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南省西峡县尹家沟石墨矿矿石量达3274.35万t,矿物量183.22万t,属于大型石黑矿。该矿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木家垭-内乡断裂与淅川断裂之间,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有利。通过对该石墨矿床研究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综合研究,初步认为该矿床石墨中的碳主要来自有机碳,少数来自无机碳,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矿床。这为西峡地区今后开展石墨矿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及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呼热郭勒沟石墨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东昆仑造山带西段。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Pt_1J),该套地层原岩建造为一套陆源碎屑粘土岩—碳酸盐岩—基性火山岩沉积建造,沉积于浅海区。文章在列出区内地质矿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针对石墨矿床成因类型的研究成果,认为呼热郭勒沟石墨矿床属受后期热液改造的区域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文中在讨论石墨中碳质来源问题时,认同"石墨中的碳质来源于生物有机碳"的说法,并提出前寒武纪地层中的石墨矿,可以作为寒武纪时期局部地段远古生物尤其是微古植物发育繁盛的标志,可为地史、生命演化史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3.
舞钢市杨树湾石墨矿床位于灵宝—鲁山—舞阳太华群石墨成矿带东端,新太古界太华群杨树湾组地层是石墨矿体含矿层位,含矿岩石主要为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少量为含石墨(透辉石)大理岩。矿石类型以片麻岩型为主,深部少量为(透辉石)大理岩型。石墨矿床成因类型为典型的沉积变质型矿床,区内石墨矿的形成受含矿地层原岩性质、变质作用和区域构造控制。研究认为矿体深部及外围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可继续沿矿体延伸方向往深部和矿区外围追寻隐伏矿体,在矿区西北部的叶县辛店一带的杨树湾含矿岩系出露地带是寻找石墨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4.
杨联涛 《矿产勘查》2019,(2):257-263
波风岭石墨矿是陕西省太白—商南石墨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一个大鳞片石墨矿。石墨矿赋存于古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黑云斜长片麻岩、石墨大理岩中,矿床类型为区域变质型,与全国主要的晶质石墨矿床类型和成矿时代一致。对波风岭石墨矿的地质特征全面分析,总结其矿床成因,对于在秦岭地区寻找同类矿床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林口县大砬子村石墨矿位于佳木斯—兴凯(地块) Fe-Au-P-石墨-矽线石成矿带中部,为一沉积变质大型晶质石墨矿床。赋矿层位为中-新元古界兴东岩群大盘道岩组中段(Pt2-3dp2),在矿区内共圈定3条石墨矿带,包括9条石墨矿体。根据槽探和钻探工程结果,该区预测石墨矿矿石量5077.72万t,矿物量402.61万t,固定碳平均品位7.93%。通过对大砬子村石墨矿的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分析,确定了矿体均呈近南北向展布,产状与地层一致,矿石自然类型主体为石墨石英片岩型,局部为含石墨斜长变粒岩型;矿石工业类型为晶质细鳞片石墨矿,总结了其成矿规律,该石墨矿为一层控矿床,成矿碳质来源为有机质,成矿时代为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该石墨矿的找矿发现及研究成果对在黑龙江东部佳木斯隆起兴东岩群大盘道组寻找同类矿床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鲁山—舞阳石墨矿带为河南省重要的成矿带之一,石墨矿床为沉积变质型。石墨成矿主要受原岩性质、变质作用控制。后期的构造活动和岩浆侵入对石墨矿床的矿石品位和矿体的连续性也有较大的影响,一方面破坏了矿体连续性,另一方面又促进石墨矿物再次重结晶,使其片度增大,提高了石墨矿的利用性能。应本着保护环境、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原则,在尊重地质规律的前提下,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石墨矿的勘查开发布局。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大红山晶质石墨矿床位于阴山隆起的渣尔泰山中—新元古代裂谷带,矿体赋存于中—新元古界蓟县系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二段的炭质板岩中,目前共圈定矿体2条,其中Ⅰ号矿体为主矿体。本文立足于区域地质与矿产勘查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成矿地质背景、矿床与矿体特征、样品化学分析、矿石矿物赋存状态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内蒙古大红山地区晶质石墨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表明:(1)大红山晶质石墨矿床是经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区域变质型矿床;(2)该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黏土岩和粉砂质页岩中的有机物;(3)含炭粉砂细晶灰岩与含炭粉砂质板岩接触部位,含矿岩石形成的负地貌是找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鲁山县背孜晶质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凤茹 《矿产勘查》2010,1(3):246-251
背孜矿区地处华熊沉降带北缘,目前已发现58个石墨矿体,散布于全区。矿体随地层产状自北西-南东近于平行排列。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沿走向和倾向局部有分枝复合现象,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石墨矿体赋存于太华群水底沟组地层中,主要含矿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大理岩等,矿床成因为区域变质矿床。  相似文献   

9.
蓝海洋 《矿产勘查》2015,6(6):709-714
张家堡—穆家岭铅锌金银多金属矿位于华北地台(I级)辽东台背斜(II级)营口宽甸古隆起(III级)中部,矿区内赋存有张家堡石墨矿(I矿带)、张家堡铅锌银矿(II矿带)和杖杆沟银矿(III矿带)。文章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赋存地层、产出特点及成矿物质来源的初步分析,认为该区铅锌金银矿床是多成因,多期次叠加、改造的产物,早期的区域变质作用为矿床提供了成矿的物质来源,后期的热液作用提供了部分矿质来源,经过热液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的改造,造成含矿热液部分成矿元素的进一步富集,形成铅、锌、金、银矿体或矿化富集区。同时,区域变质作用也使地层中的碳质物局部富集而形成石墨矿。  相似文献   

10.
王忠  李雨石  刘国华  许令兵 《矿产勘查》2022,13(9):1297-1304
河南内乡县朱庙石墨矿床产出于下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中,岩性主要为大理岩,夹少量黑云斜长片麻岩等,下部岩石普遍含有石墨;石墨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期、区域变质成矿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期和构造运动改造期。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等研究,总结出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认为朱庙石墨矿床为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叠加成因的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11.
青桥河石墨矿位于秦岭褶皱带南部,马道复向斜中部偏南。矿区已发现石墨矿体露头17处,圈定大小矿体数十个。该矿床赋存于下元古界低庄沟岩组的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内,岩石普遍遭受中一深程度变质。赋矿岩性以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片状石英岩、大理岩为主。本文在对青桥河石墨矿区地质概况、矿床特征论述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及区域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认为,该区石墨矿应为片岩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区域上在相同层位内找矿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曾小华  刘嘉  徐江嬿  杜文洋  刘雷 《矿产勘查》2020,11(9):1845-1852
双庙关金矿床是湖北麻城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床,位于桐柏—大别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北东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局部产于近东西向的石英脉中,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次之。矿体围岩主要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变辉长岩脉。通过研究双庙关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找矿方向为北东向破碎带内发育的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变质地质体。通过双庙关金矿与卸甲沟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认为两者同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方向认识对开拓桐柏—大别金矿找矿思路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玉明  张保平 《矿产勘查》2020,11(10):2142-2148
河南省银洞沟银多金属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二郎坪地体中,通过矿产调查和矿区勘查工作,发现矿体呈脉状产出,含矿围岩以小寨组绢云石英片岩为主,矿石类型为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赋存矿体的二郎坪群小寨组变质岩地层中Ag,Au含量较高,为矿源层。矿床流体气相成分和氢、氧同位素特征,成矿流体系统与造山型矿床的特征基本一致,其成因类型可归为造山(层控)型变质热液型矿床。对该区成因机理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在二郎坪地体东段的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蒋芹  陈丽  韩长寿 《矿产勘查》2020,11(4):694-698
小秦岭-鲁山-舞阳地区是我国深变质型晶质石墨矿的重要成矿带,研究区处在该带的东端,区内石墨矿含矿岩系为太华群杨树湾组。为预测研究区内杨树湾组的石墨矿找矿潜力,通过研究典型矿床和含矿岩系的分布特征,对区内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该区以往石墨矿勘查程度较低,今后找矿空间较大,预测500 m以浅石墨矿资源量达500万t,达到超大型规模。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精度磁法、激电和重力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那西郭勒沉积变质型铁、石墨矿区进行地球物理勘查评价,圈定多个高磁、低阻高极化率异常区,经工程验证该异常由多个铁、石墨矿体引起,铁矿体主要赋存于石英片岩和大理岩中,石墨矿体主要赋存于大理岩内,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矿床规模为中型。研究结果表明,高精度磁法与激电的联合应用,可以快速圈定铁石墨矿化异常体,并为后期探矿工程部署提供依据,是寻找同类型矿床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盼  房俊伟  郭灿  江娜 《矿产勘查》2022,13(9):1305-1317
四方山林场东部晶质石墨矿床位于萝北石墨矿化集中区,是近年在佳木斯(地块)石墨成矿带北缘发现的一大型晶质石墨矿床。本文从矿床角度出发,立足于本区地质勘查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对四方山林场东部晶质石墨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归纳总结了区域找矿标志。研究表明,该区矿体分布集中,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品位变化均匀,厚度变化较稳定;伴生有益有害元素含量低;矿石自然类型为石墨片岩型,工业类型为鳞片状晶质石墨;矿石易选,以大鳞片为主;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石墨中的碳来源于生物有机质,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早古生代;具有层控及构造控矿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对佳木斯(地块)石墨成矿带北缘成矿规律研究及总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区域同类矿产找矿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