续、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5.
张双楼煤矿西翼采区原煤通过9部胶带运输机运至井底煤仓,运输系统巷道受采动影响较大,机械事故率高。为简化矿井生产系统,开展了张双楼煤矿-750 m水平原煤运输系统优化研究,通过对运输系统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进行-750 m水平原煤运输优化改造不仅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对保持矿井稳步发展,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双楼煤矿西翼采区原煤通过9部胶带运输机运至井底煤仓,运输系统巷道受采动影响较大,机械事故率高.为简化矿井生产系统,开展了张双楼煤矿-750m水平原煤运输系统优化研究,通过对运输系统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进行-750m水平原煤运输优化改造不仅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对保持矿井稳步发展,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选煤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原煤运输系统保护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屯兰选煤厂原煤拉运控制系统采用传感器对系统进行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生产实践表明,传感器的应用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保护的精准控制,同时也准确对原煤运输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测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线连续、可靠运行。应用于皮带输送机中的各类型传感器确保了输煤工艺系统稳定运行,在同行业中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孙成群 《矿山机械》2012,(5):146-147
随着我国煤矿现代化程度和矿井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对煤矿原煤提升和运输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煤机作为矿井运输系统中的一环,在原煤运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其工况质量和使用效果对原煤运输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张双楼煤矿采用了先进的综采放顶煤工艺,回采工作面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工作面单产由原来的月产5~6万t提高到8~9万t,原煤采用3t底卸式矿车运输,因矿井原煤含水量较高,矿车黏结严重,原煤运输系统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该矿针对主运输系统存在的问题,对井下原煤运输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介绍了主运输系统改造方案和改造后取得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煤矿机电运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采用复杂网络分析理论有效辨识机电运输系统的关键环节及其影响,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量化评价,并对机电运输系统的保障能力和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持续改进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对煤矿生产各环节、环境安全参数、设备运行参数实时检测与控制,以提升矿井机电运输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建设数字化矿井。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2015,(6):118-121
建立煤矿煤流运输控制系统,实现对综采顺槽运输、大巷运输、主斜井胶带运输等原煤生产流程相关运输系统集中远程控制;通过地面分控中心实现对煤流运输系统的远程一键式流程起停控制;根据产量计量均衡各工作面的出煤量,自动调整采煤机割煤速度;煤流运输与安全监控、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等系统的实现智能联动,实现减人提效,减少事故,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刘文娟 《煤炭技术》2014,(2):206-207
当前我国大部分矿井的运输系统仍然相当落后,部分煤矿还在延用无极绳、小绞车等多段分散落后的传统运输方式,运输环节多,系统复杂,占用大量设备和人员。同时煤矿运输事故由于受制于技术和设备的先进程度的影响,事故率下降不够明显,且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矿井生产效率和煤矿安全生产。首先探讨了煤矿井下输送带运输系统的结构组成与特点,分析了煤矿井下输送带运输系统的结构与主要功能,详细论述了煤矿井下输送带运输系统的自动化过程,然后提出了煤矿井下输送带运输系统自动化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徐州矿务集团权台煤矿轨道运输的使用状况及道岔的使用情况.指出了该矿原有搬道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使用DKQ-I型道岔司控器的原因.阐述了DKQ-I型道岔司控器的结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作原理.经过使用后的实践表明:该装置可实现机车在行驶状态下由司机控制道岔搬动,实现轨道运输系统的自动化,减少生产辅助人员,提高矿井运输效率和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郑煤集团超化煤矿原煤运输系统存在的运输线路长、工效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以及运输系统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对原煤运输系统采取集中监控方式,实现自动控制.详细阐述了集中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优缺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实践证明,采用集中控制系统取代传统的控制装置后,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矿井井下皮带运输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降低运输系统故障率,提高皮带机运行效率,针对寺河二号井井下皮带运输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集控网络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语音通讯设计、视频监控设计。现场应用效果表明,井下皮带集控系统实现了皮带机的高效控制和监测,提高了矿井生产效率,降低了事故率,实现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徐州矿务集团权台煤矿轨道运输的使用状况及道岔的使用情况。指出了该矿原有搬道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使用DKQ—I型道岔司控器的原因。阐述了DKQ—I型道岔司控器的结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作原理。经过使用后的实践表明:该装置可实现机车在行驶状态下由司机控制道岔搬动,实现轨道运输系统的自动化,减少生产辅助人员,提高矿井运输效率和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超化煤矿的生产实际,分析了原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运输系统的可靠运行,制约整个矿井生产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出了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向采掘工作面延伸的方法、措施。重点介绍在掘进工作面实现带式输送机远程监测监控的体系结构、软硬件配置。该系统经实际应用,能实现节能降耗、减少工作面人员配置及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翟镇煤矿井下综采装备落后、生产效率低、矿井运行体系复杂的问题,提出了智慧矿山生产模式,围绕煤矿八大系统,建立了智慧生产系统评价模型,分析了智慧矿山建设中八大系统的权重.在翟镇煤矿研究应用了采煤工作面无人化开采智能集控技术、掘进工作面智能化自动控制技术、矿井运输系统无人化巡检及自动控制技术、矿井生产保障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基于数据融合的安全检测智能控制技术及智慧矿山综合信息平台与手机APP软件等,形成了智慧生产系统关键技术体系.实践证明,翟镇煤矿智慧矿山建设后,采煤效率提高了35%,掘进效率提高了30%,辅助系统高度智能、安全监控系统更加可靠,单班下井人数减少了115人,实现了煤矿生产的少人化和自动化,为我国智慧矿山建设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纳林庙煤矿二号井煤流运输系统不能满足煤炭市场对于品种煤多样化和高块煤率的要求现状,从生产源头、运输系统、地面仓储3个环节入手,对煤机滚筒、截齿参数、破碎机锤体等进行优化改造,提高了原煤生产环节的出块率;通过改造转载点落煤方式、增加滚轴筛,提高块煤通过率的同时减少了对块煤的破碎;对落煤方式、螺旋溜槽选用等展开研究,保证原煤落仓、存储环节块煤率损失降到最低。通过该矿原煤生产系统进行全面优化,使原煤块煤率由原31%提高到49%,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煤矿机械》2021,42(8):135-137
陕煤集团某煤矿井下原煤运输系统的多条带式输送机存在超负荷运行以及部分设备老化、故障频发的情况,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针对煤矿井下运输系统现状,对7条带式输送机提出了2种提速、提量的升级改造方案,通过经济技术分析对比,确定了最终的改造实施方案,并提出了方案实施产生的问题和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