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拓扑发现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拓扑发现是网络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文中从概述、主要的网络拓扑信息采集方法、网络拓扑发现算法三个方面对网络拓扑发现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针对Internet网络的拓扑发现算法和基于园区网的典型拓扑发现算法,对网络管理开发软件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庄锁法  龚俭 《微机发展》2007,17(10):80-83
网络拓扑发现是网络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文中从概述、主要的网络拓扑信息采集方法、网络拓扑发现算法三个方面对网络拓扑发现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针对Internet网络的拓扑发现算法和基于园区网的典型拓扑发现算法,对网络管理开发软件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网络拓扑发现技术是近年来网络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该文重点讨论了网络拓扑发现的一些常用算法,并且从速度、开销、完整性和准确性等四个方面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从而为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目前的网络拓扑自动发现技术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网络拓扑发现系统。该系统能够从多个数据源中获取网络拓扑信息,具有网络拓扑自动分级发现和网络拓扑自动分层表示的功能。较传统的网络拓扑发现系统而言,该系统具有设计复杂度低、发现的网络拓扑完整和直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摘要:设计基于SNMP和其它协议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实现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为网关的网络拓扑的快速发现,尽可能地发现完整的网络,且对网络带来的额外负栽和开销尽可能小。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拓扑发现算法是基于SNMP协议的,能够很好的发现网络主拓扑,但是对于子网却往往出现发现不完整的情况.针对这一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s Protocol,网间控制报文协议)协议的方法,来得到完整的子网结构.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拓扑发现算法是基于SNMP协议的,能够很好的发现网络主拓扑,但是对于子网却往往出现发现不完整的情况。针对这一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s Protocol,网间控制报文协议)协议的方法,来得到完整的子网结构。  相似文献   

8.
Ad hoc是一种无线自组织多跳网络。采用无中心的分布式控制,无线节点或终端相互合作而成,独立于固定的基础设施。各节点平等、无中心,动态拓扑。网络拓扑对网络规划、仿真、管理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Ad hoc拓扑结构频繁、快速变化的特点,本文主要提出了N种移动自组网络拓扑发现的算法,并基于笔者的实践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算法实现,该算法主要针对同一个管理机构下的IP网络的拓扑自动发现,更复杂的拓扑发现算法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拓扑发现中的路由器别名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拓扑发现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研究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关系。路由器别名问题是网络拓扑发现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指路由器具有多个不同的接口地址,在Internet上可以使用其中的任一地址来标识同一路由器。该文详细描述了路由器别名问题,及其对网络拓扑发现结果带来的影响;重点分析了RFC1122标准中有关路由器的通信规范,描述了别名探子方法的实现原理,并给出了不同应用条件下该方法的实现流程。试验发现,别名探子扫描结果的完整性与目标网络和其他网络连接关系的复杂性有很大关系。分析表明,别名探子方法还存在着种种局限,但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网络拓扑发现的算法和实现技术是衡量网络管理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大多数网络设备都支持的SNM P协议,设计了一个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系统的算法。该算法可发现指定深度网络内所有路由设备及指定子网内所有活动主机,并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实现细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童晓薇 《计算机工程》2011,37(14):100-102
当前物理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不能发现路由器或者三层交换机路由口物理拓扑乃至整个局域网的物理网络拓扑等。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以太网物理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该方法利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路由器、三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网桥、集线器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基于该方法编制的程序,对一个典型的网络进行拓扑发现,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由此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结合SNMP[1]与ICMP[2]的相关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DNMAI[3](分布式网络测量和分析基础架构)的可定制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并给出了拓扑信息的采集、过滤算法与数据库结构的定义.最后,详细描述了网络拓扑图形的程序实现过程,并在网络测试平台上得到了实际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SNMP协议的网络拓朴发现算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互联网安全管理模块中采用了大量基于SNMP协议的工具,研究该协议网络拓扑发现的步骤和方法,对于保障互联网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SNMP协议、网络拓扑发现技术和算法的研究,设计了一个网络拓扑发现系统,该系统能够对网络结构进行准确、高效的自动发现,从而简化网管部署,提高效率。文章还对网络层拓扑发现、链路层拓扑发现以及相关算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层架构的网络拓扑结构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和管理协议,在分析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的两个推荐标准(WBEM和JMAPI)和一般模型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对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伸缩性的要求,提出了三层架构的网络管理服务体系。最后,应用结构进行了网络拓扑发现的原型设计和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物理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63,自引:2,他引:63  
局域网交换技术提高了局域网内网格带宽使用的有效性并且部分解决了现有网络带宽问题,在对原有基于SNMP MIB-II的物理网络设备发现算法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用该算法开发的拓扑发现工具能准确地发现物理网络拓扑即子网内交换机到交换机,交换机到路由器,交换机到主机之间的连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面向网络态势感知的实时网络拓扑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比较各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提出一种面向网络态势感知、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实时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其中包含网络设备存活性判断、网络设备类型判断及网络拓扑信息的存储及处理等技术,与传统的网络拓扑发现相比,具有实时性高、发现准确等优点。实验证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A brief survey on the state-of-the-art research of determining geographic location of IP addresses is presented.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of routers in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 topology measurement is discussed when there is inadequate information such as domain names that could be used. Nine empirical inference rules are provided, and they are respectively (1) rule of mutual inference, (2) rule of locality, (3) rule of ping-pong assignment, (4) rule of bounding from both sides, (5) rule of preferential exit deny, (6) rule of uureachable/timeout, (7) rule of relay hop assignment, (8) rule of following majority, and (9) rule of validity checking based on interface-finding. In totally 2,563 discovered router interfaces of a national ISP topology, only 6.4% of them can be located by their corresponding domain names. In contrast, after exercising these nine empirical inference rules, 38% of them have been located. Two methods have mainly been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inference rules. One is to compare the measured topology graph with the graph published by the corresponding ISP. The other is to contact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corresponding ISP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IP address locations of some key routers. The conformity between the locations inferred by the rules and those determined by domain names as well as those determined by whois information is also examin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empirical inference rul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of routers in ISP topology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18.
王旸旸  毕军  吴建平 《软件学报》2009,20(11):2988-3000
对互联网覆盖路由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调研;按照Internet分层概念重点考查了网络层和传输层的覆盖路由的结构和方法;并且考查了覆盖路由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包括覆盖路由性能的影响因素、多个覆盖网络路由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分析了已有研究工作的关键技术的优缺点.最后讨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互联网覆盖路由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