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地热发电开发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我国地热发电的发展历程,应该克服“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不可行”的“历史性的偏见”。地热发电技术成熟,虽投资成本稍高.但可以替代和节省常规能源,减少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再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最高时已接近每桶150美元来看。肯定是有竞争力的。我国藏滇地热带有高温地热资源分布,可用于地热蒸汽发电;中低温地下热水中温度较高者可以先发电,再将排水作综合利用。我国已开始增强型地热系统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利用地热发电大有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20世纪70年代曾建成7个中低温地热发电厂,但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不可行”的观点下,其中5处陆续关停。今天我们反思这段历史,认为这是历史的局限和偏见。当前,地热发电技术成熟,虽投资成本稍高,但可替代和节省常规能源,减少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再从国际原油价格飞涨的角度分析,地热发电肯定具有竞争力;更何况像太阳能光伏发电那样高昂的初投资和低利用率都能在我国推广和应用。我国藏滇地热带有高温地热资源分布,可用于地热蒸汽发电;中低温地热水直接利用的能量居世界第一。作者认为,其中温度较高者,可以先发电,再将排水作综合利用。美国最新研究称为增强型地热系统(干热岩)可望在2050年提供1亿kW发电的基础容量。目前,我国已开始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4.
增强型地热发电技术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增强型地热系统及其井下换热结构,分析了各种增强型地热系统的优缺点,指出了增强型地热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8.
9.
通过漳州热田市区高温中心干热岩增强型地热系统高科技、高端、高能位地热能梯级综合利用方案初步评估,探讨地表地热显示良好、研究程度较高地区干热岩增强型地热系统项目开发综合利用方案及经济、社会效益,从中积累经验,以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了太阳能与燃煤联合发电技术原理及工程应用,综合分析了联合发电系统不同集成方案的热经济性,给出了太阳能与燃煤联合发电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我国发展太阳能与燃煤联合发电技术的建议。通过对太阳能与燃煤联合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及工程实例表明,太阳能场与燃煤机组回热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运行稳定,经济性较好,特别是太阳能场取代1段抽汽的集成方案较为理想,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13.
14.
新能源气体水合物及其发展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能源紧缺问题的加剧,科学家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0世纪中期,科学家发现了天然气体水合物这一新的替代能源,并不断地对此物质进行研究和探索,希望人类能尽早地真正生产和利用气体水合物,缓解人类社会能源短缺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气体水合物的组成结构、形成和分解机理、天然水合物在地球上的蕴藏分布和开采情况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前景,并对气体水合物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甘肃省的新能源发电目前尚以廉价的资源性输出为主,寻找优质的用电负荷和发展更高等级的用电产业是新能源发电发展的出路。对甘肃省新能源发电转化为氢能,在可开发资源总量、发电量、电价成本以及和汽油的竞争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和必要的计算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甘肃省利用新能源发电发展、壮大氢能制取和应用产业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具有和其他制取方式相比的领先地位以及和汽油相比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油区地热资源开发过程中,应用井内换热和尾水回灌的对井供热系统可以提高地热资源开发效益、避免地热水资源浪费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使用了地热储二维分布模型和井筒传热模型.通过对地热储的数值模拟预测了尾水回灌过程中地热储的压力响应和冷却效应,通过对井筒的热力计算得到了井内换热器的最优设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地热储对尾水回灌的压力响应非常迅速,压力场能很快达到稳定;回灌冷水的影响区集中在回灌井的周围,冷区半径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井内换热器在最佳设置深度时,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值;井内换热器设置深度不变,增大载热水的流量经济效益将增加,但是获得的热能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