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周翔  田辉平  许明德 《工业催化》2018,26(11):14-22
概述乙烯主要的生产工艺如蒸气裂解制乙烯、石脑油催化裂解制乙烯、重油催化裂解制乙烯、炼厂气干气制乙烯、C_4制乙烯、甲醇制乙烯、乙醇制乙烯、甲烷制乙烯、合成气制乙烯和生物法制乙烯等。主要比较工艺特点、反应机理、催化剂以及典型工艺等方面。认为由于原料的差异,煤基工艺发展相对较为成熟,石油基工艺发展相对缓慢,利用煤基乙烯生产工艺和催化剂将有助于开发石油基的工艺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一、乙烯工业的现状和发展二、乙烯工业在广东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1.乙烯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产业 2.发展乙烯工业,可进一步完善广东轻型工业结构 3.发展乙烯工业,可促进广东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4.发展乙烯工业,有利于稳定和繁荣香港经济 5.乙烯工业将会成为广东经济的支柱工业三、广东乙烯工业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 1.广东乙烯工业布局问题 2.广东乙烯工业产品方案问题 3.广东乙烯工程技术路线的选择 4.广东乙烯工业的资金问题 5.广东乙烯工业的经济规模问题四、借助乙烯工业,加速广东省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五、实现乙烯工业定展战略目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乙烯精馏塔直接分离出产品乙烯,该塔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乙烯的产品质量和收率。主要介绍了乙烯精馏塔流程,投用先进控制对乙烯精馏塔操作的影响。先进控制系统的投用不仅确保了乙烯精馏塔侧线最大限度地采出合格的乙烯产品,而且保证了塔釜出料中损失的乙烯浓度最小,达到了增加乙烯装置产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装置的总体经济效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陈权  张丽霞  洪琨  朱斌 《乙烯工业》2022,(1):40-44,49
乙烯精馏塔分离出产品乙烯,该塔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乙烯产品质量和回收率,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乙烯装置的乙烯精馏塔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乙烯精馏塔进料塔板、灵敏板位置,并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到各工艺参数对乙烯产品规格的影响.通过模拟指导,乙烯精馏塔增加灵敏板温度控制,塔釜液位控制,优化乙烯精馏塔压与回流量的控制,实现...  相似文献   

5.
乙烯裂解装置开车前的化学清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炀 《化学清洗》1997,13(3):23-28
乙烯作为基础有机原料,其重要性已越来越突出,乙烯装置技术的开发也随之高速发展。世界乙烯生产能力和产量持续增长,在90年代,世界乙烯工业的发展出现热潮,我国的乙烯工业在“九五”期间有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引进了很多乙烯装置。在今后的乙烯工业发展中,仍要新建不少乙烯装置。这些新建的乙烯装置,开车前均存在怎样进行化学清洗的问题。通过对新疆独山子14万吨/年乙烯装置开车前化学清洗的总结分析;阐述了该系统  相似文献   

6.
苏颖千 《广州化工》2000,28(2):45-47
投资80亿元的广州乙烯装置已建成投产,但是由于广州乙烯是小乙烯(15万吨/年),不是规模装置(国外乙烯装置通常是年产30万吨以上),广州乙烯的单位产出所付出的能耗物耗比太乙烯高很多。这样广州乙烯和国内大乙烯竞争就处于劣势。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广州乙烯和国外乙烯相比就更难竞争。因此是否能够减少能耗、物耗,把广州乙烯单位产品成本降下来,这是广州乙烯能否走出困境,继续生存下去的重要因素。乙烯装置能耗大,它的设计和技术改造,重要课题之一就是降低能耗。本文就广州乙烯裂解装置压缩系统的节能措施做了一些…  相似文献   

7.
聂玲丽 《化工设计》2022,(5):20-22+47+1
针对某工程案例中液态低温乙烯冷量未被回收利用及需消耗蒸汽加热气化的能源浪费问题,本文介绍两种方案:(1)乙烯-甲醇-乙二醇溶液换热蒸发乙烯;(2)乙烯-乙二醇溶液换热蒸发乙烯。选出最优方案,即乙烯-乙二醇溶液换热蒸发乙烯,从而实现能量的优化利用,最终实现经济、节能目的。并通过HTRI计算,进一步验证乙烯-乙二醇溶液换热蒸发乙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段霞 《当代化工》2002,31(4):212-215,235
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一种重要的工艺原料,也是世界产量最大的化学品之一。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总体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石化行业的总体水平,本文着重介绍了乙烯工业的几个方面,其中包括世界乙烯的需求和产量能,国内乙烯装置的概况和国家合资投建乙烯装置的状况,国内外乙烯工业的差距以及未来乙烯工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大型乙烯装置的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纶 《乙烯工业》1996,8(3):51-57
作为日本不多见的大型乙烯装置,继1992年三菱化学公司鹿岛45万t/y乙烯装置开车之后,1994年10月京叶乙烯公司千叶60万t/y乙烯装置又开始运行。这两座乙烯装置超过了以往日本任一乙烯装置的生产能力,作为日本最大的乙烯装置,拥有世界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溶液聚合技术生产乙烯基共聚物的产品特点及生产工艺。其中,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溶液法乙烯共聚物中最令人关注的,主要工艺有中压溶液聚合、低压绝热溶液聚合和低压溶液聚合。乙烯-苯乙烯的溶液聚合可以合成出其他方法无法得到的假无规乙烯-苯乙烯共聚物。工业生产乙丙橡胶主要是溶液聚合工艺,采用该工艺将乙烯与乙酸乙烯酯共聚合可得到乙酸乙烯酯质量分数为40%~70%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弹性体。  相似文献   

11.
乙二醇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永茂  张贺   《河北化工》2009,32(6):11-13
综述了由环氧乙烷直接水合制乙二醇、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环氧乙烷经碳酸乙烯酯制乙二醇以及合成气制乙二醇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法制乙二醇的研究进展,对各催化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了目前催化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乙烯裂解原料生产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世界及主要地区乙烯裂解原料构成现状和未来乙乙烯原料开发的总体趋势,分析国内乙烯裂解原料的构成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乙烯原料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乙二醇生产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朱培玉  李扬  王永宏 《化工进展》2002,21(10):713-717
对乙二醇生产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各公司新技术的工艺条件,反应转化率,选择性进行了对比,重点对乙二醇和碳酸二甲酯联产技术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充分利用环氧乙烷装置排放的二氧化碳来合成碳酸乙烯酯,然后进一步与甲醇反应乙二醇和碳酸二甲酯,该工艺路线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获得了高附加值环保型产品碳酸二甲酯,因而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碳酸亚乙酯法合成乙二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综述了碳酸亚乙酯法制乙二醇研究最新进展。对各催化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反应机理并指出了目前催化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环氧乙烷催化法合成乙二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永良 《合成纤维》2005,34(11):23-27
对环氧乙烷催化法合成乙二醇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综述。阐述了用于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反应中的多羧酸衍生物催化体系、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体系、大环螯合物催化体系、季鏻盐催化体系、多相水滑石型催化体系及其他催化体系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用于碳酸亚乙酯法合成乙二醇反应中的催化体系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赵小全 《广东化工》2011,38(7):242-243,246
对国内外乙二醇合成技术的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包括催化水合法、碳酸乙烯酯法(EC)、合成气合成法和甲醛/甲醇合成法。其中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法具有EO转化率高、EG选择性高等优点,是最有前途的工业化方法。合成气合成法和甲醛/甲醇合成法具有原料价格低、工艺流程短、能耗低等优点,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时,提出了我国乙二醇工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环氧乙烷装置排放气的组成及其对氧化反应的影响,提出了对乙烯进行回收的工艺技术要求,分析比较了国内外不同回收工艺包括变压吸附、膜分离、吸附分离等技术的发展概况,提出变压吸附技术由于工艺简单,适应性强,是一种较有发展前景的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乙烯生产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若平 《当代化工》2006,35(4):217-222
评述了世界乙烯需求和产能分析、世界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分析以及中国乙烯发展现状和扩能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用环氧乙烷与己醇为原料合成乙二醇单己醚 ,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影响反应的 4种主要因素的大小顺序 :催化剂的量 >原料物质的量比 >反应温度 >催化剂的种类。最佳工艺条件为 :己醇与环氧乙烷的物质的量比为 :n(n C5H11CH2 OH)∶n (C2 H4 O) =1∶0 5 ;反应温度为 1 0 0℃ ;己醇与催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 :n(n C5H11CH2 OH)∶n(催化剂 ) =1∶0 0 9。乙二醇单己醚的收率为 85 4 % ,纯度可达 98 5 %。乙二醇单己醚的纯度用气相色谱分析 ,用红外光谱、质谱对产品乙二醇单己醚的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0.
环氧乙烷/乙二醇工艺技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翔宇 《化工设计》2006,16(3):7-12
目前世界上的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普遍采用氧气氧化法,占有氧气氧化法技术市场份额较大的公司主要是Shell、DOW和SD三家。本文对三家公司的工艺技术特点作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