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贾珺 《中国园林》2010,26(7):62-64
郝家花园位于北京西城,建于民国时期,原属实业家郝升堂先生所有,至今仍保存完整。花园分为东西2部分,东部主要在厅前以湖石堆叠假山,西部为主景所在,建有正厅、亭子和洋房,并以青石、湖石与土结合,堆筑造型复杂的大型假山,另在山下开辟一弯曲池,其手法在民国时期的北京私家园林中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园中山石以及大量的匾额、汉白玉栏杆、花盆和石狮均来自圆明园遗址,弥足珍贵。通过访谈考证和现场调研,对这座私家园林的历史沿革、基本布局以及造园手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贾珺 《中国园林》2003,19(2):39-41
马家花园是民国初年北京的一座私家花园,是著名营造家马辉堂为自己所造的宅园。此园空间划分巧妙,建筑朴素而精致,假山和水池设计精美,堪称民国时期北京私家园林的杰出代表。在访谈和调研的基础上,对这座目前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的园林进行了复原研究,并对其造园艺术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贾珺 《中国园林》2008,24(2):76-79
礼王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地区,是一座清代王府赐园,民国时期归属乐家。此园拥有一条南北中轴线,其厅堂轩廊基本形成对称的格局,同时又通过假山、花木的穿插来取得灵活变化的效果。园中叠石数量极多,而且以青石为主,构成山峰、石洞、丘冈等不同景色,具有雄健奇丽之风。同时园中建筑造型丰富,名贵花木繁盛,有京西名园之誉。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此园的历史沿革进行新的考证,并对其造园特色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9,(11):142-142
近日,中国最大的清代蒙古王府——喀喇沁亲王府的后花园复修工程基本完成。据介绍,喀喇沁亲王府后花园复修工程于2008年8月5日开工,建设面积50亩,复修工程包括涤俗庵、绿蔼堂、四宜堂、丹霞楼、眠亭榭、长云亭、六角亭共7处仿古建筑、5处人工湖、1处叠水、1座曲桥、1座拱桥。  相似文献   

5.
天津曹家花园初为清末买办孙仲英于光绪二十九年在津辟建的私家园林,后为直隶军阀曹锟所有,更名曹家花园。通过对相关史料《天津市河北区历史遗迹》《津门谈古》的梳理、归纳及现场勘查、考证,针对曹家花园的历史沿革、造园风格、造园要素、空间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证明了曹家花园具有鲜明的造园特征,为一座既有象征晚清权贵的官式建筑风格,又具欧式建筑特色的中西合璧式私家园林。研究曹家花园不仅是为再现其历史风貌,而是要通过保护公园所处的自然、历史环境,彰显其历史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发挥遗址公园的文化影响力及与之正相关的经济拉动作用,从而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天津曹家花园初为清末买办孙仲英于光绪二十九年在津辟建的私家园林,后为直隶军阀曹锟所有,更名曹家花园。通过对相关史料《天津市河北区历史遗迹》《津门谈古》的梳理、归纳及现场勘查、考证,针对曹家花园的历史沿革、造园风格、造园要素、空间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证明了曹家花园具有鲜明的造园特征,为一座既有象征晚清权贵的官式建筑风格,又具欧式建筑特色的中西合璧式私家园林。研究曹家花园不仅是为再现其历史风貌,而是要通过保护公园所处的自然、历史环境,彰显其历史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发挥遗址公园的文化影响力及与之正相关的经济拉动作用,从而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8.
郑添允  杨毅 《城市建筑》2021,(8):121-124
霁雪园是云南大理张家花园的园中之园.文章以霁雪园的造园手法为研究对象,从园林背景、造园意境、总体布局、建筑营造、造景方式、空间营建、叠山理水、植被要素与文化韵味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研究结论,以期为园林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乡村花园到都市公园—美国园林的今昔略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雪艳 《园林》2003,(2):10-11
美国最早的永久性殖民地建于1607年的维吉利亚州和1620年的马萨诸塞州。在这些地方,早期的美国殖民时期居民发现了一些已被印第安人所实践和采用的、原始而天然的造园方法。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了许多有益的地方性水果和药草。在当时的艰难条件下,为满足个人需求,这些新居民都必须尽其全力地辛勤耕耘。这样,他们"不得不"成为当地造园师的榜样。在新的土地上,他们迅速展开对经济作物的  相似文献   

10.
姚雪艳 《园林》2005,(5):6-7
草原型花园是一种彰显粗犷质感、展示生命气度的自然式花园。花园中的植物以本土丛生草本为主,造园风貌与外部草原风光协调。如同从广袤、开放、起伏的原野上自然衍生。  相似文献   

11.
贾珺 《中国园林》2010,26(1):85-87
棍贝子府园位于北京西城西海南岸,是清代一座大型王公府园,其继承了明代名园太师圃的旧址,主体格局一直保存至今。此园规模宏大,格局疏朗,从北墙外直接引西海之水入园,从北至南形成一条宽阔的长河;建筑数量不多,基本沿水岸布置,彼此呼应;河东西两侧堆有土山,山上密植高大的树木,在城市内部营造出一片郊野山林胜景。通过文献考证和现场调研,对这座府邸花园的历史沿革、基本布局以及造园手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风雅的养成——园林画中的古代女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作为居住空间的特殊品类,是传统社会重要的女性教育空间,在园林画中多有体现。以传世的园林绘画为考察对象,结合文献史料,从女性的自然常识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和文化艺术教育3个方面探讨园林空间对于古代女性健康成长与人格完善的作用。可以发现,园林空间在古代女性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它是女性认识自然世界的窗口、学习生活技能的场所,以及提高文化和艺术造诣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贾珺 《中国园林》2007,23(6):15-17
北京后海振贝子花园位于什刹海南岸,是清末贝子载振的别墅,在当时的上层社会一度享有盛誉。此园占地广阔,格局灵活,其中有连绵的青石假山和两个曲折的水池,通过“弓”字形的游廊串连厅堂亭榭等建筑,还在敞轩中安装大镜子以倒映什刹海的风光,表现出独特的景象。园北墙内临水构筑了一座二层洋楼,不但宜于观景,也反映出园主的崇洋心理。通过文献考证和复原分析,对这座私家园林的历史沿革、基本布局以及造园手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夏舒婷  严敏  李早  成庚  杨箫 《中国园林》2024,40(2):138-144
竹洲吴氏园亭是南宋文人吴儆的私家园林,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由于宋代徽州园林的遗存较少,个案研究有所局限,因而园林文献记载成为研究宋代徽州园林的重要来源。以吴儆所写园记《竹洲记》为引,结合县志、文集等历史资料,首先考证并推断吴氏园亭的位置;再结合园记中的园林记述,提炼建筑、植物等造园要素及园林活动信息;进而推衍吴氏园亭的空间布局,得出空间结构拓扑图;最后,总结竹洲吴氏园亭的功能、流线,分析造园特征,还原文人造园的思想与手法。研究表明,竹洲吴氏园亭是宋代徽州文人园林的代表,扩充了江南造园史中宋代园林的研究案例,丰富了徽州园林的研究内容,为徽州园林案例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发端于汉代的中国私家园林,在明清两代得到了极大的繁荣。我国著名的古代造园理论家——李渔,生性巧慧,又博览名园、胸有丘壑,且有亲身实践,是一个多方面的艺术家,更是一个美学家,他在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构筑起虑周而精深的美学体系。他对造园艺术的特性作了准确而深刻的把握,对造园的美学法则作了高度的概括,对加强园林审美功能的许多基本手法作了系统的研究,李渔在中国造园美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发轫于汉代的中国私家园林,在明清两代得到了极大的繁荣。我国著名的古代造园理论家——李渔生性巧慧,又博览名园、胸有丘壑,且有亲生实践。是一个多方面的艺术家,更是一个美学家,他在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构筑起虑周而精深的美学体系。他对造园艺术的特性作了准确而深刻的把握,对造园的美学法则作了高度的概括,对加强园林审美功能的许多基本手法作了系统的研究,李渔在中国造园美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李学思 《城市建筑》2014,(32):246-246
广州兰圃在几代园林专家的精心经营调整下,成为了现代岭南园林的精品,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声誉。本文从其发展历史、总体布局等方面,分析了各种传统造园手法在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在江南私家园林的研究领域中,描绘园林的平面测绘图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精度,为获得更为精确和真实的平面测绘图,尝试以江南私家园林代表之一的拙政园为例,运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正射影像图,并收集不同历史文献中的拙政园平面图,提取其中水体、山石、建筑及植物4种园林要素,用周长、面积、形状指数等指标进行测绘精度分析,来探讨成图精度的差异以及误差来源,讨论该技术在古典园林测绘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议,以期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温子申   《中国园林》2021,37(4):30
通过关注园林画和园林诗文中的图文关系,提供了《文衡山拙政园诗画册》的初步探读,阐释了拙政园中多感官体验所形成的园林想象。分析起始于对三十一景中图文的整体阅读,并在接下来对其中五景展开精读。精读部分着眼于诗和文字在时间、感官和氛围上的互动作用,展现了文徵明通过诗画所构造的想象世界,重新思考了再现和指涉性在此《诗画册》中的意味。提出《文衡山拙政园诗画册》作为一种图文互补图景,呈现了多感官的园林体验,而非一种客观的空间建构。  相似文献   

20.
英国18世纪如画园林中对不规则式自然风景的追求以及园内中国建筑的出现,均体现出与中国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中国艺术对英国园林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研究和争辩的中心.结合史料文献和园林实例,对中国艺术与如画园林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进而得出中国园林思想并没有对英国园林艺术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是在错综复杂的境遇中,激发了人们的如画想象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