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火麻籽油的提取过程中,火麻籽中的毒性成分δ~9-四氢大麻酚易随油脂溶出,降低火麻籽油的品质。采用滚筒式微波翻炒设备对火麻籽进行热处理,旨在降低火麻籽油中的δ~9-四氢大麻酚含量,并对微波处理前后的火麻籽饼残油率及火麻籽毛油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1 000 W、微波时间15 min的条件下,火麻籽毛油中的δ~9-四氢大麻酚含量由122.63 mg/kg降至57.33 mg/kg,氧化诱导时间由2.28 h升至3.02 h,生育酚含量由708.38 mg/kg升至716.88mg/kg,火麻籽饼残油率由14.36%降至9.98%。火麻籽毛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略有增加,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对麻疯树籽油进行萃取,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麻疯树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20目,萃取压力37 MPa,萃取温度44.5℃,CO2流速30 L/h,萃取时间120 min,夹带剂(95%乙醇)用量为原料质量的40%,在此条件下,麻疯树籽油提取率可达93.13%。将超临界CO2萃取的麻疯树籽油与螺旋压榨法提取的麻疯树籽油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的麻疯树籽油品质优于螺旋压榨法。  相似文献   

3.
以火麻仁粕和未脱壳火麻籽粕为原料,研究了脱壳处理对火麻蛋白回收率、色泽、溶解度、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和消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脱壳处理后的火麻仁粕中提取的火麻仁蛋白在蛋白质回收率(83.90% ±0.69%)、蛋白质质量分数(88.56% ±0.65%)和色泽上都显著(P<0.05)优于从未脱壳火麻籽粕中提取的火麻蛋白的蛋白质回收率(45.88% ±0.51%)、蛋白质质量分数(81.97% ±0.81%)和色泽.脱壳处理不改变火麻蛋白的溶解度曲线和氨基酸组成,但火麻仁蛋白的功能特性都优于未脱壳火麻蛋白.经过体外模拟消化后,火麻仁蛋白消化率达到92.66% ±0.23%,显著(P<0.05)高于未脱壳火麻蛋白的消化率(78.93% ±1.12%).研究表明,脱壳处理可作为从火麻籽粕中提取高品质火麻蛋白的一种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以麻疯树籽饼柏为原料,采用溶剂浸出法脱除麻疯树籽饼粕中的脂溶性毒素.以脂溶性毒素的脱除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及粒度对脂溶性毒素脱除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脱除麻疯树籽饼粕中脂溶性毒素的最佳工艺:即脱除时间2 h、饼粕粒度为80目、提取剂为体积分数85%乙醇、料液比1:10、脱除温度50℃.脂溶性毒素脱除率达到97.54%.  相似文献   

5.
火麻籽油是一种天然优质的养生保健油。为得到品质更好、得率更高的火麻籽油,对火麻籽油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通过正交试验探讨温度、压力、时间对火麻籽油出油效率的影响,并观察试验所得油脂颜色的变化。综合考虑压力对出油效率和出油品质的影响,得到超临界流体萃取火麻籽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45℃、压力30 MPa、时间2 h,此条件下的出油效率88.43%,所得油脂的色泽为黄35红2.0,其中压力对所得油脂的颜色影响最为显著。超临界流体萃取火麻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90.65%,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质量分数别高达55.55%和25.70%,高于其他工艺方法所制取火麻籽油的相应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海南油茶花为原料,运用超声波辅助,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海南油茶花中总酚,从而获得海南油茶花总酚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选取以料液比、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参数自变量,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以海南油茶花总酚为响应值,探究4种参数自变量对海南油茶花中总酚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获取油茶花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0(g/mL),乙醇溶剂体积分数30%,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20min,在此最优条件下验证试验油茶花的总酚平均提取得率为(13.03±1.34)%。优化海南油茶花总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工艺条件,对应用于工业生产及油茶花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海南油茶花为原料,运用超声波辅助,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海南油茶花中总酚,从而获得海南油茶花总酚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选取以料液比、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参数自变量,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以海南油茶花总酚为响应值,探究4种参数自变量对海南油茶花中总酚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获取油茶花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0(g/mL),乙醇溶剂体积分数30%,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20min,在此最优条件下验证试验油茶花的总酚平均提取得率为(13.03±1.34)%。优化海南油茶花总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工艺条件,对应用于工业生产及油茶花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压均质提取五味子籽油,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五味子籽油得率影响。以五味子籽油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对超微粉质量分数、均质时间、均质压力、乙醇体积分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再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五味子籽油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微粉质量分数24.99%、均质时间4.89 min、均质压力50 MPa、乙醇体积分数23.8%,在此工艺条件下,理论上五味子籽油得率为29.53%,经3次验证实验表明,高压均质提取五味子籽油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以麻疯树籽粕为原料,以乙醇-水做提取剂,采用溶剂浸取法提取麻疯树籽粕中的皂甙和甾体,研究了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化学法和光谱法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研究表明提取物为皂甙和甾体,提取最佳条件是麻疯树籽粕和乙醇的质量比约为1:8、乙醇体积分数95%、温度为60℃、浸提时间8h,在该条件下皂甙和甾体的提取率分别为0.397%和0.302%。  相似文献   

10.
火麻籽粕是火麻籽提取油脂加工后的副产物,其蛋白质含量为50%左右,油脂含量为5%左右,与火麻籽相比具有高蛋白、低油脂的特性。同时,压榨提取油脂的过程使火麻籽粕具有独特香气,可作为代餐饼干的添加成分。选取不同油厂生产的压榨火麻籽粕1、压榨火麻籽粕2制备代餐饼干,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参考感官评分,确定在100 g低筋面粉中加入6 g压榨火麻籽粕1、20 g黄油、13 g木糖醇、0.2 g碳酸氢钠或8 g压榨火麻籽粕2、25 g黄油、13 g木糖醇、0.2 g碳酸氢钠时,饼干口感、形态最佳。添加了压榨火麻籽粕1、压榨火麻籽粕2的饼干体外消化率均高于80%,与添加了相同比例的大豆粕饼干的体外消化率无显著差异,同时体外消化产物具有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专利采撷     
110401一种火麻仁油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0410022196.0,2004-03-30;云南工业用大麻实业有限公司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麻仁油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油脂是以火麻籽为原料,筛选除去杂质、精选分级、经快速加热、快速冷却、脱壳与壳仁分离、常温冷榨,获得冷榨毛油和脱壳火麻仁冷榨饼;冷榨毛油经过滤和离心分离处理,即得到冷榨精制火麻仁油脂;将脱壳火麻仁冷榨饼投入萃取罐内,在温度不高于45℃,经4~6次萃取后,获得油脂和溶剂混合物,经减压汽化后抽真空脱溶,当表压为-0.09 MPa、温  相似文献   

12.
采用响应面法对用正己烷-乙醇-水三元双液相从橡胶籽提油脱氰苷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以烷料比、醇料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橡胶籽油得率及氰苷脱除率为因变量建立数学模型,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烷料比为6.26∶1,醇料比为8.36∶1,提取时间79.11 min,提取温度55℃,乙醇体积分数为70%。在此条件下,橡胶籽油得率可达41.92%,氰苷脱除率可达91.11%。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分别考察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液料比20∶1,超声时间98 min,乙醇体积分数80%,超声温度5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牡丹籽粕中多酚提取量为17.42 mg/g。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榨法、冷榨法、不同酶制剂辅助压榨(热榨、冷榨)法、水酶法提取火麻籽油,并对不同方法提取的火麻籽油进行提取率、感官特性、理化特性、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火麻籽油的提取率最高,为83.2%;冷榨法提取火麻籽油和水酶法提取火麻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都相对较低;不同方法提取的火麻籽油的脂肪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碱性蛋白酶Alcalase2.4L辅助冷榨法提取的火麻籽油VE含量最高,达到42.10 mg/100 g。对不同方法提取火麻籽油的品质进行分析,可为提取高品质火麻籽油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水酶法提油技术工业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火麻籽粕多酚的提取工艺及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火麻籽粕中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4个方面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8%、微波功率311 W、微波时间3.2 min、微波温度50℃、液料比50∶1(mL/g),在此条件下火麻籽粕多酚实际提取量为5.86 mg/g,与理论提取量相对误差仅为0.34%。试验所选浓度范围内,相较于VC,火麻籽粕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更强,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从火麻的植物叶中利用酶辅助以及溶剂萃取方法制备富含大麻二酚的浸膏,考察了加热预处理方式、酶的种类、酶解的时间、酶量、料液比以及萃取时间等因素对浸膏得率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方法对浸膏中的大麻二酚含量进行了表征。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火麻叶在100 ℃的烘箱中加热处理2 h;采用的复合植物水解酶(Viscozyme L)和酸性蛋白酶的复合物进行酶解,用量分别为物料的0.5%,酶解时间1 h;料液比1∶20(g∶mL),萃取时间3 h。在此工艺条件下,浸膏得率达到5.40%,大麻二酚含量为56.11 mg/g。  相似文献   

17.
以火麻籽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火麻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及中心组合实验研究酶的种类、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时间等因素对火麻籽提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按1∶1进行复配且先加酸性蛋白酶作为提取酶时,提取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水酶法提取火麻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1.10%(w/w)、料液比1∶3.6g/mL、酶解时间3.8h,火麻籽油的提油率为75.64%。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凤丹籽饼粕中单萜苷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研究了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3个主要因素对单萜苷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提取凤丹籽饼粕中单萜苷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5min,乙醇体积分数为41%,液料比为35∶1(m L/g),在此工艺条件下的单萜苷的得率为7.089%。  相似文献   

19.
火麻籽油超临界萃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麻籽油中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可用作化妆品用油脂。选择不同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自变量,火麻籽油红色值和出油效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并做响应面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火麻籽油红色值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火麻籽油出油效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通过规划求解和验证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38℃,萃取时间50min,在此条件下,火麻籽油的出油效率为77.2%,油脂的红色值为1.0。且超临界萃取出来的浅色火麻籽油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20.
《粮食与油脂》2015,(8):38-41
为了获得高品质的火麻粗蛋白产品,将脱壳/带壳火麻籽进行低温压榨后,采用亚临界萃取工艺来进一步脱除压榨饼中油脂,研究了亚临界萃取温度、料液比、单次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对火麻低温压榨饼脱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10(g/m L),每次萃取时间为35 min,萃取次数为3次,萃取温度为32℃的条件下,制得的脱壳/带壳火麻籽粗蛋白粉的油脂含量分别为4.03%和1.43%,蛋白含量分别为75.31%和35.46%,蛋白溶解度分别为86.26%和71.52%。脱壳火麻蛋白的蛋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比带壳火麻蛋白高,胱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和脯氨酸较带壳火麻蛋白略低,其它氨基酸差异不显著;脱壳火麻蛋白中的精氨酸含量高达133.84 mg/g蛋白,高于大豆蛋白和鸡蛋蛋白。研究结果为火麻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