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低频行为的挖掘是业务流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分有效低频和噪音在业务流程优化中显得尤为重要。已有挖掘方法多是从数据属性研究低频行为,较少根据不同模块间的行为属性来分析低频行为,由此提出基于Petri网的业务流程低频行为的挖掘与优化方法。首先,通过用流程树切的直接流图表示日志的行为关系,并与初始模型做匹配,发现所有的低频序列;然后,计算日志与模型的行为距离向量,基于行为紧密度区分有效低频日志和噪音日志,优化事件日志;其次,利用不包含噪音序列的事件日志通过融合交互模块网与特征网,挖掘得到一个优化的业务流程模型;最后,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Petri网是一个描述条件和任务之间关系的通用模型。在介绍Web服务和Petri网的基础上,结合电力行业某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实例,建立了一个基于Petri网的业务流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简化后的Petri网进行死锁分析,以此作为业务流程建模的指导思想,可以提高业务流程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健壮性。  相似文献   

3.
为检查业务流程日志中对关键业务数据的操作和预定义模型中的操作是否存在偏差,提出一种基于Artifact生命周期的业务流程一致性检查方法。基于Petri网建立了业务流程关键数据Artifact的生命周期模型。给出Artifact实例日志,采用A*算法查找日志中的Artifact实例轨迹与模型中活动序列的最佳对齐,计算活动—属性关联拟合度。最后,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结果表明以数据为中心进行一致性检查为流程分析和改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变压器生产线平衡性差和日产量不足等问题,提出将仿真技术、程序分析法和作业分析法相融合的优化技术。生产线以理想工作状态和生产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采用Petri网和e M-Plant仿真平台对生产线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影响生产线的影响因素。最后,对生产线的瓶颈工序、操作不规范、工位布局不合理、小车负载量与缓存区容量匹配不合理等问题进行改善和优化。从仿真结果表明改善后的生产线生产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工艺平衡率提高了24.8%,日产量增加了21.3%,说明该方法对生产线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Petri网的海关业务流程工作流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etri网作为当今最具有前途的建模工具,它的应用几乎涉及到计算机学科的各个领域。这里通过对基于Petri网的海关业务流程工作流模型的实例分析,最终得出优秀的工作流模型可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结论,而且该建模方式也为设计与开发高可靠性、柔性和适用性的工作流模型提供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业务流程中关键数据的特性及数据之间的交互关系,用可扩展标记语言形式描述业务流程中的数据实体Artifact的结构及其操作,提出一种高级Petri网的变体XAr/T-net,对以Artifact为中心的业务流程进行建模.研究结果表明,XAr/T-net模型既可以分析各个独立的业务子流程中Artifact的唯一性、可达性和持久性,又可以表达业务流程中各类型Artifact之间的交互.  相似文献   

7.
根据导弹技术保障流程的特点,文中采用层次化建模方法构建了空空导弹技术保障流程模型,利用仿真工具CPN Tools对模型进行了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导弹备件配置进行了优化,在降低保障费用的同时提高了空空导弹的战备完好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Petri网研究方面的一些最新研究结果,讨论了基于Petri网的一些建模工具,这些工具特别适合于制造系统的建模,性能分析,实时控制、系统可靠性系统等,文中还介绍了实际应用中所获得的某些结果,最后,提出了Petri网在制造系统建模中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是一种基于XML的业务流程建模语言;流程模式是从具有代表性的业务流程操作抽象出来的,可以复用的流程建模方式。本文中我们将分析BPEL4J对流程模式的支持能力,借此分析BPEL的流程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柔性制造系统(FMS)的基本原理,围绕如何增加和降低柔性提出了一种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是基于Petri网原理进行构建与实现的,为FMS开发提供了一种最经济、最安全、最便捷的实验和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1.
实现某特定功能通常存在多种经营过程方案,讨论了如何从备选活动集中选择活动,构建费用最小的经营过程问题。该结构优化问题的决策变量采用了向量表示方法,建立0—1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给出了可行解存在性的判定方法。在分枝定界数值算法中,采用了前向搜索策略,提出了定界算法,讨论了重复解的消除方法,并用示例说明了算法在减小搜索空间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过程BOM的经营过程并行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串行活动并行化不仅是经营过程重构和并行工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企业间合作过程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还不能有效地复用AS—IS建模过程中所收集信息的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方法。本文根据并行工程和企业间合作的特定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假设,借鉴BOM的概念,提出了基于过程BOM的并行经营过程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工具。最后,结合航空CIMS中的案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经营过程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营过程评价是经营过程诊断、优化和设计的基础。目前经营过程评价主要以经营过程拥有者为中心,从时间、成本等量化因素进行评价,这背离了经营过程重构中以客户为中心的观点,并且通常不能反映经营过程对企业战略的支持。本文借鉴平衡计分卡思想,综合考虑战略影响和客户价值提升等多方面因素,形成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经营过程评价方法,并提出了评价指标近似线性化的思想和理想平衡状态偏离度的概念。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燃气公司燃气表业务也面临着改革和优化。针对我国现有燃气公司燃气表业务通用流程,提出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优化燃气表业务的原则及优化实施方案,以期待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来提升燃气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效益,为公司的良性循环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5.
多项目环境下经营过程配置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多项目环境下,根据供应链节点经营性能的变化,迅速合理地配置企业内和企业外资源的能力,是企业敏捷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阐述了项目的定义,从一般意义上给出了项目计划的参考模型。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许多决策节点,给出了扩展的AON图,结构化描述带有决策节点的经营过程。建立了折衷考虑资源、时间和成本约束,以及决策节点的多项目环境下的经营过程配置优化解析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处理随机资源分配,并通过有限次遗传操作逐步逼近全局最优解;应用栈技术和统一的时间窗处理多项目环境下资源冲突,以及经营过程中的决策节点,进行虚拟的活动安排,从而计算多个项目的完成时间和成本,最终使得配置优化和决策优化同步进行。本文提出的经营过程配置优化方法,可以扩展至围绕企业间共同项目和各自不同项目的分布式自主优化,给权益相关者带来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零件加工机床难优选的问题,建立了以加工周期T,加工质量Q,加工成本C为优化指标的零件加工机床优选层次分析模型,设计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及灰色关联分析(GRA)法用于求解机床优选层次模型的算法;针对AHP在零件加工机床优选中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复杂运算的问题,提出了采用Matlab计算软件与AHP相结合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由于各评价指标之间单位和量纲不同,导致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不可公度性问题,提出了采用无量纲化公式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处理的方法。最后,通过某航空制造企业发动机盘类件榫槽加工设备优选的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李家春  张萍 《中国机械工程》2012,(14):1659-1662
分析了区间分析方法在包含界约束拓扑优化问题中使用的可行性。根据区间敏度分析优点与传统敏度分析的不足,将区间敏度分析思想引入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建立了子区间基(中心)移动拓扑优化方法,并用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车削过程中,粗糙度的优化过程受限于多个参数的限制。在保证加工效率和较低能耗的同时,为降低车削过程的粗糙度,依据正交矩阵进行试验。运用灰色关联法对车削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对粗糙度影响较大的参数。以生产效率和切削能耗为限制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粗糙度较低的加工参数,与实验比对,满足优化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业务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己成为企业管理领域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首先介绍了业务流程再造的背景、基本理论和策略;运用BPR理论和方法,结合汽车行业的成功实践,对课题企业乘用车整车销售业务流程初步分析和再设计,从而得出了流程再造的前期结论和业务流程优化继续开展思路。对于课题企业乘用车管理体系运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之一的传统制造业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各种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在制造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模具的数控加工方面应用地更为广泛。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外先进生产工艺和加工工艺的引进,我国数控加工工艺在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不断提高我国数控加工的工艺水平和加工质量,笔者在信息化UG系统的基础之上,对数控加工工艺的优化措施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