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冀豫两省沿河村庄之间为争夺水源和滩地,多次引发大规模的群众争斗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这一地区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为此,进一步加强漳河上游水资源管理,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3.
一、引言为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水利部批复了《全国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2010年)任务书》。为推进全国分省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制定和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2011年7月,水利部下发《关于做好水量分配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11〕368号),全面启动跨省江河流域 相似文献
4.
对新形势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水利战略地位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并阐述了“确立‘三条红线’,建立四项制度”等水资源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宽城县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契机,结合自身县情和水资源现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支持、项目带动等手段,创新改进水资源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2010年是水资源管理攻坚之年,也是编制“十二五”规划,谋划水资源工作长远计划关键之年,全省水资源与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以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实施方案为重点,以水资源费新标准为契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抓好取水许可审批制度,着力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着力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全面推进水资源配置、节约与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陕西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和分析漳河上游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漳河上游水事纠纷的基本原则和4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苏州市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以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创新思路,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2013年,全市单位GDP用水量为64.9立方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4.9立方米/万元,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5,节水器具普及率为100%,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为11%。 相似文献
9.
10.
江苏省滨江临海,地处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国土面积10.26万km2,境内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域面积约占16%。江苏又是全国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地区,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8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0亿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水资源支撑和水环境保障。近 相似文献
11.
解决漳河水事纠纷,保持漳河水事秩序的长期持续稳定,必须统一管理、优化配置漳河上游水资源,大力开展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根据漳河上游水资源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漳河开发治理模式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状况
(一)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我国流域水管理体制是水法规定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管理体制,区域管理是流域管理组成部分.淮河流域水管理机构是淮河水利委员会及其下属的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沂沭泗管理局及其直属管理局、基层局直接管理流域内沂沭河、南四湖、骆马湖等跨省河湖枢纽工程和骨干性河道.
流域四省水利厅为所在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地(市)、县水利局是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水资源和河道,负责水利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回顾和总结"十一五"期间漳卫南局水资源管理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漳卫南局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和需要做好的5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求,隆化县严格落实"三条红线"管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上取得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东营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营市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和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应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人才和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17.
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在太湖流域进行了细化,为流域性立法提供了借鉴。以海河流域为例,分析流域立法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的需求,提出促进海河流域水资源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有机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汉江流域在我国水资源配置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水利部于2012年批复了汉江流域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的方案,以探索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模式和方法。对汉江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以下简称汉江试点)的背景条件(流域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水生态环境问题趋于严重以及水资源管理能力较为薄弱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建立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加强水源地保护与管理以及构建跨部门和跨区域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及其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汉江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推进节水减污型社会建设、合理配置和调度水资源以及完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地处长江下游、淮河中游、钱塘江上游,气候复杂多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缺水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是我省水利工作长期面临的重大挑战,这种情况在省境淮河流域表现犹为明显。2009年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特别是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强调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