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本实验室分离筛选的高产PLC的蜡样芽胞杆菌深圳株754—1为供体菌,以大肠杆菌DH5仅和BL21(DE3)为受体菌,构建高效表达胞内PLC的工程菌。以754-1菌基因组为模板。经PCR扩增,将得到的PLC基因连接到T载体上,转入大肠杆菌DH5仅。经Amp抗性筛选的阳性克隆子提取重组质粒,双酶切,回收含PLC基因的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X-KG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GEX-KG-PLM,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在分子量为38kd处有一条明显的表达带。  相似文献   

2.
3.
通过特异引物PCR方法和水解圈活性法对62株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26株蜡状芽胞杆菌菌株及18株球形芽胞杆菌菌株进行了几丁质酶产生菌的筛选。所测苏云金芽胞杆菌中除4株野生型菌株外均为阳性结果,蜡状芽胞杆菌仅1株为阴性结果,球形芽胞杆菌全为阴性结果,且水解圈法观察结果与PCR检测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DNS比色法对几丁质酶产生菌株的几丁质酶比活力也进行了测定。对这些具有致病性的病原芽胞杆菌几丁质酶的研究对于研究其致病机理及对其进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交替假单胞杆菌RS-2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响应面法对交替假单胞杆菌RS-2(pseudoalteromonas paragorgicola)的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了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研究,确定了对菌体浓度主要影响组分蛋白胨、酵母粉、NaCl.第二步,通过最陡爬坡实验逼近以上三种因素最优水平,最后用响应面设计法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最佳组分为蛋白胨0.6698g/100 mL,酵母粉0.3296g/100 mL,NaCl24.38g/L,Fe2(PO4)3 0.01g/L,MgSO4·7H2O 6.92g/L,MgCl2·6 H2O5.51g/L,CaCl2·H2O 1.45g/L,KCl0.67g/L,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菌体浓度为1.067×109 cfu/mL.而原始2116E培养基达到8.7×108 cfu/mL,优化后提高1.22倍.  相似文献   

6.
通过苏云金芽胞杆菌工程茵BMB005发酵不同阶段补加葡萄糖发酵试验,研究了补糖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数生长期补加葡萄糖可以提高生物量,进而使发酵液中杀虫晶体蛋白的质量分数提高33.1%,而稳定期补加葡萄糖则是通过提高茵体合成晶体蛋白的能力而使发酵液中晶体蛋白的质量分数提高18.1%.30L发酵罐补糖实验结果表明:在起始碳源质量浓度为3.0g/dL的情况下,对数生长期补加1.0g/dL葡萄糖可以将发酵液中杀虫晶体蛋白的质量分数和生物效价分别提高37%和51%;稳定期补加1.0g/dL葡萄糖可以将发酵液中杀虫晶体蛋白的质量分数和生物效价分别提高33.7%和75.1%;而且稳定期补加比对数生长期补加葡萄糖更有利于增效因子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研究了生物样品中金霉素(CTC)含量的微生物测定方法——腊样芽胞杆菌管碟法,并将该法与滕黄八叠球菌管碟法进行比较,试验效果良好,适用于含量较低的生物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蜡样芽孢杆菌对稻草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一株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sp.X10-1-2)对稻草的降解作用,测定了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浓度以及底物残渣重、残渣结晶度、傅立叶红外光谱和表面结构的变化.发现在发酵过程中蜡样芽孢杆菌菌体产酶的过程也就是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糖化过程.上清液中的纤维素酶活和半纤维素酶活分别在发酵进行到第8 h和20 h时达到最高峰.总糖含量于4 h达到最高值,然后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保持恒定.还原糖含量随发酵进行不断下降,达到一定值后保持恒定.该菌株对稻草长达5 d的降解过程中结晶度变化十分显著,第3 d时达到最高峰,而后又迅速下降.此菌株对稻草中各组分都有一定降解,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35%、0.91%和2.81%.该菌株主要降解稻草的薄壁细胞,使薄壁细胞发生严重皱缩.这预示,该菌株在造纸工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质体表土壤中蜡样芽孢杆菌数量作为指示菌去探寻隐覆金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采用可培养法、定性PCR扩增法及荧光原位杂交法对滇西北北衙金矿矿区蜡样芽孢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选用蜡样芽孢杆菌专用培养基-卵黄琼脂培养基没有分离到该菌;定性PCR方法也未能扩增到蜡样芽孢杆菌的特异性解旋酶gyrB基因;采用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也未检测到该菌株,故推断北衙金矿区不存在蜡样芽孢杆菌异常现象.因此,以蜡样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寻找覆隐金矿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金矿.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纯菌种对产氢的影响,从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了纯的产氢菌种XN12,根据16S rDNA序列和DnaJ基因序列、细胞形态、生理生化数据等多项鉴定分析,该菌种被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了研究该纯菌的产氢性能,实验以葡萄糖为底物,在不同pH值条件下观察其产气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以每摩尔葡萄糖计,该菌在中性条件下获得最大产氢量为1.6 mol.对反应的液相产物的检验结果表明:该菌为丁酸发酵菌,通过丙酮酸代谢途径产出氢气.  相似文献   

12.
传媒符号权力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媒作为符号的生产者拥有一种特殊的权力,即使利益关系转化为社会自然次序的符号权力,它不仅使社会的区分加以合法化,也维系着社会的正常运作。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与媒介技术的变革,现有的传媒符号权力面临削弱。文章以此为视角将群体性事件情境下符号权力削弱的表征予以呈现,并试图分析当下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深层次原因。基于此,提出应建立一种"消能式"的策略模式来保障符号权力的重塑,由此实现促进社会体制的进一步开放,消除群体性事件矛盾冲突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传媒产业市场占有率作为横轴和年增长率作为纵轴,构建产业转移过程中传媒产业选择的逻辑关系以及形成机理.利用行业吸引力矩阵,从多维角度详细分析传媒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及社会黏性.根据行业竞争状态子因素架构行业类别模型.同时,依据该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转移原因,完成实证分析,并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传媒产业集群选择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南昌水专学报》2019,(2):61-65
新媒体的即时、开放等特质赋予其强大的情绪渲染和感召力,并成为当下青年群体社会参与的重要渠道。新媒体技术带来极大社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媒介形式复杂多样、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等问题,青年群体社会参与的媒介困境由此显现。通过对当下青年群体社会参与的媒介困境进行梳理,分析新媒体在促进青年群体社会参与中的应然和未然,并从传媒引导的角度提出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透明圈法从土壤中筛选出20株能分泌胞外蛋白酶的芽孢杆茵,并使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了其中透明圈(H/C)值较大的6株和三种市购枯草芽孢杆茵发酵茵液的中性蛋白酶活性。选择中性蛋白酶活性最强的CDY-5菌株(23.44U/mL)及透明圈(H/C)值最大的CDY-1茵株(3.75),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后,通过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得出菌株CDY-1为巨大芽孢杆茵,CDY-5为枯草芽孢杆茵。  相似文献   

16.
酱油曲菌的选择及酱油发酵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日本酱油生产菌Aspergillus oryzae JP-DQ-1、Aspergillus oryzae JP—W和我国酱油生产菌Aspergillus oryzaeAS3.951的酶系。结果表明:3种菌在浓酱油曲和白酱油曲培养基上均可产生。—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外切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JP—W是较好的白酱油生产菌,JP—DQ—1是较好的浓酱油生产菌。还对酱油酵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部分研究,发现食盐浓度对酱油酵母生长影响较大,酱油发酵过程的盐浓度不宜超过3mo1/L,低于2mo1/L更佳。酱油酵母的较适生长pH为4.5—5.5。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日本酱油生产菌AspergillusoryzaeJP DQ 1,AspergillusoryzaeJP W和我国酱油生产菌AspergillusoryzaeAS3.951的酶系。结果表明:3种菌在浓酱油曲和白酱油曲培养基上均可产生α 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外切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JP W是较好的白酱油生产菌,JP DQ 1是较好的浓酱油生产菌。还对酱油酵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部分研究,发现食盐浓度对酱油酵母生长影响较大,酱油发酵过程的盐浓度不宜超过3mol/L,低于2mol/L更佳。酱油酵母的较适生长pH为4.5~5.5。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供合适的公路中小跨径桥梁的选型方案,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提出的几种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新体系,并简述其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和工程应用.根据现有设计资料分析各种桥型的经济性能和技术性能,采用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专家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桥梁方案的比选.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式实心板梁桥和双T型NEXT梁桥分别在两个跨径范围内综合性能最优,建议在工程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