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第三次古建园林学术讨论会,交流了论文三十七篇,举行了四次学术讲座,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学者、专家在大会和分组讨论会上,畅谈了继承、发展、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会提出要发挥专业学术团体的优势,在传统建筑风格继承、古建文物保护、建筑理论研究等方面集中力量啃下这几块“硬骨头。同时应加强古建维修工程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古建园林技术》编辑部、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和成都市古建公司联合召开的第二次古建园林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6月24日~29日在成都召开,历时六天。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在文化名城或名胜古迹地区兴建开发建筑的中国传统形式问题。同时也涉及一般古建筑传统技术和学术问题。戴念慈、徐尚志,罗哲文、李信、严星华、周治良、肖林、鲁杰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和来自全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北京土木建筑学会、承德避暑山庄研究会、承德市文物园林局与《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编辑部五个单位主办的第三次古建园林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9月11日在历史文化名城——承德避暑山庄内召开。大会宣读交流论文三十七篇,围绕此次学术会议所确定的主题“传统建筑园林的地方风格与民族风格”展开研究讨论。于9月16日下午大会举行了闭幕式。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办刊 2 0周年。2 0年前 ,一批热心于古建园林事业的志士仁人继承营造学社先哲们的未竟事业 ,为挽救古建园林的危机而积极奔走呼吁 ,建立有关学术组织 ,开展发掘、研究、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学术活动 ,并于1983年底创办了《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  相似文献   

5.
侯勇  慈冰 《中州建设》2004,(1):46-47
为弘扬中国古建文化,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于日前在江西庐山举办了“中国古建园林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就如何继承、保护和发展中国古建园林的艺术精华问题,做了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是《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创办 2 0周年。本刊将编辑《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创办 2 0周年特刊。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本刊将从即日起开展纪念《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2 0周年的论文和纪念文章的征集工作 ,敬请广大读者作者及古建园林界专家、学者撰写文章 ,畅谈 2 0年来我国在继承弘扬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方面 ,在文物保护和民族建筑事业的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二、开展纪念 2 0周年题辞、绘画、摄影、篆刻等作品的征集活动 ,作品反映 2 0年来各地在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 (…  相似文献   

7.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授予园林古建工人技术名师荣誉称号中国园林古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在国内有大量园林进行修复和新建。在国外也修建了不少中国园林。世界各发达国家,在最近几年几乎都建有中国式的园林,...  相似文献   

8.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是我国古建园林行业唯一的主导性核心期刊。期刊由两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先生担任编委会主任,张柏、朱光亚、孙大章、单德启、姜振鹏等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著名古建专家马炳坚先生担任主编。《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以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为办刊宗旨,以专业性,学术性、技术性、实用性和导向性为办刊特色,宣传国家关于城乡建设、文物保护、传统建筑教育的方针政策、导向,集中刊登和传播业内学术研究成果和技术成果,报道国内外经典工程案例,普及宣传传统建筑文化知识。《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创刊于1 983年,目前已经出版了近一百二十期,刊登过大量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刊编辑部以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为主旨的《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十五年前,我们的国家经历了文革的浩劫,刚刚开始走上新的征程,文革中被严重践踏的传统建筑文化还蒙着一层厚厚的尘垢无数优秀文物古建筑被毁后尚未修复,古建筑传统工艺技...  相似文献   

10.
《古建园林技术》2008,(3):73-73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也使古建园林行业同仁受到强烈震撼。在经历了争相捐款、帮助抢救生命的非常时期之后,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和《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三方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民间学术团体和行业期刊如何为灾区重建提供服务等相关问题,并向古建园林、民族建筑行业广大同仁发出如下倡议并呼吁;一、抗震救灾、支援灾区重建是古建园林界广大同仁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为此,我们呼吁古建园林界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行动起来,随时准备为支援灾区重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1.
发刊词     
我国是世界的文明古国。传统建筑及园林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显示着我国工程技术与艺术的辉煌成就,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们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反映了我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的高度水平。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程,将越来越显示出它极其宝贵的价值。为了千百年的古建筑传统文化和技艺得到科学的、全面的传承,对传统建筑理论和实践进行专门研究、整理、总结和提升,使之逐步形成一个学科,使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理论、技艺、经验见于经传,《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应运而生,于1983年12月创刊。它的内容包括古建筑与园林艺术研究、保护维修古建筑与园林方针政策的探讨、古建筑技术的改革与应用、传统形式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文物古建筑与园林的实测、复原和重建设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祝贺《古建园林技术》公开发行。中国古建筑应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进行系统研究。《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正是以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建与园林传统工艺、技术为主要宗旨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建园林,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维修遗存的文物建筑,二是传统建筑和风景园林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要加大力量,不断地深入研究和继承发扬我国古建筑的传统技艺,还要充分利用《古建园林技术》,将研究、整理的技术成果、新的设计以及相应的施工方法等公诸于众,与外界进行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3.
贾星星  张青萍 《中国园林》2021,37(4):133-138
"花屏"是明清园林中一项独特的造景细节,也是明清园林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大量明清园林的园记、园图等史料的考察,梳理了"花屏"的多样形式、功能和造景手法,并探析了这一造景形式的历史演变、审美变迁及其原因。分析了"花屏"经过从对西晋石崇"锦步障"和南宋"飞英会"的继承和延续,到明代"花屏"的兴起与流行,再到晚明文人对其审美情趣的转变,以及清代"花屏"的创新与发展这一历史演变,并阐述其对日韩园林造景的影响。通过该研究,可更加细致地认识明清园林发展中的特点和转变,也对古园复原研究、当代植物造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建园林技术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光辉历史。我国古代工匠发挥了高度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出独特的中国古建园林建筑体系,在设计、造型艺术和施工操作技术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著称于世。应该继承和发展中国固有特色的古建园林传统技术,特别应该抢救古建园林老工人的经验,把古老传统技艺认真传下去。总结整理工程实录和设计施工经验,使之成书流传。并应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继承祖国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书院园林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它的组成部分之一的书院园林,在唐朝已经开始形成.通过对书院园林的分析,从文化角度探讨了书院园林的文化内涵.认为:书院教育重在陶冶人的品格、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往往都建于山清水秀、景色如画的幽静处,书院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基于葡萄牙历史环境修复更新项目实践经历,记录了中国团队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端点之一的里斯本市使用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解决西方语境下的设计问题的探索过程。通过中葡双方设计思路和手法的交流与比较,探讨了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范式与手法应用于西方场景中的适应性。中方设计团队在建筑方面以气韵相合为法则,营造了顺应场地气息的整体环境;园林方面以传移模写为法则,构建了"可游可居"的空间结构,营造了基于园居生活的适地情境。实践说明了中国园林在伴随祖国"一带一路"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代表,可以极强的适应性和先进性为世界人居环境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座古建筑都可以从建筑物上追溯许多往事。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是各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特点,同时建筑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世界建筑的发展,增进了各国的友谊,各国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我们应坚决反对建筑的简单化、一律化,提倡多样化、民族化。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座古建筑都可以从建筑物上追溯许多往事。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是各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特点。建筑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世界建筑的发展,增进了各国的友谊,各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要反对建筑的简单化、一律化,提倡多样化、民族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中国古典园林也开始渐渐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之中,但是当下的很多专业人士认为,封闭性的中国古典园林营造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开放性的城市景现体系,一提到中国园林便意味着封闭私有,对古典园林的回归持否定态度.从长远看,对中国园林遗产的保护和弘扬都是非常不利的.这种思想其实是把中国古代园林这一概念局限在了“末期私家园林”这一很小的范畴,从相当长的中国古典园林生成及发展的过程看,中国的传统园林具有一定开放精神和服务精神,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20.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构建本民族建筑精神文化的基础。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我们自身所拥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深厚,对外来文化的承载力和选择能力就越强,更利于构建出中国建筑的文化精神。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确立了"以传统文化为基石"的教学原则。每个年级设置一个传统文化承继和发展的专题课程,探求传统文化对景观建筑教育品质的提升。其中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是综合性最为突出的课程,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内涵与空间架构的关联,以及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延展,进而提升教学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探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