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解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药敏性情况,本文采用《GB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分离培养方法,利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及荧光PCR从市售水产品中分离鉴定出6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通过常规PCR对60株分离株中四种毒力基因的分布进行筛查,并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进行药敏性试验。结果显示,市售水产样品的6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中tlh基因携带率为100.00%、tox R/S基因携带率为100.00%、tdh基因携带率为95.00%,trh基因携带率为65.00%,多重毒力基因携带率高,其中四重毒力基因携带率为61.67%;分析60株分离株对1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发现对氨苄西林有极高的耐药性,耐药率为96.67%,多重耐药现象不突出,仅有4株分离株对2种药物耐药。结果表明,市售水产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且多数携带多重毒力基因;分离株耐药情况不突出,但对抗菌类药物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需警惕水产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海口市市售贝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菌株血清学分型情况以及不同来源菌株的耐药情况,分析海口市市售贝类海产品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特点。方法 2014—2016年,按照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和《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五类海产品(白贝、排海、毛蚶、蛏子、芒果螺)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和血清学分型,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相关耐药分析。结果五类海产品样品共157份,其中65份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白贝的检出率最高,为63.6%(21/33)。所分离的65株副溶血性弧菌主要血清群为O3和O5,完全分型26株,总体分型率为40.0%,其中以O1∶K25为主要血清型。65株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95.4%,62/65),对头孢噻肟的中介率较高(33.8%,22/65),对8种抗生素产生了5种耐药谱。65株分离菌株神奈川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且均未检出与致病性相关的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及耐热相关溶血素(TRH)。结论海口市市售贝类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重,应加强养殖区域海水水质的监测力度,预防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绍兴市生食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耐药性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 采集绍兴地区354份生食鱼样品,参照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进行菌株的分离与鉴定;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对分离株分别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分子分型。结果 354份生食鱼中有13份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为3.7%。13株菌全部检出tlh基因,tdh和trh基因均未检出。13株菌对头孢唑林均耐药,部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对其他抗生素均敏感。PFGE条带分散,遗传特征多样。结论 绍兴市生食鱼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低,对头孢唑林普遍耐药,遗传特征多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苏省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以及分子遗传特征。方法对江苏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人粪便、疾病暴发和食品监测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和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暴发病人分离株92.3%携带毒力基因,监测病人分离株96.3%携带毒力基因。暴发食品分离菌株30%携带毒力基因,食品监测分离株不携带毒力基因。101株副溶血性弧菌经PFGE分子分型后,共形成43个带型模式(P1~P43),其中P9带型为最主要的带型模式;按相似度85%为判读标准可分为24个带型簇(cluster),G带型簇为最主要的带型簇(n=55)。结论病人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的比例远高于食品分离株的比例,暴发病人分离株与疾病监测病人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FGE结果显示我省副溶血性弧菌主要为G带型簇,以P9为主要带型模式,此带型模式为我省副溶血性弧菌的优势带型,在我省存在持续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中国部分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从中国部分水产品中分离的192株副溶血性弧菌是否携带毒力基因tdh、trh,及种特异性基因tlh、toxR。结果192株实验菌株tdh全阴性,4株trh阳性,毒力基因携带率2.08%;而tlh、toxR的携带率均为100%。结论中国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分离株毒力基因携带率非常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目前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暴发菌株在上海地区的血清型分布、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及Ribo分型.方法 收集上海市27起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暴发事件分离的98株副溶血性弧菌,采用副溶血性弧菌分型血清对所收集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利用双重PCR方法扩增tdh,trh两个重要的毒力基因以了解其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应用Riboprinter系统检测上述菌株的酶切片段杂交多态性.结果 引起27起暴发的98株副溶血性弧菌分为11个血清型,5个Ribo型.优势血清型为03:K6,优势Ribo型为vp-EcorI-002型.全部分离菌株均携带toxR基因,97株携带tdh基因,1株携带trh基因.有多起暴发事件分离到多个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血清分型和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是副溶血性孤菌暴发事件实验室诊断的有用方法.对于从一起暴发事件中检出的不同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需要确认各菌株与暴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枣庄市2019—2020年副溶血性弧菌(VP)病人分离株的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参照GB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进行VP菌株的分离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VP分离株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VP分离株的毒力基因(tlh、tdh、trh),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检测,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78份病人粪便标本中VP的检出率为4.57%,31株VP分离株对头孢唑啉耐药率为58.06%,多重耐药率为12.90%,其毒力基因tlh、tdh、trh的携带率分别为100%、96.78%、3.22%。31株VP分为17个带型,2个带型簇,优势带型簇涵盖了93.55%的菌株。结论 枣庄市VP病人分离株对头孢唑啉有较高耐药率,出现了多重耐药株。携带的主要毒力基因为tdh和tlh。PFGE带型集中、同源性高,提示应加强该地区VP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上海进口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性、关键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以及遗传进化关系,为其科学预警和溯源提供数据支持,针对2017—2019年从上海口岸进口水产品中分离的68?株副溶血性弧菌,分析其抗生素敏感性、关键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多位点序列分型。副溶血性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98.53%),对其余抗生素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左氧氟沙星和氯霉素均敏感。对9?种抗生素中介耐药,其中氨基糖苷类、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和头孢西丁中介耐药率较高。20.59%菌株耐2?种及以上抗生素。发现1?株携带trh,均不携带tdh。共鉴定出65?种ST型,其中52?种为新发现ST型。未发现菌株地域来源、食品类型与ST型之间存在明显关联,但在不同时间同一国家同种类型食品中发现相同独特ST型菌株。上海地区进口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遗传高度多样,存在中介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存在高致病潜力菌株,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监测2009年舟山市海产贝类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分析贝源分离株和临床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了解舟山市副溶血性弧菌的流行规律.方法 分春夏秋冬四季对80份舟山市售海产贝类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监测,并对50株贝源分离株和18株部分散发腹泻病例和食物中毒临床分离株进行部分血清分型及tdh,trh,orf8和toxRS/new 4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春(85%)、夏(80%)、秋(75%)三季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冬季检出率(10%)明显低于其它季节(P<0.01).贝源分离株tdh,toxRS/new和orf8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只有冬季检出的2株trh阳性.临床分离株中有14株tdh,tozRS/new和orf8基因均为阳性,1株trh阳性,其余3株4种毒力基因均为阴性,说明这18株中有14株(占".78%)属于大流行株,其中13株(占92.86%)为03:K6型,1株为O1:KUT型.结论 春、夏、秋三季海产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率比较高;污染的贝类海产品可能是人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的主要污染源;一群关系密切,tdh,orf8,toxRS/new均为阳性的03:K6克隆群在舟山成优势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我国2015年食品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和耐药特征。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研究1046株副溶血性弧菌携带毒力基因tlh、tdh和trh情况,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副溶血性弧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沙星、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本研究所用1046株副溶血性弧菌中有965株(92.3%)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耐药,总耐药率为92.2%。全部菌株对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敏感,对其余10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耐药率最高的前三位抗生素分别为头孢唑林(85.4%)、氨苄西林(59.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9.3%)。1046株副溶血性弧菌全部携带tlh基因,其中19株(1.8%)trh基因阳性,4株(0.4%)tdh基因阳性。毒力基因阳性的所有菌株均未发现多重耐药现象,部分毒力基因阳性菌株对青霉素类和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结论 我国2015年食品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携带率较低,但对第一代头孢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水产养殖地区应在养殖环节应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并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我国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产毒特性及遗传特征。方法对我国2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水产品中分离的1 137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和毒力基因检测,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比对产毒菌株的遗传特征。结果 1 137株副溶血性弧菌中有254株(22.3%)受试菌株对测定的12种抗生素全部敏感,883株(77.7%)对测定的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所有受试菌株对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抗生素敏感,主要耐受的抗生素为氨苄西林(53.7%,611/1 137)、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6.3%,526/1 137)和头孢唑林(24.2%,275/1 137)。1 137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全部检出tlh基因,有3株检出tdh基因,有19株检出trh基因,其中2株同时检出tdh和trh基因。20株产毒菌株遗传特征分散,与其食品来源和耐药谱之间也无密切关联,其中4株对测定的抗生素均敏感,其余菌株主要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结论我国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普遍耐药,毒力基因携带率较低,产毒菌株遗传特征多样。  相似文献   

12.
分析辽宁市售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毒力基因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共采集420份水产品,应用国标方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检测。结果 经国标方法和MALDI-TOF MS鉴定分离得到123株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为29.29%(123/420)。不同种类、不同类别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海水产品检出率为33.44%,其中海水贝类检出率最高为49.51%;另外淡水产品中河蟹检出率较高为61.29%。分离的123株菌tlh基因全部阳性,未检测到tdh和trh基因,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显著,耐药率为94.31%。结论 辽宁省市售水产品不同程度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尤其在河蟹中存在较高检出,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由水产品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同时,MALDI-TOF MS作为一种快速、准确、高通量的全新微生物鉴定技术,实现了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特异性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2018年从产地和市售贝类样品中分离的140株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和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法检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采用药敏纸片法测试菌株的耐药性。结果 140株副溶血性弧菌均不含有tdh基因,1株菌含有trh基因;所有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部分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钠、链霉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所有菌株对头孢吡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氧氟沙星和强力霉素敏感,6株菌呈现耐受2类及以上抗菌药的多重耐药性;耐链霉素菌株检出耐药基因strA、strB,耐四环素菌株检出耐药基因tetA,耐复方新诺明菌株检出耐药基因sul2,耐氟苯尼考菌株检出耐药基因floR。结论 大多数副溶血性弧菌不含有毒力基因,菌株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少量菌株含有多个耐药基因,表现出多重耐药性,提示应继续加强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温州市平阳县食物来源和食源性疾病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群分布特点以及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TDH相关溶血素(TRH)检出情况。方法以59株副溶血性弧菌食品风险监测分离株和39株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监测分离株为研究对象,用标准血清进行血清学分群,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tdh基因和trh基因。结果食品风险监测分离株检出9个血清群,无优势菌群;食源性疾病监测分离株检出O1、O3和O4;以O3和O4为主,分别占48.7%(19/39)和46.2%(18/39)。食源性疾病监测分离株的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为38株仅含有tdh基因,1株仅含有trh基因,而食品风险监测分离株仅检出1株只含有tdh基因的菌株。结论平阳县食品风险监测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与分离自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主要血清型、毒力基因都存在差别。本研究为预防和快速检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atterns to 15 antimicrobial agents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nd Vibrio alginolyticus isolated from farmed fishes, including oliv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black rockfish (Sebastes schlegeli), red sea bream (Pagrus major), and sea bass (Lateolabrax japonicu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2005 through 2007. A total of 218 V. parahaemolyticus isolates and 153 V. alginolyticus isolat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180 fish samples collected from fish farms located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 of Korea. We found that 65.1% of V. parahaemolyticus and 85.6% of V. alginolyticus isolates showe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gainst more than one antimicrobial agent. The prevalence of resistance in V. parahaemolyticus isolates to ampicillin was highest (57.8%), followed by resistance to rifampin (11.9%), streptomycin (8.7%), and trimethoprim (6.4%). V. alginolyticus isolates were also most resistant to ampicillin (75.2%), followed by tetracycline (15.0%), trimethoprim (12.4%), and rifampin (9.8%). The prevalence of multiresistance to four or more antimicrobials was higher in V. alginolyticus (11.1%) than in V. parahaemolyticus (5%).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rates per isolate of V. parahaemolyticus and V. alginolyticus possessing virulence genes were not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rest of the isolates.  相似文献   

16.
养殖海水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及 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从山东和辽宁沿海地区养殖海水贝类中分离到的84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致病性及耐药性分析。方法通过PCR扩增及测序法检测毒力基因,通过神奈川试验测定溶血能力,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84株菌均含有tlh基因,均不含trh基因,有1株菌含tdh基因。tdh基因阳性菌株的神奈川试验呈阳性,其余菌株均呈阴性。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91.7%、6.0%和1.2%。所有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萘啶酸、氯霉素、氟苯尼考和呋喃妥因高度敏感。结论海水贝类中含有少量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提示应加强对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及耐药性的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