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郑家宜 《福建建筑》2014,(1):114-117
城市近郊山地度假区的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要素,注重景观格局、线型空间和重要节点的保护和提升,并以现代景观设计理念,演绎独具个性的景观特色氛围。通过对福州鼓岭度假区宜夏老街景观设计的实践和思考,为类似山地度假区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胡海鹰 《中国园林》2004,20(5):72-74
"月色江声"景点是避暑山庄湖区的主要岛屿,岛上民居风格的建筑与周围的湖水、山石和植物的巧妙结合,使园林景观富于变化.从视觉、听觉、嗅觉和匾联等方面,阐述了月色江声的园林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陈继福 《中国园林》2003,19(12):19-22
对清代康、乾时期的避暑山庄园林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避暑山庄宫殿、湖泊、平原及山峦4个区域的植物配置特点,并按照地域、季节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指出植物对形成园林景观的作用和对园林局部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胡海鹰 《中国园林》2003,19(9):50-53
避暑山庄平原区植物景观设计,以恢复历史原貌为原则,充分利用植物景观的多样化,通过植物与地形地貌,园林建筑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景色优势,使各景点既独立成景又相互联系,再现了以植物景观为主的园林特色和蒙古草原的风貌特征。  相似文献   

5.
承德避暑山庄作为历史遗产的大类之一,其水系景观蕴含的雨洪调蓄理念对于缓解园林雨洪灾害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对避暑山庄的定性分析并不能充分认识和挖掘其水系的价值所在。基于此,对承德避暑山庄水系的历史变迁与水系现状进行梳理,以避暑山庄水系现状为研究对象,应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拟其在不同暴雨重现期下的水文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对避暑山庄雨洪调蓄能力进行定量化评价。结果显示:避暑山庄水系具有优秀的雨洪调蓄能力,但面对极高强度降雨时存在溢流的现象,需提前防范。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加强了文化遗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加深了对遗产价值的认识,并为遗产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北京仁和古城农业观光园规划浅谈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陈巍  闫莉 《中国园林》2003,19(6):17-19,21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适应市场的需求,现代高科技农业园的建设开始突破原有的单一经营农业的格局,而向农业观光旅游方向转移。本案例力求将景观元素与高科技农业生产有机融合,使园区建设集旅游、科研、教育、生产、示范、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达到生产的高智能化、功能的多元化、环境生态的优化、农工贸运行的一体化,同时在景观设计的民族形式、植物造景的地域性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通过景观设计提升休闲度假酒店的品质与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晓 《中国园林》2003,19(9):13-16
考虑到休闲度假酒店设计的外向性及其与环境的一体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地域特色,经营与消费活动的室外化,酒店的主题化和品牌化,要求其设计师自觉地去尊重与欣赏环境,将酒店建筑本身的定位、体量以及空间与功能组织,做恰当的处理与把握。现代景观设计在休闲度假酒店的策划与设计建造过程及将来的运营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度假酒店景观设计案例中,充分实现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统一,为其长期良好的运营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李东遥  吴葱 《中国园林》2022,38(4):139-144
园林图咏是以绘画描绘园林景观、附有题跋诗咏予以阐释的传统图册,由唐宋史地杂咏和八景绘画发展而来。园林景观并非古迹,却在文化上与古迹紧密联系,利用古迹进行景观创作,古迹是园林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以具有代表性的清代皇家园林图咏——圆明园和避暑山庄图咏为例,分析图咏景名、序言、御制诗及注释文本,对比各景绘图与相关古迹图像,提出了园林图咏阐释古迹的3种方式,即景名源于古迹典故、主题内涵索引古迹、形象布局写仿古迹,阐释了古迹的社会价值以及文物价值中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典园林声景研究中,众多学者更侧重于对江南园林的探究,而对皇家园林声景的分析则相对较少。避暑山庄作为皇家园林之典范,其丰富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值得人们探讨与研究。以声景理论为基础,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从声源的角度,分析避暑山庄声景的营造,发现其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并根据其声景现状,提出保护与修复建议,以为避暑山庄声景修缮与现代园林声景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杭州凤凰山凭借其良好的地理位置成为登高游赏的绝佳选择,随着时代变迁这一观景胜地逐渐淡出游人视线。整理历史文献对凤凰山的记载,对自唐至清末游人在凤凰山欣赏西湖、钱塘江山水景色的游赏活动演变进行研究,将其历史景观演进划分为唐代初成、宋代兴盛以及明清稳定三个主要时期,得出杭州凤凰山“名因景成,景借名传”的重要原因为文化熏陶。其次,对凤凰山观景点视域进行分析, 总结凤凰山眺望景观的古今特征,从建设活动、观景点位置、植物环境、文化活动四个角度阐述凤凰山眺望景观演变情况,认为杭州凤凰山观景优异的重要原因为地理位置与人工建设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