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高效厌氧处理反应器的发展进行了回顾,着重介绍了厌氧反应器的发展趋势。并对第三代典型反应器,如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的结构和原理及应用实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蔗渣喷淋废水特性及处理现状,根据该类废水水质比较了目前常用的几类工艺。基于某工程实例,论述了以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为核心的厌氧处理工艺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厌氧生物反应器快速启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宪奎  倪文  江翰 《给水排水》2004,30(11):57-60
UASB反应器由于具有高的有机负荷、转化效率和操作简单的优点而广泛用于多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能否成功地培育颗粒污泥 ,是反应器能否高效和稳定运行的关键。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快速启动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方法及效果 ,其中包括投加无机絮凝剂或高聚物 ,投加细微颗粒物及选择压理论 ,这对废水处理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越群  冯婧  冯博  何卫卫 《人民黄河》2022,(2):112-115+120
南水北调东线总干渠沿线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使部分流域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为此必须从源头上对农村生活污水采取经济可行的处理措施,针对厌氧反应器因沼气产量不足而导致内循环不能正常进行的问题,采取强制内循环反应器,以氮气为内循环动力,以普通厌氧反应器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强制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对COD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反应器中的混合液因强制内循环的作用而使有机物降解更加充分;产酸菌的作用使反应器对进水pH值具有中和作用,废水pH值变化对处理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复合式厌氧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现场生产性试验,对比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和复合式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中药废水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并后续好氧淹没式生物滤池,以探索一套完整高效的中药废水处理工艺,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浓度为3800mg/L~15320mg/L时,复合式反应器平均出水649mg/L,UASB平均出水13133mg/L。当容积负荷为456kgCODCr/(m3·d)~1838kgCODCr/(m3·d)时CODCr平均去除率为908%,后续淹没好氧生物滤池、砂滤可基本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一体式厌氧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酒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容积负荷、水力停留时间对一体式厌氧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酒厂废水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ODCr负荷为5.2~8 kg/(m3·d),水力停留时间3~5 d时,CODCr平均去除率为95%。正常运行时的碱度与VFA的比为2.5~4.5。当CODCr负荷超过10 kg/(m3·d),系统 VFA出现累积,COD去除率下降。水力停留时间对一体式厌氧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水力停留时间应大于70 h。  相似文献   

8.
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产甲烷菌与硫酸盐还原菌的竞争机制、硫酸盐还原产物的影响以及反应器运行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一相UASB和复合式厌氧反应器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是可行的,只是COD去除率较无硫酸盐有机废水的低.厌氧滤池作为二相法中的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以磷酸钙盐形式从内循环反应器中回收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连续流内循环反应器以磷酸钙盐形式从污泥厌氧消化液中回收磷的工艺条件,考察了pH、Ca/P摩尔比、曝气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磷回收工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厌氧消化液总磷浓度86~108 mg/L、正磷浓度66~80 mg/L的条件下,保持反应体系pH9.0~9.5、Ca/P摩尔比2.0、水力停留时间45 min、曝气强度0.014 L/(L·min),内循环反应器磷的回收率接近90%,同时回收产品中磷的含量(以P2O5计)达到22.15%,可以作为磷肥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10.
11.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的处理效果受水力特性的影响较大,而水力停留时间(HRT)又是影响反应器内水力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和标准k-ε紊流模型,对不同HRT下ABR反应器内的多相流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从反应器内水流速度、固含率两个方面探讨分析了HRT对反应器内部流场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HRT变化对各反应室内降流区水流速度的影响不大,升流区内的循环水流速度随HRT的减小而增大;反应器内污泥颗粒的分布范围受HRT影响显著,HRT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5~8 h时为ABR反应器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最有利于去除污废水中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2.
林可霉素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水资源保护》2008,24(4):53-57
采用厌氧颗粒和好氧活性污泥分别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进行污泥接种培养,研究水解酸化-IC-SBR工艺在林可霉素生产废水处理方面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6 000~9 000 mg/L,IC和SBR反应器中有机负荷分别为0.82 kg/(kg.d)和0.26 kg/(kg.d)左右的情况下,IC和SBR反应器分别运行60 d和7 d,COD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1%和61%,出水COD的质量浓度在300 mg/L以下,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废水处理光催化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近年来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光催化反应器的研究现状。根据光催化反应器中的光催化剂存在形式及应用情况,将反应器分成悬浮式、负载式和耦合式三类,并系统地介绍了这三类反应器的结构、性能及其在应用中的优缺点,提出了废水处理中光催化反应器研究与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分散建筑的特点,厌氧-生物托盘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试验,分析研究了处理系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COD去除率为90%以上,SS为85%以上,NH3-N为80%以上,TP为80%以上,出水水质各项指标达到中水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城市生活垃圾的来源、成分及现有的一些处理方法,并着重介绍城市生活垃圾的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的原理、基本过程,以及影响厌氧消化的因素。最后介绍厌氧消化技术在国内国外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6.
厌氧氨氧化作为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启动,现有研究多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本文以猪场废水为对象的研究,利用ASBR为反应器,接种反硝化污泥培养厌氧氨氧化细菌,在NH+4-N与NO-2-N浓度均为100 mg/L的条件下,运行125 d,经历启动初期、过渡期、系统稳定运行期三个阶段,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NH+4-N的去除率达91.70%,NO-2-N去除率92.0%;NH+4-N的容积负荷为36.90 mg/L.d,NO-2-N的容积负荷为37.55 mg/(L.d),成功实现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该研究成果对厌氧氨氧化技术在工程实践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并选择出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ABR填料。以立体弹性填料、纤维球填料和鲍尔环填料作为ABR填料,以无填料ABR为对照实验装置,考察了填料对ABR处理效果和生物相的影响,并对各填料ABR工程造价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装填立体弹性填料、纤维球填料和鲍尔环填料后,ABR对COD、SCOD和SS的去除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装填填料ABR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均多于无填料ABR;立体弹性填料的造价分别约为纤维球填料和鲍尔环填料的1/8和1/15。因此,立体弹性填料最适合作为ABR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用填料,装置稳定后,出水COD、SCOD和S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7.42、49.61和13.20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04%、60.05%和84.12%。  相似文献   

18.
改进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进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CMCBR)是在普通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引入导流板,使填料在全池循环移动,消除了普通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死角。在CMC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试验中,研究了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考察了容积负荷、水力停留时间、冲击负荷等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发现,在填料填充比例为50%(体积比),进水COD质量浓度为320~55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3 h的条件下,出水COD质量浓度小于100 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19.
通对通惠河通州段地表微污染水进行水质改善处理技术研究,确定采用厌氧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通过试验确定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为厌氧生物滤池HRT=15 h,生物接触氧化池气水比10,水力停留时间为4 h,回流比为100%。出水中氨氮浓度为0.34 mg/L,总氮浓度为3.2 mg/L,总磷浓度为0.38 mg/L,CODCr浓度为34 mg/L,出水各指标完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水体质量标准,其中总氮浓度远低于课题研究目标的1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