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粮食与油脂》2015,(11):34-37
以亚临界丁烷为溶剂提取牡丹籽油,以牡丹籽油萃取得率为考察指标,利用L4(23)正交试验法优化亚临界流体萃取牡丹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所得牡丹籽油进行脂肪酸及理化指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牡丹籽提取率达到98.1%,所得牡丹籽油α–亚麻酸含量为41.54%,具有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牡丹籽油亚临界流体萃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茂君  李静 《食品科学》2014,35(14):53-57
采用亚临界流体技术萃取牡丹籽油,通过正交试验对制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此法所得牡丹籽油的脂肪酸
组成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 ℃、萃取压强0.5 MPa、每次萃取30 min、
萃取3 次,该条件下牡丹籽出油率达24.16 %。所得牡丹籽油共鉴定出12 种脂肪酸,主要为亚麻酸(45.412 2%)、
亚油酸(38.119 9%)、棕榈酸(11.124 6%)和硬脂酸(3.648 9%)。其理化指标为:相对密度0.901 3、折光指数
1.474 2、酸值3.25 mg KOH/g、碘值175 g I2/100 g、皂化值176 mg KOH/g、过氧化值1.48 meq/kg。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高效萃取牡丹籽油,先利用微波技术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再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牡丹籽油。固定微波功率800 W,采用正交实验得到微波预处理最佳条件为:微波预处理时间40 s,原料粉碎粒度100目,原料水分含量6.2%。采用响应面法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析,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CO2流量25 kg/h,萃取压力33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00 min。在最佳条件下,牡丹籽油萃取率高达98.55%。与未经微波预处理直接进行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牡丹籽油相比,水分及挥发物含量降低,酸值和过氧化值升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亚临界丁烷法萃取精制柚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并对柚籽油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料液比1∶4.0(g/mL)、萃取时间50 min、萃取温度50℃、萃取次数2次为最佳萃取条件,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34.36%;柚籽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为29.76 mg/kg,角鲨烯为30.50 mg/k...  相似文献   

5.
李冰  朱刚  郝琴  于长青 《粮油加工》2014,(11):45-48
以亚临界萃取法为提取方法 ,文冠果籽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选择原料粒度(A)、萃取温度(B)、萃取时间(C)和萃取次数(D)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选文冠果籽中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亚临界萃取法提取文冠果籽中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60目、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30min和萃取次数3次,文冠果籽油提取率为95.4%。为亚临界萃取技术应用于文冠果籽油提取工业提供理论指导及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1,1,1,2-四氟乙烷为萃取剂,利用亚临界萃取技术萃取神香草精油的工艺,探讨液料质量比、萃取压力、温度、时间等条件对神香草精油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液料质量比1.5∶1、萃取压力0.4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60 min,神香草精油得率为2.913%。  相似文献   

7.
以白果粉为原料、丁烷为亚临界萃取溶剂、白果出油率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亚临界萃取白果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亚临界萃取白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0.5 MPa、萃取温度40℃、每次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次数3次、料液比1∶6,在此条件下白果出油率为96.16%。亚临界萃取的白果油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其相对密度为0.922 5,折光指数为(20℃)1.473 7,酸值(KOH)为1.95 mg/g,碘值(I)为156.62 g/100 g,过氧化值为1.46 mmol/kg,皂化值(KOH)为181.19 mg/g。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白果油的脂肪酸组成,共鉴定出6种脂肪酸,主要是油酸(30.25%)、亚油酸(50.04%)、棕榈酸(8.28%)、5,12-十八碳二烯酸(2.34%)、9-十六碳烯酸(4.41%)和5,11,14-二十碳三烯酸(4.67%),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91.71%。  相似文献   

8.
以众香子果实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众香子的亚临界萃取众香子油工艺参数进行研究优化,以出油率为考察指标,确定了众香子的亚临界萃取最佳萃取条件及参数为:原料粉碎度40目,萃取温度60℃,萃取次数4次,萃取时间60 min,出油率可达4.58%。   相似文献   

9.
亚临界萃取技术在提取花椒籽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亚临界萃取花椒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萃取工艺中的原料粒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次数对花椒籽油得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当原料粒度为40目、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次数为2次时,花椒籽油的提取效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亚临界流体技术萃取南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此法所得南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次数4次、料液比1∶5、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南瓜籽提油率为89.12%;所得南瓜籽油共检测出5种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18.84%)、亚油酸(40.17%)、油酸(29.38%)、硬脂酸(10.67%)和花生酸(0.93%);其理化指标为碘值(I)124.5 g/100 g、酸值(KOH)1.6 mg/g、皂化值(KOH)188.5 mg/g、相对密度0.915。  相似文献   

11.
以牡丹籽为原料,以牡丹籽仁的得率和牡丹籽仁油的出油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或正交试验依次优化牡丹籽的超声辅助碱液脱皮和牡丹籽仁的超临界CO_2萃取的工艺。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7%、超声温度为40℃、超声时间为40 min、超声功率为200 W的条件下,牡丹籽的脱皮效果最好,牡丹籽仁的得率达50%;在牡丹籽仁粒度为40目、含水率为8%、CO_2流量为45 L/h、萃取压力为35 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2 h的条件下,牡丹籽仁油的出油率达30.4%,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油酸23.3%、亚油酸24.3%、α-亚麻酸44.4%)达92.0%,且不含反式脂肪酸。  相似文献   

12.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芝麻油的亚临界萃取工艺。结果表明萃取温度、萃取次数及料液比对芝麻油出油率都有显著影响。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次数5次,料液比1∶3.3。在此工艺条件下,芝麻油的出油率达到50.30%,验证值为50.15%,两者的相对误差为0.11%。  相似文献   

13.
亚临界萃取茶籽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油茶籽为原料,采用新型的亚临界流体技术和分子蒸馏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对制备高品质茶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出油率、色泽、苯并芘含量等为考察指标,得出亚临界流体技术的最佳萃取条件为:原料堆密度0.7 kg/L,萃取时间50 min,萃取压力0.5 MPa,温度45℃,萃取率可高达99.12%,与传统压榨工艺相比,提高约15%;分子蒸馏最佳精制条件为:温度160℃,真空度为1.0~2.0 Pa,精制油酸价降为0.22 mg/g,比传统工艺下降70.87%,苯并(α)芘含量则未检出。本研究所得工艺具有快速、环保、成本低和工艺简单的特点,制备的茶油品质达到国家一级油标准。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R134a(1,1,1,2-四氟乙烷)亚临界流体萃取沙棘籽油。在原料粒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三个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以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原料粒度32目,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籽油提取率可达80.7%,所得籽油的碘值、过氧化值、酸价和VE含量分别为(178.83±0.54)g/100 g、(0.151±0.001)g/100 g、(3.412±0.112)mg KOH/g、(198±1.73)mg/100 g,以上指标均满足行业标准(SL 493-2010)的要求,其中碘值和VE含量分别高出行业标准下限27.74%和65%,过氧化值和酸价分别低于标准上限39.6%和77.25%。综上所述,采用亚临界R134a法萃取沙棘籽油具有籽油提取率高、加工成本低及理化品质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R134a(1,1,1,2-四氟乙烷)亚临界流体萃取沙棘籽油。在原料粒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三个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以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原料粒度32目,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籽油提取率可达80.7%,所得籽油的碘值、过氧化值、酸价和VE含量分别为(178.83±0.54)g/100 g、(0.151±0.001)g/100 g、(3.412±0.112)mg KOH/g、(198±1.73)mg/100 g,以上指标均满足行业标准(SL 493-2010)的要求,其中碘值和VE含量分别高出行业标准下限27.74%和65%,过氧化值和酸价分别低于标准上限39.6%和77.25%。综上所述,采用亚临界R134a法萃取沙棘籽油具有籽油提取率高、加工成本低及理化品质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诺丽籽为原料,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诺丽籽油,采用响应面试验研究了压力、温度、流速、时间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出诺丽籽油的适宜萃取条件.研究表明在萃取温度37℃、压力21 MPa,流速20 L/min、提取时间104 min时,诺丽籽油得率最高为20.35%,其中萃取温度和压力对提取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以液化丙烷为溶剂,对亚临界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开展了中试放大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对亚临界萃取的料液比、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时间65min、料液比1∶8、萃取温度45℃,出油率为88.68%。在萃取工艺优化的基础上,设计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三级罐组逆流萃取工艺,每罐萃取20min,温度45℃,以1∶1.5的料液比逆流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出油率为90.7%,每个萃取周期的溶剂用量仅为物料的1.5倍,与小试工艺料液比1∶8相比,每个萃取周期减少80%的溶剂用量,极大地降低了混合油脱溶的能耗。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澳洲坚果的出油率,采用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提取其油脂,优化温度、时间、料液比、萃取次数等工艺参数,并分析其主要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澳洲坚果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5 min、料液比1∶5 g/m L、萃取4次,该条件下澳洲坚果油得率可达80.7%。所制备的油脂品质好,可省去大部分精炼工序;脂肪酸组成以油酸(58.99%)和棕榈油酸(17.59%)为主,并含少量的棕榈酸(9.29%)和硬脂酸(4.15%)。上述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提取澳洲坚果油脂具有操作温度低、产品质量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牡丹籽油作为被立法明确的新食品原料,含有100多种营养生理活性物质,被营养学家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油"。目前牡丹籽油的制备工艺主要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对比分析了超临界CO_2萃取牡丹籽油的出油率、脂肪酸组成、油脂的色泽气味等。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牡丹籽油色泽浅、透明澄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皂化值、过氧化值含量较低,品质优于索氏抽提法、化学溶剂浸提法、压榨法和水代法所得油。提出复合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的发展思路,为合理选择和优化牡丹籽油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超临界CO_2萃取牡丹籽油的深入研究及其产业化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亚临界法提取百香果籽油,基于单因素试验(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等),通过正交试验及统计方法优化亚临界法提取百香果籽油工艺参数及获得影响提取率因素的主次顺序,结合百香果籽粉末SEM表征及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结果,验证优化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百香果籽油的FT-IR和GC表征,确定百香果籽油主要组分及含量;通过TG/DSC表征,探讨百香果籽油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亚临界法提取百香果籽油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50 °C、提取3次、50 min/次,该工艺条件下百香果籽油提取率(23.776±0.178 %)高于超声和索氏提取。亚临界提取中的温度和次数、温度和时间及次数和时间二因素作用对百香果籽油提取率可见显著正协同效应;温度、次数和时间三因素的正协同效应促进百香果籽油提取率显著增加。亚临界法提取所得油的组分更丰富(11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8.88%)更高。百香果籽油在氮气气氛下热稳定好,超过347 °C开始热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