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由于水平井的井身结构所限,常规套损修复技术已经不能适用于水平井套管补贴加固的技术要求。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水平井的套管补贴膨胀管,该膨胀管利用液压提供动力,采用金属密封胀头配合高强度管才进行套管破损位置的修复,具有成本低、实施简单可靠、悬挂力大、密封耐压等优点。该膨胀管有效解决了水平井生产中后期所产生的套损问题,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开发深入,油水井出现了大量的套损问题,导致油水井停产。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了一种采用井口对接方式的长井段套管补贴技术,该技术利用液压提供动力,采用金属密封胀头配合补贴管进行套管破损位置的修复。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工艺实施简单可靠,悬挂力大,密封耐压和耐温高等优点。该工具有效解决了油水井生产中后期所产生的套损问题,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随着热采水平井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该项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田套管损坏严重,其中由套管缩颈引起的套损井占很大比例,是套损井修复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研制了步进式胀管整形工具。步进式胀管整形工具主要包括液压胀管器和分瓣胀管器两部分,它利用液体易于增压和远距离可控性高的特点,将液压力转化成机械力对套管进行径向扩张,并可准确控制胀头挤胀力的大小和膨胀头的角度。从而实现了缩径套管整形的目的。利用该工具方便、快捷、安全,节省作业成本,在油田套损井修复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由于错断井的井身结构所限,错断后通道减小,如若不及时进行通道修复处理,将对生产作业产生极大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套管错断小通道井的套管修复膨胀管,该膨胀管利用液压提供动力,采用金属密封胀头配合高强度管材进行套管破损位置的修复,具有成本低、实施简单可靠、悬挂力大、密封耐压等优点。该膨胀管有效解决了套管错断小通道井的套损问题,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云南化工》2020,(2):147-148
变形和错断是油气田最常出现的两种套管损坏情况。为了保证套损井的正常工作和油田的稳产增产,设计了一种新型旋转推进式液压滚珠套管整形器。该套管整形器的整形修复功能克服了传统整形器的缺点,实现整形器一次下井,达到连续多次修复套管的作用,提高修复套管的效率、降低修复套管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套损井修复是修井工艺中一项关键技术也是一个难题,目前套管轻微变形井(内通径大于100mm),通过胀管整形、磨铣打通道,可基本修复,但对套变严重井、套管错断井修复成功率较低。文章阐述了锦州油田套损井状况、锦州油田套损井修复技术状况及套管检测技术在套损井修复中的应用,介绍了锦州油田套损井修复状况。  相似文献   

7.
声波变密度资料显示,套损井段内的管外水泥环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而大修措施会进一步加重水泥环的损坏,油层顶部或射孔井段内套损的井,采用单一的密封加固工艺可以实现套管内的密封及加固,但套管外的水泥环损坏造成的套管外窜槽未得到治理,存在套损隐患,也影响正常生产。先期进行的水泥环修复技术研究,用超细水泥浆作为堵剂进行封堵,解决了因套损水泥环损坏导致的管外窜槽问题,但由于工期长,工序复杂,且修复水泥环失败后会导致井的报废,操作性不强。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开展了膨胀管加固同时修复水泥环技术研究,研制了注水泥封隔器等工具,研究并简化了施工工艺,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伴随油田长期开发,受套管入井年限及地应力变化等因素影响,套损类型日益恶化,错断井在大修施工中所占比例达到55%,而目前"磨铣整形+冲胀整形"的修复方式存在磨铣过程中会牺牲套管厚度,冲胀整形过程中易破坏套管,导致活性错断,增大修复难度,逐级扩径,工序多的问题。因此,设计研发了《套管液压扩径整形器》,通过室内试验验证后,现场试验5口井,整形取得成功,该技术解决了连而未断套管错断井的修复难题,减少了施工工序,平均每次整形节约作业费用2.6万元。  相似文献   

9.
针对油田套管损坏情况日益严重的现状,进行了套管损坏类型、特点及套损机理研究,形成了配套完善的套损防治技术体系。完善了从钻井、完井、固井及开发生产全过程的套损预防与保护系列技术,形成了以修胀套、爆炸整形、打通道、套管加固、取换套、侧钻为主的系列套管修复技术以及以工程测井为主的套管状况检测系列技术。并由实践认识到:只有坚持预防为主,研、防、治并举,建立适合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开发阶段、不同开发方式的套损综合防治模式,才能解决油田套管损坏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双套双环修井技术即利用小套管修复加固注入井水泥环修井工艺的简称。这种工艺对套损部位采取整形扩径后,先修复水泥环,再下入高强度小直径套管,进行二次固井,该工艺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现场效果,可以保障我厂大修修复率的稳步提高及后续投产条件,对油田以后的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原油田套损类型复杂,既有套管变形,又有套管错断及套管穿孔破漏。套管损坏的机理复杂,既有盐岩的蠕变、塑性流动和滑移,又有腐蚀和油层出砂等。针对套变井段特殊的井况环境和复杂的变形状况,应用;设计的液压变径整形器来实现套管的滚压整形。它克服了机械整形阻力大、易卡钻、整形工具下不到位的技术缺陷,可以使修套工具进一步完善,工艺更加合理,有利于降低修井成本,为油水井套管修复技术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曙光油田稠油套变井较多,常规机械整形技术和爆炸整形技术修复稠油套变井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采用液压套变整形技术对稠油套变井实施整形。该技术利用小修设备,采用液力控制和变径滚压技术,对套管内壁进行滚压,胀头直径自动增加到预先设定的尺寸,最大限度的恢复变形套管的通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青海油田的开发进入中后期,油水井的井身状况呈恶化趋势,套损井日益增多。近年来井下作业公司大修大队一直致力于套损井的修复治理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开展了机械整形、取套换套、膨胀管补贴、水泥封堵等技术。针对常规修套技术无法修复的套损井,井下作业公司大修大队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2014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开展悬挂小套管修套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应用,通过提高对套损井的修复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创效能力,在此浅谈一下悬挂小套管修复技术在青海油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各种套管检测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相继出现,人们对套损机理认识不断深入,国内出现了一系列修井新技术.从打通道技术到密封加固技术,以及水泥报废技术直至利用原井场实施的侧斜修井技术,同时这些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套损井修复的成功率,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5.
由于储层改造等工程措施实施不当,加之套管本身质量问题,造成油层套管损坏现象日趋严重。套损井严重影响油气生产及注水调配,目前套损井修复主要有机械整形、挤水泥封堵、膨胀管补贴、悬挂小套管、取套换套等技术方法,但最为有效、彻底根治套损,保证油水井后期开采及各项工艺措施不受影响的还是取换套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延长,套损程度日趋严重和复杂,错断井、多点变形井和腐蚀外漏井逐年增加。要使套损井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理,就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油水井大修技术。膨胀管技术应用于套损井加固有很好的适应性。具备三个优点:①加固后管体与套管紧密接触,密封可靠,锚定力强;②加固井段抗内压、抗外挤等机械性能与同等规格套管的性能相当;③加固后最小达φ108mm,可满足小直径管柱分注分采的要求。本文从国内外技术现状、工艺原理、施工要求和应用情况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文明寨构造是一个复杂的断块油气田构造,断层多、裂缝发育、产层亏空严重,具有高压、高矿化度、地层松软、易垮易漏等特点,且受岩层塑性流动和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油水井套管损坏严重。各类套损井在生产井中占有相当一定比例,严重地影响着文明寨油气区块的正常开发。采取常用的取换套、套管补贴、爆炸整形等修复技术只适用于短井段作业。因此,探索套损井修复和预防新技术(51/2″套管悬挂101.6mm套管技术和51/2″套管小井眼开窗侧钻技术)的应用是有效解决矛盾的主要办法。  相似文献   

18.
液压胀管器是一种关键工具,被广泛用于修复套管的井下作业中。本文旨在介绍液压胀管器的工作原理、操作过程以及在蓬莱油田A井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对其在井下作业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液压胀管器在修复套管方面的优势和效率,优化套损修复的措施,提高井下作业修井作业施工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蓬莱油田A井的实际应用中,液压胀管器在套管修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该油田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水平井高修复率和低套管损伤,综合考虑安全环保和储层保护,对解卡、打捞、整形等常规修井工艺进行设计,重点优化入井管柱结构、配套井下工具和施工参数。目前已完成施工8口,修复率87.5%,初步形成了一套水平井常规修井工艺技术,对于促进水平井持续生产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开展塔河油田37口井套管出现断脱、破裂、悬挂器失效等多种现象的总结和研究,认为套管出现破损主要原因有地质和工程两个方面,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和改进,为套损油井提出了较好的修复措施,如插管封隔器堵漏,套管补贴,修套、取换套等技术,同时开展了环空保护液以及用封隔器进行分段酸压等预防措施,有效的减少了套损次数,为塔河油田的后期开发套损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