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0.89dtex 和1.56dtex 二种涤纶纤维的牵伸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发现细旦纤维比普通纤维具有较大牵伸力,且在小隔距时呈现很大牵伸力,故设计细旦纤维的牵伸工艺时应注意这些特点,减少牵伸过程中附加棉结产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各工序的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探讨提高竹纤维与细旦涤纶纺纱质量的有效途径,选定了竹纤维/细旦涤纶混纺纱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碱对细旦涤纶纤维和分散染料的影响方面,探讨细旦涤纶纤维用分散染料在碱性条件下染色的可行性,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对染色产品质量进行了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麻赛尔纤维的特点和性能,根据麻赛尔/细旦涤纶/棉纤维混纺纱的特点,通过工艺实验和测试,分析了纤维性能和纺纱工序影响混纺纱质量的一些因素,确定了最佳的混纺比等工艺设计,探讨了改善成纱质量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细旦涤纶短纤的特性;根据衬衫面料的风格要求,确定了细旦涤纶与绵纤维的混纺比及纺纱、织造的工艺参数。研究解决了细旦短纤在纺纱加工过程中的静电大、易缠绕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
细旦涤纶织物的碱性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碱对细旦涤纶纤维和分散染料的影响方面,探讨细旦涤纶纤维用分散染料在碱性条件下染色的可行性,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对染色产品质量进行了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7.
基于细旦涤纶短纤生产高支高密织物的实际生产过程,分析了采用国产传统设备进行生产的难点.细旦涤纶短纤在纺纱过程中产生的棉结多且大,高支高密织物的织造难度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纺纱工艺以减轻纤维损伤、减少棉结、减少毛羽、改善纱线条干为攻关重点;准备工艺以严格操作、均匀控制张力、渗透与被覆兼顾上浆为工艺要求;织造的上机张力宜小,投梭宜迟,车速中等掌握.实践证明,技术措施得当,保证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细旦涤纶短纤握持力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细旦涤纶纤维的握持力实验和理论分析,提出:握持力与纤维细度无显著相关,细旦纤维的握持力一般与普通纤维相同,而握持力与纱条粗细相关,并建立其估算公式,由于细旦纤维的牵伸力大于普通纤维,因此在其牵伸工艺设计时应考虑其握持力与普通纤维相同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9.
天津石化聚酯部技术人员承担的科研项目“细旦中空爽滑涤纶短纤维的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1.56dtex单孔中空仿棉型细旦中空涤纶短纤维成功下线,各项物理指标均达到项目规定的要求。由此,天津石化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1.56dtex细旦中空涤纶短纤维开发、生产能力的供应商。  相似文献   

10.
以再生竹纤维/细旦涤纶70/30混纺纱线为原料,13.1tex混纺普通纱为经纱,15.6tex混纺竹节纱为纬纱,开发的平纹组织交织形成的再生竹纤维/细旦涤纶面料。对具有抗菌和防紫外线功能的再生竹纤维/细旦涤纶纤维面料的服用性能和风格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面料舒适柔软,具有较好的吸湿性以及防风性能,细腻匀整滑爽,适宜开发成环保功能型内衣面料,在功能性纺织服装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竹浆纤维/细旦涤纶混纺高支府绸织物的织造工艺流程,根据纤维的特性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总结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细旦涤纶短纤的特性;根据衬衫面料的风格要求,确定了细旦涤纶与棉纤维的混纺比及纺纱、织造的工艺参数.研究解决了细旦短纤在纺纱加工过程中的静电大、易缠绕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涤纶纤维为主要原料的色织仿毛灯芯绒产品的设计和工艺特点.为了改善织物的吸湿性,经纱和地纬采用了涤棉混纺纱,绒纬采用中长涤纶纱;为了改善手感,在常规涤纶纤维中掺用了部分细旦涤纶.后整理工艺结合了本产品原料特点,注意了静电问题,并重点突出仿毛风格,采用柔软整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以涤纶纤维为主要原料的色织仿毛灯芯绒产品的设计和工艺特点,为了改善织物的吸湿性,经纱和地纬采用了涤棉混纺纱,绒纬采用中长涤纶纱;为了改善手感,在常规涤纶纤维中掺用了部分细旦涤纶。后整理工艺结合了本产品原料特点,注意了静电问题,并重点突出仿毛风格,采用柔软整理。  相似文献   

15.
根据细特涤纶纤维、涤/棉混纺高支纱及其高支纱织物的特点,对纺纱及织造的各工序进行了生产工艺的优化,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竹浆纤维/细旦涤纶混纺高支府绸织物的织造工艺流程,根据纤维的特性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总结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细旦改性涤纶性能的基础上,结合梳理理论提出了细旦涤纶半精纺梳毛机针布设计和选配的原理,设计并选配了一套适合于细旦涤纶的梳理针面,取得了良好的生产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的论述了国内外细旦纤维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细旦纤维的工艺配套,品种开发及油剂、产、只、染一条砻的配套体系是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此促进细旦纤维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相似文献   

19.
聚乳酸纤维具有优良的可生物降解性能,与涤纶相比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和回弹性。探讨了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服用性能,对比分析了5组同规格的聚乳酸/棉混纺织物与普通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透气性、芯吸性、折皱回复性、抗起毛起球性、刚柔性等,得出聚乳酸/棉混纺织物的芯吸性、折皱回复性、柔软度均明显优于普通涤纶/棉混纺织物的结论。聚乳酸/棉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也解决了涤纶纤维难降解的问题,在纺织面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对超细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的梳理所产生棉结进行对比试验,并作了初步理论分析。认为超细纤维须避免重复梳理,其梳理强度应弱于普通纤维,梳理时间应比普通纤维短,根据超细纤维的特性,应有相适应的梳理工艺和分梳元件解决梳理棉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