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甘油钠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制备单甘酯,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甘油钠添加量和底物物质的量比进行了研究,得到选定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175℃、甘油钠添加量(油重)为2.4%、底物物质的量比(大豆油和甘油)为1∶4和甘油解反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反应得到的甘油酯混合物中,单甘酯质量分数为53.1%.采用二级分子蒸馏纯化单甘酯产品,粗甘油酯在Ⅰ级分子蒸馏(140℃)除去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在Ⅱ级分子蒸馏(190℃)纯化单甘酯,得到纯度为93.0%的单甘酯产品,单甘酯回收率为96.8%.  相似文献   

2.
K2CO3/Al2O3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制备单甘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K2CO3/Al2O3固体碱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制备单甘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单甘酯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210℃,反应时间1.5h,催化剂添加量0.8%(占大豆油质量),大豆油与甘油物质的量比1∶3.在最优条件下,单甘酯含量达到58.26%.经过两级分子蒸馏,单甘酯含量高达95.69%,回收率为90.8%.  相似文献   

3.
以大豆油和甘油为原料,研究了碱催化下大豆油甘油解生成脂肪酸单甘脂的合成反应。同时,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单甘脂质量分数的几种重要因素(如反应温度、催化剂、相转移剂、碱用量、反应时间、反应物料物质的量比)进行讨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大豆油脂肪酸单甘酯的最佳工艺条件:甘油与大豆油物质的量比为2.5∶1,0.4%的NaOH为催化剂,辅以0.4%的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于反应温度200℃下反应时间3 h,得到单甘酯的质量分数为62.6%,为单甘脂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添加单甘酯和甘油混合物,以Lipozyme TLIM为催化剂对米糠油酶法酯化脱酸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添加量、单甘酯和甘油混合物添加量,单甘酯和甘油的比例对酸价的影响。由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出酶法酯化脱酸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65℃,反应时间9.3 h,催化剂添加量10%,单甘酯和甘油的添加量为150%,单甘酯和甘油的比例为1∶1。在此条件下酸值由原料的43.0 mg/g降至7.2 mg/g。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单甘酯与缩水甘油反应制备高纯度低聚甘油脂肪酸酯进行研究,分别探讨催化剂及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摩尔比值对低聚甘油酯产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各参数进行优化,在以苯磺酸作为催化剂、添加量1.5wt%、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h、底物摩尔比值(缩水甘油∶单甘酯)2.5∶1的最优条件下,低聚甘油酯产率为62.59%,经分子蒸馏进一步纯化获得高纯度的低聚甘油酯产品(91.45%),且以低聚甘油单酯为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6.
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近况与发展(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分子蒸馏单甘酯的生产工艺3.1工艺方法分子蒸馏单甘酯的生产工艺包括单甘酯合成、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分离出纯单甘酯及产品喷雾冷凝包装3个部分。单甘酯合成工艺主要采用酯化和醇解两种工艺。经过合成单甘酯工艺得到中间产品实际上是单脂肪酸甘油酯、二脂肪酸甘油酯、...  相似文献   

7.
采用732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以甘油与大豆油脂肪酸为原料合成甘二酯,其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00℃,树脂用量为脂肪酸质量的10%,底物质量比(脂肪酸与甘油质量比)5∶1,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得到反应产物中甘二酯的含量可达45%以上,经分子蒸馏一次提纯后,甘二酯含量可达74%.不同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大豆油脂肪酸制得的甘二酯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8.
郭志超 《中国油脂》2021,46(11):68-72
酶促法制备单甘酯具有绿色环保等优点,但其较低的传质速率限制了催化效率。基于此,探索了溶剂类型对酶促大豆油甘油解反应制备单甘酯的影响。结果发现,异丙醇可作为制备单甘酯的适宜溶剂。为深入研究溶剂比例对反应体系的影响,采用液液平衡三元恒温相图进行溶剂比例预测,得出最佳的溶剂比例(异丙醇体积与大豆油质量比)应低于4∶ 1;通过实验测定,得到最佳溶剂比例为3∶ 1,在此条件下于45 ℃反应10 h,单甘酯摩尔收率高达61.75%,Novozym435酶比活力相对稳定,剩余酶活为反应前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探究了离子液体的溶剂性质对酶法酯化反应中选择性富集单甘酯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极性和氢键性质是影响选择性富集单甘酯的决定因素。在[Tf_2N]~-类离子液体中,E_N~T值与单甘酯选择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具有羟基功能基团的离子液体[HO(CH_2)_2MIM]Tf_2N以及具有强氢键碱性的阴离子离子液体[BMIM]N(CN)_2有很高的单甘酯选择性。[PF_6]~-和[Tf_2N]~-类离子液体由于具有较高的log P值和较低β值,因此具有较高的脂肪酸转化率。[PF_6]~-离子液体过高的黏度提高了反应的传质阻力,使脂肪酸转化率降低,单甘酯选择性升高,呈现与极性规律相反的规律。选择[HO(CH_2)_2MIM]Tf_2N作为反应溶剂,得到合成单甘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甘油与油酸)摩尔比4∶1、反应时间8 h、脂肪酶添加量4%、离子液体添加量30%、反应温度50℃。在最佳条件下脂肪酸转化率为93.6%,单甘酯含量为61.1%,单甘酯选择性为64.5%。  相似文献   

10.
楼盛明 《食品工业》2020,(4):151-153
通过对咖啡乳样品粒径分布、Turbiscan稳定性分析,研究乳化剂分子蒸馏单甘酯(GSM-HP-C)、蔗糖酯肪酸酯(SM-P-1570)、双乙酰酒石酸甘油酯(DATEM)和琥珀酸单甘油酯(SMG)在相同条件下对咖啡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单体乳化剂的添加量分别为:分子蒸馏单甘脂1.1 g/kg、蔗糖酯肪酸酯1.1 g/kg、双乙酰酒石酸甘油酯0.7 g/kg、琥珀酸单甘油酯0.7 g/kg时对咖啡乳饮料的稳定体系效果相对较好,4种单体中蔗糖脂肪酸酯的稳定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1.
以甲酸为活性氧的载体、硬脂酸为催化剂,在超声条件下对大豆油进行环氧化,考察了甲酸、硬脂酸用量,双氧水与甲酸摩尔比以及超声频率,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大豆油环氧值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甲酸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20%,硬脂酸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2.0%,双氧水与甲酸的摩尔比7.76∶1,超声频率28 kHz,超声功率120 W,超声温度65℃,超声时间30 min。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得到的环氧大豆油环氧值为5.93%,比相同反应时间内非超声反应得到的环氧大豆油环氧值提高了17.19%,而且在达到相同环氧值时,超声条件比非超声条件的反应时间缩短了一半。  相似文献   

12.
刘鹏  谢梦姣  罗德仪  周喜 《中国油脂》2022,47(9):108-113
为了促进豆渣的资源化利用,以豆渣为原料,通过同步炭化磺化法制备豆渣基固体酸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合成环氧大豆油,考察了磺化剂种类、磺化剂用量、磺化温度及磺化时间对豆渣基固体酸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硫酸为磺化剂,在硫酸与豆渣质量比2∶1、磺化温度190℃和磺化时间10 h的条件下,制备的豆渣基固体酸BD-1-2对大豆油的环氧化反应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达到6.30%;BD-1-2在200℃以内可保持热力学性质稳定;扫描电镜结果显示,BD-1-2结构中包含表面光滑的微球结构以及表面粗糙的无规则片状结构;BD-1-2经4次使用后仍保持较好的催化性能。综上,所制备的BD-1-2可应用于环氧大豆油的高效合成。  相似文献   

13.
黑豆油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豆系为食药两用植物种籽,为更好开发和利用黑豆资源,分别对南北黑豆油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及甘油三酯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黑豆含油量为17%左右,粗蛋白含量达46%左右,粗纤维含量为4.5%左右;黑豆油富含油酸和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考察了乳化剂季铵盐的种类对合成环氧大豆油的影响。其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效果相对较好。结合磷钨酸的催化性能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乳化性能,实现大豆油的高效环氧化,且易溶于反应体系的磷钨酸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可原位生成不溶的磷钨酸季铵盐固体,易于与产物分离。此外,也考察了反应温度、甲酸用量、双氧水用量、磷钨酸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总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合成环氧大豆油的影响。在大豆油:甲酸:双氧水:磷钨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 0.12: 1.20: 0.0062: 0.002(以大豆油的质量为基准),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h的优化条件下,合成的环氧大豆油环氧值为6.15% ,碘值为2.46%。经FT-IR表征,大豆油的不饱和键已基本转化为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基团。  相似文献   

15.
酸处理条件对大豆油酶法脱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酶法脱胶用于植物油精炼具有经济环保的优点,酸处理是酶法脱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将Lecitase Ultra用于大豆油的酶法脱胶,研究了酸种类、酸浓度、酸剂量、酸处理温度和酸反应时间对酶法脱胶的影响,优化后的酸处理条件为:采用柠檬酸进行处理,浓度在40%~45%,剂量为6~8 kg/t油,酸处理温度70~80℃,酸处理时间20~30min.  相似文献   

16.
花生油中掺杂棉籽油、大豆油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以掺入这两种油的花生油为样品,通过伯利哀试验和气润色谱法测定不同掺入量的混浊温度和脂肪酸组成,从而对花生油的掺杂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7.
大豆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豆油脂肪酸成分做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监测和定值工作。结果表明,单元内和单元间均匀程度以及标准物质样品的稳定性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制备要求。大豆油脂肪酸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为:棕榈酸(C16∶0)是11.0±0.8(%);硬脂酸(C18∶0)是4.5±0.4(%);油酸(C18∶1)是20.7±1.0(%);亚油酸(C18∶2)是54.2±2.4(%);亚麻酸(C18∶3)是8.9±1.8(%)。  相似文献   

18.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work was to increase the stearidonic acid (SDA, 18:4 ω-3) content of modified soybean oil (initial SDA content, ∼23%). Low temperature crystallisations of soybean oil triacylglycerols (TAG) were carried out to effectively concentrate SDA. Several variables, such as winterisation time, type of solvent, and the oil:solvent ratio were evaluated until optimisation of the process was achieved. In the second study, some changes in the winterisation procedure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SDA concentration of the final products was remarkably improved. Best relationship between SDA concentration (44.5%) and SDA yield (35.1%) was attained by performing winterisation of TAG with hexane:acetone (10:90, v/v) at 10% oil:solvent ratio for 24 h. Remarkably improved SDA yields (57.4%) were obtained when the lowest oil:solvent ratio (2.5%, w/v) was used. However, the SDA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to 39.4% under these conditions. Scaled-up processes were also performed to obtain 33 g of TAG (concentration 45.2%; yield 34.8%) enriched in SDA. The products obtained can be used as starting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nctional lipids and for clinical trials.  相似文献   

19.
以甲醇钠催化乙醇和大豆油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大豆油脂肪酸乙酯,并采用氯化胆碱和尿素制备的低共熔溶剂(DES)对产品进行精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酯交换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3%,醇油摩尔比8∶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大豆油转化率达到99.38%。通过正交实验得到DES精制大豆油脂肪酸乙酯的最优工艺条件为:DES用量(以与大豆油脂肪酸乙酯体积比表示)1∶1,洗涤温度75℃,洗涤时间4 min。在此条件下,大豆油脂肪酸乙酯产品中甘油残留量为0.017%,pH为7.0,且无废水排放。  相似文献   

20.
为对大豆油适度精炼和精准加工提供参考,对精炼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大豆油的返酸、返色程度以及一级大豆油中磷脂、残皂、不皂化物等组分对其返酸、返色程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原油返酸和返色程度均最高,中和油最低;磷脂含量越高,大豆油返酸、返色程度越深;不皂化物含量越高,越有助于延缓大豆油返酸、返色;含皂量对大豆油返酸影响不显著,但会影响大豆油返色。综上,在大豆油生产中应控制磷脂含量和含皂量,减少不皂化物的损失,以延缓大豆油返酸、返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