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和红星 《华中建筑》1994,12(4):63-69
敦煌壁壁画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艺术遗迹,有众多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形象资料,特别是莫高窟壁画中的建筑内容丰富,作用通过对其考察研究,分析了寺,殿堂,塔等类型建筑以及建体布局和空间处理手法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日本宇治平等院凤凰堂为代表的所谓净土(教)建筑、庭园、与敦煌壁画的画像有着相近似的构成,当然也相对有明显差异。一方面其特色自可上溯至唐代。另一方面就其与早期北魏洛阳的佛寺、宫苑具有一致的要素来看,这种以大量使用天宫、飞阁建筑和以苑池为要素的庭园形式,可以说是以古代中国历来的神仙思想为背景而尤好采用的。因而,虽作为净土(教)建筑、庭园原型的建筑、庭园很少,但在中国曾大量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从建筑样式方面来看,当麻曼荼罗中所描绘的建筑及斗拱形式、两重阑额等细部手法,都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初唐时期的样式。  相似文献   

3.
以日本宇治平等院凤凰堂为代表的所谓净土(教)建筑、庭园、与敦煌壁画的画像有着相近似的构成,当然也相对有明显差异。一方面其特色自可上溯至唐代。另一方面就其与早期北魏洛阳的佛寺、宫苑具有一致的要素来看,这种以大量使用天宫、飞阁建筑和以苑池为要素的庭园形式,可以说是以古代中国历来的神仙思想为背景而尤好采用的。因而,虽作为净土(教)建筑、庭园原型的建筑、庭园很少,但在中国曾大量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从建筑样式方面来看,当麻曼荼罗中所描绘的建筑及斗拱形式、两重阑额等细部手法,都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初唐时期的样式。  相似文献   

4.
许涛 《建筑与环境》2012,(4):112-114
通过对高句丽壁画与敦煌壁画中建筑形象的比较研究.在体会高句丽壁画与敦煌壁画辉煌灿烂的文明的同时:领略到丰富的建筑图像内容,经研究能够体现出高句丽壁画中的建筑形象等方面受到了中原王朝的影响。同时。中原王朝也深受高句丽文化的影响。反应了建筑文化传播的互溶性。  相似文献   

5.
优化农村民居的能源利用技术,是提高其生态性与舒适性的必要途径。以敦煌农村民居为对象,研究农村建筑适应气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设计策略。利用Climate Consultant分析了敦煌地区全年气候,结合软件提供的被动式设计方法,提炼了农村民居适应当地气候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敦煌民居设计需考虑干旱、冬季严寒和夏季炎热对居住环境的影响。梳理了民居适应上述气候的空间策略,并提出了设计中冬夏季光热利用和保温散热两组矛盾的优化方法,为北方农村建筑适应气候的更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5)
探讨了敦煌医学的文化内涵,提出其特色主要表现在地域性、开放性、多样性、文学性与艺术性,旨在为敦煌医学及其文化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敦煌壁画中的廊庑建筑为例,从空间界面角度出发,遴选出构成廊庑建筑的界面要素及其所表达的具体形态,分析各要素出现、消失与共存的关系.并利用考古学相关研究方法,以敦煌壁画图像资源复写出廊庑建筑从北魏至宋代的重要历史节点,划分廊庑建筑经历的5个演变分期过程及其类型发展演变,为建筑史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敦煌荒漠化地区民居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敦煌人居环境恶劣,当地居民为适应特殊的地理气候,创造了独特的地方建筑。以积极化的理念总结其中的适宜生态技术、探求发展规律,是敦煌荒漠化地区建筑形式再发展和维护地区建筑特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莫高窟艺术宝库中的敦煌壁画的研究,认为壁画中古建筑在建筑造型上揉和着传统规范和浪漫情调,在空间处理上虚实并重。反映出盛唐时期在佛院建筑中,中国人按照自己的文化思想及生活观念对佛院建筑进行人性摹写。这些建筑艺术中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民族气质和民族心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
随着佛教的传入和盛行,大量的佛教建筑与佛窟、壁画等开始出现,而其中的敦煌壁画最为优秀并自成美学体系。敦煌壁画将佛家艺术和中国古代传统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在我国壁画史甚至是整个艺术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唐朝是整个壁画历史发展中最辉煌的一个阶段,其中许多优秀壁画代表我国石窟壁画艺术的最高水平。文章通过分析初唐时期敦煌壁画中的各类服饰,探讨敦煌壁画的技法特征,为深入研究初唐时期的敦煌壁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万婷 《中国建材科技》2017,26(4):153-154
敦煌壁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其图案、色彩自成体系,它就相当于一个资源丰富的艺术宝库,为设计艺术作品创造了最美的视觉形式,值得现代设计师们研究借鉴。若天水漆艺旅游产品的设计能恰到好处的运用这些元素,对弘扬敦煌石窟文化,繁荣甘肃旅游产品市场,提升当地旅游经济具有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邹永华 《华中建筑》2001,19(4):12-13
该文从建筑文化观建筑环境观,建筑教育观和全社会的建筑学等方面阐述了《北京宪章》的精神可追溯自梁思成先生的学术思想,通过比较表明梁先生隽永卓越的远见。  相似文献   

13.
敦煌壁画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是组成敦煌石窟艺术文化的重要部分,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与世俗的绘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将敦煌壁画的装饰元素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不仅有利于拓展现代平面设计的表现空间,还能够很好的传承和弘扬敦煌壁画中的艺术元素。本文就敦煌装饰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略谈。  相似文献   

14.
张洁 《中外建筑》2013,(6):96-97
梁恩成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从建筑的高低起伏,建筑的序列和韵律及文化内涵讲.这种概括是深奥而富有哲理的。建筑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艺术特征,还反映出时代的特色。建筑师和工程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相互了解配合,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创造出优秀的建筑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梁思成先生这段话耐人寻味之处在于,既然所有的建筑都依附于它的文化,那么中国传统建筑也体现了它所依附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特征,有自己完整的指导思想体系,空间体系和构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孙博文 《建筑师》2014,(3):82-86
"斗栱"是建筑史学科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而且其称谓与形象俨然已成为中国建筑史乃至民族建筑形式的象征符号。梁思成先生在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及实物考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定名。而笔者近期在江南各省对一些乡土工匠进行了田野方式的口述史调研工作,基于笔者观察到的事实,对"斗栱"的称谓及《营造法式》中的相关表达进行了重新地思考。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与宗教绘画共生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道释画渐盛”“山水画成立”,尤以南北朝时期佛教画最盛。佛教画与山水画在敦煌相遇。受中国风景审美的影响,敦煌佛教壁画表现出了与印度、中亚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更加注重风景、建筑以及世俗生活的表达,是背后这一时期中国古人风景设计与风景文化的真实再现。文章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系统对比同一时期印度和中亚的佛教美术,从而进一步明确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风景审美表达。  相似文献   

18.
往事追忆     
梁思成先生学问文章汪洋似海,对人谦抑,诲人不倦。今当梁公八十五岁诞辰之日,回忆半个世纪以前得识梁公,日常受教之景,其音容宛在于怀,略志片断旧事,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