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园林历史研究应重视从园主视角分析园林的景象内容和游赏感受。研究梳理了1630首清漪园"清帝诗咏"(其中1523首为乾隆诗作),从园主视角统计分析了当时园林主要的对外借景要素、借景景点及核心景点的借景手法等。发现风景诗涉及园内63个景点,共有153首明确描述了当时园内37个景点的对外借景状况,其中畅观堂的借景在诗咏中被品评最多,有28首诗作,其次为构虚轩、惠山园和赅春园等;而对外借景景物中山体和四周田野景观最受清帝关注,分别有105首和46首诗描述了二者当时的景象。这些为从园主视角分析其钟爱的借景景点、印象深刻的借景景象和借景游赏感受等内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园林中“围绕借景开展的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园林借景理论的系统梳理和典型案例分析,系统地总结了园林中“借景设计”的目标、对象、原则和主要内容。理清这些基本问题对园林设计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借景设计方法研究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园林中“围绕借景开展的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园林借景理论的系统梳理和典型案例分析,系统地总结了园林中“借景设计”的目标、对象、原则和主要内容。理清这些基本问题对园林设计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借景设计方法研究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琳  王雪  崔山 《中国园林》2022,(S2):126-129
圆明园是以水景著称的清代大型人工山水园林,其内部港汊交织、水系萦回,形成了复杂连贯的水路系统。北远山村作为圆明园水路系统的重要节点,是清帝水路游观的主要景点之一。依托清帝御制诗文,以北远山村为研究对象,从水路观游的视角,归纳泛舟类御制诗文,提炼出近景(水-舟)、中景(水-屋-田)、远景(水-山)3种游观层次,并总结出横向视角的画卷观感、水体映衬的转换层次与田园劳作的空间景致三大游观特征,以期为圆明园水景研究与遗址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周宏俊 《建筑与文化》2016,(11):194-196
以日本的借景园林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整理借景园林的案例,分析空间及视觉层面的群体特征,并探讨所蕴含的设计理念。具体选取了32个典型的借景园林案例,以及其中"背山"的布局方式,基于景观视觉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借景意识与园林及其环境的空间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发现园林的借景意识与借景对象的视觉尺度间存在对应关系,借景园林往往基于借景对象而得以布局,并从中总结出了"小中见大"的空间及视觉特质。  相似文献   

6.
谢青松  王欣  张蕊 《风景园林》2019,26(10):119-123
清末浙江嘉兴文人宅园小灵鹫山馆胜甲一时,今已不存,其现存图咏史料多以游观的视角再现园林景致。将“入境”这一概念作为诠释性的工具,对山馆图咏进行解读,以反推山馆的空间格局并再现游者当时的游园情景。阐述了山馆园林空间在游观的叙述视角下呈现出片段的独立性特征与对偶的差异性组合方式,并结合题咏中的知觉体验及心理感受描写重点讨论了游者当时的游园情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4):108-110
《回忆之诗》是诗人刘春一部重要的作品,集合了刘春多年来不同创作阶段的优秀之作。《回忆之诗》记录了刘春的创作史和成长史,讲述了诗人的创作理念和人生体验等多方面内容,可作为"诗的自传"加以品读。通过"记忆与过程"、"感悟与体验"、"面向写作本身"和"诗歌地理及其他"四方面的论析,《回忆之诗》的审美特质将得到阐释,刘春在诗艺方面的成熟也因此获得更为充分的论证。  相似文献   

8.
李辉 《城市建筑》2014,(7):120-122
基于同样的文化背景影响,叙事文学与建筑之间有着同样的历史发展逻辑。被传统建筑史研究所忽略的一些特征,在某种情境下通过叙事文学的途径透露出来,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中国古代叙事文学表现出鲜明的"史传"与"诗骚"特征,也同样映射在建筑空间上。借此展开的研究,更能揭示出中国建筑发展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李源  李险峰 《风景园林》2022,29(4):128-133
作为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风景点及风景建筑,佛寺园林是古代城市风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明代北京地区的佛寺园林为例,将826篇佛寺游览写景诗文作为研究材料,探究其中的历史景观认知内容:1)基于扎根理论编码方法,从诗文材料中提取7 566个原始文本节点,并梳理得到包含58类景观要素的11个景观范畴;2)基于Python语言编程与VOSviewer软件分析,获得由不同景观要素组成的6类风景意象;3)结合历史舆图和ArcGIS核密度分析,对每类风景意象的空间分布与景观特征进行解释。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宏观层面理解北京佛寺园林的整体历史风貌特色,并为当代文化遗产的相关实践与研究提供审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以清同光年间顾文彬所撰《过云楼家书》、《过云楼日记》两书中与怡园营建相关的记录,包括布局、建筑、山水、花木等造园意匠,建成后的园居生活等为研究基础,结合清末相关诗文、图册以及怡园现存遗迹,试图探寻其初创时期的景致,并对顾文彬的造园意匠加以解析。其相关造园手法可对怡园景观的进一步修复和现代园林的创作提供借鉴,并对清末苏州地区造园风尚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Z1)
清末民初是中国诗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现代学者对这一时期所产生诗歌与诗学思想的评价,往往依据于当时流行的西方文学理论的标准。由于评价体系和理论基础的不同,批评家对中国诗歌的评价结果也产生了巨大的差异,甚至面对同一位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竟然产生出截然相反的论断。本文以黄遵宪诗歌及其诗学思想为例,展现出后人评价的混乱与矛盾之处,并指出各种文学批评前后自相矛盾的内在原因。此外,以沈曾植为代表的同光体派是当时具有重要影响诗歌流派,代表了不同于黄遵宪新派诗的诗学主张。文章以这两种诗学思想为例,阐释了此一时期中国诗歌内部的"通"与"变",进而探讨西方理论对传统诗歌的建构方式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0)
阮籍是魏晋时代"竹林七贤"之一,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他的五言《咏怀诗》正如刘勰所谓"阮旨遥深"。在内与外的冲突里,在今和昔的对比中,阮籍的诗篇满是幽深的情思。通过福柯"疯癫与权力"的美学视域,分别从阮籍所生活的时代环境、统治者的控制与他个人的"使气命诗"等层面出发,透视出在知识与权力隐秘结盟下阮籍性格及其诗歌的成因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4):115-119
诗人刘春在诗集《回忆之诗》中详尽地描述一个诗人的阅读、起居、家庭、社交、思索命运、思考人生等诸多日常行为,对一个诗人的生活日常与精神日常进行了多方面的展现。刘春对于生活现象、对于自身、对于周遭事物所采取的观察方式与表现方式,折射出诗人特有的诗学观念、抒情意图与创作情状;文本之中的艺术精神、文本之后的生命状态以及社会文化政治语境等真相均得以一一展现。  相似文献   

14.
著: 《风景园林》2019,26(7):57-63
介绍柏林工业大学“基于设计的博士项目(PEP)”,以弥补在建筑和风景园林学科研究领域的不足。为此,提出了“狭义设计”的概念。与可以定义为“规划”的广义设计概念不同,此概念更加关注具体、精准的设计项目。叙述了该项目基于认知理论的发展简史,并涉及基于设计研究的特殊方法和加入该项目的申请流程。  相似文献   

15.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作为风景园林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拓展学科外延,丰富其本质及内在思考。对生态工程方向研究进行综述以探索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学科建设新思路。介析生态工程概念、基础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基于学科视角探讨生态工程对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的作用和有关启示。希望通过生态工程的引入探讨一种更符合当前复杂且关系密切的环境和社会需求的新工程观。  相似文献   

16.
鲍沁星 《中国园林》2012,28(8):89-92
灵隐飞来峰是西湖第一山林,具有峰石林立、洞壑万千的独特风景,对于南宋临安皇家园林叠山有重要影响,同时它也是世界遗产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价值至今尚未引起充分重视。探讨了灵隐飞来峰的由来、独特平地石山风景及其对园林叠山的影响,指出其文化反映的是自唐代以来兴起的中隐文化和以石为主的山林欣赏趣味的逐步成熟,是启发中国园林叠石为山的造园思路的重要源头之一。不但其佛教造像艺术非常重要,而且独特的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价值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自然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在自然境域中开展学习自然知识、建立自然情感、爱护自然行动力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推广生态文明理念和促进教育改革的一种很好补充。基于当今自然教育中商业运营机构多、受教距离远、受众范围小的问题,分析了社区花园作为自然教育载体的可能性及现实意义,提出了社区花园景观化、多元化、共治化和可持续性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策略。以湖南农业大学娃娃农园为例,展示了其作为校园教学实践基地的同时贯穿于教学科研、科普互动、设计创新及施工运维中的自然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传统“城-湖”系统是中国富有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水风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当今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地方历史文献、地图资料和广东区域史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下,以惠州西湖和府城为例,从区域视角对“城-湖”系统的空间范围和风景营建进行了讨论。首先,基于水文分析结果与历史文献图纸比对,明确惠州“城-湖”系统界域范围;其次,从广东地区区域发展史的角度解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惠州“城-湖”系统风景营建的统计和空间分析结果所反映的结构性和整体性特征。展示了历史-地理区域与“城-湖”系统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城-湖”系统所具有的“城市历史景观”属性,对于理解中国传统空间设计与营建的动因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129-130
中国古代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为立文之首,可以说,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颜色。金波的《流萤》是翠绿色的。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儿童为本位,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以颜色描写为核心,营造了一个青翠的、闪亮的、动感的翠绿诗境与梦境。  相似文献   

20.
工具理性导向的市场经济向乡村的嵌入导致了乡村共同体的解构,引发了共同体与自然的关系失和、乡村共同体价值认知失序及共同体转型与传承的失范等危机,乡村共同体亟待重构。罗尔斯顿的“荒野”生态哲学为乡村共同体的重构提供了契合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的自然价值观。以“荒野”生态哲学中倡导的自然价值观作为乡村共同体重构的哲学基础,通过对乡村共同体内在价值的反思性自觉与提升,指导空间规划的“守界”实践,重构包含“荒野”的广域乡村共同体,推进荒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