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在同时供冷与供热的热化循环装置中应用混俣工质R22/R152a,及单一工质R12进行实验研究,确定当cop值高时其最佳的混合比,并用R12作比较,证明在一定的热化循环工况下,混合工质总的能效比高于单一工质的总能效比。  相似文献   

2.
空调器灌注式替代混合工质R32/R134a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压缩机的量热试验及空调器整机性能试验,说明耻R32/R134a混合工质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是空调器中R22的灌注式替代工质。  相似文献   

3.
用CSD方程计算R290,R600,R600a,戊烷的热力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CSD方程计算了R290,R600,R600a戊烷的热力性质。这几种天然碳氢化合物的CSD方程常数值可用于其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计算。  相似文献   

4.
R407C替代房间空调器中R22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房间空调器采用三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替代R22的试验研究结果.试验中对制冷剂充灌量、毛细管长度以及冷凝器与蒸发器的结构型式作了变动.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在冷凝器与蒸发器均加以改造后的房间空调器中采用R407C比原机采用R22时,制冷量增加1.7%,能效比降低1.5%.  相似文献   

5.
非共沸混合工质具有的温度滑移特性能有效提升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简称为ORC)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介绍了ORC系统测试试验台,建立了非共沸混合工质系统热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实验研究了工质流量对混合工质ORC系统的运行性能及换热特性的影响,并且与纯工质ORC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系统工质流量较大时,采用混合工质R1234ze(E)/R245fa的ORC系统性能具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将两种环保工质R744和R1270混合用于热泵热水器系统时的循环性能,并在热泵热水器名义工况条件下,将其与常见热泵工质R22的循环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混合工质R744/R1270系统的最优质量配比为16/84,对应的最优制热COPh值为4.770,比R22系统提高了9.63%;同时,在最优质量配比区间,COPh值变化较小;压缩机绝热压缩效率对COPh值影响显著,但对最优质量配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对臭氧层无破坏的空调器工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种纯工质、7种非共沸混合工质空调器在标准工况下的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筛选比较,认为R32/R134a和R32/R134有可能成为臭氧层无破坏的和温室效应可以接受的R22的替代工质。  相似文献   

8.
立方型状态方程具有型式简单,精度高等特点。本文以常用的立方型状态方程R-K-S,P-R和P-T方程对氟利昂纯工质和它们的混合工质的热力性质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和分析研究,给出有价值的各种工质的方程参数及二元相互作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P-T方程具有比R-K-S和P-R方程更高的计算精度,利用它可以预测混合工质的热力性质及有助于进行新工质的寻找。  相似文献   

9.
新型制冷工质C1──R12理想的无CFC替代物科学研究表明,在距地球表面15~2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汇集了大气近90%的臭氧气体。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人类及生物才能正常地生长、繁衍。现代工业的飞快发展,在创造了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地球上人类及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组分迁移对非共沸混合工质循环及传热窄点影响规律,该研究通过建立高温电动热泵的理论模型,以某化工领域余热回收工况为计算条件,根据循环工质筛选的要求,筛选出4种性能较为优良的纯工质,根据工质的循环性能特性将它们两两组合成混合工质,并对这5种混合工质进行理论分析,从中筛选出两组循环性能较优的工质组合,分别是R134a+R245fa(0.4/0.6)和R152a+R245fa(0.4/0.6)。此外,该研究对筛选出的两组工质进行传热窄点与组分迁移的相关计算,得出考虑组分迁移情况下换热器内的温焓非线性分布的规律,并与未考虑组分迁移的情况作对比,为蒸发器与冷凝器的设计与运行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焓值为321.35 kJ/kg和334.76 kJ/kg处出现传热窄点,且组分迁移会影响传热窄点及最大传热温差的大小和位置。  相似文献   

11.
在搭建的电量热器制冷剂性能测试台上,对三元混合制冷剂R32/R125/R161和制冷剂R407C进行了实验研究.R32/R125/R161的物性与R407C相似,且环境性能良好,其臭氧消耗潜能(ODP)值为零,其全球变暖潜能(GWP)值小于R407C.实验结果表明,在过冷度相同、冷凝温度不同的情况下,2种制冷剂的循环性能参数,如压缩机功耗、循环性能系数(COP)、单位体积制冷量、制冷量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压比与排气温度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蒸发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采用R32/R125/R161的运行压比和压缩机功耗均低于R407C,COP、单位体积制冷量和制冷量大于R407C,排气温度略高于R407C.当冷凝温度相同时,2种制冷剂的COP、单位体积制冷量随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理论与实验分析表明,R32/R125/R161可以作为R407C的替代制冷剂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稳态法,分别以R134a/冷冻机油、R134a/纳米冷冻机油为研究对象,对其饱和蒸气压进行实验研究.冷冻机油为SUNISO 3GS,在制冷剂/冷冻机油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3%和5%.纳米冷冻机油中纳米NiFe2O4的含量为3 g/L,实验温度范围为263~333 K.结果表明:当温度相同时纳米冷冻机油/R134a混合物的饱和蒸气压明显低于纯R134a,二者之间的差值随着含油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空调制冷剂R1270/R227ea/DME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制冷剂R22的替代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家用空调的环保型混合制冷剂R1270/R227ea/DME。在Refprop 8.0基础上,对R1270/R227ea/DME的基本热物理性质和制冷系统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标准的空调工况下,R1270/R227ea/DME混合制冷剂的COP和单位容积制冷量均与R22相当,非常有利于直接充灌替代;R1270/R227ea/DME的滑移温度和GWP值均很小,性能也优于R407C,是一种优良的R22替代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AutoCADR12和AutoCADR14中Polyline线实体数据的分析 ,提出了AutoCADR14中LWPolyline线处理的有效途径 ,它对R12下Polyline线处理的有关应用程序移植到R14下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R22与R290热物性对比分析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比,认为R290与R22的各种热力学性质比较接近,从理论上分析了用R290替代R22的可行性,作对R22制冷系统进行了简单改造,用R290作替代做了兼容性实验测试。根据试验得出结论,在简单改造原系统后可以用R290替代R22,并且可以达到环保和节能的效果,COP系数可提高12%左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分析、XRD、光学显微镜分析等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R2O、R2SO4对硅酸盐水泥熟料烧成、矿物组成、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R2O易形成固溶体KC23S12和NC8A3,其中K2O主要固溶在C2S中,形成KC23S12,使fCaO急剧升高;Na2O主要固溶在C3A中,形成NC8A3,fCaO有所增加。R2SO4降低了熟料烧成的液相粘度,对熟料烧成有利,fCaO含量很低。R2O和R2SO4都使A矿含量降低,晶体尺寸增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稳态法,实验研究了纳米CuO冷冻机油对R134a制冷剂饱和蒸气压的影响.温度范围为:263~333 k;油浓度范围为:0~7wt%.结果表明:含有矿物纳米冷冻机油的R134a的饱和蒸气压低于相应的含矿物冷冻机油R134a或纯R134a的饱和蒸气压;矿物纳米冷冻机油对R134a饱和蒸气压的影响程度与相应的POE冷冻机油相当.实验结果佐证了纳米CuO粒子改善矿物冷冻机油和R134a的相溶性的假设.  相似文献   

18.
以CO2、CH4 混合气为气源,在地层条件下利用自主研制的饱和溶气原油装置对长庆原油进行预处理,通过逐级降压得到地面集输工况(0~3.5MPa)下的饱和溶气原油。通过溶气原油物性测试装置与高压流变仪分析了气体组成、温度、压力等对饱和溶气原油溶解度Rs、体积系数Bo、凝点TZ、黏度μ 和屈服值τy 的影响规律, 并讨论混合气稀释效应与溶胀效应对长庆原油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升高,Rs、Bo 升高,随着温度降低,Rs 升高,Bo 降低;相同温度、压力下,Rs(CO2)约为Rs(CH4 )的2倍,但CH4 的溶解明显促进了CO2对长庆原油的溶胀效果;n(CO2)/n(CH4 )=9∶1混合气对长庆原油的溶胀作用最佳,且对长庆原油凝点、黏度和屈服值的改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刚度退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不同剪跨比的6个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试件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研究试件从开始加荷到破坏过程中刚度退化的规律.通过对试验所得各试件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的分析,得出刚度退化系数随试件顶点位移变化的规律,并与有关文献中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刚度退化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在开裂之前,基本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在开裂之后刚度退化速度较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快.当剪跨比大于1小于2时,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刚度退化速度较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快大约25%;当剪跨比小于1时,前者较后者快大约25%-35%;当层间位移角达1/200时,二者的刚度退化速度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