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为分析对驾驶人警觉特性影响显著的驾驶人因素,利用驾驶模拟系统,以驾驶人为研究主体,选择驾驶人特征为影响因素,选取城市道路为测试场景,设计了驾驶模拟测试实验。方法通过采集驾驶人在测试场景下面对风险情况时的制动反应时间数据分析驾驶人特征对警觉特性的影响。结果所设计的仿真实验与测试结果良好,不同性别驾驶人警觉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驾驶人年龄、驾龄与里程等特征对驾驶人警觉特性影响不明显。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职业驾驶人不良驾驶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不良驾驶行为识别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杭州、西安、合肥三个城市公交及客运公司18560名职业驾驶人的不良驾驶行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1)不良驾驶行为类别特征:故意违章类行为(53.25%)、过失类行为(40.06%)、陋习类行为(6.69%);(2)不良驾驶行为的事故比例:引发的事故占事故总数82.17%,引发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比例占90.68%;(3)不良驾驶行为时间特征:夏秋季多发,每天8点和17点为高发期;(4)不良驾驶行为环境特征:路口、弯道、直行道多发,晴天多发;(5)不良驾驶行为人群特征:职业驾驶人不良驾驶行为总体发生率为94.26%,男性多于女性,青年组(25-30岁)、低驾龄(1-3年)高发,频数分布存在个体差异.结论 不良驾驶行为的发生主要受时间、环境及个体自身因素影响,具有时间、环境、人群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实际道路交通事故案例。方法结合轨迹交叉理论,对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的基本模型进行改进。以2017年8月10日发生在京昆高速公路西安方向秦岭一号隧道南口的特大交通事故为案例,运用改进后的海因里希事故模型对事故进行分析。结果 (1)驾驶人疲劳驾驶、夜间驾驶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乘客未系安全带是造成事故伤害极其严重的重要原因;(2)驾驶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严重忽视、车辆管理者(公司)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忽视、乘客对交通安全的自我规范自觉执行的法规意识的缺失,是造成事故及事故严重伤害的深层次因素。结论通过分析,折射出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前端管理的重要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教育、道路交通事故主动防御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道路照明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以及不同照明条件下事故类型分布,本文利用笔者留英期间收集的某路段交通事故数据(包括事故频次、事故种类、事故形式、照明情况、天气状况等),对照明状况与交通事故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夜间有照明时事故发生率反而比无照明时更高(约2倍),而且相同严重程度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约是无照明时的2倍。期望此研究能为道路交通照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和平时期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公害之一。本文基于762万起交通事故及945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多因素关联分析,揭示我国交通事故尤其重特大交通事故致因特点,证实人的因素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驾驶人不良驾驶行为是交通事故尤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最突出原因。通过聚类模型分析提出驾驶人不良驾驶行为可以分为故意违法类、过失类、陋习类三种,基于交通事故致因分析结果,结合我国人口众多、素质参差不齐、道路等级较低、路面交通流复杂、城市化与机动化发展速度快等有别于它国的国情特点,提出我国以人为主体的人-车-路耦合的交通事故防控对策。针对防控对策控制因子,分别阐述我国重特大交通事故技术防控、工程防控、法律法规管控的具体措施。为了防控措施跨部门跨学科协同作用,构建基于风险动力学演化的人-车-路耦合作用模型。据此构建由技术防控、工程防控、法律法规管控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循环递进的我国重特大交通事故防控体系。最后提出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中国驾驶员风险驾驶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修正的曼彻斯特DBQ问卷对349名中国驾驶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得到了4因子结构模型,分别命名为认知错误、违规行为、无意失误和记忆力流失,并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CFA)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了性别与驾驶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男性驾驶员更容易发生违规行为,而女性驾驶员发生无意失误行为的频率较男性驾驶员偏高。通过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了驾驶员的统计学信息、4因子以及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基于Logistic回归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违规行为和年龄是影响交通事故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修订驾驶员事故风险问卷并检验人格对驾驶员事故风险的影响。方法 201名驾驶员完成中文版事故风险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结果问卷共10个题目,可以解释55.673%的变异。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7。驾驶员事故风险得分在性别和年龄上差异显著。问卷总分与开放性呈正相关(r=0.161),与神经质呈负相关(r=-0.280)。回归分析发现,驾驶员人口学及人格因素(开放性、神经质和宜人性)可以解释事故风险38.7%的变异。结论驾驶员事故风险问卷的信效度较好,人格开放性和神经质对事故风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公路事故风险动态预警检测设备布局方案无法满足当前道路承载力条件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的问题,本文进行公路事故风险动态预警检测设备布局优化方案研究。通过公路事故风险动态预警路段划分、构建初始检测点集、基于AHP的设备布局节点重要度评估,实现公路事故风险动态预警检测设备初始点位集构建与重要度计算方法。通过建立检测设备多目标优化布局模型、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布局优化求解,提出一种新的优化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可以有效提升道路承载能力,并减少甚至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了解我国营运驾驶员的驾驶风格特点,以及驾驶风格与交通违规之间的关系。方法在辽宁省沈阳、大连两个城市现场选取170名营运驾驶员完成中文版驾驶风格量表。结果驾驶风格的性别差异显著。男性驾驶风格以冒险型和愤怒型为主,女性驾驶风格以焦虑型为主。驾驶员在感觉寻求、愤怒、分心维度上的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有交通违规记录的驾驶员在愤怒、冒险、分心和焦虑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无违规记录的驾驶员,且差异显著。结论驾驶员的驾驶风格越倾向于冒险型、愤怒型和焦虑型,他们的交通违规次数也越多,应当针对危险驾驶行为采取适当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危险知觉是指驾驶员对交通情境中潜在的危险进行识别并作出行为反应的一种能力。文章重新界定了危险知觉的概念,区分了危险知觉与风险认知的概念及机制,分析和归纳了危险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驾驶经验、职业类型和人格等。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为:深入探索危险知觉影响因素、重视危险知觉的应用及开发相关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日本成年人手部肌力随年龄与BMI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测量条件下的差异性,为我国国家标准肌力参数的测量规范与采集提供依据。方法整理日本7个地区23-79岁1 958位受试者手部拇触、食触、推力、拉力与握力共5个肌力参数数据,按照性别、年龄、BMI、操作平面与高度分组,采用差异性检验与方差分析考查手部肌力参数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测量条件下的差异。结果日本男女手部静态肌力随年龄的增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BMI的升高呈持续升高趋势;操作平面对男女拇触、食触与握力有显著影响(P0.01);操作高度对男性拇触、拉力与握力有显著影响(P0.05),对女性5个参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日本人手部静态肌力随年龄和BMI的变化趋势与以往对中国人肌力变化的研究结果相似,不同测量条件下的肌力差异可用于指导我国肌力参数测量规范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本公司是江苏省最大的稀贵金属镀饰加工企业。近年来 ,随着公司对国内外尖端技术的不断追踪与突破 ,镀饰技术随之不断创新 ,业务需求与日俱增。现公司诚聘 :表面处理、公共关系、企业管理、英语等专业技术人才。相关条件如下 :(1)年龄范围 :2 0~ 3 5周岁 ,性别、户口不限。(2 )自身素质较好 ,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3 )本科以上学历、英语六级 ,有实际工作经验者优先。符合以上条件者一经聘用 ,待遇从优。并按国家规定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身份证、学历证件复印件、1寸免冠近照 1张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