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微波联合酶解对小麦麸皮品质改良工艺参数,并对比分析微波、酶解、微波联合酶解三种处理方式对小麦麸皮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小麦麸皮微波联合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700 W,时间15 min,料水比1:4,木聚糖酶添加量0.4 g,纤维素酶添加量0.4 g,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60 ℃,此时小麦麸皮中还原糖含量为25.15 mg/mL。小麦麸皮经微波联合酶解处理后,持水性增加了30.18%,植酸含量降低了70.46%,持油性降低了26.69%,脂肪酶(LA)残余酶活降低至6.13%,粗纤维含量降低至2.79%,还原糖含量上升至25.15 mg/mL。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微波联合酶解可以破坏分子间的糖苷键,使小麦麸皮细胞壁中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生成小分子的还原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微波联合酶解破坏了小麦麸皮结构,使得麸皮表面变粗糙,结构疏松多孔。通过本实验改性的麦麸中脂肪酶残余酶活显著下降,麦麸食用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小麦胚微波灭酶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了寻求一种更好的灭酶方法,稳定小麦胚的品质,试验采用微波对小麦胚进行灭酶.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大大延长了小麦胚的存放期限,缩短了灭酶处理时间,改善了灭酶效果;且微波处理后加快了小麦胚油的提取速度.试验发现,料层厚度1~2cm时,最佳灭酶参数为:微波功率,450W;灭酶时间,3.5min.  相似文献   

3.
微波测定小麦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功率、微波时间和样品量与小麦水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找出微波测定小麦水分最优条件出现的范围。并以此为基础,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微波测定小麦水分的最优条件。试验表明,最优条件为微波功率680W,微波时间10.8min,样品量2.63g,此时测定的小麦水分为11.52%,与GB/T 5497—1985测定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小麦糊粉层粉中的脂肪酸值,在不同条件下对其进行微波稳定化处理。以微波功率、辐照时间、物料水分含量设计单因素试验,以脂肪酸值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600 W、物料水分含量20%、辐照时间180 s的处理条件下,小麦糊粉层粉的脂肪酸值达到最低值。经微波辐照后,小麦糊粉层粉中的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的内源酶活度、微生物菌落总数显著降低(P<0.05),提高了小麦糊粉层粉的安全性;同时,在植酸含量、总酚含量有所降低的情况下,微波辐照后小麦糊粉层粉的总抗氧化能力仍然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制备低聚木糖,先微波消解,后加酶水解,研究微波酶法制备低聚木糖过程中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液料比、加酶量和酶解时间5个因素对低聚木糖提取率的影响.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0 W、微波处理时间7 min、加酶量2.5%和酶解时间8h,低聚木糖提取率为47.5%.该工艺成本较低,所得到的粗提取液颜色较浅,便于脱色,明显优于传统单一的微波消解法和酶解法.  相似文献   

6.
在微波-淀粉酶法制备小麦RS_3型抗性淀粉的基础上,研究了支链淀粉含量对RS_3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小麦淀粉乳浓度、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和耐高温α-淀粉酶的添加量及作用时间对RS_3得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运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并确定了微波-酶作用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即小麦淀粉乳浓度30%,微波条件(780 W,90 s),耐高温α-淀粉酶4 U/g干淀粉,酶作用时长30 min,RS_3的得率为15.2%。在此条件下,分别利用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小麦淀粉制作RS_3,发现当直链淀粉含量为85%时,RS_3得率最大为39.8%。  相似文献   

7.
目的:获得最低非水化磷脂(nonhydratable phospholipids,NHP)含量的小麦胚芽油。方法:采用微波法处理小麦胚芽,以初始水分含量、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为影响因素,以小麦胚芽油中NHP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获得最佳微波处理工艺。结果:最佳微波处理工艺为小麦胚芽初始水分含量26.0%、微波时间3 min、微波功率480 W。在此工艺条件下,微波处理小麦胚芽的小麦胚芽油提取率为9.22%,较对照和传统烘烤处理分别提高6.21%、1.09%,微波处理、对照、传统烘焙处理NHP含量分别为0.087、15.22、8.04 mg/g。结论:微波处理小麦胚芽能显著降低小麦胚芽油中的NHP含量并提高小麦胚芽油提取率。  相似文献   

8.
文献导读     
小麦胚微波灭酶实验研究为了寻求一种更好的灭酶方法,稳定小麦胚的品质,实验采用微波对小麦胚进行灭酶。结果表明:微波对小麦中的脂肪氧化酶杀灭效果显著,能更好的稳定了小麦胚的品质;而且对后续加工处理也有所改善。(1)投料量10.20g料层厚度1 ̄2cm,微波灭酶的最佳参数为:微波功率,450W;灭酶时间3.5min。(2)与未进行灭酶处理相比,微波灭酶大大延长了小麦胚的存放期限,缩短了灭酶处理时间,改善了灭酶效果。(3)微波处理后,小麦胚的提油速度明显加快。(文/刘勇等摘自《粮油食品科技》2005(3))复配型面包品质改良剂的实验研究如何延缓面包的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微波辅助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双酶酶解棉籽粕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碱性蛋白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500 W,酶加量5%(以底物质量计),酶解时间15 min;风味蛋白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600W,酶加量5%(以底物质量计),酶解时间15 min.参照单因素优化条件,对棉籽粕进行连续酶解,酶解液多肽含量为13.32 mg/mL.棉籽粕经过微波连续双酶酶解后,吸油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性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小麦胚芽稳定性及其综合利用率,以新鲜小麦胚芽为原料,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L9(34)正交组合设计,确定了微波辐射稳定化小麦胚芽的最佳工艺参数是:麦胚初始含水量15%,微波功率中高火(581 W),微波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小麦胚芽酸值及过氧化值最低,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料液比、微波功率、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及处理pH值对小麦蛋白标签胶的黏度、黏结强度和抗水时间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微波处理小麦蛋白粉制备啤酒标签胶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5,微波功率600W,处理温度80℃,处理时间90min,处理pH值8.0.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复合酶法水萃牡丹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酶解条件和微波条件分别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果胶酶、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分别为3%、0.5%和0.07%组成的复合酶条件下,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pH 5.5、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 h;最佳微波条件为微波温度50℃、微波功率700 W、微波时间6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为24.59%。  相似文献   

13.
比较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下毛豆仁POD 酶活变化,建立微波处理功率、时间、料水比与POD 酶活的数学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优化出最佳灭酶工艺参数:在微波功率650W、料水比2:1(g/mL)条件下处理80s,检测不到POD 酶活,且感官、营养品质较佳。结果显示:与传统热水烫漂相比,在有效钝化POD 酶活的前提下,VC 损失率下降14.02%,叶绿素损失率下降11.43%,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4.
对微波处理糙米的稳定效果进行研究。以米糠作为对照组,探讨比较二者过氧化物酶、脂肪酶的酶灭活情况,同时考察大米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对糙米稳定化效果非常显著,而大米品质也受到影响,因此为获得大米品质损失最小、灭酶效果最好的工艺条件,通过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对糙米微波稳定进行优化得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700W、微波时间100s、水分含量21%,理论脂肪酶活、碎米率分别为15.66μmol/(g ·h)、18.92%,实际脂肪酶活、碎米率分别为16.25μmol/(g ·h)、17.33%,强化储藏4周后的游离脂肪酸值较未处理糙米减少13.7%,说明所得的糙米微波稳定工艺可用于糙米稳定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李娜 《中国油脂》2020,45(12):1-5
采用微波技术对奇亚籽进行预处理后低温压榨制油,测定奇亚籽油理化指标、营养及抗氧化指标,探讨微波预处理条件对奇亚籽出油率以及奇亚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的水分含量、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对奇亚籽出油率和奇亚籽油的理化指标、黄酮含量、多酚含量及DPPH·和O-2·清除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对奇亚籽油脂肪酸相对含量影响较小。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微波预处理奇亚籽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奇亚籽水分含量12%、微波时间3 min、微波功率600 W,在该条件下奇亚籽出油率可达到21.05%,奇亚籽油酸价(KOH)0.52 mg/g、过氧化值0.44 mmol/kg、黄酮含量318.25 mg/kg、多酚含量28.00 mg/kg,DPPH·和O-2·清除率分别为2479%和26.84%。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不同的灭酶方式在新水剂法提油中的应用效果,以南瓜籽仁为原料,经微波(不同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和烤箱烘烤(不同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处理后,采用新水剂法提取南瓜籽油,测定了南瓜籽脂肪酶活性、南瓜籽油提取率、南瓜籽粕的蛋白质溶解度和南瓜籽油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480 W、微波时间60 s,在此条件下南瓜籽油提取率为95.51%,而烤箱烘烤处理最佳条件为烘烤温度110℃、烘烤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南瓜籽油提取率为94.13%,二者均显著高于未灭酶处理时的南瓜籽油提取率(90.54%);与烤箱烘烤灭酶处理相比,微波灭酶处理获得的南瓜籽油具有更低的过氧化值和更高的黄酮含量、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微波灭酶处理获得的脱脂粕的蛋白质溶解度更高,且耗电量只有烤箱烘烤灭酶的6.15%。在采用新水剂法提取南瓜籽油时,微波灭酶优于烤箱烘烤灭酶。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法提取益智油,对料液比、处理时间、功率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并对益智油进行了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对得油率的影响依次减弱;益智油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时间150 s、料液比4.5 mL/g、功率650W,按此条件得油率达3.36%;抗氧化实验表明微波法提取的益智油抗氧化能力优于Vc。  相似文献   

18.
微波烫漂对杏鲍菇POD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微波烫漂对杏鲍菇POD酶的灭活效果,并与沸水和蒸汽烫漂两种常规灭酶模式效果进行比较。为获得微波烫漂的优化条件,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POD相对酶活影响的二次多项数学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杏鲍菇最适宜的灭酶条件为微波功率570W,微波时间59s。在此条件下处理的杏鲍菇游离氨基酸含量损失少,感官品质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微波、远红外和热风3种处理对核桃仁脂氧化酶类活性的影响,以核桃仁为原料,采用不同强度的微波、远红外和热风对核桃仁进行热处理,测定核桃仁脂氧合酶(LOX)、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微波、远红外和热风3种处理均能够有效地降低核桃仁LOX、POD和CAT活性。3种热处理最优条件分别为:微波385 W处理3min,远红外90℃处理30min和热风90℃处理90min,其中微波灭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以葡萄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水酶法提取葡萄籽油,对超声波预处理条件、酶解条件和微波破乳条件进行优化。经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水酶法提取葡萄籽油的最佳分步酶解条件为:首先添加2.0%的纤维素酶,在p H 5.0、温度50℃、液料比6.6∶1条件下,酶解2.0 h;然后加入1.0%的中性蛋白酶,在p H 7.0、温度50℃条件下继续酶解1.5 h。在最佳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77.48%。在此基础上通过超声波预处理以提高提取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超声波预处理条件为:超声波功率225 W,超声时间15 min,超声温度50℃。在最佳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87.65%,比未经超声波预处理的提高10.17个百分点。再对此体系下制得的乳状液进行微波破乳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微波破乳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微波时间7 min,最终葡萄籽油提取率达到93.83%。试验最佳条件下得到的葡萄籽油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均符合国标(GB/T 22478—2008)要求。超声波预处理和微波破乳是可应用于水酶法提取葡萄籽油的有效辅助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