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芦岭煤矿Ⅲ4采区8#、9#和10#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结合现有矿井开拓系统及Ⅲ2、Ⅱ88采区巷道布置情况,按照采区巷道布置设计原则,提出3种采区巷道布置方案。方案一利用-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新掘Ⅲ4采区上部车场,上山布置于F10断层东侧;方案二利用Ⅱ88采区下部车场及-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布置Ⅲ4采区上部车场;方案三延长-900 m大巷至采区下部车场,从-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中部新掘3条采区上山,并掘Ⅲ4采区石门总回风巷至Ⅱ88采区轨道巷,采区西翼布置区段平巷至井田西边界,东翼区段平巷布置至Ⅲ2采区边界。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方案三具有初期投资小,运营费用低,经济效益最大,资源回收率高,巷道施工难度较低,开拓系统较为简单,投产工期最小的特点,最终决定采用方案三作为Ⅲ4采区巷道布置方案,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
针对金达煤业二采区10号、11号煤层埋藏情况,结合矿井现有的开拓系统及采区巷道情况,分析了二采区巷道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依据采区巷道布置原则,设计了2种二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经技术及经济比选最终决定:刷扩原南翼运输巷和南翼回风巷,由副井井底车场新掘二采区轨道大巷,并向南平行布置二采区南翼运输大巷、二采区南翼轨道大巷和二采区南翼回风大巷至井田南部边界;刷扩原二采区辅助运输下山和辅助回风下山,并在二采区东翼轨道大巷北侧平行布置二采区东翼运输大巷至井田东部边界。  相似文献   

3.
-575南大巷主巷位于-575m标高,为水平运输大巷.在掘巷初期,为保证1113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实现独立回风系统,不得已自南向北掘进(掘长418m).在1113工作面回采结束后,为改变掘进头远距离通风和运输(通风和运输长度938m)的困难状况,于2005年2月“南头”停掘,自北头开口,巷道由顶板穿过煤层进入底板,最后与"南头"贯通.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风网解算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矿务集团旗山煤矿-850大巷东西翼贯通后对矿井通风系统影响较大,为优化系统,应用"风丸"软件对旗山煤矿深部水平通风系统方案进行了优化对比、预测分析,得出-850大巷作为回风巷为最优调风方案.  相似文献   

5.
江苏煤建公司四处104队承建的三河尖矿井,在完成井底车场以后,开始进入以东西大巷为主的长距离贯通链锁工程施工,其中距离最长的一段西运输巷,全长2000多米。为了争取早日贯通巷道,公司根据现有设备条件,配备以液压内涨大容积扒斗装岩机和自行式皮带转载机为中心的机械作业线(附图),进行机械化施工,以提高施工速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挖掘矿井有效资源,保证矿井的正常采掘接替,经研究,告成煤矿跨巷布置了1个炮采工作面,对2条大巷上方的护巷煤柱进行了回采。为减少巷道回采过程中对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的影响,针对巷道原有支护方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矿井运输和回风大巷加固方案,同时对加固成本进行分析,确定了该工作面布置方式可行。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井田内河堤压煤问题,提出了工作面延长施工的方案,可多采出煤炭40万t,创利润3000万元;同时针对西部三条运输大巷原设计存在1000m无联络巷,致使通风、排水、提升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增加联络巷的设计思想;通过对矿井条件的分析论证,选择了无轨胶轮运输车作为辅助运输方式,并论述了其在使用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掘进工程量,节约成本,提出了用大直径钻孔来替代原有的通风联络巷。以大众煤矿的12煤柱综采工作面回风巷与专用瓦斯抽采巷之间的通风联络巷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模拟软件,对无钻孔无通风联络巷、一组通风联络巷、大直径钻孔替代通风联络巷3种情况下的采空区瓦斯流动状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通过专用瓦斯抽采巷及上述通风联络巷正常进行采空区瓦斯抽采的情况下,用大直径钻孔替代通风联络巷时的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优于现有的通风联络巷施工方案,且直径大于0.6 m的大直径钻孔完全能够起到替代通风联络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巷道贯通测量是矿井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山西某矿新掘+105 m水平回风大巷贯通南翼回风井为背景,对巷道贯通技术、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流程及测量误差进行分析,总结了巷道贯通测量精度控制的几种方法,以期能为类似条件下巷道贯通测量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贯屯煤层布置三条煤层大巷,为了便于系统的形成,首采工作面三个顺槽设计了5个风桥实现与大巷的联系,具有施工慢、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本文提出抬高顺槽联络巷布置层位,实现与大巷立交;回风巷采用联络巷跨越大巷,方便掘进胶带的布置,实现了回采巷道优化。该优化方案取消了原设计的5个风桥,增加了44.2米的工程量;投资额增加约16.1万元,占原投资的7%;工期缩短至42天,为原工期的40%。本文同时对大巷与顺槽的直角联系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纳林庙煤矿二号井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防灾、抗灾能力差的问题,研究该矿通风系统优化方案.根据二号井的通风网络结构、分支风阻、风机特性、用风地点和用风量等通风系统现状,设计出通过在4-1号煤层、4-2号煤层、6-2号煤层辅运大巷、主运大巷与回风大巷联络巷间构筑通风设施,并通过增加供风距离来加大通风阻力以达到控制主斜井进...  相似文献   

12.
《煤矿安全》2013,(9):156-159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偏"W"通风条件下联络巷在掘进和开采时,巷道围岩变形和应力显现规律,对偏"W"通风小煤柱联络巷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联络巷间距>40m情况下,其间距对联络巷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联络巷与工作面巷道夹角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出夹角在60°120°时,巷道及周边空间变形较为剧烈。得出优化设计方案:联络巷按220 m间距呈135°方位角依次向里布置。并通过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煤》2016,(6):37-38
王庄煤矿8108运巷过胶轮车大巷1贯通时形成立交风桥,为防止立交风桥贯通时风流发生短路及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提前在胶轮车大巷1立交处施工一座净断面为6 m×4 m(宽×高)的永久风桥。施工时先对风桥处巷道两帮进行扩帮,扩帮后挖墙体基础,然后打设配筋锚杆做配筋、立模型盒进行墙体浇筑,最后垂直巷道方向架设工背棚。通过提前施工立交风桥,保障了两条巷道贯通时的风流稳定。  相似文献   

14.
新屯矿-190与-300跨水平联络巷贯通工程为一井内的重要贯通工程,为保证贯通精度,采取了高精度红外光电测距仪进行了边长测量,主要大巷全部进行了7"控制,确保联络巷的准确无误贯通。  相似文献   

15.
崖头煤矿平面形状窄而长,原设计矿井通风方式、风井位置选择不适当,回风大巷、运输大巷占压资源巨大。东风井-、300mm水平上组煤运输大巷、-150mm水平上组煤总回风巷共占压煤炭资源333.6万t(气煤78.8万t,肥煤254.8万t)。  相似文献   

16.
新城金矿的开采逐渐进入深部,且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矿井通风能力与生产能力严重失调。为改善深部采场生产通风问题,对新城金矿深部-680 m中段破碎围岩条件下回风巷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总结矿山浅部回风巷的施工经验,结合-680 m中段的地质条件,并应用于工程实际。实践表明,-680 m中段回风巷设计在上盘,早期工程量较少,该回风巷施工中采用的钢拱架强化支护方式施工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17.
赵固二矿辅助回风巷于2014年底贯通,对该矿改造后的通风系统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盘区开采深度-850 m,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盘区内胶带大巷和辅运大巷进风,回风大巷回风;工作面采用U型上行通风,下顺槽进风、上顺槽回风。进风段阻力占总阻力的33.5%~46.5%,用风段占22.1%~24.2%,回风段占31.4%~43.7%,3段阻力分布基本合理。矿井总进风量为151.0 m3/s,矿井总有效风量为136.5 m3/s,矿井有效风量率为90.4%,矿井外部漏风率为4.3%,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通风系统等积孔为4.11~4.21 m2,矿井通风难易程度为容易。  相似文献   

18.
李鹏  马卫波  郭红强 《煤》2020,29(2):25-27
针对古城煤矿南翼西1号回风大巷穿越顶板上部主要运输巷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采用“锚网索+工字钢矩形棚+浇筑墙体”的过立交施工新方法。即通过加密锚网索提高支护强度,架设25号工字钢矩形棚以及绑扎钢筋、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墙体等方法使南翼西1号回风大巷在过立交期间能够达到足够的强度要求,进而确保上部主要运输巷(即南翼辅运大巷)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为同类条件下的过立交施工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红柳林矿井建设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矿井建设特点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机械化或连采机掘进手段以加快施工速度,同时确定加快施工速度必须满足连续运输、通风、机械化施工等三个条件,增设措施回风立井和临时甩车场等措施工程,对该矿井的通风方案、贯通方案、两个工作面的投产方案进行了优化,有效地缩短了矿井建设工期。  相似文献   

20.
原开拓巷道投入大、成本高,为保证开拓巷道做到经济合理,有利于降低巷道综合成本,本文以花草滩煤矿+1300 m水平西翼回风大巷为工程背景,先进行钻孔窥视,采用钻芯法对岩芯岩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模型,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分别模拟+1300 m水平西翼回风大巷在无支护、锚杆排距600 mm、800 mm和1000 mm等4种支护方案下围岩塑性区、围岩应力的分布,分析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支护方案。根据围岩塑性区、围岩应力,选择800 mm锚杆排距,并进行了工业性实践。通过对新开拓的+1300 m水平西翼回风大巷的巷道顶底板和两帮的移近量进行监测,得到了该回风大巷的围岩变形数据,该变形量满足矿井的安全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