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临界锅炉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听宽 《电力设备》2002,3(3):19-24
阐述了当前国际上超临界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以及超临界锅炉变压运行、汽温调节,超临界流体的热物性特点,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本体型式,超临界锅炉材料、燃烧器等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开发超超临界锅炉的研究课题;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超临界锅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应加快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及超超临界机组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龙辉  严舒  王盾 《电力建设》2011,32(2):71-75
通过对我国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发展现状及与国外先进火电机组设计技术方面主要差距的研究,提出了国际上超超临界机组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设计技术集成化发展。分析了日本和德国超超临界机组设计技术集成的主要工艺,汇总了我国超超临界机组设计技术集成化发展可采用的技术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未来超超临界机组设计技术集成化如何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超超临界参数机组的水汽品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超临界条件下水汽物理特性,比较了常见杂质在不同参数的水汽条件下的溶解与沉积特性,说明了在超超临界参数机组中各部件可能发生的沉积危害和严格控制水汽品质的重要性,简述了超超临界条件下蒸汽的高温氧化特性及其危害。在总结我国超临界机组多年来的运行经验和国外近年来超超临界机组水汽品质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超超临界机组发展过程中应该采用的凝结水处理方式及其控制指标,水汽品质控制方式,运行中盐类、腐蚀产物控制及水蒸气高温氧化的控制与监测方面的建议,提出了超超临界机组化学监督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材料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平 《电力建设》2005,26(6):26-0
材料技术是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要发展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必须了解国外在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用钢的发展过程。根据国外的经验,开发新型铁素体耐热钢和奥氏体不锈钢对超(超)临界锅炉的材料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1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自2002年开始,为提高机组的效率和降低煤耗,我国决定发展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国内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开始生产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  相似文献   

6.
〈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设计优化〉(杨小华)《电力勘测设计》2006.№.6随着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机组即将成为主导我国电源建设与发展方向的主力机组,百万超超临界机组突破传统常规设计已成必然。本文阐述了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优化及创新设计特点,为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的设  相似文献   

7.
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机组即将成为主导我国电源建设与发展方向的主力机组,百万超超临界机组突破传统常规设计已成必然。本文阐述了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优化及创新设计特点,为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的设计提出一种新理念、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推广应用6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锐  赵敏  秦丰  任育之 《中国电力》2005,38(8):37-40
阐述我国600MW机组采用超超临界参数的必要性及意义;根据对国内主机设备制造厂的技术水平及制造能力、主要辅机设备配套能力、设计单位的设计能力等方面分析,对国内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基础条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从技术,经济2个方面对600MW超超临界与超临界机组进行了全面比较;从设备国产化程度及可靠性、厂址及运输条件、电网运行要求等方面,对600MW超超临界机组与1000MW机组相比所具有的优势进行了论述;对在我国如何推广应用600MW超超临界机组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我国当前火电建设形势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意义和状况,对超超临界机组调试特点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徐州彭城电厂三期工程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特点进行科学策划并在调试阶段实现优化和创新,创造了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整套启动调试时间最短的新记录。文中指出以它们达到的建设指标作为今后超超临界机组的建设参考,对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和调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堂礼 《广东电力》2007,20(1):19-22,50
要提高火电机组热效率,就要提高蒸汽压力和温度参数,因此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是必然的.为此,综述了国内外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各阶段的技术特点,并对未来的发展作了介绍.指出了发展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应该关注经济问题、金属材料的发展和焊接问题,重点介绍了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用新型铁素体和奥氏体钢种的发展情况和部分新钢种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一种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的汽轮发电机高低位布置方案.探讨了该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分析了该方案的经济性。结果表明:汽轮发电机高低位布置方案能够减少机组的初投资3.15%.提高机组发电效率0.14%~0.19%.对下一代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Huaneng Haimen Thermal Power Plant, planned to install six 1 036-MW ultra-supercritical coal-fired generating units, is the first GW-class ultra-supercritical power plant in South China power grid,  相似文献   

13.
在超(超)临界机组中应用的新钢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超)临界机组高效节能的特点,从钢种分类、发展脉络、应用范围、焊接特点等方面对应用于超(超)临界机组中的新钢种进行了论述。指出,超(超)临界机组是火力发电发展的新方向,发展高效率的火力发电机组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开发耐高温性能更好的耐热钢,使其能用于更高的温度区间。  相似文献   

14.
介绍目前几个已投产和即将投产的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控制及保护系统的特点、测点设置情况和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缺点,分析超超临界机组在测温元件、变送器、仪表阀门、执行机构等设备选型方面的问题,并提出选型方案、建议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华能玉环电厂4×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燃水比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分析华能玉环电厂4×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及其控制特点,指出超超临界直流锅炉调节的关键是控制燃水比,阐述了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燃水比控制策略,并针对调试、投产后燃水比控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东雷  张鹏 《电力建设》2015,36(2):131-136
为了进一步推动1 200 MW等级机组发展,从主机容量、主机参数、主机技术条件、主要系统配置和热经济性指标等方面对某沿海电厂2×1 200 MW超超临界机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1 200 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是可行的、可靠的,已具备推广应用条件。与1 000 MW等级机组相比,1 200 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单位占地面积更小,年供电量更大,经济效益更高。该1 200 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热效率为46.20%,发电标煤耗为266.25 g/(kW·h),供电标煤耗为277.34 g/(kW·h),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超超临界机组P92钢管件的国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超临界机组P92钢管件研制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电站技术中心在P92钢焊接工艺、热压工艺、热处理工艺方面进行的探索,以及典型管件产品的试制情况和有关验证试验。P92钢管件国产化研究的成功,将改变目前国内超超临界机组P92钢管件单纯依靠进口的局面,应用前景广阔,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P92新型耐热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超超临界(USC)机组主蒸汽管道用大径厚壁新型铁素体P92钢管,主要分析了P92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介绍了其焊接接头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在邹县电厂的应用情况,为P92钢的焊接工艺评定及其工程焊接工艺规程的制订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华能海门电厂规划建设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采用以海水为抽送介质的循环水泵。针对海水对金属设备所具有的强腐蚀性,为保障水泵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对海水的腐蚀特点以及各种耐海水腐蚀材料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认为海门电厂新建机组中与海水接触部位的循环水泵零件应采用双相不锈钢材料,并推荐采用00Cr22Ni5Mo3N双相不锈钢,该材料的抗点蚀性能因数为36,抗间隙腐蚀性能因数为42,能够满足海门电厂循环水泵对耐海水腐蚀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的能源结构和CO2排放及气候变化的现实出发,分析了我国燃煤火电技术的发展方向,即在不可能短期内改变我国能源和电源结构的情况下,我国火电应当怎样应对减排CO2的压力和挑战。虽然现在正在开发的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有可能达到CO2接近零排放,但在CCS技术能够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之前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目前最可行、经济、可靠的燃煤机组CO2减排的途径是坚持“上大压小”政策大力发展大容量高效率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现有火电厂效率,提高现有600 ℃超超临界机组的净效率,开发先进的37.5 MPa/700 ℃/720 ℃/720 ℃双再热机组,将1 000~1 500 MW超超临界机组净效率提高至5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