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冲压加工自动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尤其在汽车厂大多数冲压生产线上,已实现了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全自动化冲压生产有两种型式:贯通式压机生产线和多工位压力机。而三向传送式多工位压力机的研制成功,使得全自动化冲压生产中采用多工位压力机的比例日益增多了。多工位压力机是在一台压力机中,从原材料  相似文献   

2.
(1)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 研发目标:该课题研制开发42000kN、64000kN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各1条,滑块行程≥1200mm.全线生产节拍≥12件/min,换模时间≤5min。生产线组成包括:长行程多连杆压力机、上料机构、在线清洗机构、在线涂油机构、快速送料机构、下料装置等。  相似文献   

3.
在多工位热模锻压力机和多工位自动热镦机上,工件在工位间的传送是自动进行的。高度发展的传送机构,即使在高温条件下,工作也仍然可靠,停车时间很短。所以,这种自动化设备能够长时间地连续工作,大量生产优质锻件,而且成本低廉。一、多工位热模锻曲轴压力机这种多工位热模锻压力机上的典型锻件有管道配件、齿轮毛坯、连杆和链节等(图1)。  相似文献   

4.
近5年来,多工位压力机得到了巨大发展,它不仅用于汽车行业大型零件的大批生产,而且还越来越多地用于电气设备行业、办公设备行业乃至专业冲压厂的中小型零件的小批量生产。批量小到4万件,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向多工位转移”已是一个世界性现象。单独伺服驱动式多工位机构比凸轮驱动式快10%~15%,通过重新编程,还可以实现更快的重新调节。目前热销的是宽台面、高速度、高柔性的多工位压力机。多工位压力机还有许多其他改进:传送夹板可以摆开;在一台压力机上可以联合采用级进模和多工位模;凸轮传动机构也可以由伺服电机驱动;普遍采用快速换模装置……。有的公司在单独生产多工位传送机构,为新压力机配套并用于改装旧压力机。  相似文献   

5.
当前,压力机自动化的发展也包括了用于开式压力机生产线工件传送系统的自动化。该传送系统是单独驱动的,也是一套独立的设备,由一台电机,经凸轮机构和位于压力机喉口内的水平杆在模具后部作往复运动;除了水  相似文献   

6.
到目前为止,对于大面积拉深件,在自动化工业中主要采用整体平板压力机加工。在这种机床上加工,板材毛坯要经过多道工序依次加以成形和修整。最近二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个特点,是从连续操作提高到同步的冲压生产线,全自动化传送零件。在此期间,压力机的用户愈来愈要求减少投资,降低制造和人工成本。这些要求导致上述改进需进一步发展。即将原来单台压力机的组合联接起来,形成一套紧凑的大型零件多工位压力机,且具有综合相连续的零件传送机构。  相似文献   

7.
汽车行业的压力机生产线早已实现了自动化。不过,以往的传送装置与压力机之间系机械刚性联锁的。联邦德国舒勒(Schuler)公司开发的CNC传送装置,不仅适用于现在的自动线,也可用在由老设备组成的自动线上。一、CNC传送装置的特点适用性好传送装置装设在按照“悬挂原理”设计的托架上。这种传送装置,不仅对构成生产线的各台压力机之间的距离不同能够适应,同时还  相似文献   

8.
《焊接》2015,(6)
针对圆柱电池极耳与盖帽的焊接,采用激光点焊方式。为提高焊接生产效率,设计了转盘式多工位焊接夹具,上、下料过程与激光焊接过程同时进行。为了便于人工上、下料,设计多组夹具,上料完成后,夹具自动夹紧,焊接机构自动焊接,形成高效的半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冲压制件类型的变化、;中压工艺复杂程度的提高以及人性化生产的要求,传统压力机生产线人工上、下料的生产方式存在效率、速度、精度及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已逐步被自动化输送系统取代。  相似文献   

10.
《焊接》2016,(9)
针对手机电池的极片与电池壳体的激光焊接,设计了半自动化生产线系统,主要由自动上料组件、夹紧组件、输出镜头组件、下料机构组成,其中上料部分由储料器和推料机构组成;下料机构由推料机构、翻转机构、运动皮带组成。整个焊接生产线为半自动形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SPL型板材冲压加工自动生产线,包含带自动装料、卸料功能的立体仓库及F30数控转塔冲床.介绍了冲床主要结构,以及实现流水线生产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自动化冲压生产问题,根据某厂加工汽车覆盖件的生产特点,针对大型闭式压力机,研制一套自动化上下料系统,实现单机自动化生产。该系统由拆垛取料机械手、对中台、桁架式上下料机械手和压力机组成,适合种类多、批量小的生产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冲压件的加工质量,节约加工成本。经过试验:系统可以实现长500~1 600mm、宽500~1 200 mm、厚度在0. 2~3 mm内的任意尺寸板料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单周期运行时间为12 s,达到了生产要求。此套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方便、生产柔性好、经济性好、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设计了立式双刀架双工位车削中心加工盘类零件的上下料机构和控制系统。主要设计其执行机构和基于单片机自动上下料机构的控制系统;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编制了单片机控制程序实行手动、单步、设置参数及自动控制。该自动上下料机构能够实现与车削中心或数控机床配合,实现零件加工过程中上下料的自动化和无人化。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市场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自动套管设备高生产效率的要求,采用多工序并行工作原理,设计出结构合理的自动上料系统、胶管放料输送系统、垫片成形及输送系统、转位机构、校正机构、胶管热收缩系统和自动下料系统,实现将多个电池同时进行上料、输送、套胶管、加工垫片成形、加装垫片、热缩收口胶管、输出锂电池成品等全自动连线生产。可将设备的生产速度由原来的每分钟60个提升到每分钟120个,从而实现锂电池套管的全自动、高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冲压自动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芳 《锻压技术》1995,20(2):29-32
本文分析讨论了冲压自动化领域中的若干基本问题,包括模具结构,工件上下料,毛坯开垛上料,工件码垛,安全问题等,文章介绍了一条先进的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可供实际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数控机床运行稳定性和生产效率,设计满足自动装卸工件作业的机器人制造单元控制系统。分析了制造单元结构和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以SIMATIC S7-1200 PLC为控制器,通过ProfiNet协议远程控制机器人与数控机床协调作业的自动控制方案,完成主要设备和I/O模块选型、I/O信号分配。根据生产工艺流程要求,编写机器人和PLC控制程序,完成ABB IRB120机器人与SINUMERIK 828D加工中心信息交互,实现在CNC加工过程中自动装卸工件辅助作业。机电联调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满足CNC加工自动装卸作业要求,有效地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铸件螺纹脱模是压铸模设计的难点之一。自动旋转脱螺纹一般采用齿轮-齿条机构或液压-齿轮机构,大螺旋角螺杆脱螺纹机构则是一种新机构。该机构利用压铸机开模为螺纹型芯旋转脱模提供动力,通过大螺旋角螺杆机构将压铸机开模的直线运动,转变为螺纹型芯旋转运动,实现螺纹铸件自动脱模。无需外接脱螺纹动力装置,节省模具成本,提高了铸件生产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对FMS激光切割机柔性生产线进行整体介绍,系统分析构成整条生产线的各个组成部分。本生产线由国际先进的全自动立体仓库、高性能激光切割机等关键设备组成,包括三菱触摸屏、PMC轴同步运行控制、全自动上下料装置等多种技术,立体仓库与激光切割机采用总线数据通讯,通过自动编程软件为客户实现完整的加工流程。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内车牌压字机存在自动化程度差、生产效率低和定位精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一种以IPC+PMAC为核心的汽车车牌自动压字机控制系统。采用IPC和PMAC控制字模库,实现对车牌字模的组合排序。利用PLC控制步进电机、气缸等完成车牌的上下料;由液压缸对车牌进行冲压,完成车牌的自动化压字。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车牌的全自动化压字,提高车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可为设计新型的汽车车牌压字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制造柔性和生产效率,缩短制造周期,公司设计、制造了一套自动上下料装置,并将原有的数控机床进行改造,最后集成为一台自动化柔性制造单元。文中自动上下料装置电气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IMOTION D425运动控制器,数控机床为SIEMENS 810D数控系统。应用证明,该单元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可靠性,极大的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