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3,(11)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最具有代表特征之一的一部著作,整部书中都有恢复马克思主义真正哲学的强烈意味。在本书中,作者试图重新提出了他对哲学重要问题的一些理解,并且阐述了历史及阶级意识等相关概念,并重新强调在当时社会,无产阶级和阶级意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胡亚楠 《浙江建筑》2011,28(6):17-18,29
通过对浙江省海盐县海滨公园商业街区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并对方案涉及到的历史文脉追溯、地块环境分析、建筑与景观的江南现代风格和功能的结合进行分析,最后落实到景观商业街设计中,既代表了当地传统建筑的现象,又运用江南园林派的造园手法,在环境的塑造中达到可赏、可游、可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1)
维柯从科学与人性双重路径中将历史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康德在理性批判中奠定了历史编纂客观性的哲学根基,指出要把历史作为客体进行考察;黑格尔提出在自由意志与世界精神的统摄下让史实客体自我规定。实证主义史学在历史编纂中将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直接移植进来,出现了唯科学化的符合论倾向,弱化了史家的主体性。兰克则主张在历史编纂中"如实直书",叙述客观历史对象时避免先入为主。柯林武德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反对用普遍规律解释历史现象,主张以史家主体观念涵盖客观性,以主体验证史实,因而形成了质疑历史编纂客观性的历史相对主义思潮。后现代哲学中叙事主义将历史编纂限制在文本书写中,试图回避客观性问题。为了协调各种理论之间的冲突,沃尔什提出了视域融合论与配景理论,但对视域范围进行了限定。伽达默尔则将历史编纂视为史家主体与史实客体相互规定的开放性过程,主张破除历史认识论中的主、客体区隔,在多元视域的融合中提升对客观性的深度认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该书注重社会经济结构分析,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具有会通意识且资料翔实、语言生动的通史典范,其编纂原则对今天的通史编撰仍具有极其宝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坚  刘博佳 《山西建筑》2008,34(13):237-238
强调了西方建筑历史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对建筑历史在建筑学专业中作用的分析,得出了建筑历史与理论可以与建筑设计进行整合,从而使其成为学校设计教学的重要支撑课程的结论,进而提出了二者整合的教学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9)
本文基于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的名著《历史与真理》,通过阅读相关著作,对其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理论进行了深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将该理论运用到具体研究实践中,以得出具体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6)
从女权主义运动则可以看出,西方对女权主义的研究已经有段历史,在这段时间中产生了许多流派,而我国对国内女性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女权主义,历史短暂,著作文献相对较少。而我国目前致力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男女平等和谐发展。本文针对西方主要女权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及代表论著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女权主义的研究著作及译著进行了整理。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主张为我国中国共产党在女性权利、男女平等发展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7)
"视域融合"是阐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的著名理论之一,是现在各个学科学者研究的重要理论,但结合此理论和翻译的研究较少,很多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脱离了具体的文本研究;"视域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译者翻译的实质,译者翻译策略在很大程度上由译者的文化意识、历史意识以及情感意识决定,本文旨在从译者的历史视域融合、文化视域融合和情感视域融合三个方面对《金锁记》的英译本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为 《建筑师》2023,(4):103-108
安德鲁·里奇2010年的著作《什么是建筑史》探讨了建筑历史编纂学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当代境况。本文对书中涉及的建筑史的起源、框架、材料、应用等主题进行梳理并解释,并由此聚焦于其中关于“学科性”的讨论;再结合文化史等其他历史学分支的跨学科趋势,进一步指出“内部史”与“外部史”两种范式之间的深刻分歧正带给建筑史研究同样的挑战与启示,而这也是如今专业史写作亟待回应的方法论难题。  相似文献   

10.
刘烨 《时代建筑》2022,(6):152-155
乌卡什·斯坦尼克在2020年出版的著作《全球社会主义中的建筑:冷战中的东欧、西非与中东》中,回顾与分析了冷战期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三世界的建筑工程援建史,这是研究20世纪这一特有的新生现象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文章分三个部分对这一作品进行了评介和论述:第一部分梳理了书中基本概念形成的历史与政治语境,并呈现它们和更宽泛的二战后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对著作的主要章节进行了简述,每个章节通过不同的案例(地域/国别)带出了相应的理论侧重;第三部分立足著作带来的启示基础,探讨了在这一领域取得进一步突破的可能,尤其是如何历史化地理解“礼物”和“社会主义”的含义而非以规范概念视之。  相似文献   

11.
在急速城镇化建设及紧迫的近代公共园林遗产保护背景下,回顾了近30年来中国近代园林研究历程,在分析了实践研究滞后于理论研究的现状问题基础上,从遗产保护的视角出发,引入谱系学的研究方法疏理近代公共园林演变历程,提出了围绕近代公共园林对外源的多渠道吸纳及本土风格的融汇线索,构建中国近代公共园林的风格和思想的时空演变源流谱系,综合形成中国近代公共园林“时段-地域-类型-风格-思想”的五维谱系框架的方法,并探讨了谱系研究的应用前景,指出近代公共园林谱系构建是搭建园林理论研究到实践遗产保护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刘虹 《华中建筑》2004,22(B07):139-144
中国的园林艺术,曾于17世纪左右在欧洲刮起“中国热”的旋风。当时在欧洲各国建造了不少中国风格的园林和建筑。至1980年后,中国的造园艺术再次被介绍到西方世界。本文将介绍这两次建筑文化交流中在欧美建成的中国式园林,分析其特点和文化背景及所产生的影响;比较两次园林的区别,并且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从苏州园林与徽州园林看江南建筑文化之传承与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为才 《华中建筑》2006,24(9):4-6,8
园林遗产是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该文通过对苏州和徽州两地古典园林的横向考察,结合相关文献史料分析,从艺术源流、经济地位、城乡差异、人员流动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域文化中苏州和徽州两个亚文化圈之间建筑文化的传承途径与互动关系。它们遵循共同的艺术原则,适应各自的建筑环境,其文化传承的总趋势是从高势位的都市流向乡村,却不乏双向互动影响,各显所长,从而创造了各自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通过自然辩证法中联系性的哲学观点以及我国古人对于空间概念的理解,来分析我国古典园林中四种常见的空间布局手法,并在探讨我国古代造园家对于空间有效分隔以及运用多个空间互动互补、互相渗透手法的基础上,举例并分析当代设计者如何以科学的方法理解和认识空间中的联系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书院园林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它的组成部分之一的书院园林,在唐朝已经开始形成.通过对书院园林的分析,从文化角度探讨了书院园林的文化内涵.认为:书院教育重在陶冶人的品格、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往往都建于山清水秀、景色如画的幽静处,书院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17.
古台园林是汉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园林类型,但在近现代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失色和消失,仅有数座保存至今,而从风景园林视角展开的系统性研究则刚起步。研究通过对文献内容的梳理和复原,以汉台、天汉台等 7 个典型古台园林为例,整理出了汉中地区古台园林的发展脉络,并从营城塑景、理水活园和人文传承三个层面总结出古台园林营造的特征与智慧,丰富了古台园林这一传统园林的类型研究,为当地传统园林的保护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园林艺术本质内涵和文化出发,以西溪湿地的传统园林横山草堂和高庄为实例,以明代计成在《园冶》"相地篇"中对园林的分类手法为工具,通过对这两处园林的异同做分析对比,明确了隐逸文化对于传统文人园林建筑营造的作用和意义,为今后该类园林建筑研究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园林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园林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由于中国独特的地貌、悠久的历史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和谐共生的结果。通过对中国园林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的总结与分析,提出了中国园林主题是和谐,灵魂是文化,本质是民生。  相似文献   

20.
展览陈列是中国园林博物馆建设长期的核心内容,是博物馆开展各项服务、教育工作的基础。基于博物馆陈列的综述和对中国园林本质属性的分析,研究了中国园林博物馆的展陈方案,提出了符合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特点的博物馆展陈系统,包括室内展厅、室内展园和室外展区在内的一体化展陈体系,并在展陈空间的园林化处理、经典历史名园再现等方面创新了博物馆展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