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6月3日,淮河入江水道左堤74.15K处杨金闸下游南侧钢筋混凝土八字翼墙在暴雨中突然整体倒塌。这是入江水道沿线涵闸工程存在的诸多隐患和薄弱环节的一次暴露。此后,我们对金湖县入江水道沿线涵闸工程的现状作了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上中游15.8万km~2区域内洪水入江归海的主要通道,为国家流域性防洪工程。金湖县境内入江水道堤防长115km,沿线共有穿堤涵闸30座,东西偏泓节制闸2座。这些涵闸大部分与入江水道一起建成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具有防  相似文献   

2.
今年入春以来,江苏省金湖县针对去冬今春雨水多,淮河入江水道频繁行洪的特点,充分发动群众,迅速组织人力、机械,利用春闲时间,突击抢做工程,完成40公里河湖圩堤加固任务。并对淮河入江水道衡阳圩、西堤和横桥联圩3段块石护坡工程等防汛应急工程进行进度和质量监控,责成  相似文献   

3.
汤瑞仁  王作礼 《治淮》1998,(11):45-46
夏日浓荫遮阳,雀鸣蝉噪。淮河入江水道金湖段堤防上高大耸立的意杨,构画起水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淮河入江水道贯穿境内,堤防长达115公里。自1991年以来,金湖县堤防管理所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堤防绿化造林,先后植树28万株,其中意杨25万  相似文献   

4.
陈智跃  王作礼 《治淮》1997,(3):37-39
江苏省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入江水道贯穿腹地,境内堤防总长115公里,穿堤涵闸33座,要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来水入江。为了更好地发挥入江水道的综合效益,我们以县堤防管理所为“河道目标管理考评”试点单位,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入江水道贯穿腹地,境内堤防总长115公里,穿堤涵闸33座,要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来水入江。为了更好地发挥入江水道的综合效益,县水利局将县堤防管理所选为“河道目标管理考评”试点单位,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1概述宝应湖原为淮河泄洪入江通道中的湖泊之一。宝应湖地区的治理与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同步进行,在开辟金湖县金沟改道段、兴建入江水道三河拦河坝、大汕子隔堤和大汕子退水闸后,淮河的洪水直接由入江水道经高邮湖入长江,至此,宝应湖不再担  相似文献   

7.
<正>一、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从长江下游干流引水,沿京杭运河向北送水至山东、河北、天津,以解决京津沿线和山东半岛城市缺水问题,并为农业和生态补水。金宝航道为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第二梯级运西线金湖站的输水河道,其主要任务是将第一梯级抽入里运河的部分江水通过金宝航道线送至金湖站下,金宝航道向东至大运河西堤(南运西闸),西至入江水道三河北堤(金湖站、石港站),全长  相似文献   

8.
宗姗 《江苏水利》2016,(4):10-15
本文针对淮河入江水道运河西堤崇湾段深层淤土软弱地基承载力差的特点,通过变真空预压法与传统真空预压法现场试验区的监测与检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变真空预压法大幅度提高了真空预压的能效,对于加固深层淤土地基可以达到降低含水率、提高承载力,达到堤身稳定的目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泄洪河道,自三河闸起至江都市三江营止,全长156公里,流经淮阴、扬州两市的洪泽、盱眙、金湖、宝应、高邮、邗江、江都和扬州郊区等8个县(市、区)。50年代初期,入江水道按设计行洪8000立方米每秒、高邮湖水位8.5米、三江营5.24米的标准,加固、兴建水工程。1969年重新编制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采用金沟改道段做大汕子格堤方案,按行洪12000立方米每秒、高邮湖水位9.5米、三江营水位5.66米设计。 淮河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由  相似文献   

10.
淮河入江水道设计行洪12000立方米每秒,是洪泽湖泄洪的最大口门。1970年建成以来,连续20多年安全泄洪,为保障淮河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入江水道在江苏省淮阴市境内流经盱眙、洪泽、金湖三县,河长56公里,两岸堤长147.5公里。1975年后,先后成  相似文献   

11.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下泄洪水的主要通道,承担来自淮河中上游约66%~79%的洪水,是淮河行洪的安全阀。为了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半专道输水方案对淮海入江水道行洪的影响,建立北抵洪泽湖三河闸、南至长江三江营的一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在设计洪水工况下分析工程方案对入江水道行洪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入江水道上段、下段行洪水位低于设计值;中段邵伯湖由于东侧修建隔堤侵占河道,行洪时部分区域水位有少量抬高,当对新民滩南部实施切滩补偿后,可有效消除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淮河入江水道建成于1970年,设计行洪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主要承泄洪泽湖以上15.8万平方公里的洪水入江。工程运行20多年来,为确保淮河下游广大地区安全度汛,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河床内存在的诸多行水障碍,特别是三河滩地和改道段生长的4万多亩芦苇,不仅使河床糙率增大,而且还直接缩小河道过水断面,大大削弱了入江水道行洪能力,严重影响了防洪安全。 近几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对清除入江水道阻水芦苇,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探索和方案比较,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江苏水利》1998,(3):24-25
1993年以来,我县针对1991年特大洪涝和1992年大旱暴露出来的问题,水利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总体工作目标,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围绕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供水服务,全县水利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五年来,计投入劳动积累工4625万个,完成土石方6954万立方米,完成了入江水道盱眙段、淮河北堤加固  相似文献   

14.
芦苇阻水 河道内众多滩地和改道段生长着芦苇,致使水道河床糙率增大,行洪水位全面抬高,严重削弱了行洪能力,给安全度汛带来了很大威胁。例如,淮河入江水道的三河段,由于芦苇茂密.1991年汛期,三河闸下泄流量为3000立方米每秒时,金湖站水位抬高到10.33米,相当于设计5000立方米每秒的水位,致使入江水道大堤堤脚普遍窨潮渗水,堤上三处出现裂缝,13座涵闸岌岌可危,被  相似文献   

15.
1 工程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南堤为Ⅰ级堤防,系在现有苏北灌溉总渠北堤上加高培厚。2001年度入海水道南堤险工段劈裂灌浆桩号为63+000~64+100,长100km,堤顶宽4~5m,堤顶高9.4~10m,边坡1:2.5。该段堤防原为人工挖河筑堤而成,堤身均为砂土,土块较大,没有破垡和碾压夯实,造成堤身疏松,孔洞较多,加之堤身瘦小、狭窄,在灌溉总渠行洪时,一直是险工患段,因此,在入海水道南堤复堤前,对其进行劈裂灌浆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6.
金湖县河湖管理所负责管理境内流域性工程——淮河入江水道行洪道31km,两岸防洪圩堤115km以及沿线中小型穿堤涵闸32座。近年来,按照水利部颁布的《河道目标管理考评办法》、《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等,结合本所实际,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大胆实践,工程管理从粗放型、多层管理型,  相似文献   

17.
高福生  朱玉龙 《治淮》1994,(7):24-24
1991年汛期,淮河入江水道自5月31日至8月25日连续行洪118天,宣泄淮河上中游来水444.68亿立方米,为确保淮河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河道中存在诸多行水障碍,尤其是改道段大面积的阻水柴草,使得入江水道自尾渡至漫水公路水面曲线全面超过设计值,在三河闸下泄8900立方米每秒时,金湖站水位达11.69米,相当于设计行洪10000立方米每秒时的水位。入江水道上段在长时间、高水位的浸泡和冲刷下,出现了多处险情。当年入江水道除险  相似文献   

18.
1991年淮河流域所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使我县水利工程设施经受了严峻考验,特别是淮河入江水道连续数月的大流量冲刷,高水位浸泡,使得境内115公里堤防多处出现险情。大灾之后,国务院及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水利主管部门的领导、关怀和指导下,我县境内入江水道除险加固工程于当年开始实施。截止1993年5月底,由淮委和省市水利部门批准的治淮一期工程16个子项目已全部竣工,投入工日100多万个。其中:加固入江水道堤防9535米,实做土方74.8万立方米;拆建、维修、加固病险涵闸8座;建造清障机桥2座;铺砌块石护坡15万平方米;修筑防汛公路13.4公里;定喷加固大  相似文献   

19.
淮河入江水道金湖段全长31km.两岸防洪圩堤115km,设计行洪流量12000m^3/s。淮河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由入江水道经高邮湖、邵伯湖下泄入长江。该行洪道以束堤漫滩行洪为主。保持设计行洪能力,对淮河下游地区的防洪保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亚平 《江苏水利》2013,(10):1-1,4
2013年以来,全省各地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水利现代化建设大局,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工程建设推进有力,建管水平不断提升,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13年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任务为118亿元,目前总体进度良好,达到了序时进度要求。新一轮治淮淮河入江水道、洪泽湖大堤加固工程全线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