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圆红冬孢酵母、皮状丝孢酵母、斯达式油脂酵母和弯曲隐球菌4株产油酵母的油脂脂肪酸组成,并探讨了碳源、温度和pH对圆红冬孢酵母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产油酵母中可分别检测到21、20、20和18种脂肪酸,其中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是最主要的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90%以上.研究还发现,木糖或蔗糖有利于圆红冬孢酵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溶藻菌对微藻细胞破碎及油脂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小球藻为研究对象,选取5株溶藻菌进行混合培养。结果表明:不同溶藻菌对小球藻细胞破碎及油脂提取效果各不相同。不同溶藻菌的溶藻率依次为:Aeromona hydrophila(73%)Pseudomonas flurescens(65%)Bowmanella denitrificans(56%)、Bacillus cirulans(56%)Kordia sp.(43%)。利用正己烷对小球藻油脂进行提取,提油率依次为:Bowmanella denitrificans(58.4%)Kordia sp.(52.7%)Pseudomonas flurescens(24.1%)Bacillus cirulans(22.5%)Aeromona hydrophila(21.1%)对照组(10.4%)。其中Bowmanella denitrificans菌株在24 h内就能达到高溶藻率,且提油率相比对照组提高4.6倍。  相似文献   

3.
酸热法提取酵母油脂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一株隐球酵母为材料,考查了酸热法中盐酸浓度、盐酸用量、酸热时间、无水乙醇用量、有机溶剂单因素对油脂提取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0.5g干菌体用10mL 4mol/L盐酸沸水浴处理8min,加入无水乙醇用量10mL,用乙醚12mL和石油醚12mL萃取时,油脂得率最高;并对提取的油脂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棕榈酸为20.78%,硬脂酸为4.57%,油酸为59.9%,亚油酸为11.36%,亚麻酸为0.23%,其他3.16%.  相似文献   

4.
酸热法提取酵母油脂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株隐球酵母为材料,考查了酸热法中盐酸浓度、盐酸用量、酸热时间、无水乙醇用量、有机溶剂单因素对油脂提取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0.5g干菌体用10mL4mol/L盐酸沸水浴处理8min,加入无水乙醇用量10mL,用乙醚12mL和石油醚12mL革取时,油脂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黏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微生物油脂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酸热耦合超声波法对黏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微生物油脂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选取酸处理时间、沸水浴时间、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液配比、提取时间、NaCl浓度等7个微生物油脂提取相关因素,首先通过Plackett-Burmen试验设计筛选出3个显著因子:提取液配比(P=0.010 5)、超声处理时间(P=0.010 5)、酸处理时间(P=0.036 4)。然后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3个显著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即酸处理时间34 min,超声处理时间7.5 min,提取液配比1.9∶1。与原始工艺条件相比,1 g湿菌所得油脂重量从42 mg增加到57.33 mg,提高了36.5%。  相似文献   

6.
12种酵母产油脂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索氏煮沸抽提法快速测定了酵母12个菌株的油脂含量,初步地探讨了不同酵母积累油脂的最佳培养期。  相似文献   

7.
以萃取温度、萃取剂添加量、萃取时间为考察对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乙酸乙酯做为萃取剂,开展酸热法提油,在萃取温度60℃、萃取剂添加量10∶1(v/w)、萃取时间5h条件下,油脂得率可以达到56.59%。按照"发酵液-细胞破碎-提油"的工艺,提油流程比现有专利短、使用萃取剂不变、油脂得率相当。  相似文献   

8.
采用苏丹黑B染色法,从海洋淤泥和岩石附着藻类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油脂的海洋酵母菌,利用生理生化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目的菌株的鉴定,结果证明其为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利用酸热法进行油脂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为:每0.5 g干菌体需4 mol/L盐酸10 m L,酸热时间10 min,有机溶剂氯仿-甲醇(体积比2∶1)25 m L,0.15%NaCl溶液10 m L。在最优提取条件下,油脂得率为40.12%。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酵母油脂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应用响应面法优化黏红酵母油脂提取的工艺.通过Plackett-Burmen试验筛选出对油脂得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再用Box-Behnken试验优化这4个因素的水平.按最优工艺提取,实际油脂质量分数为(50.21 ±1.39)%,提高了26.19%.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得到的油脂进行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产生的油脂主要由油酸(C18∶1)、软脂酸(C16∶0)、亚油酸(C18∶2)、硬脂酸(C18∶0)和棕榈油酸(C16∶1)组成,其脂肪酸组成与植物油近似,因此可以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优化粘红酵母油脂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热耦合超声波法提取粘红酵母油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建立了1g湿菌体所得油脂质量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酸处理时间34min,超声处理时间7.5min,提取液(氯仿-甲醇)体积比1.9∶1。在此优化条件下,1g湿菌体所得油脂质量的理论值为60.47mg,实验值为57.33mg,相对误差为5.48%。  相似文献   

11.
不同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糟帆  丁彩云  马玉婷  刘慧燕  傅婧 《中国油脂》2022,47(9):13-18+25
为比较不同工艺制取的亚麻籽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分别以索氏提取法、冷榨法和热榨法制取亚麻籽油,测定亚麻籽油得率、基本理化指标、生育酚含量、脂肪酸组成、挥发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亚麻籽油得率最高,为52.77%,热榨法亚麻籽油得率显著高于冷榨法;冷榨亚麻籽油色泽、脂肪酸组成较佳,α-亚麻酸含量高达54.49%;索氏提取亚麻籽油总生育酚含量最高,为450.79 mg/kg,冷榨和热榨亚麻籽油的总生育酚含量相当;索氏提取和冷、热榨亚麻籽油挥发性成分分别为21、17种和34种,5种为共有成分,其中(E,E)-2,4-庚二烯醛是冷、热榨亚麻籽油的特征风味物质;冷榨亚麻籽油具有较强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而热榨亚麻籽油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二者铁还原力相当,索氏提取亚麻籽油具有较强的铁还原力。综上,不同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的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an endo-polygalacturonase produced by the yeast Cryptococcus albidus var albidus (yeast pectinase) in the mechanical olive oil extraction process and in the production of red wine was investigat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nd olive pastes treated with a commercial enzyme preparation, an increase in oil yield was achieved by treatment with the yeast pectic preparation. Also, the finished oil quality (turbidity, oxidation induction time, chlorophyll, and the content of polyphenols and aromatic compounds) was generally better. Treatment of red musts with yeast pectinase resulted in an improved aromatic profile in the wines, even in the absence of an increase in colour intensity. Moreover, the use of the yeast pectinase did not cause any particular increase in the methanol content of the finished wines.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制油工艺对花生黄曲霉毒素迁移的影响以及去除红衣对花生黄曲霉毒素削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剂浸提法制取花生油时,约3%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和黄曲霉毒素B2(AFB2)迁移至油中,而剩下的97%迁移至粕中;采用水酶法制取花生油过程中,约10%的AFB1、0. 1%的AFB2迁移至油中,AFB1、AFB2分别有69. 25%、77. 70%迁移至液相中;采用压榨法制取花生油时,AFB1、AFB2有约10%迁移至油中,剩下的约90%迁移至饼中;当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较低时,去除红衣对其削减率影响较大;而当黄曲霉毒素含量较高时,去除红衣对其削减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2种不同工艺(物理浸提法:样品1;化学浸提法:样品2)提取的菜籽油样品,通过检测其脂肪酸组成,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对油脂营养价值的影响;通过油脂总极性化合物(TPC)含量测定、油脂氧化诱导时间(OIT)测定以及热重(TGA)分析法等温试验,观察了不同提取工艺对菜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从脂肪酸组成变化和加工性质的角度研究2种菜籽油的稳定性变化,以期从本质上解释不同提取工艺对菜籽油稳定性的影响,并为油脂产品稳态化的研究及储存期的保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葡萄籽为原料,采用两种方法提取葡萄籽油,对其进行甲酯化处理后,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脂肪酸甲酯的含量,通过其含量来间接测定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实验测得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达64%以上。本实验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葡萄籽油和溶剂法提取的葡萄籽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为进一步工业应用提供必要参数。  相似文献   

16.
以葡萄籽为原料,分别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溶剂浸提法、冷榨法和热榨法提取葡萄籽油,研究不同制油工艺对葡萄籽油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临界油多酚含量最高,总酚含量为418.56 mg/kg,类黄酮含量为155.60 mg/kg,黄烷-3-醇含量为75.50 mg/kg;超临界油多酚含量最低,总酚、类黄酮和黄烷-3-醇含量分别为23.15、0.87、5.81 mg/kg。对葡萄籽油中7种单体酚定量分析可知,亚临界油酚类物质含量相对其他工艺普遍偏高,其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儿茶素含量分别为625.09、650.35、565.40μg/100 g;热榨油的原儿茶酸含量最高,为541.56μg/100 g。DPPH、ABTS、ORAC和Fe~(3+)还原实验表明,亚临界油抗氧化活性最强;除原儿茶酸外,葡萄籽油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粮食与油脂》2015,(10):13-16
小麦胚芽油是从小麦胚芽中提取出的一种谷物胚芽油,富含许多植物天然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E、甾醇、亚油酸、亚麻酸、二十八碳醇及其他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该文分别介绍了压榨法、溶剂萃取法、水酶法、超临界萃取法制取小麦胚芽油的提取工艺,以及对小麦胚芽油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辣木籽油的高效提取方法,以辣木籽为原料,分别采用索氏抽提法、乙醇水法和水酶法提取辣木籽原油,通过脱胶、脱酸工艺制备辣木籽精炼油,测定辣木籽原油和精炼油的理化指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对辣木籽原油和精炼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水法对辣木籽油的气味有一定影响,3种提取方法对辣木籽原油和精炼油的色泽和透明度影响不大;3种提取方法中,水酶法辣木籽原油的酸值,其原油和精炼油的碘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均最大,氧化诱导时间最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3种提取方法对辣木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3种提取方法中水酶法提取的辣木籽油的品质总体上较优。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制油工艺制得的菜籽油为原料,比较研究了菜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和甘三酯的组成及微量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制油工艺对菜籽油的脂肪酸和甘三酯组成无显著性影响;水酶法制得菜籽油的酸值(KOH)相对较高,为0.995 mg/g,但富含β-胡萝卜素、植物多酚,含量分别为5.40 mg/kg和152.08 mg/kg;浸出菜籽毛油富含生育酚和植物甾醇,含量分别为833.74 mg/kg和6 607.35 mg/kg;精炼菜籽油的酸值(KOH)最低,仅为0.233 mg/g,但精炼菜籽油的微量营养成分相对较少。分别以氧化诱导时间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了不同制油工艺制得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结果发现5种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大小是:水酶法菜籽油最强,精炼菜籽油最弱,而浸出菜籽毛油、热榨菜籽油和冷榨菜籽油介于其间,这一性质和油中的植物多酚和β-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孟橘 《中国油脂》2021,46(7):20-22
为了考察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微量成分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对不同工艺(冷榨、热榨、浸出精炼、鲜榨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微量脂肪伴随物,如多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总黄酮含量,以及过氧化值、氧化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鲜榨油茶籽油的多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和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其他3种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鲜榨油茶籽油的过氧化值均低于其他3种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远高于其他3种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