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东北电网苍石微波站雷害事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措施。实践证明,苍石微波站的防雷保护措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对其他微波站的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鲍敏铎 《浙江电力》1998,17(2):10-12,19
根据1996年浙江省微波站典型雷害事故原因的分析,对部分厂家防雷限幅器件的调查和试验,对通信站的防雷限幅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防雷限幅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信站防雷接地的技术要求四川省自贡供电局地调所王恺,张耀勤通信、远动站遭受过电压的机率很高,主要来源于天线、架空明线。部属电力系统1991年底约有700个微波站,1989—1990年有57次雷害,损坏盘块240块,几乎全部为进口设备。四川盆地为严重雷...  相似文献   

4.
黄献军 《广东电力》1998,11(6):24-27
通过对广东省电力部分微波站遭受雷害的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完善皮站地网建设、选取有效适用的交直流电源及防雷设备接入系统,可提高皮站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微波站的防雷措施,是微波站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防雷措施的完好,直接关系到微波电路安全、可靠运行。文章介绍了各类微波站采取的接地方式和雷电电流侵入的主要途径,以及各类微波站防雷设施的改进和完善,同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微波站运行中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微电子器件的耐雷水平;新型防雷器件TVS管和固态放电管的响应时间特性与伏安特性;过电压保护器的四级保护结构与过电压保护器的功能要求;微波通信站防雷接地与屏蔽的有关要求;吉林供电公司微波通信站近几年遭受雷害情况、微波通信站简单而有效的防雷措施(电源和电话线安装过电压保护器与穿金属管屏蔽)及其实施效果;多重保护技术在微波通信站防雷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表明,使用上述方法和措施后的7个微波通信站2年多来再未出现过雷害事故。  相似文献   

7.
具体分析了三峡太阳包微波站防雷接地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该微波站防雷接地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微波站防雷设施的改进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波站防雷历来是一个重要课题,黑龙江电力通信自动化局根据部颁防雷接地要求和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根据不同微波站型采取不同防雷接地的措施,并以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变电站防雷保护的规范设置,包括变电站微波塔的防雷措施,微波防雷机电施工要点,小二楼型微波站,高山无人值守型微波站,塔楼式微波站,天线塔防雷,机房防雷,供电设备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固原地区近年来的线路雷害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经济、合理的防雷措施,降低线路雷害跳闸率,为固原电网线路防雷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关建民 《华中电力》2003,16(5):47-49
就信息系统设备屡遭雷害的情况提出了防雷的问题,结合实例对雷害途径及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因地而异的雷害原因结论。提出信息系统防雷是个系统工程,需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但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应用,并对接地网和电缆屏蔽方式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选择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微波通讯中的雷害事故已日益为人闪关注。本文通过33起微波站的雷害事故分析,得出引起微波站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是雷击微波天线塔。文章对现今微波站的防真击雷保护装置作了评述。推荐用可控放电避雷针和导流装置来提高微波站的耐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张仲  郑林 《四川电力技术》2005,28(4):41-42,58
通过对微波站雷电侵入方式途径的分析,利用新近防雷研究成果,提出了微波站的综合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关建军 《广东电力》2003,16(2):34-36,49
针对大亚湾核电站计算机、通信和仪表控制系统(统称“微电子系统”)的防雷保护问题,从分析雷害侵入途径和防止微电子系统设备雷害事故发生的防护措施入手,通过防雷接地系统的检测结果,对大亚湾核电站报电子系统设备、厂房防雷设施等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典型雷害事件为例,分析了大亚湾核电站报电子系统设计、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对系统进行改造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概述配电线路直击雷和感应雷雷害事故的基础上,着重讨论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架空地线的防雷问题。最后介绍接地检测装置,短路事故区间自动分区器,短路电流显示器同轴分流器式雷击电流监视系统等新型防雷设备。  相似文献   

16.
发电厂信息系统的防雷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建民 《电气应用》2003,(9):34-36,56
首先就信息系统设备屡遭雷害的情况提出了防雷的问题,结合实例对雷害途径及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因地而异的雷害原因结论。提出信息系统防雷是个系统工程,需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但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应用,最后对接地网和电缆屏蔽方式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选择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雷电对微电子设备的影响及雷害侵入微波站的方式,提出采用有效的防立击雷系统与由“分流-均压-屏蔽-接地-接口保护”相结合的系统防护方案,来保护微波站的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18.
崔勇  聂新华  李善文 《供用电》2010,27(4):63-66
雷电活动较强的地区雷害已成为当地电力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但常用的防雷措施难以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通过对我国南方某地区雷害情况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其常用的多种防雷措施的对比与效果研究,提出了电力线路小分段绝缘防雷措施,阐述了该措施的实施方法,并以实际改造案例验证了该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探索、研究、分析输电线路雷害跳闸的原因,根据雷害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做好防雷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石峰 《电力系统通信》2002,23(12):39-40
弱电设备的防雷是系统的综合工程,既要遵照规程采用均压、屏蔽、限幅,隔离等防雷措施,又要结合当地雷害情况,接地电阻及土壤导电率的大小来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雷措施,从设备安全运行角度考虑,选择新型防雷器件是可靠而经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