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座落于天津南开区老城鼓楼东南的广东会馆,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完工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由旅津广东籍人士集资兴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中国古典式会馆建筑。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5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  相似文献   

2.
李慧 《城市建筑》2014,(11):269-269
青岛的会馆具有不同于传统会馆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建筑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青岛广东会馆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沿革、选址、建筑风格以及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民间住宅是我国古代建筑中颇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出现最早、数量最多的建筑类型。吴县地处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它的地理气候条件、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形成了吴县特有的住宅形式。吴县明、清两代的建筑艺术特色和风格是大同小异,外观恢宏,粉墙黛瓦,造型轻巧,色彩淡雅,内观华丽,梁架工整,装修洗练,彩画富丽,雕刻精致。  相似文献   

4.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古代皇家园林,也是我国北方难得的自然风景区。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五年建成,占地面积为五百六十四公顷,有近二十华里蜿蜒曲折的宫墙和一百一十九组建筑。其环境广阔,因境成景和山林野趣构成了承德避暑山庄园林建筑的基本特征。建筑选址和布局巧妙,造型活泼玲珑,体量及尺度适宜,色彩朴素淡雅,它兼有“宫”、“苑”的双重功能,是离宫型的园林。本文按照建筑特点及不同功能,将主要古建筑群体区分建筑名称、建筑年代、建筑位置、建筑形式、主要建筑物进行必要的说明和介绍。  相似文献   

5.
会馆建筑是明清时期因商业与社会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特殊公共建筑类型,其建筑特点与所在城市的地理方位息息相关。京杭运河沿线一带的山陕会馆,在秉承会馆建筑共性的基础上,同时展示出独特的地域特征,成为沿线商路发展的重要见证。文章即以运河一线的山陕会馆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在不同城市背景下的建筑特征,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建筑是综合木、石、砖雕、砖细,以及彩画等艺术作为装修手段的,它们具有功能与美化环境的二重作用。由于砖质坚硬,重量较轻,施工方便,故在古代建筑上被大量采用装修外观和内庭。特别到了明代,砖雕和砖细广泛地被应用在民间住宅之中。在明代,东山人拥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且有专门营造技术的工匠队伍,形成了明代东山住宅中的砖饰与同时代的浮梁,徵州住宅不同的艺术风格及时代特点。本文具体介绍了东山明代住宅中砖饰的形式及艺术特点和砖饰的制作工艺及构造。  相似文献   

7.
李岳荣 《古建园林技术》1984,(5):22-26转46
我国古代建筑是综合木、石、砖雕、砖细,以及彩画等艺术作为装修手段的,它们具有功能与美化环境的二重作用。由于砖质坚硬,重量较轻,施工方便,故在古代建筑上被大量采用装修外观和内庭。特别到了明代,砖雕和砖细广泛地被应用在民间住宅之中。在明代,东山人拥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且有专门营造技术的工匠队伍,形成了明代东山住宅中的砖饰与同时代的浮梁构造,具有徵州住宅不同的艺术风格及时代特点。本文具体介绍了东山明代住宅中砖饰的形式及艺术特点和砖饰的制作工艺及构造做法。  相似文献   

8.
田文高  李嘉华 《四川建筑》2004,24(4):44-45,47
山陕甘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到光绪年间春秋楼竣工。会馆建筑格局严谨,规模宏大。会馆建有照壁、牌楼、钟鼓楼、正殿等。其集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之大成,雕刻艺术在建筑装饰方面的应用感更是登峰造极,不愧为会馆建筑之瑰宝。  相似文献   

9.
装修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独特的含义,特指门、窗、户、牖、栏杆、楣子、室内隔断、板壁、博古架、书格等主体结构以外的部分。建筑表层的油饰彩绘虽有很强的装饰作用,但不包含在装修之内。本讲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传统园林建筑木装修的种类、特点、比例、尺度、权衡、构造及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早期会馆主要指最先在北京出现的士绅会馆。明清早期会馆功能渊源于儒家祠堂、讲会书院、官房馆驿三大建筑类型,分别继承了其祭祀、教育和馆宿的三大建筑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殡葬和经济功能一起整合进来,形成具备集会(祭祀、教育、娱乐)和馆宿两大建筑功能的新的建筑类型。从建筑功能到建筑布局,明清早期会馆的布局来源主要有改扩建和新建两大类。改扩建的会馆其原有建筑来源有二,一为拓祠为馆,二为舍宅为馆。明清早期新建会馆为主要为单列式小型会馆。  相似文献   

11.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09,27(7):97-104
清代时,北京的会馆建筑得到迅速发展,会馆戏场成为重要的演出场所和戏场类型。该文根据文献,整理了北京现知的24座清代会馆戏场的资料,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北京留存完整的4座清代会馆戏场,归纳总结了北京清代会馆戏场的形式和特征。  相似文献   

12.
祠堂、村庙、戏台是山西传统村落中最常见的公共建筑。当山西商人在客地以"敦乡谊、崇信义、通商情"为目的建造会馆的时候,很自然地赋予了它家乡公共建筑的文化精神和建筑形态特征。该文仅分析山西祠堂、村庙、戏台等公共建筑的文化精神在社旗山陕会馆中的体现,为研究社旗山陕会馆中建筑文化的融合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余颖燕  崔陇鹏 《山西建筑》2009,35(30):44-45
介绍了川渝传统会馆建筑的现状,从法律法规制定的角度探讨了川渝传统会馆的保护模式,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其价值,达到在川渝地区兴盛会馆文化,保护传统古建筑,发展旅游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自贡西秦会馆是川渝地区会馆戏场的典型代表,兼有同乡会馆和行帮会馆性质,是清朝雍正年间在自贡经营盐业运销和开设钱庄票号的陕西商人为其行帮组织“西秦大会”而修建。西秦会馆规模宏大,戏楼雄奇,仪式空间完整,会馆主供武神关羽,盐商们用拜祭关公的繁杂仪式传达着对神灵的虔诚、对信义的渴望和对福禄的祈盼。但目前研究多围绕其建筑实体形制,忽略了其仪式活动与建筑空间的关系。文章应用田野调查、文献阅读等方法,对西秦会馆的主要活动与功能以及总体布局与单体建筑进行了梳理总结,试图通过其在年节举行的祭祀活动,结合其建筑实体空间特征,来探讨行业神信仰影响下会馆戏场内祭祀仪式与建筑空间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四川会馆建筑与移民文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陈玮  胡江瑜 《华中建筑》2001,19(2):14-17
会馆建筑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建筑类型,在四川乡土建筑研究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四川会馆勃兴的历史渊源探究,会馆社会文化职能的论述,以及会馆建筑群体空间特色的分析,提出了四川会馆的文化意义不仅体现在其空间实体的建筑艺术上,而且有着丰富的地域移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京西法海寺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明弘治年间又经修扩建,至今已有五百余年之久。由于年久失修,寺内保护较完整的建筑只剩大雄宝殿和山门殿。山门殿彩画为明代彩画,不点金,属于下五彩。  相似文献   

17.
北岳庙位于河北曲阳县城西南,始建于北魏宣武帝年间,是历代封建王朝帝王遥祀北岳神的场所。北岳庙中德宁之殿是元代文化艺术的一处宝库,不仅为研究元代建筑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而且墙体内壁还绘有以道教为题材的大型壁画。由于历史的原因,壁画遭到了严重的人为破坏,且年久失修,致使部分残缺、酥裂、空洞及小面积的脱落。借鉴山西永乐宫和河北正定摩尼殿壁画加固揭取保护的基本方法,拟定了德宁之殿壁画的修复、保护实施方案,并按照该方案完整无损地保护了大面积的原有画面,且减少了修复支出。  相似文献   

18.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位于西汉第四个皇帝刘启帝陵封土的东北侧,是目前我国第一座近帝陵封土,对遗址实现全封闭保护,并采用多种国际先进配套设施的现代化全地下遗址博物馆。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先生赞誉:“这是一项杰出的成就,是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凝德堂是明朝晚期的一座典型民居建筑。凝德堂的正厅,系硬山博风造,两披苏瓦顶。凝德堂的梁柱结构,用料比较规范。凝德堂的仪门,是一座砖木结构牌坊式的门楼,门厅三间,附以耳房,进深七檩带前后廊。凝德堂的彩画为苏式彩画,是我国明代苏式彩画的典型。  相似文献   

20.
形式 传艺中心是将表演、工艺、创意人才保存并输出的一个平台,以传薪创艺的概念,做艺术文化的传承.宜兰传统艺术中心的园区位于宜兰县五结乡,邻近冬山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