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烟草黑胫病是我省烟草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病残株及土壤带病.尤其在一些连作田块和轮作间隔时间不长的地方为害严重.此病以烟苗移栽到大田后的初中期为害较重,重则可以成片死亡,俗称“瘟烟”,“疚根”,“烂脚秆”.对烟草产、质影响较大. 目前,对黑胫病的防治办法有:轮作,培育抗病品种等,应用的药剂唯有波尔多液,防效甚微.为探求新农药对黑胫病的防治效果,我们组成了敌克松试验协作组,在玉溪、江川两县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如在玉溪县城关公社中卫五队试验,供试土壤为砂壤土,轮作间隔时间仅有一年(71年烟草,72年蔬菜,73年烟草),栽后大部份感黑胫病,经敌克松处理后,病情缓和,基本上不发展,而没有施敌克松的对照,病烟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烟草根茎病害的识别与防治:这一类病害也可以说是土传病害,主要是黑胫病、根黑腐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等多种病害的总称。近年来由于有些烟田没有坚持轮作和施肥不当,在某些烟区危害又严重起来了,例如河南、安徽、山东、湖南等烟区的不少地块又发生严重的黑胫病;根结线虫病在河  相似文献   

3.
为检测皖南烟田土传病害的分布,2011-2012年从皖南烟区烟田共采集土样51份,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烟田土壤进行了烟草黑胫病、根黑腐病和青枯病检测。结果显示,烟田土壤中烟草黑胫病菌、根黑腐病菌和青枯病菌的阳性率分别为19.6%、41.2%和56.9%,3种烟草土传病原菌在皖南烟区多数烟田均有分布,其中青枯病菌检出率最高。本研究证明了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土传病原菌的可能性,生产上可为烟草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由真菌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引起的烟草黑胫病是烤烟和白肋烟的主要土壤病害。某些栽培措施对病害增长了感染潜力,诸如:施用石灰使土壤应至 PH6.0;施氮过多;存在线虫的相互作用。采用中抗品种;轮作和土壤化学处理有一定的防治价值。  相似文献   

5.
烟草青枯病、黑胫病、根结线虫病是广西烟区大田期的主要侵染性病害。其共同特点是病原物均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组织上越冬。而土壤中的病原物便是次年病害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属土壤传染病害的范畴,但这些病原物在水淹下很容易死亡。为此,广大烟农在多年实践中便摸索出一套较为完整的烟稻轮作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类病害发生危害与烟稻轮作方式之间的关系,1989~1991年我们在玉林、柳城、隆安、荔浦、融安、罗城等县市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烟草黑胫病是我国烤烟的主要病害之一。年来,由于连作田增加和部分烟田乱茬,黑病的为害有回升的趋势。生产实践证明,必须采用种植抗病品种,理轮作,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和药剂防治等综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住黑胫病的为害。在烟生产上,各地都在努力提高烟叶的品质,纷改种优质品种。但是,有的优质烤烟品种,病力较弱,甚至不抗病。因此,要保证安全植,就必须配合药剂防治,才能获得优质烟的丰收。  相似文献   

7.
黑胫病、青枯病是当前烟草发生多而,普遍的病害。正确区别这两种病害是搞好烟草病害防治,发展烟叶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一、黑胫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在烤烟大田生育中后期发生危害;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在烤烟整个生育过程中均可发生。二、黑胫病病部在烟茎基部,呈块状,使茎基部变为黑色;青枯病发生在烟茎杆中上部,呈条状或斑点状沿茎杆一侧  相似文献   

8.
为了完善前作大蒜防控烟草病害技术,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前作大蒜不同种植行距(20cm,15cm,10cm和5cm)对土壤烟草黑胫病菌数量和后作烤烟黑胫病病情指数及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前作大蒜种植行距的减小,土壤烟草黑胫病菌数量减少,与空闲对照相比,前作大蒜显著减轻后作烤烟烟草黑胫病病情指数,提高烟草黑胫病的防控效果,前作大蒜种植行距10cm对后作烤烟黑胫病的防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进行恩施烟区烟草黑胫病的防控,本研究采用菌丝块茎基部创伤接种法鉴定了恩施烟区烟草黑胫病菌的致病力。根据黑胫病菌菌株接种K326、红花大金元、云烟202后的AUDPC (病害流行曲线下面积)数值进行了聚类分析,将恩施烟区烟草黑胫病菌划分为I、Ⅱ、Ⅲ 3种致病型。3种致病型病原菌没有表现出典型的强、中、弱致病特性。7个抗性烟草品种对不同致病型黑胫病菌表现出抗性差异,革新3号对3种致病型菌株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选用中烟90(高抗),革新3号(高抗)、L8(中抗)、Burley21(中抗)、KBM20(高感)、KY14(高感)等6个烟草品种作为杂交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的第1种方法设计36个杂交组合.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烟草黑胫病病情指数的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组合问抗病性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亲本抗病性能稳定表现出来.6个品种间黑胫病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中烟90为第一负效应,KBM20为第一正效应,说明中烟90在黑胫病抗性育种中有较好的潜力,KBM20不利于黑胫病抗性育种,6个品种年度间一般配合力表现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在亲本Burley21上,中烟90、革新3号一般配合力表现比较稳定,为黑胫病抗性高值亲本,较适宜作为黑胫病抗性亲本来源,Ky14、KBM20一般配合力表现为低值亲本,不适宜作为抗黑胫病抗性来源的亲本;杂交组合Burley21和KBM20特殊配合力较高,抗性上有进一步研究利用价值.烟草黑胫病遗传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也较大,抗性表达还受环境影响.黑胫病抗性遗传规律稳定,亲本抗性对后代影响较大,但在早世代进行抗性改良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明确江西烟区烟草黑胫病菌的生理小种及其分布,在江西省主要烟区采集烟草黑胫病病株样品80个,从中分离纯化出28个烟草黑胫病菌株。采用游动孢子悬浮液灌根接种鉴别寄主和TTZ培养基颜色反应两种方法鉴定其生理小种类型。结果表明,28个菌株对烟草品种L8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对N.nesophila无致病力,在TTZ培养基中皆呈现红色反应,表明其皆为1号生理小种。推测江西烟区烟草黑胫病为害病原菌主要为烟草黑胫病菌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2.
湖北红安县桃花乡桃术塝村是全县有名烟乡。这个村种烟面积近几年逐年增加,五年前每年三、五十亩,近四年发展到一百余亩。开始是旱地种烟,由于旱地少,换茬困难,导至烟草黑胫病、青枯病流行。连作烟地发病率20%以上,个别地块全部感病,造成严重损失。77年以来逐步发展稻田种烟,头年种二季稻,第二年种旱烟,实行稻烟轮作。这样轮作,既解决了换茬的困难,特别是大大减轻了烟草黑胫病、青枯病的危害,促进了烟叶生  相似文献   

13.
黑胫病是烟草主要的病害之一。我国黄淮海烟区的山东、河南、安徽是历史上较为严重的病区,其他烟区发生也较普遍,发病率一般为10~15%,严重时达50%左右。目前尚无经济有效的药剂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仍是当前烟草生产上防病的基本措施。据国外报道及本室在筛选黑胫病抗源时证实:野生种 N.stocktonii 和 N.nesophila 对烟草黑胫病具有高度的抗病力。如能把它们的抗病基因转移到普通烟草上,可为抗黑胫病育种创造新的抗病材料。美国已开展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红安县桃花乡桃术塝村是全县有名的烟乡。耕地面积402亩,其中旱地152亩,水田250亩。近年来,这个村的种烟面积逐渐增加,五年前每年种植三五十亩.近四年已发展到100余亩。开始是旱地种烟,由干旱地少,换茬困难,致使烟草黑胫病、青枯病流行,连作烟田的发病率在20%以上,个别地块全部发病,造成严重损失。自1977年以来,逐步改为稻田种烟,当年种二季稻,第二年种旱稻,实行稻烟轮作的种植法,从而解决了换茬的困难,同时也减轻了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的为害,促进了烟叶生产。该村1984年种烟112亩,其中稻烟轮作41亩,共计产烟3.1万斤,  相似文献   

15.
大蒜与烤烟轮作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大蒜和烤烟轮作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本试验研究了大蒜根系分泌物及主要成分对烟草黑胫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根系分泌物能显著抑制游动孢子的游动及休止孢的萌发;大蒜根系分泌物中的苯并噻唑和2种含硫化合物二烯丙基二硫醚、烯丙基甲基二硫醚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抑制活性均随着供试浓度增加而增强。从而证实:大蒜和烤烟轮作可以通过大蒜的根系分泌抑菌物降低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和危害,实现病害的生态防控。  相似文献   

16.
套种大蒜对烟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烟田套种大蒜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别是烟田土壤中烟草根茎病菌的数量及对烟叶内在品质影响,在龙岩烟区开展了套种大蒜对烟田土壤微生物及烟叶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烟田套种大蒜能明显减少烟田土壤中细菌、真菌数量,特别是减少烟草青枯菌和黑胫病菌数量,而增加烟田放线菌数量。套种大蒜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烟叶评吸质量无明显负面影响。在烟草根茎病严重的局部烟田可通过套种大蒜控制该类病害的发生与危害,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烟叶安全性,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烟草品种对黑胫病的抗性机制,以抗黑胫病品种Florida 301、L8、Beinhart1000-1和革新3号,以及感黑胫病品种中烟100、贵烟13、红花大金元和小黄金1025的盆栽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抗感黑胫病烟草品种根系分泌物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品种Florida301、L8、Beinhart1000-1和革新3号的根系分泌物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93%~20.78%;4个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处理的菌落直径明显小于对照,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感病品种贵烟13、红花大金元和小黄金1025根系分泌物处理与对照相比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菌落直径大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6.47%~-2.15%,但感病品种中烟100没有表现出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此,烟草根系分泌物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的作用与烟草品种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和目的  黑胫病为烟草常见土传病害,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土壤中的病原菌便会侵染烟株导致发病。  目的  研究感染黑胫病前后烟株根际土壤、发病茎秆以及病健交界茎秆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方法  以健康与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和茎秆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技术扩增样本中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可变区域,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健康与感染黑胫病烟株不同部位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结果  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较健康烟株丰富度增加,但多样性略有降低;发病烟株茎秆发病部位和病健交界部位的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较健康烟株均有增加,发病茎秆病健交界部位增幅显著。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以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为根际土壤优势菌门,且在健康与感染黑胫病烟株中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无显著性差异。茎秆样品中变形菌门与蓝细菌门为优势菌门,病健交界茎秆中2者的相对丰度与健康茎秆和发病茎秆存在显著性差异。属水平上,健康与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中主要菌属为Candidatus_solibacter、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和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等。所有茎秆样品中优势菌属为蓝细菌(norank_c_Cyanobacteria)和劳尔氏菌属(Ralstonia),病健交界茎秆中蓝细菌相对丰度与健康茎秆和发病茎秆差异显著。  结论  感染黑胫病后烟株各部位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细菌群落多样性增加;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到青枯病病原菌茄科劳尔氏菌,表明烟草黑胫病与青枯病存在混合发生的情况。因此在对烟草黑胫病防治的同时也需加强青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陕西烟田病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田系统调查为主要手段明确了2010-2014年陕西烟区的主要病害种类、分布及其发生程度。结果表明,危害陕西省烟田的主要病害有16种,其中烟草真菌性病害6种:烟草猝倒病、烟草赤星病、烟草根黑腐病、烟草灰霉病、烟草白粉病和烟草黑胫病;烟草细菌性病害3种:烟草青枯病、烟草野火病和烟草角斑病;病毒性病害5种: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VY)、烟草蚀纹病毒病(TEV)、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VBMV);线虫病害1种:烟草南方根结线虫病;烟草非侵染性病害1种:气候性斑点病。  相似文献   

20.
我国烟区辽阔,品种很多,各烟区的病害发生危害的情况不同,据统计全国(包括台湾在内)烟草病害约有30余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有:苗床期病害、黑胫病、病毒病、青枯病、低头黑病、白粉病、赤星病、蛙眼病、角斑病、野火病、根结线虫等十余种,每年这些病害所造成的损失大约10—20%。苗床期危害最大的是炭疽病,遍及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