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油脂和油脂产品储运和包装方面存在问题由来已久,但在我国还不够突出。主要原因在于人均食用油脂消费量较低,定量食油每人每月在0.05~0.25千克之间,二级油已可市销。小包装食用油仅限于极小部分议价精制油,在质量管理上造成困难。近年来油脂质量问题逐渐引起重视,在《油脂科技》上已有少量文章刊载,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学会成立后,1986年第一届年会上提出了有关油脂储藏的论文八篇,1988年成立了油脂包装技术学组,开展了学术活动。在1987年以后的《中国油脂》上又刊载了有关油脂储  相似文献   

2.
油脂工艺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油脂加工工艺的环保性、节能性、安全性和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油脂浸出厂(车间)发展很快,目前全国已建成浸出厂(车间)千余座。随着浸出法制油的发展,溶剂的需要量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溶剂在装卸和储存中的损失以及溶剂在装卸和储存中的安全性,因此对溶剂的正确装卸和储存有着重要的需义。 我国目前浸出制油所使用的溶剂主要是锦州石油六厂和南京炼油厂等地生产的6号溶剂油(俗称轻汽油)。它的优点较多,例如对油脂的溶解力较强,它很少溶解非脂肪类物质,所以浸出得到的油脂比较纯净,由于它的沸点较低(馏程60~90℃),故  相似文献   

4.
李信  王磊 《中国油脂》1998,23(1):34-36
应用AutoCAD12.0作为底层支撑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其内嵌的Autolisp语言扩充新函数进行规范化设计,使其适用于油脂行业工艺设计的需要,可完成车间厂房、设备布置、管道和阀门、地基设计。  相似文献   

5.
6.
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带动了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石油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资源,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石油开发和储运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文章结合石油储运系统中储油罐区的重要性,从容量确定、工艺设计、安全设计等方面,对储油罐区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晓龙 《中国油脂》2008,33(2):65-66
油脂行业的工艺设计涉及到车间管路系统的安装,为了优化油厂管道设计,提高设计精度,三维CAD技术在油脂行业的工艺设计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废水的主要特点是CODcr高,废水可生化性好,含油类高。在工艺选择时,生化单元应采取厌氧-好氧联合工艺,使医院污水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文章主要介绍某油脂有限公司废水进行处理并达到排放标准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9.
随着贸易国际化的进展和竞争的加剧,国内油脂加工企业规模化、自动化进程迅速加快,一些大型现代化油贿企业在国内相继建成,使得我国当前的油脂工业水平突飞猛进地提高。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田内蜂涵而起了许多的中小型油厂,由于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目前都面临斡技术改造和战略性调整。如何合理利用费潍、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成为了更多企业追求的目标。油贿浸出生产技术和工艺设计,是油脂生产的关键,它的能耗、溶耗的多少将直接影16到油脂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为此,本文就近期国内外现行的不同油脂浸出工艺特点进行了介绍,希望用户对该技术能有更多的了解,从而选择更合理、先进、适合企业自身的浸出生产工艺和装备,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食用油脂薄膜脱臭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从理论观点讲,对于种籽油脱臭工作,采用填充塔式薄膜汽提工艺比盘式汽提工艺有较多优势。盘式设备有限空间限制蒸馏速度,而且,因其汽提蒸汽仅通过油脂一次限制其效力,并且汽提盘所储存油脂又占很大空间。 填充塔式脱臭工艺,蒸馏快、工效高、所占空间甚少,这是由于塔内结构填充物使汽提蒸气以逆流多级运行通过填充物表面薄膜油层所获得好结果。  相似文献   

11.
粮油现货电子交易平台仓储物流系统提出了物流交易概念。从粮油需求入手,深入分析和设计了作为粮油现货电子交易支撑功能的仓储物流系统,阐述了系统总体设计思路、系统功能设计和系统性能设计,为我国粮食仓储物流系统的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设计开发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湿冷与臭氧保鲜库自动测控系统。该系统对保鲜库内臭氧、湿度、温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控,根据保鲜作物对环境的需要,通过电磁阀控制执行机构调节臭氧浓度、温度和湿度。试验表明该测控系统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新型粮食多功能出入仓机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设计的思想,在对原粮食出入仓作业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新的作业流程,将粮食的风选除杂、振动除杂、入库、出库作业集成在一个机械系统中完成。具有使用灵活方便,除杂效果可控,生产效率高,工作环境清洁等特点。在粮食收储企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上海粮油仓储有限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粮食市场的变化,针对粮食企业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提出了“上海粮油仓储有限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创新”的具体解决方案.分析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创新的目标、任务和结构框架.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由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电子商务平台组成.企业内部网实现决策支持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等功能;企业外部网实现对供应链的管理;电子商务完成信息、资金和实物的流动.  相似文献   

15.
纸机传动系统负荷分配控制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负荷分配的原理及设计方法,讨论了纸机传动系统中负荷分配的算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浓香花生油储存期间的风味稳定性是评价其保质保鲜储存效果的重要指标。实验将浓香花生油分别储存于室外地上油罐和地下室油罐,储期18个月,期间自动检测和记录储油温度,定期取油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PME-GC-MS)及气相-嗅闻仪(GC-O)对油样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检测和风味嗅闻评价,并对酸价和过氧化值及维生素E和甾醇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地下储存和地上储存对浓香花生油风味稳定性及综合品质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初始浓香花生油中共分离鉴定出9类6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吡嗪类和醛类是含量最高也是对浓香花生油特征风味有重要影响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经18个月储存,地下储油和地上储油中吡嗪类物质质量分数从初始的36.42%分别降低至29.08%、16.33%,醛类物质中苯乙醛质量分数从9.23%分别减少至1.29%、0.83%,而作为表征油脂氧化程度的己醛含量分别升高至初始值的2.10、6.40倍,地下储油能明显提高浓香花生油中正面属性挥发性风味成分的保留率、减少负面属性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生成,同时维生素E和甾醇损失率分别降低13.12%和9.06%,储油保质期延长8个月。与...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造纸设备中润滑系统存在油箱体积庞大、运行效率低、杂质处理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介绍了一种新的纸机润滑系统。在详细介绍此润滑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圆柱形油箱的设计以及原理的同时,还进一步阐述了系统中的辅助组成部分的设计要求及本系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制备适应不同储存温度的豆油-棕榈液油调和油,以大豆油与不同熔点棕榈液油为原料,采用冷藏试验方法优化抑晶剂种类、用量和调和油配方。结果表明,羟基硬脂精是效果最佳的抑晶剂,其最佳添加量为0.025%;调和油1(豆油70%+10℃棕榈油30% +羟基硬脂精0.025%)在0℃环境下储存可保持16h以上澄清透亮,在5℃条件可保持72h以上澄清透亮;调和油2(豆油70%+18℃棕榈油30%+羟基硬脂精0.025%)在10℃环境下可保持30h以上澄清透亮;调和油3(豆油60%+18℃棕榈油40%+羟基硬脂精0.025%)在15℃环境下可保持20h以上澄清透亮;调和油4(豆油60%+24℃棕榈油40%+羟基硬脂精0.025%)在20℃环境下可保持10h以上澄清透亮。  相似文献   

19.
对四个等级的大豆油在不同存放条件下的过氧化值、羰基价、茴香胺值等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阳光直射条件下,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不同等级的大豆油被氧化的程度明显不同,贮存样品以过氧化值、羰基价、茴香胺值等氧化指标的上升速度排列:大豆一级油>大豆二级油>大豆三级油>大豆四级油。而在其它贮存条件下,不同等级的大豆油被氧化的程度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含量植物甾醇对一级大豆油储藏稳定性的影响。将不同甾醇添加量(0%、0.05%、0.075%、0.1%、0.15%、0.2%,w/w)的大豆油分别在45、25 oC避光条件下进行储藏试验,测定大豆油在储藏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45 oC避光条件下,甾醇的添加量不超过0.1%,随着甾醇浓度的增加,大豆油抗氧化作用显著增大(P < 0.05);而甾醇的添加量大于0.1%时,抗氧化作用减弱。25 oC避光条件下,添加植物甾醇能显著增强大豆油抗氧化的作用(P < 0.05);随着甾醇浓度的增加,抗氧化作用有增大的效果;甾醇的添加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抗氧化作用不再随甾醇浓度增加而变大;甾醇在大豆油储藏过程中具有抗氧化作用,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