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赵博 《聚酯工业》2008,21(3):9-13
介绍了纺黏法非织造布技术的起源、工艺原理、工艺类型、原料、新技术和发展方向,指出新型纺黏设备应具有效率高、能耗少、灵活性好、适应性强、保养方便和产品品质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涤纶纺黏针刺非织造布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兴  朱湘萍  井孝安 《聚酯工业》2013,26(3):16-17,58
从国内外非织造布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阐述,着重对国内涤纶纺黏针刺非织造布的发展进行探讨,并对涤纶纺黏针刺无纺布开发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PET纺黏法非织造布生产的工艺流程,从结晶、干燥、纺丝温度、熔体压力、侧吹风冷却、纺丝速度、气流拉伸、分丝、铺网、加固等方面阐述了工艺参数的设定。  相似文献   

4.
赵博 《聚酯工业》2011,24(2):41-44,57
对纺黏非织造布材料等的形态结构、织物厚度、面密度、悬垂性、断裂强力、顶破强度、耐磨性、透湿性能、透气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实验发现非织造布材料的这些性能、均与克数和厚度有一定关系,适合开发各类功能性产品,在纺织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聚酯工业》2016,(5):33-36
选用不同厚度的纺黏非织造布、熔喷非织造布以及SMS复合非织造布作为实验材料,测试了轻薄型纺黏非织造布材料等的性能,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织物内纤维排列、厚度、面密度、拉伸断裂强力、撕破强力、顶破强力、耐摩擦性等指标的测试与分析,发现大部分性能都与织物的面密度和厚度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同等条件下,熔喷非织造布、轻薄型纺黏非织造布和SMS等都各自具有独特的性能,适合开发各类功能性产品,在纺织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朱湘萍 《聚酯工业》2013,26(2):12-14
从PET切片品质,熔体品质,纺丝速度和温度,泵供量,采用异形喷丝孔纺丝,控制牵伸丝的稳定性,连续性,提高牵伸气流速度和密度等方面,介绍了提高PET纺黏非织造布牵伸丝品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丛奎春 《聚酯工业》2012,25(6):52-54
针对20 g/m2薄型PET纺黏非织造布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切片含水率、纺丝工艺、牵伸工艺、生产速度、侧吹风冷却、成网机、热轧机温度、压力等方面进行工艺探讨,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工艺条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合成纤维》2016,(4):43-44
介绍了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纺黏非织造布生产工艺流程。为保证双组分纺黏非织造布正常纺丝,将纺丝箱体中的分配管移出,设置纺丝箱体副箱。经过上述改进后,纺丝质量得到提高。该方法还可适用于其它原料的双组分纺黏非织造布生产。  相似文献   

9.
赵博 《聚酯工业》2019,32(2):20-23
对有关纺黏工艺参数对纤维直径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实验和讨论,对不同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聚合物细流的最终直径进行了实测,发现聚合物挤出量越小,聚合物熔体温度越大,气流初始温度越高,气流初始速度越大时,越有利于聚合物熔体的气流牵伸,纤维直径越小;实验结果显示:测试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十分吻合。本研究也显示了在对纺黏非织造布工艺和设备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赵博 《聚酯工业》2019,32(1):13-18
介绍了有关纺黏非织造过程建模与数值求解的方法。首先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纺黏非织造过程理论模型;其次,对实际生产中应用的宽狭缝牵伸器的喷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求出了气流速度在牵伸器中的数值分布。通过对牵伸器喷射流场的数值模拟,得到了气流速度在流场中的数值分布,从而为聚合物熔体的气流牵伸模型求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研究也显示了在对纺黏非织造布工艺和设备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赵博 《聚酯工业》2009,22(5):5-9
讨论了纺黏非织造牵伸器喷射流场理论模型的建立,包括4种湍流模型的选择,模型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熔喷法非织造布的气流拉伸机理和空气喷射流场的研究进展,评价了聚合物熔喷气流拉伸的数学模型和空气喷射流场等对纤维直径的影响。指出今后的研究应探索建立熔喷法的三维拉伸模型和喷嘴气流喷射流场理论。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纺粘法非织造布气流拉伸机理和水刺法中纤网射流性能等研究的进展;分析和评价了聚合物纺粘气流托伸的数学模型、水刺喷嘴对射流特性以及水刺纤网射流加固对水刺布质量等的影响,这也是纺粘法非织造布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赵博 《聚酯工业》2009,22(4):11-14
介绍了热线、激光多普勒和粒子图像等3种测速仪的测量原理,装置性能和主要用途,比较了3种测速仪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和分析得出热线测速仪适合熔喷流场的测量,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和粒子图像测速仪适合纺黏流场的测量。  相似文献   

15.
张佳宝  崔丽杰  杨宁 《化工学报》2018,69(1):389-395
研究了曳力模型和湍流模型对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参数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DBS-Local曳力模型在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曳力模型决定了是否可以模拟出下降管中的气体;而曳力模型和湍流模型共同作用,决定了气含率模拟结果的准确性。Schiller-Naumann、Tomiyama、Grace、Ishii-Zuber这4种曳力模型均无法预测出下降管含气这一现象,而DBS-Local曳力模型能够模拟出下降管中的气体。DBS-Local曳力模型与standard k-ε mixture湍流模型组合,对气含率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较为接近,而与RNG k-ε dispersed湍流模型组合,对轴向液速的预测值与实验值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
陈程  祁海鹰 《化工学报》2014,65(6):2003-2012
准确描述颗粒团聚特性是发展完善基于多尺度最小能量原理(EMMS)的曳力模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提出描述颗粒团聚特性的数学模型,不仅符合物理判断,而且与实验结果吻合。采用颗粒团模型,改进EMMS曳力模型,与实验及直接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改进的曳力模型与欧拉-欧拉双流体方法耦合,实现了不同工况下A、B类颗粒流化床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成功预测了颗粒非均匀分布特性、局部滑移速度、局部非均匀度以及噎塞状态。  相似文献   

17.
蒋鸣  周强 《化工学报》2022,73(6):2468-2485
气固流化床中,介于颗粒与宏观尺度间的复杂的时空多尺度结构(介尺度结构)将完全改变气固相间作用规律,加大了流态化系统调控及预测的难度。为此,需要构建考虑结构影响的相间本构关系。其中,曳力作为影响流态化动力学特征的主导因素,对其研究尤为重要。从结构产生演化的机制出发,概述结构影响曳力的机理,以模型构建流程的角度对结构和过滤两类模型进行总结,并重点综述过滤模型构建在提升准确性、有效性、通用性和考虑更多物理机制方面的最新进展。研究表明:提升模型通用性和考虑真实系统中更丰富的物理机制仍是建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结构演化机制理性建模和充分发挥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处理优势或是曳力建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改进了面向离散粒子法的能量最小多尺度曳力模型(EMMS/DP)的颗粒参数生成方式,并将非均匀因子(HD)与固相浓度和滑移速度关联以考虑介尺度结构动态效应的影响,用改进的EMMS/DP模型与多相流质点网格模型(MP-PIC)耦合模拟气固两相流提升管系统,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很好,考察了MP-PIC方法的网格无关性和粗粒化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19.
气泡曳力系数模型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毓佳  赵陈儒  薄涵亮 《化工学报》2019,70(z2):108-116
由曳力系数表征的曳力模型作为重要的相间力模型之一,被广泛应用于Euler-Euler方法和Euler-Lagrange方法下的连续相和离散相动量方程中。由于现有气泡曳力系数模型形式各异且适用范围有限,因此需要对已有模型进行充分地评价。考虑到已有曳力系数模型的适用范围和气泡变形的影响,参考各曳力系数模型采用的相关参数,建议基于Reynolds数Re和Weber数We分区选择最佳模型。将分区曳力系数模型、已有曳力模型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分区曳力系数模型总体预测结果更符合实验测量值。将分区曳力系数模型应用至数值模拟中,可以更精确地追踪不同尺寸气泡的位置,使数值模拟结果更接近真实的物理情况。  相似文献   

20.
Multiscale simulations of fluidized beds should account for the effect of sub-grid structures on drag. How to extract the features of these structures in the form of proper finite quantities, namely markers, has posed great challenges in mesoscale drag modeling. The choice of markers has seldom been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their rationality and adequac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two-step scheme that is applied in the classic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reflect on the choice of markers. The steady-state definitional relations of the drag correction factor are deduced from force balance equations, with emphasis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finitional relations and constitutive relations. A comparison between common drag models obtained from fine-grid simul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definitional relations shows that the challenge in developing a general mesoscale drag model cannot be circumvented by correlating the heterogeneity index or drift velocity with the solid volume fraction, slip velocity, and gas-phase pressure grad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