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基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引发剂浓度为4.5mmol/L,单体浓度为1.1mol/L,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55℃时,接枝率较高.通过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接枝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生成了淀粉/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在实验的基础上,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水作介质,Fenton's试剂(Fe~(2+)—H_2O_2)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探讨了接枝共聚的机理。发现[H_2O_2]/[FAS]摩尔比,反应中生成的Fe~(3+)对接枝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加入络合剂将Fe~(3+)掩蔽,可以显著提高接枝效率。对骨架淀粉进行氧化、糊化等处理,可以提高其反应活性,获得良好的接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H_2O_2]/[FAS]=10.541,[NaF]=10.6×10~(-3)mol/L,pH=2~4,Starch:BA:H_2O=2.16:1:10.02,30℃下反应小3时,单体转化率和接枝效率均可达90%以上。用IR,'H-NMR和SEM等手段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与形态进行了表征,证明反应物确为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的接枝共聚物。接枝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表面,也在其内部发生。由于接枝侧链的“搭桥”,形成了松散且具有孔洞的无规交联结构。 相似文献
3.
淀粉与聚乳酸低聚物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淀粉与聚乳酸低聚物接枝共聚反应.以淀粉链上的醇钾盐为引发剂,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淀粉-聚乳酸低聚物接枝共聚物,并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证明接枝共聚物淀粉-聚乳酸低聚物的存在.此外,还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所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引发剂浓度0.025 mol/L;丙交酯单体浓度0.35 mol/L;聚合时间55 min;反应温度55 ℃.在此条件下,反应产物的接枝率可达22 %. 相似文献
4.
以硝酸铈铵盐为引发剂,水为反应介质,制得了玉米淀粉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工艺条件(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及反应温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淀粉来源及预处理方式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Mn(H2P2O7)3]^3-为引发剂,对不同来源淀粉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淀粉预处理方式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用颗粒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时,接枝效果受到淀粉颗粒大小的影响;用糊化后的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时,最终制得产物的吸水率较高,并部分地依赖淀粉中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淀粉的预处理如糊化、氧化、酸解对接枝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硝酸铈胺为引发剂,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酰胺浓度为1.1mol/l,引发剂浓度为6g/1,反应温度为30~40℃,反应时间3h,反应体系的接枝率较高.接枝共聚物采用酸性水解,粘度法测定支链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7.
8.
高锰酸钾引发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高锰酸钾引发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单体与淀粉的用量比、引发剂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pH值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通过对5个单因素的实验得到了以高锰酸钾为引发剂引发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最佳条件,最后通过红外光谱仪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了以Tween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添加剂,聚乙二醇为分散剂,高锰酸钾为引发剂的双水相中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重点考察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双水相中进行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的影响,讨论了Tween的种类和浓度、PEG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特性黏数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Tween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添加剂,聚乙二醇为分散剂,高锰酸钾为引发剂的双水相中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重点考察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双水相中进行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的影响,讨论了Tween的种类和浓度、PEG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特性黏数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质量分数为2%的Tween-80作为添加剂,PEG 20000的质量分数为15%,引发剂摩尔比为n(KMnO4)∶n(AM)=6.0×10-4∶1。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接枝共聚物为单体转化率为99.71%,接枝率为139.14%,特性黏数477.63 mL/g。 相似文献
12.
酸解淀粉及其接枝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法研究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淀粉降解程度的影响以及不同降解程度淀粉的接枝性能.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酸解淀粉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淀粉的化学降解并未生成新的官能团;酸解淀粉与玉米淀粉相比无定形态增多,结晶更完美.影响淀粉降解程度大小的因素依次是反应温度、盐酸浓度、反应时间.同时实验还表明:酸解淀粉与丙烯酸甲酯的接枝率高于玉米淀粉与丙烯酸甲酯的接枝率. 相似文献
13.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淀粉和L-乳酸为原料,采用直接缩聚法制得淀粉-聚乳酸接枝共聚物(Starch-g-PLLA),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波谱得到了证实。借助XRD、SEM表征手段探讨了微波处理对淀粉结构的影响,考察了淀粉的微波改性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探讨了接枝反应较为理想的条件:淀粉与L-乳酸的质量比为1:4;催化剂的用量为淀粉和乳酸总质量的0.1%。 相似文献
14.
淀粉—丙烯酸接枝效率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桂芝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6,9(4):34-36
通过测定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接枝效率和吸水率,提出了一种以丙酮为溶剂,用电热套直接加热回流萃取均聚物代替常温搅拌萃取均聚物的方法.可使萃取时间从24h缩短到3~4h,使分析速度提高6~8倍,该法同样适合于其它淀粉乙烯基共聚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淀粉接枝丙烯腈过程中的均聚反应,提出了一个紫外光复合引发体系。研究了用二苯甲酮(BP)与安息香乙醚(BE)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对玉米淀粉接枝丙烯腈反应的影响。通过不同的BP/BE比,设计不同的BP,BE加入的时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BP,BE能够组成一个有效的复合引发体系,该引发体系克服了均聚反应,并使淀粉的接枝率达到32%,接枝效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16.
淀粉—丙烯腈的接枝共聚反应,通常是在含铈的催化体系存在下进行的。笔者经过研究提出一种廉价的不含铈离子的催化体系(UC)也得到了良好的接枝共聚物.本文讨论了催化剂(UC)的浓度、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淀粉接枝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玉米淀粉(ST)为母体,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合成了淀粉接枝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St—g—PDM),研究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因素,认为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体系的DM单体浓度为0.40mol/L,KPS为60mmol/L,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3h.对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吸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St—g—PDM吸附Cu^2 离子的最佳条件为:慢速搅拌(60—80r/min),温度控制在40℃左右。共聚物颗粒直径为0.2-0.25mm,溶液pH为5.5.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淀粉接枝丙烯腈过程中的均聚反应,提出了一个紫外光复合引发体系.研究了用二苯甲酮(BP)与安息香乙醚(BE)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对玉米淀粉接枝丙烯腈反应的影响.通过不同的BP/BE比,设计不同的BP、BE加入的时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BP、BE能够组成一个有效的复合引发体系.该引发体系克服了均聚反应,并使淀粉的接枝率达到32%,接枝效率达到 92%. 相似文献
19.
淀粉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后,以FeSO4-H2O2或(NH4)2Ce(NO3)6为引发剂,将丙烯腈接枝到高交联淀粉上,接枝产物再经皂化水解制得水不溶性羧基淀粉接枝聚合物(简称羧基淀粉).研究了在不同的交联和接枝条件下,产品对Cr3+、Cd2+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为其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