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4)
受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土地承包经营制的影响,家庭承包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在权利主体、期限、继承等三方面具有一些独特规定:家庭承包只是一种农业经营方式,与权利主体无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而不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旨在制止频繁调整土地,其期限属于最低期限。《物权法》第126条第2款可解释为确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动续期制度。《物权法》摈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经营的继承作出特别规定的做法,此举在解释论上意味着:《物权法》事实上承认,土地承包经营权像其他物权一样是一种可以继承的私权,无必要再为其设立特别规则。  相似文献   

2.
政府的规划权与公民的不动产物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是政府公权力意志的表现。在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公民私有的财产权尤其是不动产物权可能会受到妨碍甚至被剥夺。公权和私权的冲突在所难免。因此如何处理好公权和私权的关系成为《物权法》颁布后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处理政府规划公权与公民不动产物权关系的经验,认为政府规划公权的行使应当遵循合宪原则、合法原则、合理原则,使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实现互动,达到公权与私权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相似文献   

3.
经过长达13年的反复讨论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多达7次的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终于在2007年3月16日颁布,并于同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物权法》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即界定和处理通常意义上的“财产”问题。城市土地作为不动产的一种形式是《物权法》的主要作用对象之一,而城市规划的主要作用对象也是城市土地。因此,《物权法》的出台不可避免地将对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凡与国土局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的用地,其土地使用年期按国家规定执行。即:居住用地七十年;工业用地五十年;教育、科技、文化、生、体育用地五十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综合用地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年限是以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的时间计算,而不是交房时间算,如果现在在获得土地两年之内不开发,国家有权收回。  相似文献   

5.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在土地资源配置上,我国当前采用有偿使用和无偿划拨两种方式,有偿使用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向国家交纳有偿使用费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取得国有建设用地的基本原则。无偿使用是指土地使用者在没有缴纳国有土地使用费的情况下,由国家行政划拨而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保护国有土地资源,法律法规对于划拨国有土地入市交易作了严格的禁止性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除重新签订出让合同并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外,不得转让、出租,抵押,  相似文献   

6.
冯志衡 《建筑知识》2014,(6):152-153
现如今,将城市规划建设加入公权与私权博弈的分析框架下,揭示了城市规划建设以公权干预私权的合法性——维护公共权益。在我国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积极推进城市现代化一种有限手段,正在被广泛运用。在人们为城市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是确认财产归属和利用关系的基本法律,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之一。我国的《物权法》从开始制定就备受关注、颇有争议。在规划界,也有人对《物权法》实施后对城乡规划的“严重影响”产生了一些想法:有人认为《物权法》是规范物权关系的一部“完全崭新的法”,它将给城乡规划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小城镇建设》2011,(10):7-7
俞明轩教授介绍,我国土地出让实行“招拍挂”之前,工业用地均采用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即出让方与受让方(土地使用者)通过协商,以协议约定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方式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供给的控制模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城市土地供给机制,建立了城市土地供给的控制模型,对该模型的稳定性和输出可控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针对城市土地供给调控提出了相关建议:城市土地供给可以通过调整直接出让土地、储备土地以及收回土地来调控;城市土地规模扩张控制的关键在于对城郊土地征用的控制;城市土地供给计划的制订不仅要考虑前期土地供给对本期土地供给的影响,也要考虑本期土地供给对后期土地供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城乡建设》2005,(11):36-36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近日出台了土地供应办法的3个配套文件——《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底价确定试行办法》、《北京市收回企业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办法》和《北京市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暂行办法》。如果把去年的8·31大限看作是“土地改革”的标志,那么三个文件集中公布可以说是土地制度改革的继续深化。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思考     
陈敏 《中州建设》2005,(11):6-9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物权法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征求各界群众意见。这是继宪法、合同法、婚姻法等之后,我国第12部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物权法是各国民法典的基石,对明确产权关系、保护财产权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记者采访了民法专家江平教授,围绕物权法(草案)中有关焦点、热点问题进行解析。他认为,物权法的主要问题是财产权利的城乡二元分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徐静 《城市开发》1998,(2):36-37
城市土地出让问题的探讨徐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土地使用形式出现了新变化,城市土地出让就是一种新方式。城市土地出让是国际间通行的一种形式。根据我国政府公布的《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办法》,出让成片土地由外商开发经营是指...  相似文献   

13.
1997年,全国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对我国《刑法》进行了若干修改,增设了有关土地犯罪条款,规定了对土地违法行为实行刑罚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99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干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即中央11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重大决策。我认为,全面和深刻地理解耕地保护法规和政策,对于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此,结合我国耕地现状和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谈一谈我国实行严格上地管理…  相似文献   

14.
拆迁人进行房屋拆迁的目的是为人取得拆迁地块的土地实际使用权,用以建设。这样,被拆迁房屋所有人(即原土地使用权人)的土地使用权,就因政府行为被收回,转而给了拆迁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应当对被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原土地使用权人给予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土地出让类型的合同的性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在理论以及实践两方面的中长期困惑的问题。本文在了解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出让现状的基础上,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属于行政合同以及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所有权在物权法意义的创设两个方面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出让前置条件的合理性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城市规划建设置于公权与私权博弈的分析框架下.揭示了城市规划建设以公权干预私权的合法性——维护公共利益。同时.文章客观地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面临的公权力异化问题,并指出未来完善城市规划建设行使公权力及其对私权领域干预方式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3)
知识产权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随着人们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知识产权逐渐具备私权和公权两种属性。因此本文重点分析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和其公权化发展趋势,旨在明确知识产权的法律属性,更好地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调整土地抵押贷款及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是顺应我国不动产价值显化的趋势而诞生的,是调整不动产及其相对人之间关系的法律。物权法对土地抵押融资影响深远。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重点阐述土地抵押的现状、法律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充分利用土地资产价值的观点,为土地使用者在显化土地资产价值过程中如何积极融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由于《物权法》从基本法的层面上首次对私人财产的法律地位做出了明确的保护规定,因而引发了人们对于以城市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为对象的城市规划与私人财产保护的《物权法》之间的关系的种种猜测与讨论,也引起了相关规划部门的思考。不久,在2007年10月28日,作为城市规划体系的基石、所有城市规划行为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定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上海土地出让市场分析●[新西兰]姚卓峰自1988年第一幅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出让以来,至1995年底,上海市出让各类内外销地块1591幅,出让土地面积111.11平方公里。虽然一般内销商品房的开发早在1980年就已经启动,但是这些内销商品房大部分都是在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