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京"彩生活"焊"动你我昆山市群焊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集生产销售和经营管理为一体的国际化专业外资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总投资3000万美金,占地面积100亩,现有员工650余人。公司目前"京雷"版焊接材料主要分为碳钢、不锈钢、低合金钢、铸铁、镍基合金和硬面耐磨钢用系列的电焊条、药芯焊丝、实芯焊丝、氩弧焊丝、焊带、埋弧焊丝及焊剂。目前年产量已达70000t。公司生产的不锈钢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压力容器、医疗器械等行业,并占有了一定的市场量。碳钢药芯焊丝产品也在各大船厂之间被广泛应用,因其产品品质优良、物化性能稳定而受广大用户青睐。  相似文献   

2.
针对加氢反应器接管内壁堆焊双层不锈钢(过渡层E309L、表面层E347L)的要求,采用CO2药芯焊丝气保焊(FCAW)堆焊工艺进行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CAW不锈钢堆焊层化学成分、铁素体含量、抗晶问腐蚀能力和力学性能均满足加氢反应器堆焊层的技术要求,而且堆焊焊道排列整齐、均匀且平滑美观。该工艺现已广泛用于加氢设备接管内壁堆焊不锈钢层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熔滴收集装置、高速摄影仪、电弧焊质量分析仪研究了在电流小于100A条件下焊接时焊缝金属中硅锰质量比对E308LT0-1不锈钢药芯焊丝熔滴过渡及电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缝金属中硅锰质量比的增大,焊接过程中大尺寸熔滴占比先降后增,小尺寸熔滴占比先增后降,当硅锰质量比为0.311时,小尺寸熔滴占比最大,大尺寸熔滴占比几乎最小;不锈钢药芯焊丝的熔滴过渡形式主要为非轴向短路过渡,当硅锰质量比为0.311时,熔滴过渡最平稳,飞溅程度最低,电弧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IG焊)电弧光谱分布进行采集,研究其光谱分布的基本特征,并基于光谱分布的分析,通过预设干扰因素,对不同特征谱段光谱信号随焊接过程的变化进行采集,寻求MIG焊接质量在线光谱测控的理论依据和工程实现.研究结果表明,MIG焊电弧光谱在不同谱段存在金属谱线和Ar谱线聚集区.在不同弧长下的不同熔滴过渡形态,其光谱信号在特征谱段得到明显反映,电流变化引起的焊道变宽也有很好的特征信号;不同干扰因素引起的焊接缺陷,在焊接电弧光谱信号不同谱段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不同,通过对特征谱段信息的采集,可以获得关于焊接过程信息的特征信号,从而实现对MIG焊接质量的分类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提及的JQ.YJ501-1L药芯焊丝是基于船厂焊接合拢缝时容易出现裂纹而研制的。该焊丝的特点是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很小,在-40~-20℃之间依然有较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全位置焊接工艺性能优良,可以在较大的焊接参数下进行立焊操作,并保持良好的电弧稳定性和焊接操作性能。  相似文献   

6.
干扰因素下钢TIG焊电弧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干扰因素下TIG焊电弧的光谱信息进行采集,研究了气流量变化、焊接试件表面存在锈等干扰因素对焊接过程电弧光谱分布的影响,并基于光谱分布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光谱谱段对干扰因素的反映,寻求实现焊接过程质量在线光谱测控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干扰因素在焊接电弧光谱信号不同谱段(220~300nm、300~430nm、430~520nm、530~680nm、700~900nm、900~1000nm)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不同,其中220~300nm对应谱段以FeⅡ谱线的影响为主,在700~900nm对应谱段以ArⅠ谱线的影响为主,在此两个谱段干扰因素响应较明显。历史通道采集结果表明,干扰在250~350nm、700~830nm谱段,信号特征非常明显,具有很好的信噪比,并且不同干扰因素在特征谱段的反映具有自身特点,可据此对干扰因素进行分类判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干扰因素下TIG焊电弧的光谱信息进行采集,研究了气流量变化、焊接试件表面存在锈等干扰因素对焊接过程电弧光谱分布的影响,并基于光谱分布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光谱谱段对干扰因素的反映,寻求实现焊接过程质量在线光谱测控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干扰因素在焊接电弧光谱信号不同谱段(220~300nm、300~430nm、430~520nm、530~680nm、700~900nm、900~1000nm)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不同,其中 220~300nm对应谱段以FeⅡ谱线的影响为主,在700~900nm对应谱段以ArⅠ谱线的影响为主,在此两个谱段干扰因素响应较明显。历史通道采集结果表明,干扰在250~350nm、700~830nm谱段,信号特征非常明显,具有很好的信噪比,并且不同干扰因素在特征谱段的反映具有自身特点,可据此对干扰因素进行分类判识。
  相似文献   

8.
采用TIG焊接工艺,选用直径为Ф2.0 mm的ER309焊丝对304不锈钢和Q235A进行对接双面焊,改变焊接电流大小及保护气体流量,通过对焊接接头拉伸实验、SEM断口及能谱分析,发现焊接电流取110 A,气体流量取6 L/min时,焊缝组织均匀,其力学性能较好,形貌出现明显韧窝。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释铝合金激光-电弧双面焊激光稳定、压缩电弧的物理机理,采用对比试验的研究方法和红外测温、电弧光谱分析的技术手段,分析激光对电弧作用的物理本质.结果表明,在激光匙孔未穿透条件下,激光形成的大梯度温度场为电弧提供阳极斑点是铝合金激光-电弧双面焊电弧稳定、收缩的根本原因,高能量密度的激光热源和高热导率的材料二者不可或缺;而在激光匙孔穿透条件下,光谱分析显示常规钨极惰性气体保护(Tungsten inert gas arc,TIG)焊电弧的Ar谱线强度最高,不锈钢激光-电弧双面焊电弧次之,而铝合金激光-电弧双面焊电弧Ar谱线最弱,这表明铝合金较高的饱和蒸汽压使得激光在匙孔底部产生较多的激光等离子体,为电弧提供了更加容易的导电通道,因而电弧弧根作用于此.  相似文献   

10.
E309LT1-1不锈钢药芯焊丝堆焊层侧弯试样在弯曲时有时会出现开裂现象。利用低倍检测、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金相显微镜,对金相试样的横切面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开裂现象与过渡层出现的M23C6相有关。利用Thermal-Calc软件进行模拟得出,影响M23C6相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碳含量较高,通过控制过渡层熔敷金属中的碳含量可以消除M23C6相的出现,从而使侧弯性能合格。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速相机对高氮钢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的熔滴过渡、熔滴形态、等离子体形态进行采集与分析。采用图像处理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给出熔滴在电弧空间飞行时的受力大小和加速度。初步计算激光产生的金属蒸气对熔滴的反冲力的大小和分布。结果表明:熔滴呈现颗粒过渡的临界焊接电流为180 A附近;熔滴呈现射滴过渡的临界焊接电流200 A附近。激光的加入对电弧具有明显的压缩作用,在熔池表面这种压缩作用更为剧烈。通过观测和计算给出电弧焊和激光-电弧复合焊时熔滴刚脱离焊丝的加速度分别达到70 m/s~2和50 m/s~2。在实际复合焊接过程中,当熔滴落入熔池位置与激光匙孔间距为3 mm时,从激光匙孔喷发的金属蒸气对熔滴的反冲力非常小。激光的加入主要改变了电弧形态,近而改变熔滴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使得熔滴在接近熔池表面发生合并和过渡频率减慢。  相似文献   

12.
陈玲  周林军  李岗 《装备制造技术》2023,(6):283-285+294
针对5A06铝合金缺乏全位置焊接工艺这一问题,采用三个不同的焊接位置分别设置三组不同参数对其进行焊接,研究焊接位置对工艺参数和接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面,采用钨极氩弧焊(GTAW)方法焊接5A06铝合金,钨极直径2.5 mm,焊接速度50 mm/min,电弧电压16 V,平焊焊接电流100 A,气体流量10 L/min,立焊焊接电流90 A,气体流量9 L/min,横焊焊接电流90 A,气体流量9 L/min,三组参数能确保焊缝表面成型良好,无焊接缺陷产生;平焊、立焊和横焊焊接后焊缝金相组织由α(Al)固溶体、β相+不溶杂质相组成,由于热输入的影响,焊缝冷却速度慢,延长了焊缝中Al-Mg共晶形成的时间,焊缝组织呈现带状或条状,母材组织呈现等轴晶状,焊缝晶粒较母材粗大;焊接过程中5A06铝合金强化力学性能元素Mn和Mg受到高温电弧作用被烧损,因此三种焊接位置焊缝硬度均比母材低,因平焊时焊接电流比横焊和立焊大,平焊焊接区域Mn和Mg元素烧损比立焊和横焊大,平焊焊缝硬度比立焊和横焊低,由于电流差距较小,硬度差值小,为5A06铝合金焊接工艺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Q235碳钢因其良好的焊接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其常用的MIG焊的焊接工艺参数在车间环境下受到焊接粉尘、油污等因素影响,焊接质量稳定性无法把控,本文在车间环境下对Q235碳钢MIG焊的焊接工艺进行研究,研究焊接电流的变化导致焊接线能量的变化对焊缝质量的影响,结合超声波无损检测、微观金相实验进行焊缝质量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焊接工艺参数。研究发现:当焊接电流为86 A时,电弧相对不稳定,飞溅较多,成型质量差;随着电流增大到126 A时,电弧稳定,飞溅极少,成型质量良好;继续增大电流时,发现飞溅少,但焊缝成型质量差;结果表明,最佳焊接工艺参数为电流126 A、电压19 V、速度50 cm/min、气体流量1.7 L/min。  相似文献   

14.
闫华 《机械》2019,46(4)
激光电弧复合焊是一种低成本、高适应性的焊接方法,在铝合金、不锈钢等难焊金属中,可不同程度的减少和消除了焊接缺陷。以A6N0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焊接坡口设计,研究了间隙变化量对焊缝成形的影响以及进行了焊接接头残余应力检测。结果表明:为了满足激光-MIG复合焊接的工艺,需要设计单独的坡口型式。通过降低焊接速度,间隙为2.0 mm时仍可获得良好焊缝成形。MIG焊接,激光-单丝MIG焊接、激光-双丝MIG焊接,沿着焊缝的应力除个别区域外,皆为小于150MPa的压应力,激光-单丝MIG焊接的焊件整体应力值较小。  相似文献   

15.
1.概述高强钢以其重量轻的优势广泛应用于自升式海洋平台中,目前海洋工程领域广泛使用690MPa级高强钢。为了进一步降低平台的重量,全球最大钢铁集团ArcelorMittal旗下INDUSTEEL钢厂开发了830MPa级的高强钢SUPERELSO830,该钢经热轧、淬火及回火工艺,全板厚上的韧性保证值为50J/-60℃,屈服强度≥830MPa,提供89mm和160mm两种板厚。为解决S U P E R E L S O830的焊接问题,INDUSTEEL和法国液化空气焊接集团合作开发了焊条电弧焊及药芯焊丝埋弧焊工艺,焊态下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焊接方案完全满足各项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1Cr17不锈钢表面进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TIG)冷焊重熔及ER347L不锈钢焊丝熔敷工艺试验,并研究了重熔层和熔敷层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以及在质量分数为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TIG冷焊重熔时,当冷焊时间分别在200~150 ms、150~100 ms、100~50 ms范围内时,获得成形良好重熔层所需最小冷焊电流分别为40,70,100 A;TIG冷焊熔敷时,当冷焊时间分别为50,100,160,200 ms时,获得成形良好熔敷层所需最小冷焊电流分别为230,190,150,120 A.TIG冷焊重熔或熔敷形成的热影响区(HAZ)晶粒较1Cr17不锈钢母材未发生明显粗化,HAZ宽度不超过250μm,重熔层和熔敷层的组织较母材细小;重熔层和熔敷层比母材具有更高的硬度和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光学仪器》2006,28(1):28-28
Hamamatsu公司目前推出用于测距仪、激光雷达和空间光传播的S9717系列硅雪崩光电二极管。这些器件覆盖400nm-1000nm的响膨光谱,在800nm处达到0.5A/W的感光灵敏度和100的增益。目前该公司有三种型号的雪崩光电二极管,即S9717-02K、S9717-05K和S9717—05L。S9717 02K的一般暗电流为50pA,末端电缚为1.5pF,有效面直径为0.2mm。其余两种型号的二极管的一般暗电流为100pA,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和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方法(MWPLS),在640~1 100nm范围内建立血糖短波近红外的优化模型。使用马氏距离对人血清样品中的奇异样品进行筛选,将检测光谱分别等分为2~15份进行IPLS分析,对比建立预测模型。设窗宽为151nm,成分数范围(1~20),全谱进行MWPLS,对预测模型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依据马氏距离采用最小半球体积法能有效筛选所采集光谱中的奇异光谱,IPLS可以有效地找到葡萄糖分子官能团对应的近红外特征谱段,MWPLS能够找到适合建模的精确起止波长点,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血糖浓度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0.982 2,预测均方差RMSEP=0.163 5 mmol/L,偏差Bias=-0.087 3mmol/L。  相似文献   

19.
光谱波段和治疗光强度是光治疗的关键,决定了适应症、治疗深度和疗效。基于水滤红外线A原理,本文采用大功率高效卤素灯为光源,通过对光束整形、密闭液体过滤器以及电子学控制等系统设计了大功率光谱治疗仪,其基本性能与国外先进产品基本相同。该治疗仪的光谱、光功率密度、电气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通过了医疗器械注册检验,并应用于慢性软织损伤炎症、疼痛的临床治疗中。临床实验结果显示,71例患者在经过(6±1)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100%,显效率达80.28%,未发生不良反应。该治疗仪提升了有效光谱宽度和治疗光强度,降低了热效应,提高了穿透深度和疗效,有望广泛用于软组织的损伤、慢性炎症、疼痛及伤口愈合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肺部超声检查在小儿肺炎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总结超声征象特点。方法 :X线及超声诊断,超声复查的36例患儿作为研究组,X线检查及复查的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研究组超声诊断准确率,比较2组患儿的辐射损伤率,总结超声特点。结果 :研究组超声与X线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辐射损伤率低于对照组(χ2=7.027,P<0.05)。肺炎患儿首次肺超声征象主要表现为受累肺脏局部胸膜线异常(100%,36/36);A线消失(100%,36/36);肺泡-间质综合征(100%,36/36);肺实变(50%,18/36)。治疗6天后仍有58.3%胸膜线异常,44.4%患儿A线消失,72.2%患儿存在肺泡-间质综合征,38.89%患儿存在肺实变。出院时大部分患儿胸膜线、A线基本恢复正常,无明显肺实变影。仅两到三例出现微弱征状且影响可忽略。结论: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小儿肺炎结果基本一致,超声检查对机体的损伤较小,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肺部超声检测结果进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