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机械补偿机构是金属板材折弯机中普遍使用的挠度补偿机构,它可以减小折弯工件时滑块与工作台挠曲变形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折弯机的制件精度.折弯过程中,折弯机机械补偿机构受到反复挤压与拉伸,容易产生强度和疲劳破坏,机械补偿机构的设计中对其进行疲劳寿命的估算与校核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采用三维弹性接触有限单元法对某型机械补偿机构的折弯过程进行模拟,得出折弯过程中机械补偿结构的最大接触应力,将得到的最大接触应力代入材料的S-N疲劳寿命公式,计算得出补偿机构的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械补偿机构的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并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程度.该方法对折弯机机械补偿机构的疲劳寿命的估算与校核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数值模拟在折弯机机械补偿装置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三维弹性接触有限元法对折弯机机械补偿装置补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工作台上表面变形挠度曲线.通过与滑块下表面变形曲线的比较,修正机械补偿装置的设计尺寸,使得工作台和滑块的变形曲线有较高的吻合度,保证了折弯机的加工精度,对机械补偿装置设计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应用于折弯机的挠度补偿机构有液压和机械两种方式。每种方式又由于折弯机制造商的不同而衍生了多种结构形式。比较常见的机械补偿结构是将下模座下部的宽台面设计为具有挠度补偿功能的台面以弥补折弯时下部中立板发生的变形,同时拟合上滑块的变形,从而在工件全长上获得角度一致的折弯精度。Schiavi是一家意大利折弯机制造商,它的折弯机机械补偿机构与众不同,别具特色。本文根据多年从事折弯机设计开发工作经验,对Schiavi的机械补偿结构进行分析,并指出其设计构思原理。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折弯机的三维模型,分析了下横梁液压补偿机构的原理并对其进行了设计计算.采用有限元软件CosmosWorks对折弯机下横梁进行了静力分析,定量地描述了下横梁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状态.通过折弯角度的误差分析以及折弯机滑块与下横梁上表面的挠度曲线的对比研究,得到液压补偿装置的变形规律,验证了液压补偿系统具备对下横梁的挠曲变...  相似文献   

5.
折弯机机械补偿装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本文采用三维弹性接触有限元法对折弯机机械补偿装置补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机械补偿装置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机械补偿装置在折弯机加工工件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补偿效果,为机械补偿装置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和几何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接触分析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6.
数控折弯机两种补偿机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数控折弯机液压补偿机构和机械补偿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性能比较。液压补偿机构作为一种已经在数控折弯机上应用了10多年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而机械补偿机构是最近几年才应用在数控折弯机上的新型技术。后者在折弯机加工过程中能起到更好的补偿效果,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所青睐。  相似文献   

7.
折弯机的加工精度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对工作台变形进行分析,折弯时滑块与工作台共同受到板材的反作用力,必然会产生明显的挤压变形,从而导致上、下模发生相同的挠曲变形,严重降低了工件的折弯角度及直线度。以某型数控折弯机为研究对象,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利用液压原理对工作台挠度进行压力补偿,运用有限元分析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多变量建模并仿真,研究了折弯机在满载自由折弯工况下的补偿效果,并确定了最佳的优化方案,运用有限元理论解决了实际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影响折弯机滑块直线度的关键因素,掌握滑块弹性变形的理论数据,为折弯机滑块的结构设计和刚性校核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利用Pro/E分析软件,结合折弯机的工作情况和受力状态,通过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和敏感度分析,找到各模型尺寸与弹性变形的数据关系,并确定经济可行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弹性力学理论分析了影响折弯精度的原因是折弯机的滑块及工作台弹性变形导致的压力分布不均匀.介绍了国内外三种挠度补偿方法.通过对本公司生产的液压补偿式折弯机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比较了补偿前后工作台的变形及压力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一种新型液压夹持机构中各传力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导出了该机构工作时活塞杆的推力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液压缸的选型和活塞杆的强度校核,为该种新型液压夹持机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茹  徐涛 《机床与液压》2016,44(9):129-131
为进一步研究半主动式升沉补偿的补偿工作机制,在对半主动式升沉补偿装置补偿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装置中的气液储能器和主动补偿缸进行了力学分析和流量连续性分析,并基于AMESim软件对补偿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补偿过程中大钩位移随时间变化范围较小,处于小幅值正弦波动范围内,系统能耗曲线近似呈线性上升趋势以及气液储能器压力曲线变化整体趋于平稳。该系统仿真结果能为半主动式升沉补偿装置的设计改进和技术发展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补偿效率和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2.
接触应力状态是涂层材料表层破坏、整体分层剥落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Q235钢基体表面TiN/LZAS微晶玻璃梯度涂层在法向静载下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该复合涂层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比较有限元数值解和Hertz理论解,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探讨了不同层数和层厚对涂层体系接触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径向接触应力和Mises应力的最大值均位于接触区域中心处,最大剪切应力位于接触中心附近;涂层层数和厚度对涂层表面径向应力、界面剪切应力和整体Mises应力均有明显影响。模拟分析的结果可以为该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工业结构钢疲劳极限的断裂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一种预测材料疲劳极限的简便方法。该方法仅需获得一个材料参数(如材料硬度)便可确定材料的裂纹扩展抵抗阻力曲线。由于有效应力强度因子范围门槛值ΔKeffth∞是一个与裂纹长度及应力比无关的材料常数,只需将裂纹张开应力强度因子门槛值Kopth表示为裂纹长度的函数,作出材料的疲劳断裂曲线,就可以预测任意应力比下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利用这种方法作出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利用Gleeble模拟试验机进行了一种新的不等温应力松弛试验来考察两种低合金钢的焊后应力松弛开裂敏感性。该试验方法以热膨胀量补偿法模拟整个去应力处理(包括加热和保温)中与应力松弛开裂产生过程吻合的应力—温度条件。试验获得了一种连续加热断裂时间—温度“C”曲线及不等温应力松弛塑性的新概念,并定量测出了材料在此过程中的应力松弛塑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拉深过程中压边力分布实验测量方法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了压边圈结构对冲压成形过程中压边应力分布的影响,建立埋入式压边应力测量系统,对冲压过程中压边圈与板料之间的接触应力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压边圈结构的变化对压边圈和板料之间的接触应力有显著影响,通过合理设计压边圈结构,可以实现在压边圈不同部位施加不同的压边应力,从而改善冲压件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淬火残余应力对铝合金厚板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规律,建立7075铝合金厚板表面三维裂纹数值仿真模型。采用顺序热力耦合法求解淬火残余应力场,将残余应力场作为初始载荷条件求解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并与无残余应力场的应力强度因子值进行对比,研究两种条件下应力强度因子的分布规律和两者之间的异同;通过分析在初始淬火残余应力条件下不同半径裂纹受不同均匀拉应力荷载作用时的裂纹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位置角的演变曲线,探究淬火残余应力对裂纹扩展趋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淬火残余应力的存在改变了铝合金厚板应力强度因子的分布规律和裂纹的扩展趋势,淬火残余应力使表层附近的裂纹扩展受到遏止,裂纹易于在厚度方向优先扩展。  相似文献   

17.
The role of adhesion in contact fatigu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y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s of interfacial adhesion in the mechanics of rounded contact between two bodies, a new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 wide variety of contact fatigue situations involving cyclic normal, tangential or torsional loading. In this method, conditions of “strong” and “weak” adhesion are identified by relating contact mechanics and fracture mechanics theories. Invoking the notion that for strong and weak adhesive contact, a square-root stress singularity exists at the rounded contact edge or at the stick–slip boundary, respectively, mode I, II or III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are obtained for normal, sliding and torsional contact loading, accordingly. A comparison of the cyclic variations in local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with the threshold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range for the onset of fatigue crack growth then provides critical conditions for crack initiation in contact fatigue. It is shown that the location of crack initiation within the contact area and the initial direction of crack growth from the contact surface into the substrate can be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by this approach. This method obviates the need for the assumption of an artifical length scale, i.e. the initial crack size, in the use of known fracture mechanics concepts for the analyses of complex contact fatigue situations involving rounded contact edges. Predictions of the present approach are compared with a wide variety of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